天然石缝深处,阴暗潮湿,仅能容身,陆沉背靠着冰冷的岩石,剧烈地喘息着,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身上的伤口,带来阵阵刺痛。
与影煞三人的短暂交锋,尤其是最后催动小五行禁制和爆发惊神刺、炎阳破,几乎抽干了他刚刚恢复不多的灵力和神念。
汗水、血水与雾气混合,浸透了衣衫,黏腻而冰冷。
极度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眼皮沉重得几乎要阖上。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沉睡。
影煞二人必然在岛上疯狂搜索,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
他强撑着坐直身体,颤抖着取出疗伤和恢复的丹药,一股脑儿吞服下去。
丹药化作暖流,开始滋养受损的经脉和干涸的丹田,他运转《五行衍道经》,引导药力,同时竭力收敛自身所有气息,将心跳、呼吸都压至最低微的程度,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与周围的岩石、苔藓融为一体。
石缝外,浓雾依旧,死寂无声,但陆沉的神识如同最敏感的触角,勉强维持着身周数丈范围的警戒。
他能隐约感觉到,两股强大的气息正在岛屿上不断移动,如同梳子般一遍遍梳理着每一寸土地,充满了焦躁与暴戾。
每一次气息的靠近,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所幸石缝的隐蔽性和他极致的敛息术,一次次骗过了对方的探查。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陆沉体内的灵力终于恢复了一两成,伤势也暂时稳定下来,但精神的疲惫和高度紧张带来的心力交瘁,却难以快速缓解。
他不敢有丝毫放松,继续保持着龟息状态,一边缓慢恢复,一边警惕着外界的动静。
影煞二人的搜索似乎毫无收获,他们的气息逐渐透露出不耐烦和一丝……疑虑?他们似乎放慢了搜索的频率,有时甚至会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区域,仿佛在商议着什么。
“他们在怀疑我是否已经逃离孤岛?或者……在等待援兵?”陆沉心中猜测。
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他而言都不是好消息,一旦对方失去耐心,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或者援兵抵达,他的藏身之处迟早会被发现。
压力如山,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接近。
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陆沉的心反而渐渐沉静下来,恐惧和焦虑于事无补,唯有冷静,才能寻得一线生机。
他的思绪开始飘远,回忆着踏入修仙界以来的点点滴滴:从杂役矿工的低微,到外门弟子的挣扎,再到内门的机遇与危机……流云秘境的血战,筑基时的天堑,以及如今这亡命天涯的绝境。
修行之路,果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退一步,往往便是万丈深渊。
他想起了五行散人传承玉简中的一句话:“夫五行者,天地之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明乎此者,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以往,他更多是将五行之道视为修炼神通、克敌制胜的手段。但此刻,在这生死边缘的寂静中,这句话仿佛有了新的含义。
五行不仅仅是相生相克的力量,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法则,是动静、虚实、生死、阴阳……一切对立与统一的体现。
他的神识下意识地内视丹田,那五颗经过五行筑基丹重塑、变得更加璀璨凝实的基台,正按照玄妙的轨迹缓缓旋转。
金之肃杀,木之生机,水之柔韧,火之暴烈,土之厚重……五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在他体内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共存共荣,演化出无穷可能。
“我的道……是什么?”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浮现在陆沉心间,是单纯追求力量的强大?是为了复仇与生存?还是……为了探寻这天地间至高的道理?
流云真君的“流云遁”讲究无形无相,化身万千;五行散人的“五行之道”追求平衡演化,包容万物;而他自己所修的《五行混元功》,更是意在混元归一,超脱五行之上……
种种感悟,如同破碎的镜片,在他脑海中碰撞、交织。外界影煞的威胁,自身伤势的痛楚,灵力的枯竭……这一切的“动”与“险”,反而衬托出他内心此刻寻求的“静”与“理”。
不知不觉间,他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物我两忘,神游太虚。丹田内的五色基台旋转速度自发地加快,与外界稀薄却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气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并非强行吸纳,而是一种自然的交融与感悟。
他仿佛“看”到了构成浓雾的微小水珠,其本质是水行,却蕴含着升腾、弥漫的“动”势;感受到了脚下大地亘古不变的“静”与承载;体会到了岩石中蕴含的金之坚硬与土之厚重;甚至隐约捕捉到了那遥远天际,被浓雾隔绝的太阳,所投下的微弱却永恒的“火”之光辉……
动与静,虚与实,生与死,阴与阳……五行轮转,演化万象。
而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一种更加本质、更加根源的力量在维系着平衡,推动着变化。
“混沌……混元……”陆沉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五行混元功》名字中“混元”二字的边缘,那并非简单的五行合一,而是一种超越五行属性之上,回归世界本源状态的意境。
就在这顿悟的刹那——
嗡!
丹田内的五色基台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五色光华不再分明,而是开始交融、渗透,向着一种更加深邃、更加内敛的混沌色泽转变,整个丹田气海仿佛化作了一团缓缓旋转的星云,蕴含着难以言喻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
他那原本因消耗过度而停滞不前的筑基初期巅峰瓶颈,在这股源自道境顿悟的力量冲击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悄然消融!
筑基中期,水到渠成!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升华。
他的灵力总量并未暴增,但精纯度、凝练度以及对天地灵气的掌控力,再次跃升了一个大台阶。
神识更加凝练,神念小人也凝实了许多,眉目清晰,盘踞识海,宝相庄严。
更重要的是,他对五行之道的理解,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以往许多晦涩难懂的秘术关窍,此刻豁然开朗。
甚至对惊神刺、流云遁等法术,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运用思路。
陆沉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深邃如潭,身上伤口的疼痛依旧存在,灵力的完全恢复尚需时间,但他的精气神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沉稳,取代了之前的疲惫与焦虑。
绝境中的顿悟,不仅让他突破了修为瓶颈,更让他的道心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不拔。
他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脚,感受着体内那股更加磅礴且如臂指使的力量。
虽然依旧远不是影煞的对手,但比起之前,自保的能力无疑大大增强,而且,对这片雾海环境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是时候……主动做点什么了。”陆沉的目光透过石缝,望向那无边无际的浓雾,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
一直被动的躲藏,绝非长久之计,或许,可以利用这雾海环境,和刚刚突破的修为与感悟,给那两位追猎者,制造一些“惊喜”。
猎人与猎物的角色,或许该换一换了。
与影煞三人的短暂交锋,尤其是最后催动小五行禁制和爆发惊神刺、炎阳破,几乎抽干了他刚刚恢复不多的灵力和神念。
汗水、血水与雾气混合,浸透了衣衫,黏腻而冰冷。
极度的疲惫如同潮水般涌来,眼皮沉重得几乎要阖上。但他知道,此刻绝不能沉睡。
影煞二人必然在岛上疯狂搜索,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万劫不复。
他强撑着坐直身体,颤抖着取出疗伤和恢复的丹药,一股脑儿吞服下去。
丹药化作暖流,开始滋养受损的经脉和干涸的丹田,他运转《五行衍道经》,引导药力,同时竭力收敛自身所有气息,将心跳、呼吸都压至最低微的程度,整个人仿佛化作了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与周围的岩石、苔藓融为一体。
石缝外,浓雾依旧,死寂无声,但陆沉的神识如同最敏感的触角,勉强维持着身周数丈范围的警戒。
他能隐约感觉到,两股强大的气息正在岛屿上不断移动,如同梳子般一遍遍梳理着每一寸土地,充满了焦躁与暴戾。
每一次气息的靠近,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所幸石缝的隐蔽性和他极致的敛息术,一次次骗过了对方的探查。
时间在煎熬中缓慢流逝,一个时辰,两个时辰……
陆沉体内的灵力终于恢复了一两成,伤势也暂时稳定下来,但精神的疲惫和高度紧张带来的心力交瘁,却难以快速缓解。
他不敢有丝毫放松,继续保持着龟息状态,一边缓慢恢复,一边警惕着外界的动静。
影煞二人的搜索似乎毫无收获,他们的气息逐渐透露出不耐烦和一丝……疑虑?他们似乎放慢了搜索的频率,有时甚至会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区域,仿佛在商议着什么。
“他们在怀疑我是否已经逃离孤岛?或者……在等待援兵?”陆沉心中猜测。
无论是哪种情况,对他而言都不是好消息,一旦对方失去耐心,采取更极端的手段,或者援兵抵达,他的藏身之处迟早会被发现。
压力如山,死亡的阴影从未如此接近。
在这种极致的压力下,陆沉的心反而渐渐沉静下来,恐惧和焦虑于事无补,唯有冷静,才能寻得一线生机。
他的思绪开始飘远,回忆着踏入修仙界以来的点点滴滴:从杂役矿工的低微,到外门弟子的挣扎,再到内门的机遇与危机……流云秘境的血战,筑基时的天堑,以及如今这亡命天涯的绝境。
修行之路,果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而退一步,往往便是万丈深渊。
他想起了五行散人传承玉简中的一句话:“夫五行者,天地之基,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明乎此者,可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
以往,他更多是将五行之道视为修炼神通、克敌制胜的手段。但此刻,在这生死边缘的寂静中,这句话仿佛有了新的含义。
五行不仅仅是相生相克的力量,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法则,是动静、虚实、生死、阴阳……一切对立与统一的体现。
他的神识下意识地内视丹田,那五颗经过五行筑基丹重塑、变得更加璀璨凝实的基台,正按照玄妙的轨迹缓缓旋转。
金之肃杀,木之生机,水之柔韧,火之暴烈,土之厚重……五种截然不同的属性,在他体内却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共存共荣,演化出无穷可能。
“我的道……是什么?”一个前所未有的问题浮现在陆沉心间,是单纯追求力量的强大?是为了复仇与生存?还是……为了探寻这天地间至高的道理?
流云真君的“流云遁”讲究无形无相,化身万千;五行散人的“五行之道”追求平衡演化,包容万物;而他自己所修的《五行混元功》,更是意在混元归一,超脱五行之上……
种种感悟,如同破碎的镜片,在他脑海中碰撞、交织。外界影煞的威胁,自身伤势的痛楚,灵力的枯竭……这一切的“动”与“险”,反而衬托出他内心此刻寻求的“静”与“理”。
不知不觉间,他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物我两忘,神游太虚。丹田内的五色基台旋转速度自发地加快,与外界稀薄却无处不在的天地灵气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共鸣,并非强行吸纳,而是一种自然的交融与感悟。
他仿佛“看”到了构成浓雾的微小水珠,其本质是水行,却蕴含着升腾、弥漫的“动”势;感受到了脚下大地亘古不变的“静”与承载;体会到了岩石中蕴含的金之坚硬与土之厚重;甚至隐约捕捉到了那遥远天际,被浓雾隔绝的太阳,所投下的微弱却永恒的“火”之光辉……
动与静,虚与实,生与死,阴与阳……五行轮转,演化万象。
而这一切的背后,似乎有一种更加本质、更加根源的力量在维系着平衡,推动着变化。
“混沌……混元……”陆沉喃喃自语,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五行混元功》名字中“混元”二字的边缘,那并非简单的五行合一,而是一种超越五行属性之上,回归世界本源状态的意境。
就在这顿悟的刹那——
嗡!
丹田内的五色基台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五色光华不再分明,而是开始交融、渗透,向着一种更加深邃、更加内敛的混沌色泽转变,整个丹田气海仿佛化作了一团缓缓旋转的星云,蕴含着难以言喻的磅礴力量与无限可能。
他那原本因消耗过度而停滞不前的筑基初期巅峰瓶颈,在这股源自道境顿悟的力量冲击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悄然消融!
筑基中期,水到渠成!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势,只有一种内在的、本质的升华。
他的灵力总量并未暴增,但精纯度、凝练度以及对天地灵气的掌控力,再次跃升了一个大台阶。
神识更加凝练,神念小人也凝实了许多,眉目清晰,盘踞识海,宝相庄严。
更重要的是,他对五行之道的理解,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以往许多晦涩难懂的秘术关窍,此刻豁然开朗。
甚至对惊神刺、流云遁等法术,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运用思路。
陆沉缓缓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深邃如潭,身上伤口的疼痛依旧存在,灵力的完全恢复尚需时间,但他的精气神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与沉稳,取代了之前的疲惫与焦虑。
绝境中的顿悟,不仅让他突破了修为瓶颈,更让他的道心经历了一次彻底的洗礼,变得更加坚韧不拔。
他轻轻活动了一下手脚,感受着体内那股更加磅礴且如臂指使的力量。
虽然依旧远不是影煞的对手,但比起之前,自保的能力无疑大大增强,而且,对这片雾海环境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
“是时候……主动做点什么了。”陆沉的目光透过石缝,望向那无边无际的浓雾,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
一直被动的躲藏,绝非长久之计,或许,可以利用这雾海环境,和刚刚突破的修为与感悟,给那两位追猎者,制造一些“惊喜”。
猎人与猎物的角色,或许该换一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