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渊老者那一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陆沉心头。
层层涟漪荡开,久久不息。
“灵性”、“顺其性,导其流”。
这七个字,在他脑海中反复炸响,与他过往所有炼器知识、修炼感悟疯狂碰撞、交融。
他不再急于求成。
无论是提升炼器等级,还是冲击修为瓶颈,都被他暂时搁置。
他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对“灵性”二字的体悟之中。
他重新审视自己炼制过的每一件法器。
从最初那柄粗糙的精铁匕首,到后来的冰火匕、流光剑,再到百草鼎的聚灵纹。
过去,他只关注符文是否精准,材质搭配是否合理,威力够不够强。
现在,他尝试去“感受”法器本身。
他指尖抚过冰火匕,神识探入其中,细细体会那冰与火两种相克力量,在奇异平衡下产生的共鸣。
他凝视着流光剑的剑身,感受着“锋锐”与“轻灵”两种符文,在能量流转间展现的和谐。
他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器殿角落里,那些被他人废弃的失败品。
他拿起一件因火候过猛而龟裂的盾牌,感受其材质在狂暴能量冲击下残留的“哀鸣”。
他研究一柄因符文冲突而灵光黯淡的飞剑,体会其内部能量紊乱导致的“痛苦”。
这种“感受”并非臆想。
它基于陆沉对材料特性、能量回路的深刻理解,更源于《五行混元功》带给他的敏锐能量感知。
一种明悟,在他心中渐渐清晰。
法器之灵,并非虚无。
它源于材质的“本性”,与炼制者赋予的“意”,完美结合后,所诞生的一种内在的、和谐的生命力。
“顺其性”,是尊重材料,因势利导。
“导其流”,是让能量以最自然的规律流转,生生不息。
炼器,不是“制造”与“征服”。
而是一种“孕育”和“沟通”。
每一次熔炼,都是与材料的对话,引导其释放潜能。
每一次刻画,都是在勾勒能量的轨迹,赋予其灵魂。
这个转变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
他炼制的黄阶中品法器,成功率并未暴涨,却开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
他炼制的流光剑,灵光内敛柔和,能量流转如溪水潺潺,驱使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灵力损耗更小。
他炼制的龟甲盾,防御力未增,结构却更稳固,承受冲击后的恢复力更强。
这种变化极为细微,寻常弟子根本无法察觉。
但,绝对逃不过真正高手的眼睛。
这一日,丙字地火室内。
陆沉正在炼制一件黄阶中品辅助法器——【聚灵蒲团】。
此物的核心,是在蒲团内部刻画一座微型“聚灵阵”,汇聚天地灵气。
难点在于阵法微型化,以及能量回路的稳定。
陆沉摒弃了固定的阵图。
他手握主材“静心草”与“温玉”,闭目凝神。
静心草性凉,安神。
温玉性暖,养灵。
他将聚灵阵的阵基与这两种材料的特性结合,阵法走势不再强硬,而是变得柔和圆融。
刻画开始。
他全神贯注,神识与灵力高度统一,每一笔落下,都在引导材料的灵性与之共鸣。
地火室内,只剩下灵力流动的微弱嗡鸣与他平稳的呼吸。
最后一道阵纹即将连接。
就在这关键时刻,地火室的门,被无声推开。
墨渊老者,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
陆沉心有所感,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滞,稳稳落下最后一笔。
嗡!
一声低沉悦耳的嗡鸣。
蒲团之上,一座微不可见的灵光阵法缓缓旋转,四周的天地灵气被温柔牵引,如涓涓细流,稳定地汇入其中。
这聚灵效果不霸道,却平和持久,更带着一丝静心宁神的功效。
“不错。”
墨渊老者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懂得借物之性,布阵而不显阵痕,聚灵而不扰灵机。小子,你在‘灵性’一道上,入门了。”
陆沉连忙收功起身,恭敬行礼:“多谢墨老当日点拨!”
墨老摆了摆手,走到蒲团前,伸手感受那温和的灵气流,淡淡道:“炼器之道,在于‘合’字。合于材,合于法,合于道,最终合于自然。你这蒲团虽简陋,却已初具‘合’意。继续走下去,莫要偏离本心。”
说完,他目光扫过墙角几件法器胚体,忽然发问:
“你对那‘内门选拔试’,有何打算?”
陆沉背脊一挺,如实回答:“弟子自知修为浅薄,唯有勤修苦练,尽力而为。”
墨老嘴角勾起一抹难辨意味的弧度:“尽力而为?光是尽力,可不够。器殿的水,比你想象的要深。那些小家伙的手段,你不是见识过了?”
陆沉默然点头。
“藏锋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墨老的话意有所指,“有时候,也需要展露锋芒,让一些人知道,你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距离选拔试还有半年,器殿内部,很快会有一场‘小考’。你若能在那场小考中,拿出点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会省去不少麻烦。”
暗示,已经变成了明示!
这是要他借一场公开比试,立威!震慑宵小!
陆沉眼神一凝,郑重道:“弟子明白!定不负墨老期望!”
墨老不再多言,身形渐渐虚化,凭空消失。
陆沉站在原地,心潮澎湃。
一味隐忍,只会让对手变本加厉。
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价值,才能赢得尊重!
器殿小考!
这将是他崭露头角的最佳舞台!
接下来的日子,陆沉修炼得更加疯狂。
他不再满足于炼制普通的黄阶中品法器。
他要炼制一件,能完全体现他炼器理念的巅峰之作!
一件蕴含“灵性”的器物!
他反复推演,结合自身对五行平衡、能量流动的掌控,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一件冷门却极度考验综合能力的法器上。
【五行轮】!
此轮并非攻防利器,而是辅助修炼、测试灵力属性的法器。
其核心,是在一个圆盘上,构建一个微型、平衡运转的五行能量场。
炼制者需对五行相生相克有深刻理解,难度极高,低阶炼器师根本不敢尝试。
陆沉却觉得,这正是检验他“灵性”炼器理念的绝佳载体!
他要炼制的五行轮,不仅要能运转,更要和谐自然,如同一个微缩的天地循环!
他耗尽贡献点,兑换了五种属性平和的灵材:庚金精粹、乙木灵屑、癸水之精、离火晶粉、戊土元壤。
然后,是漫长的试验。
失败,接踵而至。
五行能量的平衡微妙到了极致,稍有不慎,便是能量冲突,直接炸炉。
贡献点如流水般消耗。
但陆沉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五行相生的理解加深一分。
他不断调整材料配比、熔炼顺序、阵基布局、符文衔接……
时间飞速流逝。
器殿内的气氛,随着“小考”临近,逐渐火热。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小考,是内门选拔试前最重要的预演!
表现优异者,将占据绝对先机!
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疯狂涌动。
而陆沉,则如一个最耐心的工匠,在一次次失败的烈焰中,打磨着他那件蕴含着全部心血与感悟的作品。
五行轮。
层层涟漪荡开,久久不息。
“灵性”、“顺其性,导其流”。
这七个字,在他脑海中反复炸响,与他过往所有炼器知识、修炼感悟疯狂碰撞、交融。
他不再急于求成。
无论是提升炼器等级,还是冲击修为瓶颈,都被他暂时搁置。
他将全部心神,都沉浸在了对“灵性”二字的体悟之中。
他重新审视自己炼制过的每一件法器。
从最初那柄粗糙的精铁匕首,到后来的冰火匕、流光剑,再到百草鼎的聚灵纹。
过去,他只关注符文是否精准,材质搭配是否合理,威力够不够强。
现在,他尝试去“感受”法器本身。
他指尖抚过冰火匕,神识探入其中,细细体会那冰与火两种相克力量,在奇异平衡下产生的共鸣。
他凝视着流光剑的剑身,感受着“锋锐”与“轻灵”两种符文,在能量流转间展现的和谐。
他甚至将目光投向了器殿角落里,那些被他人废弃的失败品。
他拿起一件因火候过猛而龟裂的盾牌,感受其材质在狂暴能量冲击下残留的“哀鸣”。
他研究一柄因符文冲突而灵光黯淡的飞剑,体会其内部能量紊乱导致的“痛苦”。
这种“感受”并非臆想。
它基于陆沉对材料特性、能量回路的深刻理解,更源于《五行混元功》带给他的敏锐能量感知。
一种明悟,在他心中渐渐清晰。
法器之灵,并非虚无。
它源于材质的“本性”,与炼制者赋予的“意”,完美结合后,所诞生的一种内在的、和谐的生命力。
“顺其性”,是尊重材料,因势利导。
“导其流”,是让能量以最自然的规律流转,生生不息。
炼器,不是“制造”与“征服”。
而是一种“孕育”和“沟通”。
每一次熔炼,都是与材料的对话,引导其释放潜能。
每一次刻画,都是在勾勒能量的轨迹,赋予其灵魂。
这个转变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
他炼制的黄阶中品法器,成功率并未暴涨,却开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
他炼制的流光剑,灵光内敛柔和,能量流转如溪水潺潺,驱使起来更加得心应手,灵力损耗更小。
他炼制的龟甲盾,防御力未增,结构却更稳固,承受冲击后的恢复力更强。
这种变化极为细微,寻常弟子根本无法察觉。
但,绝对逃不过真正高手的眼睛。
这一日,丙字地火室内。
陆沉正在炼制一件黄阶中品辅助法器——【聚灵蒲团】。
此物的核心,是在蒲团内部刻画一座微型“聚灵阵”,汇聚天地灵气。
难点在于阵法微型化,以及能量回路的稳定。
陆沉摒弃了固定的阵图。
他手握主材“静心草”与“温玉”,闭目凝神。
静心草性凉,安神。
温玉性暖,养灵。
他将聚灵阵的阵基与这两种材料的特性结合,阵法走势不再强硬,而是变得柔和圆融。
刻画开始。
他全神贯注,神识与灵力高度统一,每一笔落下,都在引导材料的灵性与之共鸣。
地火室内,只剩下灵力流动的微弱嗡鸣与他平稳的呼吸。
最后一道阵纹即将连接。
就在这关键时刻,地火室的门,被无声推开。
墨渊老者,不知何时已站在门口,目光平静地注视着他。
陆沉心有所感,动作却没有丝毫停滞,稳稳落下最后一笔。
嗡!
一声低沉悦耳的嗡鸣。
蒲团之上,一座微不可见的灵光阵法缓缓旋转,四周的天地灵气被温柔牵引,如涓涓细流,稳定地汇入其中。
这聚灵效果不霸道,却平和持久,更带着一丝静心宁神的功效。
“不错。”
墨渊老者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
“懂得借物之性,布阵而不显阵痕,聚灵而不扰灵机。小子,你在‘灵性’一道上,入门了。”
陆沉连忙收功起身,恭敬行礼:“多谢墨老当日点拨!”
墨老摆了摆手,走到蒲团前,伸手感受那温和的灵气流,淡淡道:“炼器之道,在于‘合’字。合于材,合于法,合于道,最终合于自然。你这蒲团虽简陋,却已初具‘合’意。继续走下去,莫要偏离本心。”
说完,他目光扫过墙角几件法器胚体,忽然发问:
“你对那‘内门选拔试’,有何打算?”
陆沉背脊一挺,如实回答:“弟子自知修为浅薄,唯有勤修苦练,尽力而为。”
墨老嘴角勾起一抹难辨意味的弧度:“尽力而为?光是尽力,可不够。器殿的水,比你想象的要深。那些小家伙的手段,你不是见识过了?”
陆沉默然点头。
“藏锋是好事,但过犹不及。”墨老的话意有所指,“有时候,也需要展露锋芒,让一些人知道,你不是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
“距离选拔试还有半年,器殿内部,很快会有一场‘小考’。你若能在那场小考中,拿出点真正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会省去不少麻烦。”
暗示,已经变成了明示!
这是要他借一场公开比试,立威!震慑宵小!
陆沉眼神一凝,郑重道:“弟子明白!定不负墨老期望!”
墨老不再多言,身形渐渐虚化,凭空消失。
陆沉站在原地,心潮澎湃。
一味隐忍,只会让对手变本加厉。
必须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价值,才能赢得尊重!
器殿小考!
这将是他崭露头角的最佳舞台!
接下来的日子,陆沉修炼得更加疯狂。
他不再满足于炼制普通的黄阶中品法器。
他要炼制一件,能完全体现他炼器理念的巅峰之作!
一件蕴含“灵性”的器物!
他反复推演,结合自身对五行平衡、能量流动的掌控,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一件冷门却极度考验综合能力的法器上。
【五行轮】!
此轮并非攻防利器,而是辅助修炼、测试灵力属性的法器。
其核心,是在一个圆盘上,构建一个微型、平衡运转的五行能量场。
炼制者需对五行相生相克有深刻理解,难度极高,低阶炼器师根本不敢尝试。
陆沉却觉得,这正是检验他“灵性”炼器理念的绝佳载体!
他要炼制的五行轮,不仅要能运转,更要和谐自然,如同一个微缩的天地循环!
他耗尽贡献点,兑换了五种属性平和的灵材:庚金精粹、乙木灵屑、癸水之精、离火晶粉、戊土元壤。
然后,是漫长的试验。
失败,接踵而至。
五行能量的平衡微妙到了极致,稍有不慎,便是能量冲突,直接炸炉。
贡献点如流水般消耗。
但陆沉毫不气馁,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五行相生的理解加深一分。
他不断调整材料配比、熔炼顺序、阵基布局、符文衔接……
时间飞速流逝。
器殿内的气氛,随着“小考”临近,逐渐火热。
所有人都知道,这场小考,是内门选拔试前最重要的预演!
表现优异者,将占据绝对先机!
暗流,在平静的表面下疯狂涌动。
而陆沉,则如一个最耐心的工匠,在一次次失败的烈焰中,打磨着他那件蕴含着全部心血与感悟的作品。
五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