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文虽然对组建固定院线不感兴趣,但对临时院线还是很感兴趣的。
主要能放映梦工厂的电影,这种稳赚大钱的机会江之文也不想错过。
“具体怎么操作?什么时候组临时院线?什么时候又各自经营?这个‘临时’的界限怎么确定?”
陈启解释道:“很简单,凡是梦工厂有新片上映时,大家一起来看片。”
“只要多数人投票同意,那就即刻组建临时院线。”
“等到电影下画后,院线就自动解散。”
江之文追问道:“那临时院线期间,采取哪种合作方式?”
“是像陈生在美利坚那样,梦工厂直接短租我们的影院,支付保底租金?”
“还是大家以影院入股,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陈启知道,这才是安乐院线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是短租,安乐只能收个保底租金,无法分享电影大卖的红利,吸引力自然有限。
但要是临时性合股,到时候梦工厂的电影大卖,他们分得越多,积极性自然不同。
对于在场的那些小院线老板来说,他们当然想的也是合股,毕竟梦工厂的电影票房有目共睹,谁不想来分一杯羹。
陈启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笑着反问:
“两位觉得,哪个选择更合适?”
江氏兄弟对视一眼,江之文毫不犹豫地说道:
“那当然是合股,有钱大家一起赚,好聚好散。”
“当然可以,我原则上同意。”陈启笑着答应了。
听到陈启如此爽快地同意,江氏兄弟顿时心头一喜。
在他们看来,安乐旗下的四家影院是这群乌合之众里最大的,
到时候新的临时院线,还不是他们兄弟俩来掌控。
江之文心情大好,举起茶杯敬道:
“陈生爽快!如果是这样,那我代表安乐院线,同意加入这个临时院线联盟。合作愉快!”
陈启却摆了摆手,不急着碰杯,慢悠悠地提醒道:
“江生先别急。其实我们梦工厂刚收购了太平戏院,还租下了利舞台和伦敦戏院。”
“到时候这三家也会加入临时院线,江生应该没问题吧?”
话音落下,江氏兄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再次一怔。
不过转念一想,这又符合陈启的作风,
否则以梦工厂现在的财力,陈启不可能傻到什么都不做,把钱干放着吃灰吧。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陈启一出手就直接拿下了三家顶级的大型影院。
这都是港岛顶尖的戏院,任何一个都是能作为院线龙头的存在。
这样一来,安乐院线那点优势荡然无存,反而要屈居第二了。
别看安乐有四大影院,但总座位数加起来也才3200百个。
陈启那三家,随便一家就占了安乐总座位数的一半,
更别提人气、地理位置这些关键因素,安乐就更比不过了。
江之强对陈启是打心底里佩服,这家伙才来港岛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创下这么大的事业,
简直是走到哪,哪就能挣大钱。
他由衷地敬佩道:“没想到陈生下手这么快,佩服,佩服。”
陈启的目光却落在江之文身上,这位才是现在安乐的当家人。
见他面色犹豫,陈启便猜到他是在担心院线的掌控权,于是笑着建议道:
“江生,我看令弟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不如就让他来担任临时院线的总经理如何?”
“我们梦工厂只安排一个副经理,和一个财务监督。”
江之文听后,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惊讶地看向陈启,随即化为满脸喜色。
这意味着,尽管梦工厂的影院规模最大,但实际的运营管理权却交给了他们江家!
“既然陈生看得起令弟,我再不答应就太不识抬举了!哈哈!”江之文立刻举起茶杯,“陈生,一言为定!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三人顿时喜笑颜开,书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融洽。
梦工厂在管理上参与不多,虽然安乐的影院规模只能排在第二,但权力却是最大的,到头来还是他江氏兄弟说了算。
做院线比单纯经营影院利润更大,风险也更大。
但陈启这个“临时院线”的计划,却巧妙地规避了绝大部分风险。
港岛影院老板现在对梦工厂的影片信任度极高,就连二轮、三轮放映里,也是梦工厂的旧片子最吃香。
江之文虽然为人比较保守,要是换成新艺城或者洪家班来谈,他都很有可能不会答应。
但现在是梦工厂出面,他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这就是品牌效应带来的差距。
陈启也很满意,现阶段,他需要的是快速打通放映渠道,稳定军心。
至于院线这点利润,没必要为了这点小利和江家产生矛盾,纯属得不偿失。
安乐院线和梦工厂自己的三家影院,是未来院线的绝对核心。
没有安乐的四大影院,光靠梦工厂那三家院线,这院线联盟看起来,说实话,有点像个笑话。
陈启要是真靠外面那群小院线老板,搞不好1000万的票房,最终到手也就600万。
主要是外面那些老板旗下的影院座位加起来,也就跟陈启的太平戏院差不多,票房折损太严重了。
现在有了安乐院线加盟,新院线的座位数起码能让他成为第四大院线。
到时候1000万的票房,起码能拿到850万以上。
等到未来在各处黄金地段建下新影院,就能100%地实现票房价值。
其实陈启心里还有一个主意,那就是找机会把金公主院线的陈蓉美和伍兆灿拉出来,另组新院线。
这样既能恶心死雷爵坤,又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这个计划为时尚早,陈、伍两人也不会这么轻易和雷爵坤散伙。
就算真把人挖出来了,到时候也是那两人掌控院线,他们可不会傻到被陈启当枪使。
三人又就一些合作细节畅谈了一阵,然后心情舒畅地回到了楼下大厅。
陈启找到李文杰,将任命江之强为临时院线总经理一说,还让他兼任副经理。
陈启之所以让李文杰留在临时院线,一也是起到监督作用,二是为了挖掘院线人才做准备。
李文杰听后也没多说什么,表示了解。
李文杰和江之强互相敬了一杯酒,随后两人就端着酒杯,一起开始和其他小院商周旋。
在座的各位小院商,本就是冲着梦工厂这块金字招牌非常感兴趣,心里合作意愿也比较强,否则也不会受到李文杰的邀请。
如今连安乐院线都加入了,在江之强和李文杰联合游说之下,毫无意外,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
大家都是出来求财的,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两天之后,包括梦工厂的三家戏院、安乐院线以及20多家独立影院老板,初步达成了临时院线的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梦工厂有新片上映时,在试片之后,所有成员将投票决定是否组建临时院线。
院线一旦达成,经营就由总经理江之强负责,其他院商可以派人监督财务和经营情况。
而没有梦工厂新片上映时,临时院线就自动解散。
当然,协议中还补充了一句,如果遇到其他公司的好片,或者优质的西方电影时,也可以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决定是否临时组建院线。
主要能放映梦工厂的电影,这种稳赚大钱的机会江之文也不想错过。
“具体怎么操作?什么时候组临时院线?什么时候又各自经营?这个‘临时’的界限怎么确定?”
陈启解释道:“很简单,凡是梦工厂有新片上映时,大家一起来看片。”
“只要多数人投票同意,那就即刻组建临时院线。”
“等到电影下画后,院线就自动解散。”
江之文追问道:“那临时院线期间,采取哪种合作方式?”
“是像陈生在美利坚那样,梦工厂直接短租我们的影院,支付保底租金?”
“还是大家以影院入股,票房收入按比例分成?”
陈启知道,这才是安乐院线最关心的问题。
如果是短租,安乐只能收个保底租金,无法分享电影大卖的红利,吸引力自然有限。
但要是临时性合股,到时候梦工厂的电影大卖,他们分得越多,积极性自然不同。
对于在场的那些小院线老板来说,他们当然想的也是合股,毕竟梦工厂的电影票房有目共睹,谁不想来分一杯羹。
陈启没有直接回答,反而笑着反问:
“两位觉得,哪个选择更合适?”
江氏兄弟对视一眼,江之文毫不犹豫地说道:
“那当然是合股,有钱大家一起赚,好聚好散。”
“当然可以,我原则上同意。”陈启笑着答应了。
听到陈启如此爽快地同意,江氏兄弟顿时心头一喜。
在他们看来,安乐旗下的四家影院是这群乌合之众里最大的,
到时候新的临时院线,还不是他们兄弟俩来掌控。
江之文心情大好,举起茶杯敬道:
“陈生爽快!如果是这样,那我代表安乐院线,同意加入这个临时院线联盟。合作愉快!”
陈启却摆了摆手,不急着碰杯,慢悠悠地提醒道:
“江生先别急。其实我们梦工厂刚收购了太平戏院,还租下了利舞台和伦敦戏院。”
“到时候这三家也会加入临时院线,江生应该没问题吧?”
话音落下,江氏兄弟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再次一怔。
不过转念一想,这又符合陈启的作风,
否则以梦工厂现在的财力,陈启不可能傻到什么都不做,把钱干放着吃灰吧。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陈启一出手就直接拿下了三家顶级的大型影院。
这都是港岛顶尖的戏院,任何一个都是能作为院线龙头的存在。
这样一来,安乐院线那点优势荡然无存,反而要屈居第二了。
别看安乐有四大影院,但总座位数加起来也才3200百个。
陈启那三家,随便一家就占了安乐总座位数的一半,
更别提人气、地理位置这些关键因素,安乐就更比不过了。
江之强对陈启是打心底里佩服,这家伙才来港岛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创下这么大的事业,
简直是走到哪,哪就能挣大钱。
他由衷地敬佩道:“没想到陈生下手这么快,佩服,佩服。”
陈启的目光却落在江之文身上,这位才是现在安乐的当家人。
见他面色犹豫,陈启便猜到他是在担心院线的掌控权,于是笑着建议道:
“江生,我看令弟年轻有为,能力出众,不如就让他来担任临时院线的总经理如何?”
“我们梦工厂只安排一个副经理,和一个财务监督。”
江之文听后,紧皱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惊讶地看向陈启,随即化为满脸喜色。
这意味着,尽管梦工厂的影院规模最大,但实际的运营管理权却交给了他们江家!
“既然陈生看得起令弟,我再不答应就太不识抬举了!哈哈!”江之文立刻举起茶杯,“陈生,一言为定!预祝我们合作成功!”
三人顿时喜笑颜开,书房内的气氛变得异常融洽。
梦工厂在管理上参与不多,虽然安乐的影院规模只能排在第二,但权力却是最大的,到头来还是他江氏兄弟说了算。
做院线比单纯经营影院利润更大,风险也更大。
但陈启这个“临时院线”的计划,却巧妙地规避了绝大部分风险。
港岛影院老板现在对梦工厂的影片信任度极高,就连二轮、三轮放映里,也是梦工厂的旧片子最吃香。
江之文虽然为人比较保守,要是换成新艺城或者洪家班来谈,他都很有可能不会答应。
但现在是梦工厂出面,他想都不想就答应了,这就是品牌效应带来的差距。
陈启也很满意,现阶段,他需要的是快速打通放映渠道,稳定军心。
至于院线这点利润,没必要为了这点小利和江家产生矛盾,纯属得不偿失。
安乐院线和梦工厂自己的三家影院,是未来院线的绝对核心。
没有安乐的四大影院,光靠梦工厂那三家院线,这院线联盟看起来,说实话,有点像个笑话。
陈启要是真靠外面那群小院线老板,搞不好1000万的票房,最终到手也就600万。
主要是外面那些老板旗下的影院座位加起来,也就跟陈启的太平戏院差不多,票房折损太严重了。
现在有了安乐院线加盟,新院线的座位数起码能让他成为第四大院线。
到时候1000万的票房,起码能拿到850万以上。
等到未来在各处黄金地段建下新影院,就能100%地实现票房价值。
其实陈启心里还有一个主意,那就是找机会把金公主院线的陈蓉美和伍兆灿拉出来,另组新院线。
这样既能恶心死雷爵坤,又能壮大自己的实力,可谓一举两得。
不过这个计划为时尚早,陈、伍两人也不会这么轻易和雷爵坤散伙。
就算真把人挖出来了,到时候也是那两人掌控院线,他们可不会傻到被陈启当枪使。
三人又就一些合作细节畅谈了一阵,然后心情舒畅地回到了楼下大厅。
陈启找到李文杰,将任命江之强为临时院线总经理一说,还让他兼任副经理。
陈启之所以让李文杰留在临时院线,一也是起到监督作用,二是为了挖掘院线人才做准备。
李文杰听后也没多说什么,表示了解。
李文杰和江之强互相敬了一杯酒,随后两人就端着酒杯,一起开始和其他小院商周旋。
在座的各位小院商,本就是冲着梦工厂这块金字招牌非常感兴趣,心里合作意愿也比较强,否则也不会受到李文杰的邀请。
如今连安乐院线都加入了,在江之强和李文杰联合游说之下,毫无意外,所有人都达成了共识。
大家都是出来求财的,没人会跟钱过不去。
两天之后,包括梦工厂的三家戏院、安乐院线以及20多家独立影院老板,初步达成了临时院线的合作协议。
协议规定,梦工厂有新片上映时,在试片之后,所有成员将投票决定是否组建临时院线。
院线一旦达成,经营就由总经理江之强负责,其他院商可以派人监督财务和经营情况。
而没有梦工厂新片上映时,临时院线就自动解散。
当然,协议中还补充了一句,如果遇到其他公司的好片,或者优质的西方电影时,也可以召集大家开会讨论,决定是否临时组建院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