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号,《小鬼当家》在美利坚正式开机。
小主角是杰佛瑞亲自面试,最后由陈启确认的,小家伙叫克里斯·布朗。
前世这部电影在1990年才拍摄,如今被陈启提前了十年,所有角色自然都换了个遍。
其中那个笨贼头目,陈启特意安排了港岛的老戏骨吴曜汉出演,也算是他在电影里安插的为数不多的重要华人配角之一。
这时候拍摄《小鬼当家》,陈启当然是冲着圣诞节去的。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合家欢喜剧,完美契合西方的圣诞氛围。
算下来,留给陈启的时间只有70天左右,时间还是有点紧的。
好在小家伙克里斯在开拍前,已经被杰佛瑞找人专门培训了一段时间,不然陈启还真不知道会拍到什么时候去。
“cut!”
教堂里,唱诗班的歌声戛然而止,助理导演立刻示意所有人保持原地待命。
陈启有些郁闷的看了看那个小不点,然后扭头对邓莉君道:
“阿君,你跟这个臭小子说说,让他演戏的时候专注一点,别老是忘词。”
邓莉君捂着嘴轻笑一声,走到小男孩身边蹲下,柔声问道:“克里斯,你刚才在想什么呢?”
小男孩张嘴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嘟囔道:
“今天拍了一整天了,我好困,想睡觉。”
“再坚持一会儿好吗?”邓莉君露出邻家大姐姐般的温柔微笑,
“等电影拍完了,姐姐带你去吃好吃的东西。”
“好吧。”小男孩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
而陈启这边,克里斯·布朗的母亲却在对着他怒吼道:
“你这个亚洲来的吸血鬼!克里斯今天已经工作6个小时了!他还只是个8岁的孩子!”
陈启压根听不懂她在吼什么,但看那架势,不用猜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示意翻译上前,自己则不紧不慢地开口:
“女士,梦工厂已经答应付给你2万美金的片酬了。”
“你儿子只是个拍过几支广告的新人,而且我已经给足了加班费。”
翻译还没来得及开口,克里斯的母亲又尖叫起来:
“谢特!我儿子现在需要休息!立刻!马上!”
陈启听完翻译的话,也觉得有些棘手。
美利坚这边各种保护协会多如牛毛,对童工的监管更是极其严格,这事确实没法强求。
考虑到自己既要拍电影,又要和邓莉君为电影写歌,时间本就宝贵,陈启叹了口气道:
“好吧,你儿子需要睡觉,但我想你更需要美金。”
“片酬我给你涨到2万5,oK?”
“不行!”小男孩的母亲立刻伸出三根手指,“至少要3万!”
陈启顿时感觉一阵头大,但还是点了点头: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别再坐地起价了,否则我不介意换个更听话的小演员。”
“你知道的,好莱坞最不缺的就是想成名的小孩。”
对于《小鬼当家》,陈启的计划就是拍这一部,纯粹为了捞一笔快钱。
等电影上映大卖后,他就会把续集的版权卖出去。
这种没什么技术难度的电影,谁拍都一样,所以他也没把这个贪婪的母亲放在心上。
搞定了小孩他妈,陈启立刻让工作人员打了盆冷水进来。
让克里斯·布朗洗了把冷水脸后,清醒之后继续拍摄。
唱诗班在指挥的带动下重新唱响颂歌,克里斯和饰演铲雪老人的演员开始了对话。
一些次要的镜头,陈启可以凑合着过,但凡是涉及到亲情、家庭这些美利坚主旋律的细节,他却要求精益求精。
《小鬼当家》第一部之所以能在北美狂揽2亿8000万美金,全球票房高达4亿8000万,绝不可能只靠一个小鬼用机关整蛊两个笨贼。
《小鬼当家》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探讨,以及对儿童内心的关注。
这些价值观不仅符合美利坚的主流观念,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通行的。
正因如此,后来的续集一部比一部逊色,票房也远远无法与第一部相提并论。
可以说,《小鬼当家》第一部是神作,而后面的续集,顶多只能算是还不错的儿童喜剧片。
这也是陈启只想拍第一部,不愿把版权攥在手里的原因。
教堂的戏份拍完,后续的进度也快了起来。
无论是美利坚还是港岛,拍喜剧都需要慢慢打磨细节。
像笨贼被各种机关整得灰头土脸的桥段,换了别的导演,光是设计机关和笑点就得琢磨十天半月。
但陈启完全是照抄,脑子里装着完整的电影,拍摄起来自然是快得惊人。
不过,一个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好莱坞的剧组跟上班族一样,雷打不动要过周末。
为了赶进度,陈启开出了几倍的加班费,想让他们周末也来拍摄,结果还是没能搞定。
最后只能妥协,周六加一天班,周日必须休息。
忙碌的一周总算结束。
陈启本打算和邓莉君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
可惜林芝玲这个小家伙因为妈妈吴慈美不在,被托付给了邓莉君照管。
说起来,吴慈美这心也真是够大的。
就因为邓莉君和林清霞是好姐妹,而陈启是林清霞的男朋友。
吴慈美就敢放心地把宝贝女儿交给这两人,真是一点都不担心。
小主角是杰佛瑞亲自面试,最后由陈启确认的,小家伙叫克里斯·布朗。
前世这部电影在1990年才拍摄,如今被陈启提前了十年,所有角色自然都换了个遍。
其中那个笨贼头目,陈启特意安排了港岛的老戏骨吴曜汉出演,也算是他在电影里安插的为数不多的重要华人配角之一。
这时候拍摄《小鬼当家》,陈启当然是冲着圣诞节去的。
这部电影本身就是合家欢喜剧,完美契合西方的圣诞氛围。
算下来,留给陈启的时间只有70天左右,时间还是有点紧的。
好在小家伙克里斯在开拍前,已经被杰佛瑞找人专门培训了一段时间,不然陈启还真不知道会拍到什么时候去。
“cut!”
教堂里,唱诗班的歌声戛然而止,助理导演立刻示意所有人保持原地待命。
陈启有些郁闷的看了看那个小不点,然后扭头对邓莉君道:
“阿君,你跟这个臭小子说说,让他演戏的时候专注一点,别老是忘词。”
邓莉君捂着嘴轻笑一声,走到小男孩身边蹲下,柔声问道:“克里斯,你刚才在想什么呢?”
小男孩张嘴打了个哈欠,揉着眼睛嘟囔道:
“今天拍了一整天了,我好困,想睡觉。”
“再坚持一会儿好吗?”邓莉君露出邻家大姐姐般的温柔微笑,
“等电影拍完了,姐姐带你去吃好吃的东西。”
“好吧。”小男孩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
而陈启这边,克里斯·布朗的母亲却在对着他怒吼道:
“你这个亚洲来的吸血鬼!克里斯今天已经工作6个小时了!他还只是个8岁的孩子!”
陈启压根听不懂她在吼什么,但看那架势,不用猜也知道是什么意思。
他示意翻译上前,自己则不紧不慢地开口:
“女士,梦工厂已经答应付给你2万美金的片酬了。”
“你儿子只是个拍过几支广告的新人,而且我已经给足了加班费。”
翻译还没来得及开口,克里斯的母亲又尖叫起来:
“谢特!我儿子现在需要休息!立刻!马上!”
陈启听完翻译的话,也觉得有些棘手。
美利坚这边各种保护协会多如牛毛,对童工的监管更是极其严格,这事确实没法强求。
考虑到自己既要拍电影,又要和邓莉君为电影写歌,时间本就宝贵,陈启叹了口气道:
“好吧,你儿子需要睡觉,但我想你更需要美金。”
“片酬我给你涨到2万5,oK?”
“不行!”小男孩的母亲立刻伸出三根手指,“至少要3万!”
陈启顿时感觉一阵头大,但还是点了点头:
“我希望这是最后一次,别再坐地起价了,否则我不介意换个更听话的小演员。”
“你知道的,好莱坞最不缺的就是想成名的小孩。”
对于《小鬼当家》,陈启的计划就是拍这一部,纯粹为了捞一笔快钱。
等电影上映大卖后,他就会把续集的版权卖出去。
这种没什么技术难度的电影,谁拍都一样,所以他也没把这个贪婪的母亲放在心上。
搞定了小孩他妈,陈启立刻让工作人员打了盆冷水进来。
让克里斯·布朗洗了把冷水脸后,清醒之后继续拍摄。
唱诗班在指挥的带动下重新唱响颂歌,克里斯和饰演铲雪老人的演员开始了对话。
一些次要的镜头,陈启可以凑合着过,但凡是涉及到亲情、家庭这些美利坚主旋律的细节,他却要求精益求精。
《小鬼当家》第一部之所以能在北美狂揽2亿8000万美金,全球票房高达4亿8000万,绝不可能只靠一个小鬼用机关整蛊两个笨贼。
《小鬼当家》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对家庭和亲情的深刻探讨,以及对儿童内心的关注。
这些价值观不仅符合美利坚的主流观念,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通行的。
正因如此,后来的续集一部比一部逊色,票房也远远无法与第一部相提并论。
可以说,《小鬼当家》第一部是神作,而后面的续集,顶多只能算是还不错的儿童喜剧片。
这也是陈启只想拍第一部,不愿把版权攥在手里的原因。
教堂的戏份拍完,后续的进度也快了起来。
无论是美利坚还是港岛,拍喜剧都需要慢慢打磨细节。
像笨贼被各种机关整得灰头土脸的桥段,换了别的导演,光是设计机关和笑点就得琢磨十天半月。
但陈启完全是照抄,脑子里装着完整的电影,拍摄起来自然是快得惊人。
不过,一个文化差异带来的问题还是出现了。
好莱坞的剧组跟上班族一样,雷打不动要过周末。
为了赶进度,陈启开出了几倍的加班费,想让他们周末也来拍摄,结果还是没能搞定。
最后只能妥协,周六加一天班,周日必须休息。
忙碌的一周总算结束。
陈启本打算和邓莉君好好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
可惜林芝玲这个小家伙因为妈妈吴慈美不在,被托付给了邓莉君照管。
说起来,吴慈美这心也真是够大的。
就因为邓莉君和林清霞是好姐妹,而陈启是林清霞的男朋友。
吴慈美就敢放心地把宝贝女儿交给这两人,真是一点都不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