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拉蒙公司内。
约翰·桑切斯领着陈启一行人,穿过长长的走廊,最终停在了一扇挂着总裁铭牌的办公室门前。
简单的几句交谈后,约翰·桑切斯冲陈启笑着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办公室内,派拉蒙的掌门人巴里·迪勒首先将目光落在了邓莉君身上,赞道:“邓,你还是这么漂亮。”
邓莉君这次来美利坚,主要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新唱片。
这种既能工作又能和情郎腻在一起的日子,让她感觉充实而甜蜜,脸上自然容光焕发。
她嫣然一笑,落落大方回应道:“谢谢你的夸奖,迪勒先生。”
巴里·迪勒继续寒暄,目光在陈启和邓莉君之间打转:
“为什么总是看到你这样的大明星为陈做翻译?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额,其实我是他的女朋友,他离不开我… 当然,我也离不开他。”邓莉君脸红红的说道,语气中带着甜蜜的羞涩。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嫉妒陈先生了。”巴里·迪勒哈哈大笑。
陈启见两人聊得热络,不由得好奇问道:“你和他在聊什么?”
邓莉君低声解释道:“他觉得我很漂亮,还说我是你的女朋友,你很幸运。”
陈启听罢,得意地挑了挑眉,举起手中的咖啡杯,对着巴里·迪勒遥遥一敬:“翻q夸奖。”
邓莉君强忍着笑意,翻译道:“我男朋友说,你嫉妒也没用,他会爱我一辈子。”
“哈哈,你们很……般配。”巴里·迪勒竖起大拇指,然后才将话题转向正主,对陈启道:
“陈,不得不说你做电影真的很厉害!《小鬼当家》的成绩简直是个奇迹。”
陈启呵呵笑道:“港岛人都这么说。”
巴里·迪勒被他的回答逗笑了:“我还以为华夏人都会很谦虚。”
“要不是《小鬼当家》的票房成绩摆在这里,我也无法相信,一部200万成本的电影,能卖出1亿多票房,这简直太疯狂了。”
陈启反问:“这应该算是夸奖吧?”
“你可以这么理解。”巴里·迪勒点点头,终于切入正题,
“约翰对我说,你打算卖掉《小鬼当家》的周边和续集版权,对吗?”
陈启放下咖啡杯道:“有这个想法。”
巴里·迪勒身体前倾,直接问道:“你打算卖多少钱?”
陈启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比了一个六的手势。
巴里·迪勒看着那个手势,一脸的困惑:“什么意思?”
邓莉君也有些不确定,连忙在旁边小声问道:
“阿启,是600万吗?还是多少啊?”
“咳咳。”陈陈启尴尬地咳嗽两声,这才想起这洋鬼子看不懂,收回手直接说道:“6000万美元。”
“NoNo,太贵了,我的朋友。”巴里·迪勒听后连连摇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哪里贵了?”陈启笑了起来,开始分析道:
“以《小鬼当家》现在受欢迎的程度,光是卖录像带,就能轻松赚近2000万吧?”
“再加上形象授权的玩具、服装,以及最后的电视播映权。”
“以派拉蒙的渠道优势,我相信在周边产品上,《小鬼当家》起码能赚4000万以上。”
给两人做翻译的邓莉君听得瞪大了眼睛,心跳都加速了几分。
这么多钱,换成自己要开多少次演唱会,唱个几年也未必有这个收入啊。
如果不是亲身在场,她绝对会以为陈启在吹牛。
她翻译着,身体不自觉地朝着陈启的方向又坐近了一些,眼神略带崇拜。
巴里·迪勒听完分析,笑问道:
“既然你知道这么赚钱,为什么不让你自己的北美梦工厂来运营?”
陈启摊了摊手,无奈道:“太麻烦了,而且我没有贵公司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很难将周边的收入最大化。”
“我直接卖给派拉蒙,资金快速回笼,你们也能凭借渠道优势赚取长期利润,这对我们双方都很有利。”
巴里·迪勒呵呵笑道:“年轻人,你的想法很理智,不过6000万还是太贵了。”
陈启摇摇头,继续说道:“如果买下《小鬼当家》的续集版权,以派拉蒙的实力,你们起码能拍3部以上。”
“到时候的利润起码是几个亿,我只要6000万,对派拉蒙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巴里·迪勒沉吟片刻,试探性道:“3000万如何?”
陈启听到这个数字,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直接没了聊下去的兴趣。
他干脆地站起身,作势要走:“那好吧,既然派拉蒙没兴趣,我只能去找找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试试了。”
“说不定他们会更看好这个Ip的潜力,愿意花6500万甚至更高买下。”
“”等等!陈!”巴里·迪勒见他要走,急忙起身拉住他,
“不要这么心急好吗?看在我们合作得很愉快的份上,4500万吧。”
陈启这才慢慢坐下,嘴角重新挂上微笑:
“我觉得我们的友谊价值5000万,你觉得呢,我的朋友?”
巴里·迪勒闻言,脸上的表情不断变换,做着思想斗争。
他看看气定神闲的陈启,又想想《小鬼当家》势不可挡的票房和周边潜力。
几秒后,他学着陈启刚才的样子,举起自己的咖啡杯:“友谊万岁!”
在《小鬼当家》北美票房达到了1亿4千万美元后,陈启就和派拉蒙正式签署了协议。
以5000万美元的现金价格,将《小鬼当家》的周边产品开发权和所有续集版权,一次性打包卖给了派拉蒙。
陈启拍摄《小鬼当家》,本就是为了快速赚一笔大钱。
这部电影的创意已经用尽,后面几部票房和口碑必然下跌。
陈启没有这些巨头强大的发行能力,真要做周边都未必有现在卖赚钱。
趁着现在第一部大热的机会,将它的快速卖出去,对陈启来说,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地需要现金,是因为港岛股市马上就要进入长达几年的跌宕期。
这时候手握大量现金,就是他大肆抄底最好时机。
错过这段时间,以后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他想要的东西了。
约翰·桑切斯领着陈启一行人,穿过长长的走廊,最终停在了一扇挂着总裁铭牌的办公室门前。
简单的几句交谈后,约翰·桑切斯冲陈启笑着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
办公室内,派拉蒙的掌门人巴里·迪勒首先将目光落在了邓莉君身上,赞道:“邓,你还是这么漂亮。”
邓莉君这次来美利坚,主要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新唱片。
这种既能工作又能和情郎腻在一起的日子,让她感觉充实而甜蜜,脸上自然容光焕发。
她嫣然一笑,落落大方回应道:“谢谢你的夸奖,迪勒先生。”
巴里·迪勒继续寒暄,目光在陈启和邓莉君之间打转:
“为什么总是看到你这样的大明星为陈做翻译?这真是有点不可思议。”
“额,其实我是他的女朋友,他离不开我… 当然,我也离不开他。”邓莉君脸红红的说道,语气中带着甜蜜的羞涩。
“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嫉妒陈先生了。”巴里·迪勒哈哈大笑。
陈启见两人聊得热络,不由得好奇问道:“你和他在聊什么?”
邓莉君低声解释道:“他觉得我很漂亮,还说我是你的女朋友,你很幸运。”
陈启听罢,得意地挑了挑眉,举起手中的咖啡杯,对着巴里·迪勒遥遥一敬:“翻q夸奖。”
邓莉君强忍着笑意,翻译道:“我男朋友说,你嫉妒也没用,他会爱我一辈子。”
“哈哈,你们很……般配。”巴里·迪勒竖起大拇指,然后才将话题转向正主,对陈启道:
“陈,不得不说你做电影真的很厉害!《小鬼当家》的成绩简直是个奇迹。”
陈启呵呵笑道:“港岛人都这么说。”
巴里·迪勒被他的回答逗笑了:“我还以为华夏人都会很谦虚。”
“要不是《小鬼当家》的票房成绩摆在这里,我也无法相信,一部200万成本的电影,能卖出1亿多票房,这简直太疯狂了。”
陈启反问:“这应该算是夸奖吧?”
“你可以这么理解。”巴里·迪勒点点头,终于切入正题,
“约翰对我说,你打算卖掉《小鬼当家》的周边和续集版权,对吗?”
陈启放下咖啡杯道:“有这个想法。”
巴里·迪勒身体前倾,直接问道:“你打算卖多少钱?”
陈启没有说话,只是伸出手,比了一个六的手势。
巴里·迪勒看着那个手势,一脸的困惑:“什么意思?”
邓莉君也有些不确定,连忙在旁边小声问道:
“阿启,是600万吗?还是多少啊?”
“咳咳。”陈陈启尴尬地咳嗽两声,这才想起这洋鬼子看不懂,收回手直接说道:“6000万美元。”
“NoNo,太贵了,我的朋友。”巴里·迪勒听后连连摇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哪里贵了?”陈启笑了起来,开始分析道:
“以《小鬼当家》现在受欢迎的程度,光是卖录像带,就能轻松赚近2000万吧?”
“再加上形象授权的玩具、服装,以及最后的电视播映权。”
“以派拉蒙的渠道优势,我相信在周边产品上,《小鬼当家》起码能赚4000万以上。”
给两人做翻译的邓莉君听得瞪大了眼睛,心跳都加速了几分。
这么多钱,换成自己要开多少次演唱会,唱个几年也未必有这个收入啊。
如果不是亲身在场,她绝对会以为陈启在吹牛。
她翻译着,身体不自觉地朝着陈启的方向又坐近了一些,眼神略带崇拜。
巴里·迪勒听完分析,笑问道:
“既然你知道这么赚钱,为什么不让你自己的北美梦工厂来运营?”
陈启摊了摊手,无奈道:“太麻烦了,而且我没有贵公司覆盖全国的渠道网络,很难将周边的收入最大化。”
“我直接卖给派拉蒙,资金快速回笼,你们也能凭借渠道优势赚取长期利润,这对我们双方都很有利。”
巴里·迪勒呵呵笑道:“年轻人,你的想法很理智,不过6000万还是太贵了。”
陈启摇摇头,继续说道:“如果买下《小鬼当家》的续集版权,以派拉蒙的实力,你们起码能拍3部以上。”
“到时候的利润起码是几个亿,我只要6000万,对派拉蒙来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巴里·迪勒沉吟片刻,试探性道:“3000万如何?”
陈启听到这个数字,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直接没了聊下去的兴趣。
他干脆地站起身,作势要走:“那好吧,既然派拉蒙没兴趣,我只能去找找华纳、二十世纪福克斯试试了。”
“说不定他们会更看好这个Ip的潜力,愿意花6500万甚至更高买下。”
“”等等!陈!”巴里·迪勒见他要走,急忙起身拉住他,
“不要这么心急好吗?看在我们合作得很愉快的份上,4500万吧。”
陈启这才慢慢坐下,嘴角重新挂上微笑:
“我觉得我们的友谊价值5000万,你觉得呢,我的朋友?”
巴里·迪勒闻言,脸上的表情不断变换,做着思想斗争。
他看看气定神闲的陈启,又想想《小鬼当家》势不可挡的票房和周边潜力。
几秒后,他学着陈启刚才的样子,举起自己的咖啡杯:“友谊万岁!”
在《小鬼当家》北美票房达到了1亿4千万美元后,陈启就和派拉蒙正式签署了协议。
以5000万美元的现金价格,将《小鬼当家》的周边产品开发权和所有续集版权,一次性打包卖给了派拉蒙。
陈启拍摄《小鬼当家》,本就是为了快速赚一笔大钱。
这部电影的创意已经用尽,后面几部票房和口碑必然下跌。
陈启没有这些巨头强大的发行能力,真要做周边都未必有现在卖赚钱。
趁着现在第一部大热的机会,将它的快速卖出去,对陈启来说,绝对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他之所以如此急切地需要现金,是因为港岛股市马上就要进入长达几年的跌宕期。
这时候手握大量现金,就是他大肆抄底最好时机。
错过这段时间,以后就算有钱,也未必能买到他想要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