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我给调理身体,结果-《穿越修仙后,回家再就业!》

  黄山 “真天宫” 事件平息后的第三日,晨曦刚透过监测中心的观景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陈默指尖在触控屏上轻轻一点,将长达百页的《人文灵脉显形事件数据分析报告》归入 “灵脉与文化交互” 档案库,屏幕角落弹出 “归档完成” 的淡蓝色提示框。

  他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眶,正想端起桌边早已凉透的清茶,桌面中央那部嵌着国徽的红色加密通讯器突然发出短促而急促的蜂鸣声,屏幕瞬间亮起醒目的鎏金色纹路 —— 这是最高等级的紧急通讯信号。

  陈默的心猛地一沉,指尖悬在接听键上顿了半秒。

  自灵脉复苏以来,这部通讯器启用的次数屈指可数,每一次都关联着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务。

  他深吸一口气按下接听,屏幕上浮现的并非日常对接工作的周明轩,而是一位身着笔挺中山装的中年男子,鬓角打理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正是曾在灵脉规范工作会议上见过的办公厅主任老杨。

  镜头里的老杨坐姿端正,往日温和的神色被肃穆取代,唯有紧蹙的眉头和微微前倾的身体,泄露出难以掩饰的急切:

  “陈部长,打扰你了。有项极为特殊的任务委托你 —— 大统领李老近期身体抱恙,持续失眠多梦,白天精神倦怠得连批阅文件都需频繁停顿,可西医那边做了全套检查,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找不出任何器质性病变。首长们商议后,都觉得或许只有灵脉调理之法能见效,想请你务必试试。”

  话音未落,全息屏已自动切换画面,转入一间布置简约庄重的保密会议室。

  暖黄色的灯光下,几位鬓发染霜的领导人围坐在深棕色实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整齐摆放着未动的清茶。

  为首的李老坐在正中的位置,藏青色中山装的领口系得严整,鬓角的白发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最令人揪心的是他眼底那片浓重的青黑,像是被墨汁浸染过一般,将原本炯炯有神的双目衬得疲惫不堪。

  陈默的目光下意识扫过李老的手腕,那里隐约浮现着几道淡紫色的纹路,与之前张桂兰因推演天机遭遇反噬时留下的印记轮廓相似,只是颜色浅了许多,如同被水稀释过的墨迹。

  他心中已有了初步判断,斟酌着开口:“李老,冒昧问一句,您最近是否常常熬夜处理公务?而且心里始终揣着牵挂之事,即便想休息也难以放下?”

  李老闻言先是一怔,随即缓缓点了点头,抬手揉了揉眉心,指尖划过眼角时带出几分难以察觉的倦意:

  “战事虽平,但烂摊子得一步步收拾啊。北方灾区的民生复苏要盯紧,南方灵脉矿的开采规范得制定,还有各地冒出来的灵脉异常点,哪一件都耽搁不得。经常伏案到后半夜,有时候实在撑不住趴在桌上眯一会儿,闭眼全是各地报上来的报表和群众的期盼,怎么也睡不踏实。”

  他的声音带着长期缺觉的沙哑,话语间满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陈部长所言极是。”

  一道清朗的声音突然从通讯频道中传来,青玄道长的全息投影应声出现在会议室角落的空地上,他身着深蓝色道袍,手中托着一面巴掌大的古朴铜鉴,镜面泛着温润的哑光,边缘雕刻着繁复的云纹符咒,

  “贫道刚接到消息便赶来了。这面‘照脉镜’是道家传承千年的法器,能穿透形体映出人体灵脉与心神的真实状态,比任何仪器都精准。”

  说着,他抬手拂过镜面,铜鉴瞬间亮起柔和的白光,一道光柱投射在李老身前,凝成一幅半透明的灵脉影像 —— 原本应如鎏金般澄澈通畅的主脉,此刻竟布满了蛛网状的暗滞,尤其是心脉所在的位置,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灰气,如同蒙尘的琉璃。

  “这是典型的‘心脉受损’之兆!”

  青玄道长手中拂尘轻轻一点,光柱中的灰气随之微微晃动,

  “并非外邪侵袭所致,而是长期情志郁结、劳心费神引发的神魂耗散。道医有云,‘百病生于气也’,《黄帝内经》亦有记载,‘起居无常,情志不舒’乃致病之由。李老这是忧思过度导致气机郁滞,心神不宁使得魂魄难以安定,就像琴弦长期紧绷,即便没有外力撞击,也会渐渐失去弹性。”

  他顿了顿,补充道,

  “《内经》还曾揭示,持续的精神烦劳会耗竭人体根本,比外邪侵袭的危害更甚,长期如此极易导致阳气失调。”

  陈默立刻在终端上调出《道家养生典籍数据库》,指尖在屏幕上快速滑动,一系列数据随之浮现:

  “结合灵脉监测仪的实时结果,李老的灵脉能量值仅为 0.53 纳灵单位,远低于健康成年人 0.7 纳灵单位的标准线,而且心脉处的灵能流动速度只有正常水平的三分之一,就像堵塞的河道,水流越来越缓。”

  他指尖轻点生成调理方案,屏幕上立刻弹出三维流程图,

  “我们采用‘形神同修’的调理之法:第一步用灵脉疏导术畅通气机,打通淤滞的灵脉节点;第二步以道家清静守一之法安神定魂,让耗散的神魂归位;最后配合天人合一的起居调整,从根本上改善状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调理地点最终定在京郊的灵脉养生基地,这里背倚青山,前临溪流,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

  监测仪显示,基地的灵脉浓度稳定在 0.9 纳灵单位,比市区高出近一倍,周围种植的成片松柏高达十余丈,枝叶繁茂如盖,恰好形成天然的灵脉聚场,完全符合道家 “清静养神” 的环境要求。

  清晨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地板上,形成温暖的光斑。陈默手持一支银色的灵脉疏导笔,笔身刻着细密的导引符文,笔尖萦绕着淡淡的蓝光。

  他对照着《抱朴子》记载的穴位图谱,在李老的膻中穴轻轻点按 —— 这里是灵脉与气血的核心交汇点,笔尖落下的瞬间,李老明显察觉到一股温润的能量顺着穴位蔓延开,胸口的憋闷感顿时减轻了几分。

  “膻中穴主疏通气机,疏导此处可化解心脉郁结之气,就像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

  陈默一边操作一边解释,笔尖缓缓移向百会穴,

  “百会穴连通天地灵脉,能安神醒脑,改善失眠之症。”

  一旁的青玄道长正坐在古琴前,指尖轻拨琴弦,《平沙落雁》的旋律缓缓流淌而出。

  琴音时而如秋日晴空下的雁鸣,清越悠远;时而如溪边流水,舒缓绵长。

  空气中的灵脉能量随着旋律轻轻波动,化作肉眼可见的淡金色光点,如同清泉般缓缓浸润着李老的周身,顺着他的毛孔一点点渗入体内。

  “感觉怎么样?”

  陈默密切观察着照脉镜中的灵脉变化,只见心脉周围的灰气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散,如同冰雪遇暖阳。

  李老闭目凝神,脸上的倦意渐渐褪去,原本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胸口的憋闷感轻多了,就像压着的石头被搬开了。耳边的琴音让人心里特别平静,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年轻时在田间劳作的日子,阳光洒在身上,风里都是麦香,没有那么多牵挂。”

  他忽然睁开眼,眼底的浑浊散去不少,闪过一丝清明的光彩,

  “以前总觉得为国为民当鞠躬尽瘁,哪怕耗尽心神也值得,现在才明白,心神耗散过度,就像油灯快燃尽了,反而难以担起重任。难怪道家一直强调‘少私寡欲’,这不是消极避世,而是养精蓄锐的智慧啊。”

  调理进行到第三日,基地的庭院里已是暖意融融。

  陈默站在李老对面,演示着简化版的八段锦,动作舒展柔和:

  “这是根据传统八段锦改良的养生术,动作舒缓不耗力,能带动体内灵脉流动。配合‘六字诀’吐纳法,‘嘘、呵、呼、呬、吹、嘻’对应五脏六腑,可增强先天之炁。”

  他抬手做了个 “两手托天理三焦” 的动作,周身灵脉随之泛起淡淡的金光,

  “您试试,动作不用标准,跟着感觉来就好。”

  李老依样画葫芦地抬手、转腰,动作虽略显生疏,甚至有些僵硬,却做得一丝不苟,每一个手势都力求到位。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身上,照脉镜中的灵脉主脉已恢复淡金色,心脉处的灰气彻底消散,灵能流动如溪流般通畅。

  “昨晚竟睡了整七个时辰,”

  李老伸展着腰身,活动着手腕,语气中满是久违的欣慰,

  “是这半年来睡得最沉的一次,醒来后头脑特别清醒,不像以前总觉得昏昏沉沉的。”

  意外发生在第五日的巩固调理中。

  陈默将灵脉缓冲液与晒干的合欢花、薰衣草混合,调配成淡紫色的香汤,倒入青铜熏炉中。

  随着炭火缓缓升温,袅袅青烟带着清雅的香气弥漫开来,空气中的灵脉能量也随之变得更加温润。

  就在此时,青玄道长手中的照脉镜突然泛起强烈的金光,光芒刺眼得让人下意识眯起眼睛。

  李老周身的灵脉能量急剧攀升,监测仪上的数值飞速跳动,从 0.8 纳灵单位一路冲破 1.2 纳灵单位,还在持续上升。

  “这是怎么回事?”

  守在一旁的老杨紧张地上前一步,手不自觉地按在腰间,神色警惕地扫视四周,生怕出现灵脉失控的意外。

  青玄道长却抚须而笑,眼中满是赞叹:

  “杨主任莫慌,这是天大的好事,乃是‘德润身心’之兆!”

  他手中拂尘指向照脉镜,

  “李老一生为国为民,从基层到中枢,始终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这份积善累德早已化作无形的正气,潜藏在灵脉深处。之前心脉淤滞,正气难以彰显;如今心脉通畅,正气与天地灵脉交融共振,自然引发能量跃升。这可不是普通人能达到的境界啊。”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铜鉴中浮现出令人震撼的景象:

  李老的灵脉如同一棵蓬勃生长的大树,无数细微的金色丝线从他周身延伸而出,向上连接着京城的灵脉光网,向四周蔓延至全国各地的灵脉节点 —— 北方的灾区、南方的灵脉矿、黄山的云海、敦煌的壁画,都被这金色丝线轻轻牵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明白了!”

  陈默恍然大悟,眼中闪过兴奋的光彩,

  “之前黄山的人文灵脉显形,是文化意象与灵脉的共鸣;而李老的灵脉跃升,是德行与天地灵脉的共振!您的心神始终牵挂着百姓,灵脉便自然而然地与民生灵脉相连,这份心意就是最好的‘药引’。”

  调理结束当日,夕阳为养生基地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李老在庭院中缓缓散步,脚下的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身旁的松柏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和山间缭绕的云雾,神色豁然开朗:

  “以前总想着用政策、用资金推动复苏,觉得这些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现在才明白,人心安定、德行相传,才是最根本的灵脉。就像这山间的松柏,根系扎得深,才能经得起风雨。”

  他转过身,对着陈默和青玄道长深深拱手致谢,

  “多谢二位让我茅塞顿开,‘为政以德’与‘养生之道’本是同源 —— 都是顺应自然、滋养根本啊。”

  消息传回监测中心时,林晚正盯着全国灵脉监测图分析数据,突然发现一条异常曲线:

  “陈默,你快看!”

  屏幕上,在李老灵脉跃升的瞬间,全国各地的灵脉活跃度均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尤其是民生聚集区的灵脉光网,原本隐约的杂质被涤荡干净,变得愈发澄澈通透,如同被雨水冲刷过的天空。

  “这就是‘上善若水’的力量吧。”

  林晚托着下巴,眼中满是感慨,

  “领导人的德行就像春风化雨,不仅滋养了自身灵脉,更能温润天地间的灵脉,惠及万千百姓。”

  周明轩的全息投影带着笑意出现在屏幕上,身后是堆满文件的办公桌: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李老已经批示了新的民生计划。”

  他调出一份电子文件,标题赫然写着《灵脉养生融入民生复苏实施方案》,

  “方案里明确要将道家养生中的‘清静守一’‘食饮有节’等理念融入社区建设,在全国推广简化版导引术和灵脉养生知识,让普通百姓也能受益。而且,国家决定成立‘灵脉养生研究院’,由你和青玄道长牵头,整合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研究更适合大众的调理方法。”

  青玄道长的全息投影恰好接入,望着窗外流转的灵脉光网,拂尘轻挥,眼中满是欣慰:

  “道在世间,不在深山。以前道家养生多是修士专利,寻常百姓难以触及。如今能通过灵脉技术惠及万民,让‘形神同修’的理念融入治国理政,让德行与灵脉共生共荣,这才是真正的‘道法自然’啊。”

  陈默点点头,指尖轻轻划过监测屏上的全国灵脉图,那些金色的线条交织成网,如同一张温暖的大网,既承载着千年文化的传承,也蕴含着亿万民生的期盼。

  夕阳渐渐沉入西山,养生基地的松柏在暮色中勾勒出挺拔的轮廓,灵脉能量与草木清香交织成温暖的气场,萦绕在每一寸土地上。

  谁也没想到,一次为领导人的调理,竟意外揭开了 “德行与灵脉共生” 的奥秘。

  当为政者的初心、传统文化的智慧与灵脉的力量相融相生,战后的凡界,正在这份温润与坚守中,朝着更加和谐、安康的方向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