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四合院:禽兽别BB,踩死扔粪坑》

  “晋升渠道也很明确,我们刚起步,管理层很缺人,能不能升职就看平时的考核积分。”

  “接下来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工资多少?刚才我说过,这里没有大锅饭,多劳多得,我不敢说上限有多少,但我可以保证,只要你认真干,每个月至少能拿到一百块。”

  “而且我会和每一位王锴服饰的工人签劳务合同,只要签了合同,年底都会有企业分红,每个人都会拥有这个厂子的股份。”

  “可能你们还不太明白,但随着工厂效益变好,大家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年底结算后,还会再发一笔钱。”

  大家听完王锴的话,觉得眼前一亮。

  很多以前没听过的词,还有不少和国企不同的规定,但仔细想想,其实这些规定真的挺有道理,也确实能调动工人的积极性。

  很多人听不懂这些话,但这不影响他们激动,因为他们听到了承诺——每个月最少能挣一百块。

  一番讲话之后,开工仪式总算结束了。王锴安排领导们吃了顿火锅。

  吃完饭,他又安排了培训。

  “首先我强调一下,从今天开始就用积分制度打分了。”

  “你们现在还不是正式员工,只有通过培训并且表现好的人才能签合同。”

  “如果表现不好,我随时有权开除。”

  “通过培训后,工资从培训第一天算起。”

  如果没问题,那就开始吧。

  听完王锴的话,女工们个个摩拳擦掌。毕竟这里的待遇听起来真的很不错。

  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后,王锴叮嘱了刘传武几句,就离开了。

  这里交给刘传武盯着就行,这两天一直忙着服装厂的事,都没时间去淘古董。

  王锴心里直痒痒。

  于是离开后直奔琉璃厂。

  今天王锴一进琉璃厂,所有的摊主都跟他打招呼。

  “嘿!小伙子,又来淘宝啦?给我们留点存货嘛。”一个摊主半开玩笑地说。

  “嗨,您这话说的,我们不来,您这儿的东西堆积如山,真假难辨,哪能卖得出去?”王锴回道。

  “我现在可是顾客,顾客就是上帝,怎能这样说话呢?”王锴打趣道。

  摊主们那防贼似的眼神,王锴一看就明白,他们都在提防着他。

  这几天连续捡漏,摊主们现在一见到他就紧张得要命。

  今天得多买点东西,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好把自己的“涛涛宝贝”藏起来。

  不然的话,别说今天,以后想淘到好东西都难了。

  王锴走到一个摊位前,开始挑选起来。

  “老板,这个怎么卖?还有那个呢?”

  “这个八十,那个六十。”

  “我都要了,帮我包起来吧。”

  王锴从口袋里掏出钱递给摊主。

  摊主接过钱,把东西递给他,心里暗自得意:这家伙昨天可能研究香炉去了,对瓷器一窍不通。他手里的那两个玩意儿,根本不值几个钱。

  王锴拿到东西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蹲在摊前,眼睛紧盯着一个小酒杯。

  这个杯子小巧精致,八边形开口,深腹,底部折底,高足喇叭口,口沿也是八边形。

  杯子是黑紫色的胎体,釉面浑浊,泛着酥油般的光泽,釉色是炒米黄,上面交织着大小纹片。

  王锴看了一眼就认出来了:这可是极为罕见的哥窑八方杯!真是个宝贝。

  这个哥窑八方杯,以前拍卖过,价格高达两亿。

  好东西一眼就能认出来,王锴放下杯子转身就走。

  “小伙子别急着走!我看你挺喜欢这个杯子的,咱们有缘,这个杯子五十块卖给你。”摊主喊道。

  “大哥,实不相瞒,我对瓷器一窍不通,就是想随便淘几个玩玩。刚才觉得这个杯子好看又特别,但我已经买了两个了,这个就不想要了。”王锴回道。

  “别这样嘛小伙子,我看你是个爽快人,你在我这儿也花了不少钱了。”摊主说。

  “咱们都是讲义气的人,这样吧,三十块,你拿走。”

  听摊主这么一说,王锴露出为难的表情,但还是咬咬牙说道:“行吧大哥,我兜里的钱都给你了。”

  说着拿出三十块递给摊主。

  摊主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今天碰上这么个**,赚了一百多,可以收摊了。

  王锴拿到杯子也是欣喜若狂,不到一百块就买到哥窑八方杯,赚大了。

  可两人还没高兴完,后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让王锴顿时感觉不妙。

  “小王,手里的杯子能给老夫看看吗?”

  王锴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回头一看,竟然是沈兴文正笑眯眯地看着他。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露出一丝苦笑:怎么淘个宝贝就这么难呢?

  昨天遇到这老头,今天琉璃厂的摊主们全都像防贼一样防着他。

  今天多花了一百多不说,还不得不演一场戏。

  怎么又遇到了?要是没有监控,王锴都要怀疑这老头是不是在他身上装了**。

  “不好意思大爷,我赶着回家做饭呢,今天就不陪您聊了,这杯子下次再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说完王锴也不等沈兴文反应,撒腿就跑。

  开玩笑,再被这老头揭穿一次,以后还想在琉璃厂淘点好货,那就难了。

  所以他根本没给对方机会,直接溜了。

  看着王锴跑远,沈兴文一脸愕然。

  回到家后,王锴拿出哥窑八方杯,左看右看,爱不释手。

  欣赏了一会儿,他小心翼翼地把杯子放进系统储物柜里。

  吃过晚饭,王锴拿出纸笔,开始制定服装厂的各种制度。

  奖惩制度、晋升制度、积分制度、员工工资标准等等,一条条列出来。

  做完这些后,他又开始思考服装厂的发展方向。

  现在很多国营服装厂都是靠接大单维持生存,他们没有找准市场。

  普通老百姓才是服装行业最大的客户群体,而不是那些只做工作服的工厂。

  所以王锴决定走不一样的路,主打平民消费,针对普通家庭,而不是工厂订单。

  确定了方向后,接下来就是产品了。

  要说八十年代什么最流行,那肯定是喇叭裤、牛仔裤,那可是那个年代的经典。

  确定了方向和产品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卖产品了。

  如何让品牌出名,王锴有一个更大的计划。

  他当然不会只满足于一家小小的服装厂,既然回到了这个时代,他就要弥补一些后世人们提起时会遗憾的事情。

  那些外国人这么多年把他们当廉价劳动力,现在王锴有机会改变这个局面,他怎么会错过?

  不仅要赚钱,还要站着就把钱赚了。

  作为企业的领头人,虽然王锴看起来很悠闲,但实际上需要他去思考和掌控的事情很多。

  想着想着,王锴就去和周公下棋了。

  王锴睡得那叫一个香!

  可是院子里的人却睡不着。

  阎阜贵家里,叁大妈正哭得稀里哗啦的,原因很简单,阎阜贵还在里面关着呢。

  两个儿子在旁边安慰,但一点用都没有。

  易忠海家也是唉声叹气。

  何雨柱现在倒是没什么别的想法,现在他连嫉妒王锴的心都没有了。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蚂蚁,而王锴是大象,差距太大,根本生不起嫉妒之心。

  秦淮如在医院两边跑,根本没空想这些。

  最惨的是易忠海和阎阜贵,本来想让王锴出丑,结果自己却被关进去,还被罚了十五天拘留。

  想想就心酸。

  但这两人却没有像何雨柱那样抱怨个不停,不停地输出负面情绪。

  一大早,王锴就蹬着他的二八大杠出门了。

  骑了一个多小时,才到服装厂的工地。

  工人们已经在刘传武的带领下开始干活了。

  另一边临时搭的棚子里,正在接受培训的工人也听得非常认真。

  王锴看了眼大家的状态,转了一圈,觉得没什么他能干的,就蹬着二八大杠走了。

  又骑了一个多小时,到了火锅店。

  这一来一回,两个小时全耗路上了。

  王锴瞅瞅自己的大二八,心里琢磨:得换辆车了,这样跑来跑去太耗时。

  于是他上兑换商店换了个皇冠轿车,还整了本八十年代的驾照。车子的手续、牌照啥的都弄得妥妥的。

  在那个自行车横行的年代,皇冠轿车稀罕得跟现在看到劳斯莱斯似的。

  吴明雪火急火燎地找到王锴:“老板,可算找到你了。跟你说下,第二家火锅店装修、人员培训都搞定了,就等你定开业日子了。”

  王锴夸了她一句:“效率挺高,这么快就搞定了。”

  “老板,这是第二家店的费用明细,总共花了八千三百块。”

  王锴瞅了眼账单:“那就明天开业吧,早开业早赚钱。”

  “好嘞老板,我这就去安排。”

  吴明雪匆匆走了,王锴若有所思。这时代信息传递太慢了,要是搁以后,打个电话就搞定,哪用这么折腾?

  再过阵子传呼机就该火了,这也是商机。不过现在不急想这些。

  这个月,既要开火锅分店,又要建服装厂,王锴的钱袋子快空了。

  商业版图扩张得缓缓,目前主要是继续开火锅店、搞服装厂。先把这两件事做好,攒点本钱,再考虑下一步。不过大方向,王锴心里有数了。

  王锴离开火锅店,找了个没人地儿,直接把皇冠轿车开出来。

  看着这车,他心里那个激动。

  那个年代,这车可是汽车机械里的顶尖货,带电子空气悬挂系统,坐着老舒服了。还有CD播放器,这些配置在当时都是超前的。

  时间还早,王锴开着车在四九城瞎转悠。

  不得不说,这车少见,一路上引来不少人围观。

  开了一个多小时,他觉得累了,就开车回大院。

  把车停门口锁好,王锴哼着小曲慢悠悠地走回家。

  这时候何雨柱推着大二八从外面回来,一看门口那辆霸气的皇冠轿车,眼睛都直了。

  他以前见过这车,都是合资企业或者外国人用的。

  他围着车左看右看,心想这车咋停院门口了,难道有啥大人物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把前后院都转了个遍,也没看到外人。

  他心里纳闷,不是来的人,咋把车停这儿?这院子里谁能坐上这车?

  突然,他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如果这个院子里有人能坐上这辆车,那肯定就是王锴最有可能。”

  再想想昨天王锴请的那些大人物,他更确定了,这车可能是哪个大人物借给王锴的。

  一瞬间,他心里有点不舒服,好事咋总落在王锴头上,嫉妒心又冒出来了。

  秦淮如从医院回来,看到门口那辆皇冠轿车,也多瞅了几眼,她没多想,就觉得这车肯定不便宜。

  午睡过后,王锴拿着车钥匙又出门了,打算去琉璃厂逛逛。

  每次去那儿都有收获,今天下午没事,他想继续碰碰运气。

  王锴刚拉开车门准备上车,秦淮如和何雨柱正好拿着给棒梗的午饭从大院里走出来。

  看到王锴坐进车里,何雨柱心想,果然没错,这车就是王锴开回来的。

  秦淮如看着王锴开车潇洒离去,原本跟何雨柱说说笑笑的,一下子脸色就变了。

  她瞅瞅开车离开的王锴,再看看身边的何雨柱,顿时觉得差距太大了。

  为啥何雨柱就没王锴那么有能力?

  她气呼呼地拎着饭盒往医院走,也不理后面推车跟上来的何雨柱了。

  王锴把车停好,进了琉璃厂。

  这儿还是一如既往地热闹。

  前面一群人吸引了王锴的注意。

  人都有好奇心,王锴也不例外,他也凑过去瞅瞅咋回事。

  只见一个年轻人被一个摊主和几个大汉围着。

  “你坏了老子的生意,还想跑?今天要么你买下这东西,要么别想走!”

  “你们太不讲理了,你们是给老人下的套,原本五十块的瓶子硬生生抬到五百块卖给他。”

  “连老人都骗,你们还是人吗?”

  围观的人也开始纷纷指责摊主和那几个大汉。

  “各行各业都有规矩,想玩这个就得靠眼力,被骗了说明眼力不行。”

  “但你们也不能这样搞,上来就搅局,以后我们这些在琉璃厂摆摊的人还咋活?”

  说着还晃了晃手里的瓶子。

  一时间,围观的人觉得摊主说得也有几分道理。

  王锴本来不想多管闲事,但看到摊主手里的瓶子后,他走不动了。

  他使劲挤过去,走到摊主面前说道:

  “咱们好好说,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你这样胡搅蛮缠可不行。”

  摊主一听这话,立马不乐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