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晋阳军校-《汉末立志传》

  186年9月底,游尘治下再次大丰收。

  看着军民将三百多万石粮草搬进府库,累计超过四百三十万石的存粮,镇北军上下都笑得合不拢嘴。

  黑山军也收得37万石秋粮。

  从此,张燕的黑山军也能自给自足,不用靠镇北军接济了。

  南匈奴,鲜卑,乌桓分别收获粮草53万石,86万石,21万石,举族沉浸在欢乐之中。

  以前每到这个时节,他们都会为过冬的粮食而发愁,只能率领族人入侵汉地,劫掠汉民,双方生死相搏,势同水火。

  可如今,大家都有了充足的粮食,实在缺粮食,也能以物易物。

  谁吃饱了没事,去干那被人唾弃的抢劫勾当?

  虽然双方的仇恨一时半刻间,无法完全消除,但总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想起后世那些令人作呕的假日办嘴脸,游尘大手一挥,直接宣布十月一日至十五日为丰收节,让治下所有人放假半月,举国同庆,共享丰收的喜悦。

  当然,绝对没有调休,只有狗奴才干得出这种婊子勾当。

  除了军事行动外,任何人胆敢阻挠百姓放假,直接九族消消乐。

  当然,游尘这么做也有自己的小心思,大家生活富足了,多出来消费一下,也能创造更多的税收,带动治下经济的良性发展。

  “主公,为何要取消小孩的入城税?”

  甄逸开口问道。

  “岳父,现在不是正式场合,呼我时待即可。

  小孩子的入城税才几个钱?

  你想想,要是有更多小孩子出来玩,看到街上的糖果小吃、玩耍器物,他们随便买一点,这税收不就来了吗?

  格局要打开……”

  游尘站在城头,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百姓,一股自豪感油然而起。

  【看看,这就是乱世中的晋阳城!

  老子罩着的一百多万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脸上带着真挚笑容的人,生活是有盼头的。

  这才是人类应有的特征。

  游尘曾经遇到的那群麻木的行尸走肉般的牛马,一辈子浑浑噩噩地忙碌至死,从来不曾真正地当一回人。

  中平三年(186年)11月,关羽的第二任妻子赵媛姜产下一子,起名为关索。

  同月,张飞之女张星彩,赵云之女赵襄,陈群之子陈泰,荀彧之子荀顗,钟繇之子钟会等人相继出生。

  游尘这边也没让人失望,尤英,阿巴该,阿尔瓦三人各生下一女,名为游瑛,游舞,游璐。

  这一年来,他实在没啥事干……

  就是这概率太离谱了,连续七次都是女儿,不买国外的彩票可惜了。

  {什么?彩票主任呼吁爱国人士买国内的?呵,tui!}

  “四弟,平儿已经六岁(虚岁),也到学习的年纪了。

  为兄想让他进入晋阳军校,跟随卢老将军,学习兵法谋略,时待以为如何?”

  “关平拜见四叔!”

  “平儿长高不少啊!”

  游尘将关平抱在怀里,摸摸小脑袋。

  不得不感慨,时间过得真快。

  遥想当年,兄弟二人相遇之时,一个还是初出茅庐的猎户,另一人则是被官府通缉的逃犯。

  六年时间一晃而过,两人如今已是手握重兵的天下名将,打下偌大家业,子侄中最年长的关平都到了求学年纪。只可惜,那位温婉贤淑的大嫂,已经不在了……

  朱颜辞镜花辞树,最是人间留不住。

  “大哥放心,我等下便与岳父说说此事。

  孩子们将来都是要上阵厮杀的,自然要学得众文武之长。

  我创办晋阳军校的初衷,便是将平儿他们,培养成军政精通的全能型人才……”

  按常理来说,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是上私塾。

  可游尘觉得,儒家那套忠君爱国的垃圾理论臭不可闻,误人子弟,直接把孔子,董仲舒这帮孙子的十八代骂了个遍。

  游尘觉得,要学就学实用的,做将军,谋士就学兵家,阴阳家,纵横家,搞民生政治就学农家,法家,学鲁班的巧匠术, 学习经商之道……

  总之原则只有一个,让士农工商再无高下之分。百家齐放,独贬儒术。

  不知何时,关羽身旁多了好些人,正是军机堂,民政所的家伙们。

  “白猫黑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一位实干家都值得尊敬。

  那些五谷不分,整日将‘之乎者也’挂在嘴边的酸儒,满嘴仁义道德口若悬河,临阵机变百无一用。

  我们的子孙后代,绝对不能成为那样的废物!”

  游尘的话铿锵有力,让底下人陷入沉思。

  想想镇北军的官员,哪个没有一技之长?

  就像田丰有大才,脾气也臭,要是换成其他将军,早就身首异处了。

  可游尘就不在意对方那劈头盖脸的指责,只要能发现并解决问题,骂就骂吧。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荀彧看着滔滔不绝的游尘,对其的认知又更进一步。

  这是一个不拘一格,注重细节和结果的男人。

  除了对汉室毫无敬畏之心,以及择偶标准异于常人外,游尘几乎就是完美的主君!

  钟繇,陈群对视一眼,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儿子进入晋阳军校,将其培养成最顶尖的那波人。

  正如游尘所说,父辈的荣耀属于父辈,父辈逝去,他的荣誉、财富都将随之而去。

  子孙后代想要受人敬重,出人头地,就必须打磨自身,以实力说话!

  张昭,张纮内心震颤,游尘那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简直振聋发聩。

  关羽身后的人越来越多,游尘心说自己这通话没白忽悠。

  毕竟人都是有私心的,将子嗣培养得越优秀,家族才能经久不衰。

  “诸位皆是我军栋梁,后辈中的佼佼者,无论男女,只要有天赋,皆可入学晋阳军校……”

  对待自己人,游尘一向慷慨。

  “不过,我有言在先,晋阳军校培养的是顶尖人才,本将会将每位学子当成自家子嗣对待。

  鱼跃龙门,凤凰涅盘,都会经历千难万险。

  做人也一样,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若是有人做得不好,本校长绝不手软……”

  “父亲,四叔好严厉啊!”

  小关平挠挠头。

  “平儿,你四叔以尚未弱冠之龄,已然降服匈奴,鲜卑,乌桓,一身文武韬略,哪怕是冠军侯,楚霸王也望尘莫及!

  可你四叔他依旧勤政爱民,广纳贤才,手不释卷,从未懈怠!

  你当以他为榜样,勤学苦练,莫要辜负为父与四叔对你的期望!”

  {从未懈怠,指跟七位妻子共度一年欢乐时光吗?}

  “是!孩儿谨记!”

  关平天资聪慧,心性坚毅,经过严格的培养后,最终成为了镇北军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

  经过讨论,晋阳军校的详细培养方案得以完善。

  游尘出任校长,卢植,关羽,赵云任副校长,军机堂,民政所,陆军水师的将领都是教员。

  游尘的要求也不高,想从晋阳军校毕业,除了少数天赋卓绝者之外,其他学员的武艺达到二流武将水平就行,其他方面则因材施教,统军,谋略,政务,至少也要精通一项。

  {以数据来说,就是要求学子们的武艺达到80 ,统军,谋略,政务里至少有一个80 。}

  强将无弱兵,虎父无犬子。

  若是不然,犬子便再不是虎父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