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董卓之死(下)-《汉末立志传》

  次日,李肃引十数骑前到郿坞,对董卓言说天子有禅让之意。

  “哈哈哈,好!不知王允何在?”

  董卓大笑不止。

  李肃躬身答道:

  “王司徒已命人建造受禅台,只等主公前往。”

  董卓昨夜梦到一条龙缠绕在自己身上,今日就得知禅让消息,心中喜悦,让心腹大将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四人率领三千飞熊军把守郿坞,便准备启程回长安。

  见李肃还在一旁,董卓对李肃道:

  “吾为帝,汝当为执金吾。”

  李肃面色恭敬,叩头拜谢,口中直呼‘陛下晚睡晚睡晚晚睡’。

  董卓将禅让之事告知其母,九十多岁的老母摸着董卓的肥脸道:

  “我近日肉颤心惊,恐非吉兆,我儿当多加小心。”

  董卓却不以为意。

  “母亲将成为太后,自然会有预感,不必担心!”

  董卓行进不到三十里,所乘车架,突然有一车轮损毁,董卓只能下车乘马。又前行不到十里,战马突然咆哮嘶喊,扯断缰绳。

  董卓心中疑惑,看向李肃问道:

  “车折轮,马断辔,是何征兆?”

  李肃不愧是策反吕布的人,临场发挥那是信手拈来。

  “陛下大喜呀!折轮断辔,正应了汉帝禅让,弃旧换新,陛下将乘玉辇金鞍之兆啊!”

  董卓闻言大喜,继续前行。

  不久,原本晴朗的天空忽然变色,狂风骤起,昏雾蔽天。董卓策马问李肃道:

  “风云变幻,是何征兆?”

  “主公将登龙位,今有红光紫雾,以壮天威!”

  李肃脸上依旧挂着谄媚的笑容,让董卓很是受用。

  又行了一段路,长安近在眼前,有数十小儿在郊外作歌,歌声略显悲切,随风传入董卓耳中。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董卓自当初西迁开始,就很在意童谣,当下便问李肃意见。

  李肃心中惶恐,这歌词也太露骨了!

  好在他心理素质不错,略一思索就有了主意。

  “此谣是说主公一族即将兴盛,禅让一事很快就会传遍天下,刘氏一族即将覆灭!

  末将提前恭喜陛下了!”

  董卓不疑有他,很快就到了长安城外,百官排列在道路两旁相迎。

  因李儒抱病在家,便由吕布上前恭贺。

  董卓心情大好,对吕布道:

  “待吾登上九五之位,奉先便是大将军,为老夫总督天下兵马。”

  吕布笑着拜谢。只是在低头的一瞬间,双眼中闪过一抹狠戾。

  董卓在吕布,李肃陪同下入朝,至于董卓带领的数千兵马,被李肃以‘统率大军接受禅让,有逼宫之嫌,不合祖制’为由,全部留在了城外。

  董卓正向皇宫行进,忽见一道人青袍白巾,手执长竿,其上缚布一丈,两头各书一“口”字。

  董卓见状,再次问李肃道:

  “此道人何意?”

  “主公,此人定是知晓今日禅让之事,特来道贺。皇宫乃是一个宝字,其下两个口,可不就是一个官字吗?此人手持长竿,正是寓意太师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呀!”

  “啊哈哈哈哈,吉兆层出不穷,老夫果然是天命所归呀!”

  董卓笑得合不拢嘴。

  那道人嘴角微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早被李肃阻拦下来。

  “主公,此人如此做派,定是想索好处,不如送些钱财与他,将其赶走,切莫误了禅让吉时呀!”

  “哦,对对对!此事交由你来办!

  奉先速速随老夫入城!”

  董卓满脑子都是黄袍加身,万民臣服的场景,肥胖的身躯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就连吕布都胆战心惊,方才那道人的暗示太过直白,睿智如他都看懂了。偏偏董卓当局者迷,被李肃忽悠过去。

  还天命所归?只怕是天命锁龟吧!

  不远处,伪装成平民的李儒自嘲一笑,转头向西城门快步走去。

  反正自己该做的都做了,童谣,道人都安排了,董卓一意孤行,那便是天意了。

  知遇之恩早已还清,从此一拍两散吧。

  李儒很清楚,董卓死后,朝廷很快就会剿灭东城门外的董卓军队,捉拿城内的董卓亲信。

  身为董卓的首席谋士,此时不走,只能到菜市口被人送走了。

  趁着城内尚未戒严,李儒安全出了西城门。赶到一处密林,李儒正要歇息片刻,就被韩龙套进麻袋,塞住嘴巴,只留出两个鼻孔呼吸。

  韩龙熟练地将毛毛虫一般扭动的李儒扔上马车,踏上了回乡之路……

  ……

  董卓龙行虎步,群臣分列两旁迎接。

  李肃手执宝剑,扶车而行。

  到北掖门时,随行军兵被挡在门外,只有御车的二十余人一同进入。因为有吕布持方天画戟随侍身旁,董卓对此不以为意。

  董卓远远望见王允等人各执宝剑立于殿门,心中大惊,急忙问李肃道:

  “王允持剑是何意?”

  可惜这次没等到想象中的吉兆回答,李肃沉默不言,瞬间和董卓拉开了距离。

  此时,王允将手中长剑一指董卓,高声呼喊:

  “反贼已至,武士何在?”

  两旁突然转出百余甲士,持戟挺槊刺向董卓及身边护卫。

  护卫们猝不及防,转眼就死伤殆尽。

  董卓内里穿着宝甲,寻常兵器难以刺入身体。即便如此,他也被人刺伤手臂,坠落车下。

  情况危急,董卓大呼:

  “我儿奉先何在?”

  吕布从车后现身,厉声喝道:

  “老贼,拿命来!”

  手中方天画戟快若龙蛇,一戟刺中董卓咽喉,鲜血四溅。

  董卓眼睛瞪的滚圆,他至死也不相信,丁原之事竟会重演在自己身上!

  奉先牌画戟,谁用谁知道!

  董卓肥硕的身躯滚下台阶,口鼻都渗出鲜血来。

  董卓的主簿田景上前,抱着董卓尸身痛哭,怒斥吕布忘恩负义,也被吕布杀死。

  李肃快步上前,割下董卓首级。

  吕布左手持戟,右手取出诏书,大呼道:

  “奉诏讨贼臣董卓,只诛首恶,其余不问。”

  将吏皆高呼“万岁”。

  可怜董卓一代枭雄,竟死于自己人手中。

  后有诗叹董卓曰:

  霸业成时为帝王,不成且做富家郎。

  谁知天意无私曲,郿坞方成已灭亡。

  董卓已死,吕布当即率军杀散城内外董卓军。

  因诛杀董卓之功,吕布被擢升为奋武将军,假节,仪同三司,晋爵温侯,与王允共掌朝政。

  王允命人将李儒及董氏一族捉拿,全部送到菜市口一刀;围观的百姓见到董卓尸体,群情激愤,纷纷上前拳打脚踢,离得远的也要骂上几句,淬上一口唾沫。

  王允又让吕布、皇甫嵩、李肃领兵五万,前往郿坞抄没董卓家产、人口。

  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得知董卓已死,吕布率军将至,连夜率领飞熊军,打算逃回凉州。

  几人率军行了数里,就被数万骑兵堵住了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