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大秦:我的老婆是华阳公主》

  朝堂之上一片哗然,不少官员倒吸一口气,失声惊呼,颇为失态。

  亩产三千斤,实在令人震惊。

  稻谷亩产不过五六百斤,而红薯的产量竟高出五六倍之多。

  “三千斤只是保底。

  若风调雨顺,条件适宜,一亩红薯甚至可达四千斤、五千斤。”

  蒙宇补充道。

  “五千斤!”

  满朝文武无不震愕,个个目瞪口呆,如木鸡般愣在原地。

  亩产五千斤,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一亩地产出十亩稻谷之粮。

  这产量实在惊人。

  倘若秦国广种红薯,粮食问题将彻底解决,再无人忍饥挨饿。

  想到此处,众人无不心跳加速,激动难抑。

  就连秦王嬴政也为之动容,心中澎湃不已。

  粮食问题在各国都是头等大事。

  倘若红薯的产量当真如此惊人,秦国从此便能高枕无忧,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

  “简直是一派胡言!一亩地如何能产出五千斤粮食?”

  就在众人心潮澎湃之际,一道刺耳的声音突然响起,如同冷水浇头。

  不用说,这又是吕不韦在发言。

  吕不韦的话让大家冷静下来,仔细一想,一亩地产五千斤粮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王上,相国今日一再针对微臣,臣亦不愿多作辩解。

  不如让上郡与北地先行试种一年,以观成效。”

  蒙宇提议道。

  “准奏,就依你所言。”

  嬴政点头应允。

  尽管嬴政也难以相信一亩地能产出如此多的粮食,但他确信蒙宇不会信口开河。

  若红薯真有如此高产,便可在全国推广种植。

  “这红薯你是从何得来?”

  嬴政问道。

  “此物是商队从西方带回,臣花重金购得。”

  蒙宇解释道。

  “若红薯真如你所说,实乃大秦之福。”

  嬴政感叹道。

  “治理蝗灾一事,全权交由蒙宇负责,各级官员需全力配合。

  今日朝会到此为止。”

  话音落下,嬴政从王座上起身,步入后殿。

  “退朝!”

  太监高声宣道。

  众臣陆续走出大殿。

  吕不韦冷冷地瞥了蒙宇一眼,头也不回地离去。

  今日朝堂之上,蒙宇让他颜面尽失。

  蒙武笑着走来:“我儿今日做得漂亮,尤其让相国大人哑口无言,实在痛快。”

  “父亲,孩儿没给您丢脸吧。”

  蒙宇笑道。

  “你今日为为父争光了,不愧是我的儿子,有魄力,有谋略。”

  蒙武开怀大笑。

  随后,蒙武与蒙宇一同离开王宫。

  蒙宇不知的是,吕不韦回到相府后,立即命令罗网组织将蒙宇列入必杀名单。

  一旦上榜,杀手便会不死不休地 ** 目标。

  咸阳城外。

  蒙宇身着黑色战甲,英姿勃发,威风凛凛地骑在战马上。

  虽然年仅十一岁,但披上战甲的他已显大将风范。

  这是他首次领兵出征,率领一万大军前往上郡与北地治理蝗灾。

  他的父亲蒙武、母亲蒙夫人、华阳公主嬴元曼、长兄扶苏,以及惊鲵与田言等人,都来到城门外为他送别。

  蒙武与蒙夫人眼中难掩忧虑——毕竟蒙宇年纪尚轻,却要率领大军远征,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送到这里就好,我该启程了。”

  蒙宇高踞马背,向众人挥手作别,随即扬声道:“全军出发!”

  命令一下,军队缓缓开拔。

  蒙宇行进在队伍最前方,身侧是同样骑着马的独孤求败。

  此次离城,他只带了独孤求败随行,而将西门吹雪与萧秋水留在咸阳。

  蒙宇担心自己离开后吕不韦会在城中有所动作,因此提前做了部署。

  国婿府有扫地僧坐镇,应当无忧,吕不韦也不敢轻举妄动。

  他唯一放心不下的是食神居,唯恐吕不韦暗中下手。

  于是蒙宇命令萧秋水与西门吹雪每日轮流值守食神居,另一人则负责监察城中动静。

  惊鲵与田言也在食神居住下。

  蒙宇忧虑自己离开后,罗网组织会对她们不利。

  因此他特意嘱咐萧秋水与西门吹雪多加照看,护她们周全。

  当然,惊鲵自身武艺不俗,除非罗网派出掩日这等高手,否则也难以伤她分毫。

  蒙宇率领大军,朝着蝗灾肆虐的北地郡进发。

  北地与咸阳所在的内史郡接壤,若单骑快马,一日便可抵达北地郡治义渠。

  然而此次大军押运大量粮草,行进缓慢,预计需三日方能抵达义渠。

  这些粮食皆由赈灾款项在咸阳采买,将用以救济灾民。

  第二日,军队由内史郡进入北地郡境内。

  第三日,大军终于抵达北地郡治所义渠城。

  此时义渠正遭受蝗灾侵袭,尤以城北灾情最为惨重。

  秦行郡县制,郡下设县,县下分乡,乡间有里。

  郡中最高长官,称为郡守。

  北地郡守亲迎大军入城,随后军队在义渠城外扎营。

  郡守向蒙宇详述北地灾情——蝗灾之烈,犹甚预期。

  据郡守所述,如今义渠城中已聚集大量灾民,且仍有源源不绝的难民不断涌入。

  在义渠以北的地区,已经遭受了蝗虫的侵袭。

  铺天盖地的蝗虫将田里的作物啃食一空, ** 随之而来,有人因此饿死。

  失去生计的灾民纷纷离开故土,一路流离,最终抵达义渠。

  听完郡守的叙述,蒙宇立即展开灭蝗行动。

  他首先让郡守发布告示,将命令传达至灾区各县各乡。

  公告鼓励百姓参与捕捉蝗虫,并承诺可用蝗虫换取粮食,一斤蝗虫可换一斤粮食。

  消息迅速传开,灾民得知后十分踊跃,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捕捉蝗虫。

  义渠本地的农民以及外来的灾民,也都纷纷走出城外,到田间捕捉蝗虫,一时间,北地掀起了一场捕蝗热潮。

  蒙宇亲自带领一部分军队,前往义渠郊外的田里捕捉蝗虫。

  同时,他命令独孤求败带领另一支军队,押送粮食前往上郡,指导当地民众开展灭蝗工作。

  北地与上郡的灭蝗行动,需同时进行。

  蒙宇率军来到田野,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惊。

  远处天空密密麻麻,遮天蔽日的蝗群在空中飞舞,“嗡嗡”

  之声刺耳欲穿。

  许多士兵看呆了,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蝗群。

  蝗群飞过一片田地,便啃尽一切可食之物,不仅是庄稼,连野草也不放过。

  顷刻之间,田地便成荒土,一无所有。

  随后,蝗群迅速转向下一片田地,如狂风过境,吞噬一切。

  那景象极为骇人。

  若非亲眼所见,难以想象蝗灾竟如此恐怖。

  蝗虫过境,寸草不留。

  漫天遍野的飞蝗,啃食一切可食之物,不留一丝生机。

  此刻,此地已成蝗虫的天下。

  “大家还愣着做什么,快动手抓蝗虫!”

  蒙宇高声命令。

  士兵们立刻冲入田间,展开捕捉。

  他们先撕去蝗虫翅膀,使其无法飞行,再将蝗虫装入麻线编织的袋中。

  北地与上郡两地,由此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捕蝗行动。

  蝗虫的数目虽然庞大,但捕捉它们的人也很多。

  北地和上郡两地共有一万多名士兵参与捕蝗,再加上当地百姓,总人数达到了数万。

  哪怕每人只抓十只蝗虫,捕获的总数也有数十万之多。

  仅一天时间,捕蝗就初见成效。

  第一天就捉到了大量蝗虫。

  这些蝗虫随后被快马加鞭,从上郡和北地运往咸阳城,送进食神居。

  蒙宇在北地安排好捕蝗与赈灾事宜后,便乘马车从义渠返回咸阳。

  他急着赶回,是为了指导食神居的厨师将蝗虫烹制成美味。

  然而,就在蒙宇回程途中,他遭到了一群人的围杀。

  马车经过一片树林时,只见前方一棵砍倒的大树横在路中,阻断了去路。

  蒙宇不得不停下马车。

  随即,树林中现出一群黑衣蒙面人影,一时间四周皆是黑衣人,人数不明。

  蒙宇已被包围。

  “罗网杀手?”

  对此情形,蒙宇并不意外。

  他早就料到会遭遇刺杀。

  离开咸阳城正是吕不韦除掉他的最佳时机,吕不韦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定会派出罗网杀手前来。

  因此,这些人必是吕不韦派来的罗网杀手无疑。

  为截杀蒙宇,这次出动的杀手数量极多,林中身影遍布,至少有数百人。

  而且个个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实力不凡。

  由此可见,吕不韦对他的怨恨有多深,不惜一切代价要置他于死地。

  不过,吕不韦恐怕失算了。

  以蒙宇如今的实力,除非派出掩日、黑白玄翦那种级别的高手,否则想杀他并不容易。

  蒙宇知道此战不可避免,当即走下马车。

  这一次,西门吹雪、独孤求败、萧秋水都不在身边,他没有任何帮手,只能独自应战。

  蒙宇面无表情,缓缓抽出天问剑。

  “ ** 蒙宇,不死不休!”

  “杀!”

  人群中,一名黑衣杀手厉声大喝。

  霎时间,所有杀手的长剑一齐出鞘,冰冷的寒光在密林中闪耀,刺眼夺目。

  “铮!”

  蒙宇也不多言,目光冷冽,天问剑骤然出鞘。

  剑身在日光映照下寒光四射,熠熠生辉。

  一个又一个杀手,朝他冲了过来。

  蒙宇神情平静,无悲无喜。

  他只是横剑于身前。

  “海天一线!”

  这一招,是世间最强的守势。

  剑锋简单一横,如分海天,无隙可乘,敌人的剑尖仿佛主动撞向他的剑身。

  叮!叮!叮!叮……

  空中连响交击之声,杀手们的长剑不断与蒙宇手中的天问剑相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