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北宋第一完人”:百姓们喜欢的“范文正公”??-《直播之历史名人录》

  由于在“宋夏战争”中的出色表现,54岁的范仲淹被提拔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范仲淹上任后,提出多项改革措施,想让国家变好。

  然而,由于变法触动了官僚贵族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激烈反对,最终这场被称为“庆历新政”的改革不到一年便宣告失败~

  范仲淹和他的好基友滕子京双双被贬,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范仲淹到了河南邓州。

  被贬邓州那天,百姓哭着拦叫,他却望着京城叹气:

  “我不怕贬谪,怕的是以后没人敢为百姓说话!”

  转机藏在一封来信里,好友滕子京被贬后重修岳阳楼,还附上设计图?《洞庭晚秋图》,求他写记,字里行间都是“兄弟救我!”的呐喊。

  而范仲淹呢?他何尝不是在邓州憋了一肚子委屈,行新政失败,理想破灭,满心的不甘无处诉说………

  老范当时在邓州压根没去过岳阳,却靠着这朋友圈有合照和满肚子憋屈,写下震碎大宋三百年的?《岳阳楼记》: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篇?《岳阳楼记》把两个贬官的失意写成了千年担当,全网泪崩:

  自己淋着雨,还要给天下人撑伞!!!

  公元1052年,64岁的范仲淹调任颖州知州,路上病情加重,在徐州时病情突然恶化,临终前他颤抖着给宋仁宗写遗表,没提半句家事,只关心边疆防务和百姓生计……

  出殡那天,沿途百姓自发披麻戴孝,连西夏使者都来祭拜~

  打开他的行李,除了几箱旧书,竟找不出二两银子!

  这个当过“副宰相”的人把俸禄都捐给了义庄,用来资助贫寒子弟读书。

  直到这时,人们才真正懂他说的“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真的把自己的“乐”埋在了天下人的“乐”之后。

  宋仁宗赐他“文正”谥号之后,司马光说这是“谥之极美”~

  但老范留给我们的从来不只是史书上的几个字,而是用行动诠释“达则兼济天下”!

  这种精神跨越千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

  文案结束视频也停止了播放~

  天幕下,无数百姓为拥有这样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而神往不已。

  他们想,我们的朝代怎么就没有这样一位好的大官呢?

  ……

  七玥刷起了评论区:

  “范仲淹大德,造福百姓~”

  7玥小鸡啄米般点了点头,表示认可,这的确是算得上一个“一心为公”的伟人了。

  最绝的是居然有一个网友评论———列出了范仲淹的“简历”。

  这可让七玥眼前一亮,又浏览了一遍,屏幕下的众人也跟着他浏览了一遍。

  “范仲淹个人简历

  姓名:范仲淹

  字:希文

  朝代:北宋

  籍贯: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 )

  自我评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此为吾毕生之追求。心怀天下苍生,以社稷为念,以民生为忧,虽历经坎坷,然初心未改。于逆境中奋进,在困厄中坚守,愿以己之所学、所能,为天下谋太平,为百姓谋福祉。

  教育背景

  早年求学于应天府书院,寒灯苦读,昼夜不息。“断齑画粥”,以清苦之境磨砺意志,汲取知识之养分,为日后经世济民奠定坚实基础。

  工作经历

  - 地方任职:初入仕途,任职多地。于泰州,主持修筑扞海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虽离家万里,亦未改其志,终成“范公堤”,造福一方百姓;于苏州,疏浚河道,兴修水利,保一方水土安宁。

  - 中央任职:入朝为官,直言敢谏,针砭时弊。力主改革,推行“庆历新政”,欲革除积弊,重振朝纲。虽阻力重重,新政夭折,然“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之精神,激励无数仁人志士。

  - 边疆防御:临危受命,戍守西北边疆。抵御西夏侵扰,练兵筑城,稳固边防。以文臣之身,展武将之才,令敌军闻风丧胆,边境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主要成就

  - 文学领域:文学造诣深厚,诗词散文皆有佳作。《岳阳楼记》流传千古,“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描绘出岳阳楼之壮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千古士人的家国情怀与担当。词作《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尽显边塞之苍凉与戍边之艰辛。

  - 教育领域:重视教育,兴学育才。创办应天府书院,延聘名师讲学,培育众多人才,为北宋文化教育事业之发展贡献卓越。

  所获荣誉?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其功绩与精神为后世敬仰,位列“唐宋八大家”之外的文学巨匠,“庆历四谏官”之一,其事迹与名言载入史册,流芳百世。”(●●)

  “我去!神人啊,谁写的是简历,比我们现代人求职时的简历可丰富多了。”

  (=TェT=)七玥实名羡慕了~

  和范仲淹一比,七玥感觉自己的简历简直是“不堪入目”啊。

  难得的是范仲淹这个人竟然同时被苏轼、司马光、欧阳修等大佬级人物夸赞和佩服,文学上,背诵天团也有他一员!

  认为是“北宋第一完人”,也就是说,他是没有瑕疵的,这可真是算极高的评价了~

  自古为文人相轻,谁也不服谁,就像欧阳修后来也想学范仲淹变法,虽然也失败了,但依旧是以范仲淹为偶像的。

  自然也是有写小作文的,七玥特意看了一下这种幽默现代的风格是如何讲述范仲淹的。

  因为这种更接近现代白话文的表达会让现代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