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捷报入长安-《大唐:家父程咬金》

  长安,六月。

  这一日,群臣列班,皇帝高坐。

  王德迈步上前,刚要宣布早朝开始,一名小太监便急匆匆的跑了进来。

  他打眼一看,发现这冒冒失失的家伙竟然是他颇为看好的吴三桂。

  原本这小家伙只知自己姓吴,并没有名字。

  后来他偶然一次从对方口中听到了这个名字,便索性让他认下了这个名字。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名字还不错,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名字是出自那位程公子之口。

  所谓关系、背景不就是这么来的吗?

  “陛下,卫国公捷报。”

  吴三桂一开口,众人便齐刷刷朝着殿外看来。

  直到这时,他们才发现这位小公公的身后还跟着一名信使。

  “进来。”

  李世民轻声开口。

  吴三桂赶忙示意身后信使入了殿中,而他自己则是又本分的候在了殿外。

  看着这一幕,王德不由满意的点了点头。

  “拜见陛下!”

  信使恭敬行礼后,赶忙将腰间的竹筒交给了王德。

  “免礼。”李世民微微颔首:“下去领赏吧。”

  “谢陛下。”

  信使退出大殿,吴三桂便领着其去领赏了。

  待信使离开,众臣的目光便落在了王德手中的信笺上。

  “陛下,火漆完好,暗印无误。”

  王德将信笺递来,李世民拆开后便认真的读了起来。

  一时间,整座大殿中鸦雀无声。

  只能偶尔听到响起的翻纸声音。

  随着李世民一页一页的看去,他脸上的笑容也是越来越盛。

  直到看完最后一页。

  “好!好!”

  李世民大笑着,一连道了两声好。

  众臣见状,便知道卫国公定然是大获全胜了。

  便齐齐拱手拜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李世民放下信笺,突然站起身来,一脸郑重的看向殿中众臣。

  “诸位爱卿,我大唐战兵历时五月,击溃吐谷浑大军,斩其王,俘其子,大获全胜!”

  铿锵的声音落下,殿内顿时响起了争相叫好声。

  “干的漂亮!这该死的吐谷浑看他还敢不敢跳了!”

  “左右逢源妄想一鱼两吃,早就该灭了!”

  “唉!唯一有点可惜的是让慕容伏允那跳梁小丑死了,若是能将其押回长安来就好了,本官还想当面问问他,是怎么敢扣押我大唐使者的。”

  “这位大人说的是啊,卫国公怎么就......”

  听着大臣七嘴八舌的声音,李世民则一脸笑意的坐回了龙椅。

  心情别提多么舒畅了。

  吐谷浑这些年来在大唐面前反复横跳,真是把他恶心坏了。

  如今看他还敢不敢跳了!

  “陛下,可否容臣等一观卫国公的捷报?”

  待殿中众臣的情绪稍微平复后,一名大臣突然出声道。

  虽然已经知道了吐谷浑的结局,但是他们还是想详细看看卫国公是如何做到的。

  “王德,给诸位爱卿念一下捷报。”

  李世民笑着将手中的捷报递给了一旁的王德。

  后者接过后便朗声诵读了起来。

  “臣李靖,率北路军先于曼头山大破吐谷浑大军,休整三日后,率军追击至积石山,从左右两翼包夹伏允之子以及吐谷浑天柱王。”

  “伏允之子慕容顺见大势已去,遂杀权臣天柱王,带领残军降唐。”

  “翌日,南路军来报,侯君集、李道宗二位将军已于乌海大破慕容伏允精锐,斩其名王,慕容伏允仅率千余骑逃至突伦川,后被我大唐骑兵追上,慕容伏允伏剑自杀。”

  李靖的奏报写的并没有多么的惊心动魄。

  但众臣却是知道,这份大胜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单说那南路军的卧冰饮雪,便是九死一生。

  至于其他艰险,更是不用多提了。

  不过所幸,还是他们大唐胜了。

  而就在众人还沉浸在大胜吐谷浑的喜悦中时,刚刚离开不久的吴三桂却又去而复返。

  “陛下,蜀王殿下来信。”

  吴三桂迈入殿中,高声打断了众人。

  唰!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众臣猛地扭头看来。

  蜀王殿下正在草原建城,众人都是知道的。

  这几个月来,长安的粮草是源源不断的朝着草原而去,其中一大半其实都用在了建城之上。

  如今这蜀王殿下发来信笺,难不成这新城已经建好了?

  但是,这可能吗?

  从卢国公等人出发到如今,也就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

  他程处弼等人就算征召了十万民夫,这点时间恐怕都不够修完四面城墙吧?

  “呈上来。”

  王德赶忙快步而去,来到了吴三桂面前。

  然而让他意外的是,对方竟然递来了一个包袱。

  王德狐疑的看着对方,满脸的问号。

  你搞什么?

  我要信笺,你给我一个包袱是啥意思?

  让陛下亲自拆吗?

  吴三桂苦着脸道:“蜀王护卫说,临行前殿下亲口交待了,这包袱只能由陛下亲自打开。”

  王德闻言,想了想后最终还将包袱接了过来。

  “陛下,蜀王殿下特意嘱咐这包袱只能由您亲自打开。”

  王德将包袱放在了李世民的龙案上。

  李世民皱着眉头打量了下案上的包袱,平静道:“打开。”

  开什么玩笑?

  儿子还指使起老子来了!

  几个月不见,李恪这小王八蛋翅膀还硬了起来!

  王德依言赶忙解开了包袱。

  而随着他的动作,众臣也是一脸好奇的看了过来。

  都想看看这位蜀王殿下又闹什么幺蛾子。

  哗——

  随着那个鼓鼓囊囊的包袱被解开,一大摞信笺顿时就散落了下来。

  几乎都铺满了整个龙案。

  众人一脸懵逼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一时间竟然分不清这位蜀王殿下是在写信,还是写小作文了。

  “陛下......”

  看着散落的信笺,王德一时间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这么多信笺,他该先拿哪一封给陛下看啊!

  这不是难为人吗?

  李世民黑着脸,只感觉额头青筋狂跳。

  李恪这小王八蛋一次写这么多信来,是想累死他这个老子不成!

  呼——

  轻呼一口气,压下心底的火气。

  他耐着性子捡起了一封信,刚要拆开来看,却发现这封信竟然不是给他的。

  “阿耶亲启——孩儿段瓒。”

  看着信封上的狗爬字,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这竟是段瓒写给段志玄的。

  “段爱卿,这封信是你的。”

  李世民黑着脸看向了下方正抻着脖子,一脸好奇的段志玄。

  “啊?”

  段志玄闻声不由一愣,甚至都怀疑自己耳朵出了问题。

  直到王德将信送到手中,看到那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狗爬字时,这才恍然大悟。

  “陛下......犬子不懂事,等他回来,臣一定好好教训他一顿!”

  段志玄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心底早已将段瓒骂了个狗血淋头。

  这狗东西真是胆大包天了!

  写封家书竟然特么敢让陛下帮着转交,你有几个胆子啊!

  “倒也不必。”

  李世民不在意的说了声,随即又捡起一封家书。

  “李积李爱卿,你家思文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