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质姐姐坏!兕子不理你了!”
李明达恼羞成怒,生气的别过头去了。
李渊一边逗弄着小姑娘,一边笑呵呵让人给帝后弄来椅子。
“二郎,承乾方才说你有好消息要宣布?莫不是儿媳又有喜了?”
除了他们皇家要再添子嗣外,他想不到还有什么喜事能让这夫妻俩一起来的。
李世民闻言,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皇后的身子弱,他已经被孙神医警告了,哪里还敢再让前者孕育子嗣。
“父皇猜错了,并非是观音婢有喜。”
说着,他便将李靖的捷报递给了李渊。
“今日早朝时,卫国公发来捷报,咱们大唐已彻底击败了吐谷浑。”
“哦?”
李渊诧异的接过捷报。
他从来都不怀疑大唐是否能战胜吐谷浑,只是没想到这一次针对吐谷浑的战争竟然会这么顺利。
刨除行军的时间来算,作战的时间能有四个月吗?
一目十行的扫过捷报,当看到李靖兵分两路时,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卫国公的能力。
“二郎,你打算怎么处理这吐谷浑?”
李渊放下捷报,看向了李世民。
按照惯例,对待这些草原民族,大唐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怀柔政策。
由朝廷选出一人册封其为王,让其归心大唐。
有时候为了拉拢,也会选择一名宗室女下嫁。
然而,以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种做法弊端很多。
往往册立新王只会在一开始几年老实,等他彻底掌控部族之后,便会生出异心。
“化夷为夏。”
李世民郑重道:“儿臣已在今日早朝上,命兵部协太史局重新编订大唐地图,将吐谷浑彻底纳入我大唐版图。”
随着声音落下,一股豪气顿时油然而生。
李承乾忽然起身,拱手拜道:“儿臣恭贺父皇开疆拓土!”
“快起来,腿上还有伤呢。”
李世民笑着道。
待李承乾坐回躺椅后,李渊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吐谷浑本是我大唐和吐蕃的缓冲地,如今将其纳入大唐版图,日后我大唐和吐蕃之间恐怕少不了摩擦啊。”
草原辽阔,缺少天险。
大唐战马不足,若是吐蕃大举来犯,恐怕很难守住吐谷浑的地盘。
如此一来,岂不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李世民自然明白自家父皇的担忧,他微微一摆手,王德便带着阎立本的画作走了过来。
“父皇,其实除了咱们大唐开疆拓土这个好消息之外,儿臣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
话音落下,王德便在老洪的帮助下将画作展开了。
李世民指着画中的那座镇远城道:“父皇请看,这是我大唐在吐谷浑腹地新建的雄城,儿臣将其命名为镇远。”
“此城,乃是用程处弼发明的水泥建造而成,四面城墙刀枪难入、水火不侵。”
“他吐蕃就算举国来犯,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此城。”
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李渊心底再也没了担忧。
有此雄城矗立在草原之上,大唐战兵只需城门一关,静待敌人来攻就是。
至于担心大唐战兵是否能守的住城?
完全不需要担心!
中原王朝玩了上千年的守城战,会怕他一个区区吐蕃?
“好!好!”
李渊龙颜大悦,拍着手掌一连叫了两声好。
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眼见大唐蒸蒸日上开疆拓土,他岂能不高兴?
“老洪,去拿酒来,今日朕要陪二郎喝上一杯!”
见自家上皇兴致颇浓,老洪赶忙亲自去弄酒水去了。
说是弄酒,但老洪又岂能只弄酒水来?
不多时,亭中便摆上了一桌宴席。
有酒有菜,还有专门为两位公主殿下准备的果汁。
李世民和李渊谈了会正事后,他便命王德将李恪和程处弼两人家书拿了过来。
“父皇,这是恪儿和程处弼那小子写给您的信。”
李世民抽出两个信封递给了李渊。
“哦?那两个小子竟然给朕写信了?”
李渊早从李承乾的口中得知两人寄来了家书,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家书竟然还有他的份。
接过信封,他赶忙便拆开读了起来。
分完了李渊的信后,李世民又拿出两封递给了身旁的长孙皇后。
“观音婢,这是给你的。”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颇为意外道:“恪儿还给妾身寄了家书?”
程处弼那孩子给她寄家书,她不意外,但是李恪......
对方虽然叫着她母后,但却并非她亲生。
按理说,家书也只会寄给杨妃才是,怎么寄到她这里来了?
李世民笑着道:“观音婢平日里对待恪儿的好,他自然记在心底,给你寄家书有什么好奇怪的?”
长孙皇后作为历史有名的贤后,对待李世民的子女,无论嫡庶都一视同仁。
从不会偏向谁,也不会亏待谁。
在李恪的心底,这位母后和他的生母占有同等的份量。
长孙皇后看了眼信封,当看到上面那‘母后亲启——儿李恪敬上’时,眼角顿时忍不住弯了起来。
紧接着她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封。
“承乾,丽质,兕子,剩下的这些都是你们的。”
李世民指了指王德怀中剩下的信封。
三人见状,赶忙将属于自己的那份领了回去。
一时间,刚刚还热闹的亭中顿时变得宁静了起来。
耳边就只剩下了几人翻信的声音。
李世民抬眼扫了一圈,心底顿时又升起了一股无名火。
亲爹和老婆孩子全都收到了家书,就他自己,什么也没有!
那两个小王八蛋这分明是想孤立他啊!
“陛下......”
王德张了张嘴,突然觉得自家陛下孤零零的坐在那里,有点可怜。
李世民拿起桌上的酒壶,沉着脸给自己了一杯闷酒。
有心想要看看李恪和程处弼给观音婢写了什么,却又有点拉不下脸来。
只能自己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闷酒。
当看到自家媳妇不知在信中看到了什么,竟然噗嗤的笑出了声时,咱们的李二陛下终于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观音婢也真是的,都不知道主动拿给朕看看......”
声音虽小,但却被耳尖的小兕子听到了。
“呀!大家都有信,为什么父皇你没有啊?”
看着两手空空的父皇,李明达不禁发出了灵魂拷问。
此话一出,沉浸在信中的几人顿时好奇的看了过来。
迎着至亲那审视的目光,李世民刚想谎称属于自己的两封信已经看过了时,李明达那清脆的声音却是再一次响起。
“兕子知道了!肯定是父皇平日里老是欺负三哥和程三哥哥,所以他们两人才没给父皇写信,对不对?”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李明达的‘快人快语’,此刻就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了李世民这个老父亲的心窝上。
“兕子不要胡说,寄给朕的两封信,朕已经看过了。”
李世民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
然而此话一出,其余几人却一脸古怪的看了过来。
“你们这么看着朕做什么?不信待会朕将那两封信取来给你们看看......”
“咳咳。”
不等李世民编完,李渊便轻咳一声打断了他。
紧接着便抽出一张纸片递了过来。
李世民狐疑接过后,仅仅一眼,便直接社死了。
纸片上画着一幅简画。
画中的程处弼正呲着个大牙,右手弯里夹着李恪的脖子,左手捏着后者的下巴,强迫着让其抬起头来。
明显的能看出李恪脸上的不情愿,和哀求讨好。
而这还没完。
在纸片的上方,还写着几个狗爬字。
【由于信纸不够,便没给陛下写信,就只画了一幅小画,望帮忙转交陛下】
而就在此时,刚刚扎了自家父皇一刀的李明达,再次补了一刀。
“呀!兕子这封信里也有一张小画!”
唰!
李世民猛然抬头。
果不其然,自家闺女也拿出了一张同样的东西来。
而随着李明达拿出小画,其余几人对视一眼,觉得也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了。
纷纷抽出一张小画,默默地放到了桌上。
李世民:......
看着那一张张相同的小画,李世民终于再也忍不住。
直接红温破防了。
“程处弼!朕跟你没完!”
李明达恼羞成怒,生气的别过头去了。
李渊一边逗弄着小姑娘,一边笑呵呵让人给帝后弄来椅子。
“二郎,承乾方才说你有好消息要宣布?莫不是儿媳又有喜了?”
除了他们皇家要再添子嗣外,他想不到还有什么喜事能让这夫妻俩一起来的。
李世民闻言,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
皇后的身子弱,他已经被孙神医警告了,哪里还敢再让前者孕育子嗣。
“父皇猜错了,并非是观音婢有喜。”
说着,他便将李靖的捷报递给了李渊。
“今日早朝时,卫国公发来捷报,咱们大唐已彻底击败了吐谷浑。”
“哦?”
李渊诧异的接过捷报。
他从来都不怀疑大唐是否能战胜吐谷浑,只是没想到这一次针对吐谷浑的战争竟然会这么顺利。
刨除行军的时间来算,作战的时间能有四个月吗?
一目十行的扫过捷报,当看到李靖兵分两路时,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位卫国公的能力。
“二郎,你打算怎么处理这吐谷浑?”
李渊放下捷报,看向了李世民。
按照惯例,对待这些草原民族,大唐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怀柔政策。
由朝廷选出一人册封其为王,让其归心大唐。
有时候为了拉拢,也会选择一名宗室女下嫁。
然而,以多年的经验来看,这种做法弊端很多。
往往册立新王只会在一开始几年老实,等他彻底掌控部族之后,便会生出异心。
“化夷为夏。”
李世民郑重道:“儿臣已在今日早朝上,命兵部协太史局重新编订大唐地图,将吐谷浑彻底纳入我大唐版图。”
随着声音落下,一股豪气顿时油然而生。
李承乾忽然起身,拱手拜道:“儿臣恭贺父皇开疆拓土!”
“快起来,腿上还有伤呢。”
李世民笑着道。
待李承乾坐回躺椅后,李渊却是微微皱起了眉头。
“吐谷浑本是我大唐和吐蕃的缓冲地,如今将其纳入大唐版图,日后我大唐和吐蕃之间恐怕少不了摩擦啊。”
草原辽阔,缺少天险。
大唐战马不足,若是吐蕃大举来犯,恐怕很难守住吐谷浑的地盘。
如此一来,岂不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李世民自然明白自家父皇的担忧,他微微一摆手,王德便带着阎立本的画作走了过来。
“父皇,其实除了咱们大唐开疆拓土这个好消息之外,儿臣还有另外一个好消息。”
话音落下,王德便在老洪的帮助下将画作展开了。
李世民指着画中的那座镇远城道:“父皇请看,这是我大唐在吐谷浑腹地新建的雄城,儿臣将其命名为镇远。”
“此城,乃是用程处弼发明的水泥建造而成,四面城墙刀枪难入、水火不侵。”
“他吐蕃就算举国来犯,也无法在短时间内攻破此城。”
随着他铿锵有力的声音,李渊心底再也没了担忧。
有此雄城矗立在草原之上,大唐战兵只需城门一关,静待敌人来攻就是。
至于担心大唐战兵是否能守的住城?
完全不需要担心!
中原王朝玩了上千年的守城战,会怕他一个区区吐蕃?
“好!好!”
李渊龙颜大悦,拍着手掌一连叫了两声好。
作为大唐的开国皇帝,眼见大唐蒸蒸日上开疆拓土,他岂能不高兴?
“老洪,去拿酒来,今日朕要陪二郎喝上一杯!”
见自家上皇兴致颇浓,老洪赶忙亲自去弄酒水去了。
说是弄酒,但老洪又岂能只弄酒水来?
不多时,亭中便摆上了一桌宴席。
有酒有菜,还有专门为两位公主殿下准备的果汁。
李世民和李渊谈了会正事后,他便命王德将李恪和程处弼两人家书拿了过来。
“父皇,这是恪儿和程处弼那小子写给您的信。”
李世民抽出两个信封递给了李渊。
“哦?那两个小子竟然给朕写信了?”
李渊早从李承乾的口中得知两人寄来了家书,但是他万万没想到,这家书竟然还有他的份。
接过信封,他赶忙便拆开读了起来。
分完了李渊的信后,李世民又拿出两封递给了身旁的长孙皇后。
“观音婢,这是给你的。”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颇为意外道:“恪儿还给妾身寄了家书?”
程处弼那孩子给她寄家书,她不意外,但是李恪......
对方虽然叫着她母后,但却并非她亲生。
按理说,家书也只会寄给杨妃才是,怎么寄到她这里来了?
李世民笑着道:“观音婢平日里对待恪儿的好,他自然记在心底,给你寄家书有什么好奇怪的?”
长孙皇后作为历史有名的贤后,对待李世民的子女,无论嫡庶都一视同仁。
从不会偏向谁,也不会亏待谁。
在李恪的心底,这位母后和他的生母占有同等的份量。
长孙皇后看了眼信封,当看到上面那‘母后亲启——儿李恪敬上’时,眼角顿时忍不住弯了起来。
紧接着她便迫不及待的拆开了信封。
“承乾,丽质,兕子,剩下的这些都是你们的。”
李世民指了指王德怀中剩下的信封。
三人见状,赶忙将属于自己的那份领了回去。
一时间,刚刚还热闹的亭中顿时变得宁静了起来。
耳边就只剩下了几人翻信的声音。
李世民抬眼扫了一圈,心底顿时又升起了一股无名火。
亲爹和老婆孩子全都收到了家书,就他自己,什么也没有!
那两个小王八蛋这分明是想孤立他啊!
“陛下......”
王德张了张嘴,突然觉得自家陛下孤零零的坐在那里,有点可怜。
李世民拿起桌上的酒壶,沉着脸给自己了一杯闷酒。
有心想要看看李恪和程处弼给观音婢写了什么,却又有点拉不下脸来。
只能自己一杯接着一杯的喝着闷酒。
当看到自家媳妇不知在信中看到了什么,竟然噗嗤的笑出了声时,咱们的李二陛下终于忍不住嘀咕了一声。
“观音婢也真是的,都不知道主动拿给朕看看......”
声音虽小,但却被耳尖的小兕子听到了。
“呀!大家都有信,为什么父皇你没有啊?”
看着两手空空的父皇,李明达不禁发出了灵魂拷问。
此话一出,沉浸在信中的几人顿时好奇的看了过来。
迎着至亲那审视的目光,李世民刚想谎称属于自己的两封信已经看过了时,李明达那清脆的声音却是再一次响起。
“兕子知道了!肯定是父皇平日里老是欺负三哥和程三哥哥,所以他们两人才没给父皇写信,对不对?”
谎言不会伤人,真相才是快刀。
李明达的‘快人快语’,此刻就像一把尖刀,狠狠地扎在了李世民这个老父亲的心窝上。
“兕子不要胡说,寄给朕的两封信,朕已经看过了。”
李世民脸不红心不跳的说着。
然而此话一出,其余几人却一脸古怪的看了过来。
“你们这么看着朕做什么?不信待会朕将那两封信取来给你们看看......”
“咳咳。”
不等李世民编完,李渊便轻咳一声打断了他。
紧接着便抽出一张纸片递了过来。
李世民狐疑接过后,仅仅一眼,便直接社死了。
纸片上画着一幅简画。
画中的程处弼正呲着个大牙,右手弯里夹着李恪的脖子,左手捏着后者的下巴,强迫着让其抬起头来。
明显的能看出李恪脸上的不情愿,和哀求讨好。
而这还没完。
在纸片的上方,还写着几个狗爬字。
【由于信纸不够,便没给陛下写信,就只画了一幅小画,望帮忙转交陛下】
而就在此时,刚刚扎了自家父皇一刀的李明达,再次补了一刀。
“呀!兕子这封信里也有一张小画!”
唰!
李世民猛然抬头。
果不其然,自家闺女也拿出了一张同样的东西来。
而随着李明达拿出小画,其余几人对视一眼,觉得也没有再隐瞒的必要了。
纷纷抽出一张小画,默默地放到了桌上。
李世民:......
看着那一张张相同的小画,李世民终于再也忍不住。
直接红温破防了。
“程处弼!朕跟你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