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中关于闻劭过往隐私的发现,像一颗毒种,在看似坚固的壁垒上悄无声息地埋下了一道细微的裂痕。这裂痕并非存在于陆凛与闻劭之间——他们的信任在一次次生死与共中早已淬炼得坚不可摧——而是存在于专案组内部,存在于那看似铁板一块的保密体系中。
能够如此精准地获取并关注闻劭多年前、远在国外的学术手稿以及被封存的青少年隐私记录,这绝非仅凭高超的网络技术就能做到。这意味着,“导师”或其组织的信息触手,可能比他们想象的伸得更长,甚至……可能触及到了内部。
这个推测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专案组每一个核心成员的心头。怀疑的空气开始无声地弥漫。陈局亲自下令,在严格控制知情范围的前提下,启动最高级别的内部保密审查,重点排查所有接触过“法官”案、赵明案、尤其是近期接触过U盘数据及闻劭背景资料的人员。
陆凛成为了这场内部风暴的中心。一方面,他需要配合审查,理清内部可能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他必须确保调查工作的继续推进,同时,他将闻劭的保护级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闻劭的办公地点被再次转移至一个连大部分组员都不知道的绝对安全屋,所有对外通讯受到严密监控,饮食起居均由陆凛亲自过手。
这种近乎囚禁的保护,并未引起闻劭的反感。他理解陆凛的担忧,也清楚“导师”那番举动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他安静地待在安全屋内,继续着他的研究工作,试图从“涅盘计划”的庞杂信息中,找到那个隐藏在内部的幽灵,或者,“导师”下一个可能的行动轨迹。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几天后,内部审查有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发现——技侦部门一名负责数据清洗和初步分类的年轻工程师,名叫李振,在他的个人工作日志(非联网)中,被发现多次异常调阅并长时间停留在闻劭那个加密子集的访问记录上,时间点远在U盘被破解、该子集被列为最高机密之前。而他的网络活动记录也显示,他曾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经过伪装的IP,访问过几个与“导师”早期活动存在微弱关联的境外学术资源站。
李振立刻被秘密控制,进行隔离审查。面对讯问,他起初辩称是出于“学术好奇”,想研究一下闻劭顾问的早期思路。但他的说辞漏洞百出,情绪紧张,并且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最终崩溃,承认有人通过匿名的海外加密邮件与他联系,许诺重金,要求他“留意并复制”所有与闻劭顾问相关的、非公开的研究资料和个人信息。他与对方的联系是单向的,只知道对方自称“收藏家”,对其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收藏家”……这个代号,与“导师”的风格何其相似!
内部真的出现了问题!虽然李振的层级不高,接触不到最核心的机密,但他就像蚁穴上的第一个小孔,证明了敌人渗透的可能。
这个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小范围内。陆凛在得知结果后,一个人在安全屋的隔离房间里静坐了整整一个小时。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尼古丁味道。他不是在怀疑自己的队员,而是在愤怒,在自责。愤怒于“导师”无孔不入的侵蚀,自责于自己未能更早地发现并防范。
当他走出房间时,脸上已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更加冰冷的决绝。他来到闻劭所在的主控间,闻劭正对着屏幕上“涅盘计划”中一段关于“群体意识引导模型”的论述凝神思索。
“有结果了?”闻劭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问,声音平静。
“嗯。一只被利用的小虫子,已经按住了。”陆凛走到他身边,声音有些沙哑,“但通道可能不止这一条。”
闻劭终于转过头,看向陆凛。他看到了他眼底未散的红血丝,闻到了他身上浓重的烟味,也感受到了他那份深藏在冷静下的、汹涌的怒意与疲惫。
“他在向我们示威。”闻劭轻声说,“也在测试我们的反应。李振暴露了,他可能会暂时沉寂,也可能会启用更深的棋子,或者……加快他计划的步伐。”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定格在“涅盘计划”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概念——“临界质量”:当被“引导”的个体数量和行为影响力达到某个阈值时,将引发社会层面的“意识相变”,即大规模的、非理性的群体行为浪潮。
“U盘里的资料,关于‘里程碑事件’的规划,只到陈静医生为止。但‘涅盘计划’绝不会就此停止。”闻劭的指尖在桌上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导师’需要新的、更具影响力的‘验证场’。而内部出现的裂痕,可能会让他觉得有机可乘,或者……促使他提前发动。”
陆凛的眼神锐利起来:“你认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不确定。但‘涅盘计划’的核心是引导群体意识。单个的、针对个人的袭击,影响力有限。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引爆更大范围情绪,制造社会撕裂和恐慌的事件。”闻劭沉吟道,“可能是利用敏感的公共议题,制造极端对立;可能是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象征性攻击;也可能是……利用我们内部的这次风波,制造猜疑和混乱,从内部瓦解我们的调查。”
每一种可能性,都指向更加严峻的挑战。
安全屋内陷入了沉默。敌人隐藏在暗处,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可能就在身边。而他们,仿佛在迷雾中摸索,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新的陷阱。
就在这时,闻劭面前的电脑,突然自动弹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只有纯文本输入框的对话框!背景是全黑的,没有任何标识和来源信息!
安全屋的网络是经过多重物理隔绝和加密的!怎么可能有外部信息侵入?!
陆凛瞬间拔枪,将闻劭护在身后,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技术人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异常惊动,立刻试图追踪信号来源并关闭对话框,却发现根本无法操作!这个对话框仿佛是从系统底层直接“生长”出来的!
黑色的对话框里,缓缓浮现出一行白色的字,依旧是那经过处理的、冰冷的电子音风格,但内容却让两人瞳孔骤缩:
「看来,礼物收到了。清理门户的感觉如何,乌鸦?或者,我该称呼你为……‘涅盘’计划的,第零号观察样本?」
第零号观察样本?!
闻劭的身体猛地僵住!这是什么意思?!
「不必惊讶。」文字继续浮现,「你的天赋,你的思维模式,甚至你内心潜藏的对秩序与混乱的独特理解,早在多年前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你的那些论文草稿,并非偶然得之。你本身,就是我最完美的理论验证模型之一。只是没想到,你会站在了‘维护者’的那一边,可惜。」
这段话,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将闻劭直接与“导师”那疯狂的计划捆绑在了一起!仿佛他过往的一切思考、探索,甚至他这个人本身,都成了对方实验的一部分!
「不过,没关系。」文字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嘲弄,「实验仍在继续。下一个舞台已经搭好。想知道在哪里吗?想知道……你究竟是我的‘同行’,还是我的‘作品’吗?」
文字在这里停顿,仿佛在等待回应。
陆凛死死盯着屏幕,眼中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他按住闻劭微微颤抖的肩膀,感受到手下传来的冰凉。
闻劭的脸色苍白如纸,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推开陆凛的手,上前一步,手指落在键盘上,敲下回复:
「你想怎么样?」
「很简单。」对方回复得很快,「独自前来。坐标稍后发送。让我们面对面,进行一次‘同行’之间的交流。当然,你可以告诉你的狼。但每多一个人知道,或者跟随,我就会提前引爆一个预设的‘小礼物’。比如,某个幼儿园,或者,某座拥挤的地铁站。选择权,在你,我的乌鸦。」
对话框骤然消失,电脑屏幕恢复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只有空气中残留的冰冷和闻劭苍白的脸色,证明着那短暂而致命的交流真实发生过。
“导师”发出了最终的、针对闻劭个人的邀请。一个赤裸裸的、以无辜民众为要挟的阳谋!
陆凛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金属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巨响!他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是一片猩红的暴怒与绝望。他绝不可能让闻劭去!那绝对是死路!
闻劭却缓缓站直了身体。他转过头,看向暴怒中的陆凛,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决然,还有一种陆凛从未见过的、近乎悲凉的清澈。
“他给了我一个坐标,”闻劭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也给了我一个确认的机会。”
“你疯了?!”陆凛低吼,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那是陷阱!他就是要你去送死!”
“我知道。”闻劭看着他,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带着苦涩的弧度,“但如果我不去,会有更多无辜的人因我而死。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某个未知的、危险的远方:
“我也想知道,我到底……是什么。”
是维护正义的顾问?是犯罪心理的侧写师?还是……某个疯狂计划中,一个被标记了许久的“样本”?
这个问题的答案,像一根毒刺,扎在他的心上。他必须去面对,必须去弄清楚。
“陆凛,”闻劭抬起另一只手,轻轻覆在陆凛紧抓着自己胳膊的手上,那指尖冰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这是我的选择。”
也是我的战斗。
后半句,他没有说出口,但陆凛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
信任的裂痕在内部悄然滋生,而外部的恶魔,已经将最恶毒的挑战书,递到了他唯一的软肋面前。
狼的獠牙已然毕露,却第一次感到了撕咬无处着力的彷徨。
而乌鸦,决定独自飞向那片为他精心准备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雷暴云层。
---
小剧场:最后的“装备”
(闻劭简单收拾了一个背包,里面只有最基本的物品。)
陆凛:(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微型追踪器)吞下去。
闻劭:(看着那东西,皱眉)……这是什么?
陆凛:(声音沙哑,不容置疑)最新型号,抗干扰,胃酸腐蚀至少能撑48小时。除非他把你开膛破肚,否则我一定能找到你。
闻劭:(与他对视片刻,最终接过追踪器,和水吞下)满意了?
陆凛:(没有回答,而是又拿出一枚看起来像普通衬衫扣子的微型摄像头,亲手别在他的领口内侧)这个,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
闻劭:(任由他动作,轻声)陆凛,如果我回不来……
陆凛:(猛地打断他,眼神凶狠得像要把他生吞活剥)没有如果!你必须给我回来!听到没有?!这是命令!
闻劭:(看着他通红的眼睛和微微颤抖的下颌线,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极轻地点了点头。)
(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瞬间,陆凛猛地从后面紧紧抱住了他,那力道之大,几乎要将他揉碎进自己的骨血里。这是一个短暂却用尽全力的拥抱。)
陆凛:(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嘶哑地低语)活着回来……闻劭。求你。
能够如此精准地获取并关注闻劭多年前、远在国外的学术手稿以及被封存的青少年隐私记录,这绝非仅凭高超的网络技术就能做到。这意味着,“导师”或其组织的信息触手,可能比他们想象的伸得更长,甚至……可能触及到了内部。
这个推测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专案组每一个核心成员的心头。怀疑的空气开始无声地弥漫。陈局亲自下令,在严格控制知情范围的前提下,启动最高级别的内部保密审查,重点排查所有接触过“法官”案、赵明案、尤其是近期接触过U盘数据及闻劭背景资料的人员。
陆凛成为了这场内部风暴的中心。一方面,他需要配合审查,理清内部可能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他必须确保调查工作的继续推进,同时,他将闻劭的保护级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几乎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闻劭的办公地点被再次转移至一个连大部分组员都不知道的绝对安全屋,所有对外通讯受到严密监控,饮食起居均由陆凛亲自过手。
这种近乎囚禁的保护,并未引起闻劭的反感。他理解陆凛的担忧,也清楚“导师”那番举动所带来的潜在危险。他安静地待在安全屋内,继续着他的研究工作,试图从“涅盘计划”的庞杂信息中,找到那个隐藏在内部的幽灵,或者,“导师”下一个可能的行动轨迹。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几天后,内部审查有了一个令人心惊肉跳的发现——技侦部门一名负责数据清洗和初步分类的年轻工程师,名叫李振,在他的个人工作日志(非联网)中,被发现多次异常调阅并长时间停留在闻劭那个加密子集的访问记录上,时间点远在U盘被破解、该子集被列为最高机密之前。而他的网络活动记录也显示,他曾在非工作时间,使用经过伪装的IP,访问过几个与“导师”早期活动存在微弱关联的境外学术资源站。
李振立刻被秘密控制,进行隔离审查。面对讯问,他起初辩称是出于“学术好奇”,想研究一下闻劭顾问的早期思路。但他的说辞漏洞百出,情绪紧张,并且在强大的心理攻势下,最终崩溃,承认有人通过匿名的海外加密邮件与他联系,许诺重金,要求他“留意并复制”所有与闻劭顾问相关的、非公开的研究资料和个人信息。他与对方的联系是单向的,只知道对方自称“收藏家”,对其真实身份一无所知。
“收藏家”……这个代号,与“导师”的风格何其相似!
内部真的出现了问题!虽然李振的层级不高,接触不到最核心的机密,但他就像蚁穴上的第一个小孔,证明了敌人渗透的可能。
这个消息被严格封锁在最小范围内。陆凛在得知结果后,一个人在安全屋的隔离房间里静坐了整整一个小时。他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尼古丁味道。他不是在怀疑自己的队员,而是在愤怒,在自责。愤怒于“导师”无孔不入的侵蚀,自责于自己未能更早地发现并防范。
当他走出房间时,脸上已看不出任何情绪,只有一种沉淀下来的、更加冰冷的决绝。他来到闻劭所在的主控间,闻劭正对着屏幕上“涅盘计划”中一段关于“群体意识引导模型”的论述凝神思索。
“有结果了?”闻劭听到脚步声,头也不回地问,声音平静。
“嗯。一只被利用的小虫子,已经按住了。”陆凛走到他身边,声音有些沙哑,“但通道可能不止这一条。”
闻劭终于转过头,看向陆凛。他看到了他眼底未散的红血丝,闻到了他身上浓重的烟味,也感受到了他那份深藏在冷静下的、汹涌的怒意与疲惫。
“他在向我们示威。”闻劭轻声说,“也在测试我们的反应。李振暴露了,他可能会暂时沉寂,也可能会启用更深的棋子,或者……加快他计划的步伐。”
他的目光重新回到屏幕上,定格在“涅盘计划”中提到的一个关键概念——“临界质量”:当被“引导”的个体数量和行为影响力达到某个阈值时,将引发社会层面的“意识相变”,即大规模的、非理性的群体行为浪潮。
“U盘里的资料,关于‘里程碑事件’的规划,只到陈静医生为止。但‘涅盘计划’绝不会就此停止。”闻劭的指尖在桌上轻轻敲击着,这是他深度思考时的习惯,“‘导师’需要新的、更具影响力的‘验证场’。而内部出现的裂痕,可能会让他觉得有机可乘,或者……促使他提前发动。”
陆凛的眼神锐利起来:“你认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不确定。但‘涅盘计划’的核心是引导群体意识。单个的、针对个人的袭击,影响力有限。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引爆更大范围情绪,制造社会撕裂和恐慌的事件。”闻劭沉吟道,“可能是利用敏感的公共议题,制造极端对立;可能是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象征性攻击;也可能是……利用我们内部的这次风波,制造猜疑和混乱,从内部瓦解我们的调查。”
每一种可能性,都指向更加严峻的挑战。
安全屋内陷入了沉默。敌人隐藏在暗处,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可能就在身边。而他们,仿佛在迷雾中摸索,每一步都可能踏入新的陷阱。
就在这时,闻劭面前的电脑,突然自动弹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只有纯文本输入框的对话框!背景是全黑的,没有任何标识和来源信息!
安全屋的网络是经过多重物理隔绝和加密的!怎么可能有外部信息侵入?!
陆凛瞬间拔枪,将闻劭护在身后,眼神警惕地扫视四周。技术人员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异常惊动,立刻试图追踪信号来源并关闭对话框,却发现根本无法操作!这个对话框仿佛是从系统底层直接“生长”出来的!
黑色的对话框里,缓缓浮现出一行白色的字,依旧是那经过处理的、冰冷的电子音风格,但内容却让两人瞳孔骤缩:
「看来,礼物收到了。清理门户的感觉如何,乌鸦?或者,我该称呼你为……‘涅盘’计划的,第零号观察样本?」
第零号观察样本?!
闻劭的身体猛地僵住!这是什么意思?!
「不必惊讶。」文字继续浮现,「你的天赋,你的思维模式,甚至你内心潜藏的对秩序与混乱的独特理解,早在多年前就引起了我的注意。你的那些论文草稿,并非偶然得之。你本身,就是我最完美的理论验证模型之一。只是没想到,你会站在了‘维护者’的那一边,可惜。」
这段话,如同最恶毒的诅咒,将闻劭直接与“导师”那疯狂的计划捆绑在了一起!仿佛他过往的一切思考、探索,甚至他这个人本身,都成了对方实验的一部分!
「不过,没关系。」文字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嘲弄,「实验仍在继续。下一个舞台已经搭好。想知道在哪里吗?想知道……你究竟是我的‘同行’,还是我的‘作品’吗?」
文字在这里停顿,仿佛在等待回应。
陆凛死死盯着屏幕,眼中的杀意几乎要凝成实质。他按住闻劭微微颤抖的肩膀,感受到手下传来的冰凉。
闻劭的脸色苍白如纸,但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推开陆凛的手,上前一步,手指落在键盘上,敲下回复:
「你想怎么样?」
「很简单。」对方回复得很快,「独自前来。坐标稍后发送。让我们面对面,进行一次‘同行’之间的交流。当然,你可以告诉你的狼。但每多一个人知道,或者跟随,我就会提前引爆一个预设的‘小礼物’。比如,某个幼儿园,或者,某座拥挤的地铁站。选择权,在你,我的乌鸦。」
对话框骤然消失,电脑屏幕恢复正常,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幻觉。只有空气中残留的冰冷和闻劭苍白的脸色,证明着那短暂而致命的交流真实发生过。
“导师”发出了最终的、针对闻劭个人的邀请。一个赤裸裸的、以无辜民众为要挟的阳谋!
陆凛猛地一拳砸在旁边的金属墙壁上,发出沉闷的巨响!他胸口剧烈起伏,眼中是一片猩红的暴怒与绝望。他绝不可能让闻劭去!那绝对是死路!
闻劭却缓缓站直了身体。他转过头,看向暴怒中的陆凛,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恐惧,有决然,还有一种陆凛从未见过的、近乎悲凉的清澈。
“他给了我一个坐标,”闻劭的声音很轻,却异常清晰,“也给了我一个确认的机会。”
“你疯了?!”陆凛低吼,一把抓住他的胳膊,“那是陷阱!他就是要你去送死!”
“我知道。”闻劭看着他,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带着苦涩的弧度,“但如果我不去,会有更多无辜的人因我而死。而且……”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墙壁,望向了某个未知的、危险的远方:
“我也想知道,我到底……是什么。”
是维护正义的顾问?是犯罪心理的侧写师?还是……某个疯狂计划中,一个被标记了许久的“样本”?
这个问题的答案,像一根毒刺,扎在他的心上。他必须去面对,必须去弄清楚。
“陆凛,”闻劭抬起另一只手,轻轻覆在陆凛紧抓着自己胳膊的手上,那指尖冰凉,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这是我的选择。”
也是我的战斗。
后半句,他没有说出口,但陆凛从他的眼神中,读懂了。
信任的裂痕在内部悄然滋生,而外部的恶魔,已经将最恶毒的挑战书,递到了他唯一的软肋面前。
狼的獠牙已然毕露,却第一次感到了撕咬无处着力的彷徨。
而乌鸦,决定独自飞向那片为他精心准备的、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雷暴云层。
---
小剧场:最后的“装备”
(闻劭简单收拾了一个背包,里面只有最基本的物品。)
陆凛:(脸色铁青地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微型追踪器)吞下去。
闻劭:(看着那东西,皱眉)……这是什么?
陆凛:(声音沙哑,不容置疑)最新型号,抗干扰,胃酸腐蚀至少能撑48小时。除非他把你开膛破肚,否则我一定能找到你。
闻劭:(与他对视片刻,最终接过追踪器,和水吞下)满意了?
陆凛:(没有回答,而是又拿出一枚看起来像普通衬衫扣子的微型摄像头,亲手别在他的领口内侧)这个,不到万不得已,不要用。
闻劭:(任由他动作,轻声)陆凛,如果我回不来……
陆凛:(猛地打断他,眼神凶狠得像要把他生吞活剥)没有如果!你必须给我回来!听到没有?!这是命令!
闻劭:(看着他通红的眼睛和微微颤抖的下颌线,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极轻地点了点头。)
(在他转身准备离开的瞬间,陆凛猛地从后面紧紧抱住了他,那力道之大,几乎要将他揉碎进自己的骨血里。这是一个短暂却用尽全力的拥抱。)
陆凛:(在他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嘶哑地低语)活着回来……闻劭。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