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尘埃落定归帝京-《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净世仙光涤荡而过,幽冥血海化为清潭,白骨宫殿烟消云散,曾经阴森诡谲、怨气冲天的地下空间,此刻竟显出一种异样的宁静与祥和。穹顶的磷光矿石散发出柔和如月华般的光芒,映照着清澈见底的潭水,以及潭边新生的、嫩绿的苔藓与不知名的菌类,仿佛这片被诅咒了千百年的土地,终于获得了新生。

  苏怜雪依偎在朱高燨身侧,望着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震撼与释然。那纠缠她十余年的噩梦源头,那带给世间无尽苦难的魔窟,终于在燨哥哥的无上神通下,彻底成为了历史。她紧紧抓着他的手,仿佛那是连接她与这个真实世界的唯一纽带,也是她全部安全感的来源。

  “结束了,怜雪。”朱高燨低头看着她苍白却带着解脱神色的脸庞,声音温和,与他方才执掌生灭的仙帝威仪判若两人,“从今往后,再无人能伤害你分毫。”

  怜雪仰起头,眼中水光氤氲,不是悲伤,而是巨大的欣慰与依赖。她用力点头,声音哽咽却坚定:“嗯!谢谢燨哥哥!”

  朱高燨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目光再次扫过这片被净化的空间。幽冥圣教教主伏诛,总坛覆灭,其遍布各地的势力网络也必将随之土崩瓦解。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先生”,失去了最大的倚仗,已成丧家之犬,不足为虑。此番西南之行,最主要的目的已然达成。

  他不再停留,揽住怜雪的腰肢,周身空间微微波动,下一刻,两人便已离开了地下空间,出现在外界阳光明媚的群山之巅。

  此时正是午后,艳阳高照,万里无云。俯瞰脚下,层峦叠嶂,林海滔滔,与之前阴森的地底世界形成了鲜明对比。清新的山风拂面,带着草木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我们……回北京吗?”怜雪深吸一口新鲜的空气,轻声问道。

  “嗯,”朱高燨颔首,“此间事了,是该回去了。老爷子(朱棣)那边,想必也等急了。”他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寻常的远游。

  他没有再选择舟车劳顿,而是直接施展大神通,脚下祥云自生,托着两人腾空而起,化作一道淡淡的流光,向着北方天际疾驰而去。速度之快,远超来时,下方的山河大地飞速后退,如同浮光掠影。

  苏怜雪初次体验这般腾云驾雾,起初有些紧张地闭上眼,紧紧靠在朱高燨怀中。但很快,她便适应了这种感觉,好奇地睁开眼,看着脚下缩小的山川河流、城镇田野,一种前所未有的开阔与自由感油然而生。她侧头看向身旁男子平静的侧脸,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安宁与幸福。有他在,天涯海角,皆是归途。

  数日后,北京城巍峨的轮廓已遥遥在望。朱高燨并未直接入城,而是在城外西山一处僻静的山谷中按下云头。

  “你先在此处歇息,”朱高燨对怜雪道,挥手间,一座简洁雅致的小院便在山谷中凭空出现,院内一应生活用具俱全,更有淡淡的灵气萦绕,“我需入宫一趟,面见父皇,交代些事情。待诸事已毕,我便来接你。”

  怜雪乖巧点头:“燨哥哥你去吧,我等你。”她知道,燨哥哥此番归来,必然有诸多朝廷事务需要处理。她能安然在此等待,已是最好。

  朱高燨深深看了她一眼,留下几道防护禁制后,身形一晃,便已消失在原地。

  下一刻,他已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紫禁城,乾清宫外。值守的大内侍卫和太监们只觉得眼前一花,仿佛有微风拂过,定睛看时,却见四皇子殿下不知何时已站在宫门前,月白长袍纤尘不染,神情淡漠。

  “四……四殿下!”当值太监吓得一个激灵,连忙跪倒,“奴婢这就去通禀陛下!”

  “不必了。”朱高燨淡淡一句,已一步踏入宫门。

  乾清宫内,永乐皇帝朱棣正与内阁大臣商议北伐粮草事宜,忽觉殿内光线一暗,抬头便见朱高燨已然立于御阶之下。众臣皆是一惊,连忙躬身行礼。

  朱棣看着突然出现的儿子,目光复杂,有探究,有审视,更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忌惮与……释然?他挥了挥手,示意众臣退下。

  待殿内只剩父子二人,朱棣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与深沉:“回来了?西南之事……如何了?”

  朱高燨神色平静,言简意赅:“幽冥圣教总坛已灭,教主伏诛,余孽不成气候。建文余孽最大倚仗已除。”

  短短两句话,却让朱棣瞳孔骤缩,握着御笔的手微微收紧。他虽然收到了一些零星的、语焉不详的密报,知道西南出了大事,却万万没想到,老四竟是以如此雷霆万钧之势,直接端掉了对方的老巢!这效率,这手段……已然非人!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波澜,沉声道:“好!做得好!此乃社稷之福!”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看向朱高燨,“那……‘先生’呢?”

  朱高燨微微摇头:“藏匿极深,暂未现身。然根基已毁,不过冢中枯骨,掀不起风浪。”

  朱棣沉默片刻,终是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些:“此番……辛苦你了。苏姑娘……可安好?”

  “她很好,”朱高燨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儿臣已安置妥当。从今往后,她之事,便是儿臣之事,望父皇知晓。”

  这话,既是告知,也是警告。明确告诉朱棣,苏怜雪是他朱高燨要护着的人,任何人,包括皇帝,都不得再打她的主意。

  朱棣何等人物,自然听出了弦外之音。他深深看了朱高燨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朕……知道了。你既归来,朝中诸多事宜,朕还需与你商议。北伐在即,北元……”

  “朝政之事,父皇与太子、内阁商议即可。”朱高燨直接打断了他,语气淡漠,“儿臣志不在此。若无他事,儿臣告退。”

  说罢,他微微颔首,不等朱棣回应,转身便走,身影几步之间便已消失在宫门外,留下朱棣一人,对着空荡荡的大殿,神色变幻,久久无言。

  朱高燨离开皇宫,并未理会朝野因他归来可能引发的暗流,径直回到了西山小院。

  院中,苏怜雪正坐在石凳上,望着天边的晚霞出神。见到他回来,脸上立刻绽放出明媚的笑容,起身迎了上来。

  “都处理好了?”她轻声问。

  “嗯,”朱高燨走到她身边,很自然地牵起她的手,“都好了。从今往后,无人再能打扰我们。”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帝都的喧嚣与权谋,似乎都已远去。对于朱高燨而言,这凡尘的纷纷扰扰,终究只是过眼云烟。而身边这个历经磨难、终于重获安宁的女子,才是他此番入世,最大的收获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