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二十六年的深秋,北京城笼罩在一场淅淅沥沥的冷雨之中。
这座日益现代化的帝都,在雨水冲刷下,水泥街道显得格外洁净,玻璃窗后的电灯散发着朦胧而温暖的光晕。
然而,在这片由格物之学塑造的文明景象之下,一股来自遥远西方的阴毒暗流,正悄然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这一日,陆仁难得有暇,未着官服,仅带了两名精干护卫,如同寻常富家翁般,在南城一带闲逛。
他行至一条名为“安乐胡同”的背街时,一股奇异而甜腻的香气,混杂着劣质烟草和某种难以名状的腐败气味,钻入他的鼻腔。
这气味让他本能地感到不适,眉头微蹙。
他的目光循着气味,落在了一家门户颇为考究,却门窗紧闭,只留一扇窄小侧门的店铺上。
黑漆门面上,挂着一块小小的乌木牌匾,以金粉描着三个字——“极乐馆”。
进出之人,形色各异,有衣着光鲜的商贾,有面色憔悴的文士,更有不少眼神飘忽、步履虚浮的青壮。
他们共同的特征是,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亢奋或深重的麻木,与胡同外街面上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寻常百姓格格不入。
陆仁心中一沉,某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示意一名护卫上前,佯装好奇,与一名刚从馆内出来、正打着哈欠、鼻涕眼泪横流的瘦削男子搭话。
“这位兄台,里面是何种好去处?香味如此特别?”
那男子眼神涣散,闻言咧开一嘴黄牙,神秘而含混地低笑:“嘿……新来的?这可是……可是快活似神仙的好东西……吸上一口,烦恼尽消,飘飘欲仙……”他边说边下意识地搓着手指,身体微微发抖。
“是何物如此神奇?”护卫追问。
“极……极乐散……”男子含糊地吐出几个字,随即像是瘾头上来了,不再理会护卫,急匆匆地钻进雨中,想必是赶着回家或去另寻地方“快活”去了。
“极乐散?”陆仁听到这个名字,再结合那男子的症状与这甜腻香气,一个他记忆深处的名词,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鸦片!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立刻下令,一名护卫严密监视“极乐馆”,另一名火速返回,调动枢密院情报司和锦衣卫的精干力量,双线并进,彻查此物!
接下来的十天,一场无声却高效的调查在京城乃至沿海各大港口秘密展开。
结果触目惊心,一份份密报如同雪片般飞抵陆仁的案头。
这所谓的“极乐散”,正是由鸦片熬制而成。其源头,主要指向印度地区。而将其加工、包装,并大规模、有组织地向大明输入的,正是以英国为首,葡萄牙、荷兰等国商人积极参与的欧洲商业集团。
动机,赤裸裸地指向了困扰欧洲各国已久的巨额贸易逆差。
情报司主事在秘密汇报时,语气沉重:“大人,据广州、澳门眼线密报,欧洲商人对此并不十分避讳。他们抱怨,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如同无底深渊,每年吞噬他们数百万两的白银。长此以往,欧洲的金银将濒临枯竭。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大明极度需求,且能产生暴利的商品来扭转逆差,回笼白银。”
“而鸦片……因其成瘾性,一旦打开市场,需求将几乎是无限的。他们将其称为‘能够自己走路的白银’,是平衡贸易的‘完美商品’。”主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通过贿赂沿海税吏,勾结不法商贩,将鸦片伪装成‘药材’或其他货物,大量走私入境。在沿海建立分销网络,再由内地的亡命之徒运往京城、苏杭、汉口等富庶之地,开设烟馆,诱人吸食。”
陆仁听着汇报,看着桌上摆放的几块搜缴来的黑色烟膏,以及太医院和格物院医学所对抓获的“烟鬼”的观察报告,一股冰冷的怒火从心底直冲顶门。
报告详细描述了鸦片的恐怖:
强效成瘾:一旦沾染,极难戒除。断瘾时浑身抽搐,涕泪交加,痛不欲生,状若疯魔。
摧残身心:长期吸食者,骨瘦如柴,精神癫狂或极度萎靡,丧失劳动与思考能力,最终脏器衰竭而死。
倾家荡产:为购买价格高昂的烟膏,吸食者往往变卖田产、家宅,典妻卖子,家破人亡。
败坏社会:毒瘾驱使下,偷盗、抢劫、诈骗、凶杀随之而来,礼义廉耻荡然无存。
顺天府的初步摸排更显示,仅京城内外,类似“极乐馆”的烟馆已不下十处,成瘾者估计已数千人,且多为青壮劳力、兵丁甚至低阶官吏!
“彼其娘之!”一向沉稳的陆仁,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一拳狠狠砸在案上,震得笔砚乱跳,“此非商战,实乃灭国之战!彼辈自知刀兵难敌,便行此魑魅魍魉之计,欲从根子上腐化我大明!毁我民力,耗我财富,乱我社稷!其心之毒,甚于蛇蝎!”
他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时空里,一个古老国度曾因此物而遭受的百年屈辱。绝不能让这一幕在大明重演!
陆仁没有丝毫耽搁,立即携带所有证据,请求紧急陛见。
在新皇宫的东暖阁内,地暖温暖,玻璃窗明净,但陆仁带来的消息却让室内温度骤降。
当弘治帝与太子朱厚照听完陆仁的陈述,看完那些“烟鬼”的惨状画像与医学报告,脸色都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朱厚照第一个暴起,额角青筋跳动,眼中怒火熊熊:“混账!无耻之尤!战场上打不赢,竟用如此下作手段!此乃对我大明亿万子民的宣战!父皇,此风绝不可长!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将此毒瘤彻底铲除!儿臣请旨,亲自督办此事!”
弘治帝持着报告的手微微颤抖,他励精图治二十余载,开创如此盛世,岂容此等毒物毁于一旦?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太子所言极是。此物不除,国将不国。陆卿,你即刻拟旨,以最严厉之措辞,颁行天下!”
翌日,一道由皇帝亲自审定、盖有玉玺的《钦定严禁鸦片令》明发中外,其措辞之严厉,惩戒之酷烈,为弘治朝罕见:
定性:昭告天下,鸦片(含“极乐散”、“逍遥散”等一切别名)为“亡国毒物”,与谋逆同罪。
严惩:
凡开设烟馆、大规模贩运者,主犯立斩不赦,抄没家产,族人流放美洲苦役。
从犯及提供场所者,绞监候,家产充公。
吸食者,初犯枷号三月,强制送入‘戒断所’,费用自理;再犯流放日本或美洲矿场,终身苦役;三犯绞立决。
官吏、兵丁涉案,罪加三等,遇赦不赦。
执行:授权各地官府、卫所、巡检司、锦衣卫,有权随时入室搜查,鼓励军民告发,查实者重赏(可获得抄没家产之部分)。
源头:命令市舶司对所有入港商船进行严格搜查,发现夹带鸦片,船只没收,货物充公,船上人员一律以间谍罪论处,首犯绞决。命海军加强沿海巡逻,对涉嫌走私的船只,可无需警告,直接击沉。
教化:由文化部、各级学堂、民间乡绅组织,广泛宣讲鸦片之害,务必使妇孺皆知,畏之如虎。
诏令一下,帝国机器再次高效运转。
京城率先展开“净街行动”,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在锦衣卫督导下,一夜之间查封所有已知烟馆,“极乐馆”老板被当场锁拿,搜出的烟膏堆积如山。
菜市口再开杀场,数名烟馆老板和主要贩子人头落地,观者如堵,人心大快。同时,数个由兵丁看守、太医驻诊的“戒断所”迅速设立,强制收容吸食者,其内哀嚎不断,却是挽救他们性命与灵魂的唯一炼狱。
禁烟风暴席卷全国的同时,陆仁的思考并未停止。
被动防御绝非上策,必须对欧洲进行对等甚至加倍的反制,打疼他们,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其倾销毒品的冲动。
这一日,他将沈默秘密请至府中书房。
“沈兄,”陆仁屏退左右,神色凝重,“鸦片之祸,看似商贸,实乃经济战与生物战。彼辈欲以此毒物,逆转白银流向,弱我国力。我等岂能坐视?”
沈默如今已是财政部左侍郎,实际掌管着大明的金融命脉,他沉吟道:“陆兄所言极是。然我朝货物,彼辈所需,无非茶丝瓷器等,彼辈即便不贩鸦片,亦需购买。常规贸易,难以重创其根本。”
“常规贸易不行,那便用非常规之法。”陆仁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彼辈贪婪,可利用其贪婪。我有一策,名为——‘金锁’。”
“金锁?”沈默疑惑。
“不错,”陆仁铺开一张白纸,拿起铅笔,边画边解释,“此计核心,在于利用我大明如今雄厚无比的信用与资本,为其编织一个看似遍地黄金,实则深不见底的陷阱。”
他详细阐述了这个极其超前的金融攻击计划:
打造诱饵:由皇家银行幕后操控,成立数家看似独立、背景神秘的“海外拓殖公司”或“联合矿业公司”。这些公司将在舆论上大肆宣扬,声称在美洲未知内陆、非洲神秘河域、乃至传闻中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发现了储量惊人的“新金矿”、“钻石矿”、“稀有香料岛”。
编织神话:通过精心控制的渠道,向欧洲的商人、贵族、乃至王室,透露这些“内幕消息”。并展示“确凿证据”——如精心伪造的、含金量“极高”的矿石样本、绘声绘色的“探险家日记”、甚至“不经意”流出的高额“分红凭证”。
发行“股票”:这些公司将在欧洲主要城市(如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安特卫普),通过代理人大张旗鼓地发行“股票”,承诺极高的、远超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利用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和对大明强大国力的盲目信任,吸引他们疯狂认购。
层层加码:初期,确实可以投入少量资金,制造早期投资者获得“巨额分红”的假象,吸引更多人跟风投入,推高“股价”,形成投机狂潮。
锁死抽梯:当欧洲的资本被大量吸入计划,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虚假项目时,时机便成熟了。届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矿脉枯竭”、“探险船队遭遇风暴失踪”、“当地土着暴动”——突然宣布项目失败,公司破产。所有“股票”瞬间变成废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收割与混乱:大明资本则可在泡沫破裂前悄然撤出,或者利用做空机制(陆仁向沈默解释此概念)再赚一笔。最终结果将是:欧洲各国大量金银财富蒸发,流入大明或少数知情者口袋;其国内金融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商号破产,社会陷入严重动荡与混乱。届时,他们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和心思再来大明贩卖鸦片?
沈默听得目瞪口呆,背后冷汗涔涔。此计之狠辣,之精准,直击对方贪婪本性,堪称绝户之计!他深吸几口气,努力消化这惊人的计划:“陆兄……此计……此计若成,恐让欧罗巴数十年难以恢复元气!只是……操作起来,极其复杂,需绝对机密,且要物色最可靠、最精于此道之人执行。”
“此事,非你莫属。”陆仁目光灼灼地看着沈默,“你精于算计,熟知商情,且掌财政部,调动资源便利。所需人手,可从皇家银行、兴业总局以及那些与西洋商人打过交道、胆大心细的民间商贾中遴选。记住,此事关乎国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此‘金锁’,要牢牢锁死欧罗巴之咽喉!”
沈默肃然,他知道,这将是另一条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线。
他郑重拱手:“沈默,必不负陆兄与朝廷重托!”
窗外,秋雨依旧连绵。
京城内的毒雾正在被雷霆手段驱散,而一场针对遥远欧洲的金融风暴,已在陆仁与沈默的策划下,悄然凝聚。
帝国的反击,从来不止于刀兵。
当欧洲人沉醉于“新金山”的美梦时,绝不会想到,那闪耀的,并非是黄金的光芒,而是大明为他们精心锻造的、冰冷刺骨的金融枷锁。
这座日益现代化的帝都,在雨水冲刷下,水泥街道显得格外洁净,玻璃窗后的电灯散发着朦胧而温暖的光晕。
然而,在这片由格物之学塑造的文明景象之下,一股来自遥远西方的阴毒暗流,正悄然侵蚀着帝国的根基。
这一日,陆仁难得有暇,未着官服,仅带了两名精干护卫,如同寻常富家翁般,在南城一带闲逛。
他行至一条名为“安乐胡同”的背街时,一股奇异而甜腻的香气,混杂着劣质烟草和某种难以名状的腐败气味,钻入他的鼻腔。
这气味让他本能地感到不适,眉头微蹙。
他的目光循着气味,落在了一家门户颇为考究,却门窗紧闭,只留一扇窄小侧门的店铺上。
黑漆门面上,挂着一块小小的乌木牌匾,以金粉描着三个字——“极乐馆”。
进出之人,形色各异,有衣着光鲜的商贾,有面色憔悴的文士,更有不少眼神飘忽、步履虚浮的青壮。
他们共同的特征是,脸上带着一种病态的亢奋或深重的麻木,与胡同外街面上那些为生活奔波的寻常百姓格格不入。
陆仁心中一沉,某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示意一名护卫上前,佯装好奇,与一名刚从馆内出来、正打着哈欠、鼻涕眼泪横流的瘦削男子搭话。
“这位兄台,里面是何种好去处?香味如此特别?”
那男子眼神涣散,闻言咧开一嘴黄牙,神秘而含混地低笑:“嘿……新来的?这可是……可是快活似神仙的好东西……吸上一口,烦恼尽消,飘飘欲仙……”他边说边下意识地搓着手指,身体微微发抖。
“是何物如此神奇?”护卫追问。
“极……极乐散……”男子含糊地吐出几个字,随即像是瘾头上来了,不再理会护卫,急匆匆地钻进雨中,想必是赶着回家或去另寻地方“快活”去了。
“极乐散?”陆仁听到这个名字,再结合那男子的症状与这甜腻香气,一个他记忆深处的名词,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鸦片!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立刻下令,一名护卫严密监视“极乐馆”,另一名火速返回,调动枢密院情报司和锦衣卫的精干力量,双线并进,彻查此物!
接下来的十天,一场无声却高效的调查在京城乃至沿海各大港口秘密展开。
结果触目惊心,一份份密报如同雪片般飞抵陆仁的案头。
这所谓的“极乐散”,正是由鸦片熬制而成。其源头,主要指向印度地区。而将其加工、包装,并大规模、有组织地向大明输入的,正是以英国为首,葡萄牙、荷兰等国商人积极参与的欧洲商业集团。
动机,赤裸裸地指向了困扰欧洲各国已久的巨额贸易逆差。
情报司主事在秘密汇报时,语气沉重:“大人,据广州、澳门眼线密报,欧洲商人对此并不十分避讳。他们抱怨,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漆器,如同无底深渊,每年吞噬他们数百万两的白银。长此以往,欧洲的金银将濒临枯竭。他们必须找到一种大明极度需求,且能产生暴利的商品来扭转逆差,回笼白银。”
“而鸦片……因其成瘾性,一旦打开市场,需求将几乎是无限的。他们将其称为‘能够自己走路的白银’,是平衡贸易的‘完美商品’。”主事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愤怒,“他们通过贿赂沿海税吏,勾结不法商贩,将鸦片伪装成‘药材’或其他货物,大量走私入境。在沿海建立分销网络,再由内地的亡命之徒运往京城、苏杭、汉口等富庶之地,开设烟馆,诱人吸食。”
陆仁听着汇报,看着桌上摆放的几块搜缴来的黑色烟膏,以及太医院和格物院医学所对抓获的“烟鬼”的观察报告,一股冰冷的怒火从心底直冲顶门。
报告详细描述了鸦片的恐怖:
强效成瘾:一旦沾染,极难戒除。断瘾时浑身抽搐,涕泪交加,痛不欲生,状若疯魔。
摧残身心:长期吸食者,骨瘦如柴,精神癫狂或极度萎靡,丧失劳动与思考能力,最终脏器衰竭而死。
倾家荡产:为购买价格高昂的烟膏,吸食者往往变卖田产、家宅,典妻卖子,家破人亡。
败坏社会:毒瘾驱使下,偷盗、抢劫、诈骗、凶杀随之而来,礼义廉耻荡然无存。
顺天府的初步摸排更显示,仅京城内外,类似“极乐馆”的烟馆已不下十处,成瘾者估计已数千人,且多为青壮劳力、兵丁甚至低阶官吏!
“彼其娘之!”一向沉稳的陆仁,竟忍不住爆了句粗口,一拳狠狠砸在案上,震得笔砚乱跳,“此非商战,实乃灭国之战!彼辈自知刀兵难敌,便行此魑魅魍魉之计,欲从根子上腐化我大明!毁我民力,耗我财富,乱我社稷!其心之毒,甚于蛇蝎!”
他脑海中浮现出另一个时空里,一个古老国度曾因此物而遭受的百年屈辱。绝不能让这一幕在大明重演!
陆仁没有丝毫耽搁,立即携带所有证据,请求紧急陛见。
在新皇宫的东暖阁内,地暖温暖,玻璃窗明净,但陆仁带来的消息却让室内温度骤降。
当弘治帝与太子朱厚照听完陆仁的陈述,看完那些“烟鬼”的惨状画像与医学报告,脸色都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朱厚照第一个暴起,额角青筋跳动,眼中怒火熊熊:“混账!无耻之尤!战场上打不赢,竟用如此下作手段!此乃对我大明亿万子民的宣战!父皇,此风绝不可长!必须用最严厉的手段,将此毒瘤彻底铲除!儿臣请旨,亲自督办此事!”
弘治帝持着报告的手微微颤抖,他励精图治二十余载,开创如此盛世,岂容此等毒物毁于一旦?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太子所言极是。此物不除,国将不国。陆卿,你即刻拟旨,以最严厉之措辞,颁行天下!”
翌日,一道由皇帝亲自审定、盖有玉玺的《钦定严禁鸦片令》明发中外,其措辞之严厉,惩戒之酷烈,为弘治朝罕见:
定性:昭告天下,鸦片(含“极乐散”、“逍遥散”等一切别名)为“亡国毒物”,与谋逆同罪。
严惩:
凡开设烟馆、大规模贩运者,主犯立斩不赦,抄没家产,族人流放美洲苦役。
从犯及提供场所者,绞监候,家产充公。
吸食者,初犯枷号三月,强制送入‘戒断所’,费用自理;再犯流放日本或美洲矿场,终身苦役;三犯绞立决。
官吏、兵丁涉案,罪加三等,遇赦不赦。
执行:授权各地官府、卫所、巡检司、锦衣卫,有权随时入室搜查,鼓励军民告发,查实者重赏(可获得抄没家产之部分)。
源头:命令市舶司对所有入港商船进行严格搜查,发现夹带鸦片,船只没收,货物充公,船上人员一律以间谍罪论处,首犯绞决。命海军加强沿海巡逻,对涉嫌走私的船只,可无需警告,直接击沉。
教化:由文化部、各级学堂、民间乡绅组织,广泛宣讲鸦片之害,务必使妇孺皆知,畏之如虎。
诏令一下,帝国机器再次高效运转。
京城率先展开“净街行动”,顺天府、五城兵马司在锦衣卫督导下,一夜之间查封所有已知烟馆,“极乐馆”老板被当场锁拿,搜出的烟膏堆积如山。
菜市口再开杀场,数名烟馆老板和主要贩子人头落地,观者如堵,人心大快。同时,数个由兵丁看守、太医驻诊的“戒断所”迅速设立,强制收容吸食者,其内哀嚎不断,却是挽救他们性命与灵魂的唯一炼狱。
禁烟风暴席卷全国的同时,陆仁的思考并未停止。
被动防御绝非上策,必须对欧洲进行对等甚至加倍的反制,打疼他们,让他们付出惨重代价,才能从根本上遏制其倾销毒品的冲动。
这一日,他将沈默秘密请至府中书房。
“沈兄,”陆仁屏退左右,神色凝重,“鸦片之祸,看似商贸,实乃经济战与生物战。彼辈欲以此毒物,逆转白银流向,弱我国力。我等岂能坐视?”
沈默如今已是财政部左侍郎,实际掌管着大明的金融命脉,他沉吟道:“陆兄所言极是。然我朝货物,彼辈所需,无非茶丝瓷器等,彼辈即便不贩鸦片,亦需购买。常规贸易,难以重创其根本。”
“常规贸易不行,那便用非常规之法。”陆仁眼中闪过一丝冷光,“彼辈贪婪,可利用其贪婪。我有一策,名为——‘金锁’。”
“金锁?”沈默疑惑。
“不错,”陆仁铺开一张白纸,拿起铅笔,边画边解释,“此计核心,在于利用我大明如今雄厚无比的信用与资本,为其编织一个看似遍地黄金,实则深不见底的陷阱。”
他详细阐述了这个极其超前的金融攻击计划:
打造诱饵:由皇家银行幕后操控,成立数家看似独立、背景神秘的“海外拓殖公司”或“联合矿业公司”。这些公司将在舆论上大肆宣扬,声称在美洲未知内陆、非洲神秘河域、乃至传闻中的南方大陆(澳大利亚),发现了储量惊人的“新金矿”、“钻石矿”、“稀有香料岛”。
编织神话:通过精心控制的渠道,向欧洲的商人、贵族、乃至王室,透露这些“内幕消息”。并展示“确凿证据”——如精心伪造的、含金量“极高”的矿石样本、绘声绘色的“探险家日记”、甚至“不经意”流出的高额“分红凭证”。
发行“股票”:这些公司将在欧洲主要城市(如里斯本、塞维利亚、伦敦、安特卫普),通过代理人大张旗鼓地发行“股票”,承诺极高的、远超正常水平的投资回报率。利用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望和对大明强大国力的盲目信任,吸引他们疯狂认购。
层层加码:初期,确实可以投入少量资金,制造早期投资者获得“巨额分红”的假象,吸引更多人跟风投入,推高“股价”,形成投机狂潮。
锁死抽梯:当欧洲的资本被大量吸入计划,社会财富高度集中于这些虚假项目时,时机便成熟了。届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如“矿脉枯竭”、“探险船队遭遇风暴失踪”、“当地土着暴动”——突然宣布项目失败,公司破产。所有“股票”瞬间变成废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收割与混乱:大明资本则可在泡沫破裂前悄然撤出,或者利用做空机制(陆仁向沈默解释此概念)再赚一笔。最终结果将是:欧洲各国大量金银财富蒸发,流入大明或少数知情者口袋;其国内金融系统遭受毁灭性打击,商号破产,社会陷入严重动荡与混乱。届时,他们自顾不暇,哪还有能力和心思再来大明贩卖鸦片?
沈默听得目瞪口呆,背后冷汗涔涔。此计之狠辣,之精准,直击对方贪婪本性,堪称绝户之计!他深吸几口气,努力消化这惊人的计划:“陆兄……此计……此计若成,恐让欧罗巴数十年难以恢复元气!只是……操作起来,极其复杂,需绝对机密,且要物色最可靠、最精于此道之人执行。”
“此事,非你莫属。”陆仁目光灼灼地看着沈默,“你精于算计,熟知商情,且掌财政部,调动资源便利。所需人手,可从皇家银行、兴业总局以及那些与西洋商人打过交道、胆大心细的民间商贾中遴选。记住,此事关乎国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此‘金锁’,要牢牢锁死欧罗巴之咽喉!”
沈默肃然,他知道,这将是另一条没有硝烟却同样残酷的战线。
他郑重拱手:“沈默,必不负陆兄与朝廷重托!”
窗外,秋雨依旧连绵。
京城内的毒雾正在被雷霆手段驱散,而一场针对遥远欧洲的金融风暴,已在陆仁与沈默的策划下,悄然凝聚。
帝国的反击,从来不止于刀兵。
当欧洲人沉醉于“新金山”的美梦时,绝不会想到,那闪耀的,并非是黄金的光芒,而是大明为他们精心锻造的、冰冷刺骨的金融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