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拉扯-《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

  济南城西与长清之间,通往齐河官渡的旷野上。

  凯旋军庞大的军阵长枪手列于最外,密密麻麻的枪尖斜指前方,在夕阳下反射出冰冷的寒光。如同一个缓慢移动的钢铁刺猬,持续向着东面方向稳步推进。

  枪阵之内,火铳手随时准备听令齐射,更为沉重的火炮则由骡马拖拽,在炮组成员辅兵的协助下,随着大军整体保护中移动。

  面对这座步步为营、无隙可乘的移动堡垒,清军那上万精锐骑兵无从下口。

  他们起初试图抵近骚扰,箭矢如同飞蝗般抛射过来,但在凯旋军甲胄完善,造成的伤亡有限。

  当他们试图靠近以重箭破甲,想要迫使明军阵型出现混乱。

  尖锐的喇叭声就会划破天空,爆豆般的火铳齐射声炸响!白色的硝烟成片腾起,铅弹如同金属风暴般扫向靠近的清军骑兵!

  面对如此密集的火力,清军骑兵即便身披重甲也不能硬抗,顿时人仰马翻,留下一地尸体和哀嚎的战马,急忙拨马后撤拉开安全距离。

  几次三番,清军尝试了各种骚扰战术,时而贴近伴攻,时而急速拉远抛射,企图疲惫、激怒明军。

  然而,凯旋军指挥链始终冷静而高效。在底层军官弹压下,士兵并不冒进,也绝不因小利而动摇整体阵型。

  装填完毕的火铳手们轮番上前排枪射击,次次逼退试图靠近的敌人。

  双方的战损交换比始终对清军不利,让他们徒呼奈何。

  两军持续僵持,不断推进与骚扰、停顿与逼退,在这片辽阔的原野上反复拉扯。

  察觉仅靠骑兵阻挡明军无望,也察觉到明军已经侦查清楚清军意图。

  清军干脆将身后伪装成“重步兵”的近两万百姓推赶出来冲击明军阵线。

  乌泱泱的人海布满视野所及的每个角落,凯旋军全线不得不停下迎战。

  在清军骑兵高压下,近两万百姓只冲击了凯旋军一次便土崩瓦解,百姓从四面八方溃散逃亡,有些回头冲击了清军骑兵阵,但大部分则朝凯旋军阵线飞奔,试图获得官军庇护。

  但战斗状态未解开,为防止被百姓冲散凯旋军阵型,中军下令,迎面而来皆为敌。

  凯旋军长枪手突刺,骑兵营驱赶,百姓被前后两方屠杀,被迫转向南北两翼空旷地带寻求生路,一时间漫山遍野都是溃散的百姓。

  解决完迎面的百姓,凯旋军立刻在中军指挥下再度朝齐河官渡镇推进,清军骑兵再度席卷重来。

  两个时辰在紧张拉扯中快速流逝,直至冬日的太阳已然西斜,将天地间万物都拉出长长的影子,天空被染上了一层凄艳的橘红色。

  终于,在视野的尽头,那条如同玉带般的大清河蜿蜒出现,而齐河官渡的轮廓也渐渐清晰。

  杨凡举起远镜,他清晰地看到大清河之上的齐河官渡尚有上百条大小船只正在拼命向北岸摆渡,船上挤满了黑压压的人影和物资。

  面对凯旋军逼近,渡口南岸乱成一锅粥。

  成千上万未能及时渡河的被俘百姓,如同待宰的羔羊,被上千名凶神恶煞的清军步兵挥舞着刀枪皮鞭,竭力驱赶、弹压,试图维持秩序,但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哭喊声、叫骂声、呵斥声混杂在一起。

  一些百姓试图反抗或逃跑,立刻遭到清兵无情的砍杀。

  更多的人则茫然无措地拥挤在河滩上,望着滔滔大清河水和越来越近的明军,眼中充满了绝望与祈求。

  大量的辎重车辆、抢来的财物在岸边堆积如山,更增添了混乱。

  显然凯旋军的逼近,给这支即将完成渡河的清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北岸的海螺号也变得急促而焦躁,南岸负责断后的清军步兵更是如临大敌,一边催促最后一批人马登船,一边紧张地望向南方那面越来越近的“杨”字大旗和其如乌云般压来的森严军阵!

  夕阳的余晖洒在混乱的渡口、奔流的大清河以及凯旋军将士冰冷的甲胄上,涂抹上了一层惨烈血色。

  凯旋军虽未能阻止清军主力北渡,但他们的兵锋,已然触及了敌人的尾巴。

  大清河水染成一片赤金,也将齐河官渡南岸那片混乱的滩涂映照得如同修罗场。

  凯旋军军阵已然推进至距离渡口不足三里的位置,压迫得渡口最后的守军喘不过气来。

  面对明军步步紧逼,清军显然不甘心就此完全放弃此处渡口,也不愿意放弃和未北渡的俘虏和辎重。

  在急促的海螺号号声中,一支殿后军队被迅速组织起来!

  约莫三千余两蓝旗的重甲步兵,以及两千余汉八旗兵,在各级军官的嘶吼驱赶下,于混乱的渡口前方仓促列阵。

  他们身后,那上万四旗骑兵也开始重新调整队形,如同乌云般在两翼展开,战马不安地刨动着蹄子,准备与步兵协同,做最后一搏,以求阻挡甚至击退凯旋军的兵锋,为齐河官渡渡口争取时间!

  然而,凯旋军并未给他们从容布阵的机会!

  “停止前进!”

  “火炮就位!”

  随着中军旗号来回挥动,庞大的军阵在距离清军阵列约一里半处稳稳停下。

  炮组辅兵们迅速解开骡马的套索,炮手们如同演练了千百遍般,效率极高地将一百二十门火炮推至土坡上发射位置,沉重的炮轮在冻土上压出深深的辙印。

  黑洞洞的炮口被迅速调整角度,遥遥指向那片正在集结的清军步骑混合阵型。

  “目标!敌军步骑集群!”

  “装填实心弹!”

  “装药毕!”

  “推弹毕!”

  “火门穿刺毕!”

  “瞄准毕!”

  “放!!!”

  火光群闪,炮声响彻大清河南岸。

  炮兵指挥官李大伟声嘶力竭的怒吼,被瞬间爆发的雷鸣所吞没!

  凯旋军阵前炸开了一连串惊雷!上百门火炮次第喷吐出长达数尺的炽烈火焰和浓密的白色硝烟,沉重的铁质炮弹带着毁灭一切的动能,呼啸着划破空气,狠狠地砸进了清军尚未完全稳固的阵线之中!

  “嘭!咔嚓!”

  炮弹所过之处,无论是身披重甲、试图结阵的两蓝旗札甲兵还是外围的汉八旗士兵,在高速飞行的实心弹面前,都显得如此脆弱不堪,触之即死!

  肢体瞬间被撕裂、粉碎,坚硬的盾牌和甲胄如同纸糊般被洞穿,带起一蓬蓬的血雾和残骸!

  阵列中被犁出一道道触目惊心的血色地带,炮弹撞在坚硬土地上,又高高反弹而起,再轰然砸落弹跳,惨叫声被炮弹的呼啸和落地的巨响所掩盖。

  第一轮炮击的硝烟尚未散尽,清军的阵型已是一片大乱。但在军官的督战下,仍然发起了绝望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