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爱心果熟引 “订单潮”-《刚回村就发现乡亲全是神仙!》

  四月十二的青竹村,是被晨雾里的 “双香浪” 拍醒的 —— 不是零散的甜香,是共生果的蜜甜裹着新茶的清冽,还混着竹编摊位的草木香,连风都像泡过 “茶楂甜汤”,吹过脸颊时带着股软乎乎的暖意,连路边的野蔷薇都被熏得开得更艳了!我刚把灶上温的山楂银耳羹盛进粗瓷碗,就听见老窑方向传来 “哐当 —— 哎呀!” 的连环响,接着是熊精带着哭腔的急喊:“我的甜量表!贴反了!10 分的红果全塞低糖区了!茶仙哥哥要骂我了!”

  拎着羹碗往村西头跑,脚刚踩过沾露的青石板,裤脚就被野蔷薇的藤蔓勾了下 —— 花瓣落在碗沿,竟沾着点淡粉的光,是陈小妹凌晨给花田施法时飘过来的香氛余韵。掀开幕布走进品鉴会现场,瞬间被热闹的气团裹住:竹精编的 “双香拱门” 立在入口,门上挂着串晒干的共生果和茶叶,风一吹 “哗啦” 响,还飘着细弱的白丝 —— 那是共生须的仙韵,碰在脸上凉丝丝的,像小绒毛;往里走,各摊位早摆得齐整,试吃区的竹盘里码着切好的果块,每块都裹着层薄霜似的光(茶仙怕果块失水,特意加的锁鲜雾);互动区的竹篮里堆着小挂件,阳光照在上面,竹丝泛着淡绿的光;香氛区的瓷瓶里插着干花,瓶身上刻着 “果甜香韵” 的小字,连空气里都飘着分层的香 —— 近闻是果的蜜甜,中闻是茶的清冽,远闻是花的柔香。

  最慌的还是熊精:他蹲在试吃区的竹架旁,爪子扒拉着张皱巴巴的甜量表,表是用糙纸画的,上面 “10 分甜(红果)” 和 “5 分甜(青果)” 的纸条被他贴反了,红通通的 10 分果堆在 “低糖区” 的竹盘里,像堆了堆小灯笼,而泛着青的 5 分果倒在 “高糖区”,看着有点委屈。更逗的是,他手里攥着个装果泥的陶碗,碗沿沾着山楂渣,渣子还蹭到了甜量表上,把 “5 分” 的 “5” 糊成了 “小熊爪”—— 这碗果泥是早上特意给王奶奶做的,怕老人牙口不好,加了点米汤调软,结果忙得忘了递。

  “我、我摆果的时候太急,没看清楚纸条……” 熊精举着甜量表,耳朵耷拉得快贴到胸口,尾巴夹在腿间,爪子还在抠竹架的缝,“采购商快来了,要是吃错了觉得甜得齁,不下单怎么办啊?” 茶仙刚走过来,就看见这阵仗,却没生气,反而蹲下来戳了戳 10 分果:“傻熊,这不是正好吗?让大家尝尝‘反差甜’—— 低糖区吃高甜果,配着陈小妹的茉莉香,解腻;高糖区吃低糖果,配桂花香,提味,说不定大家还觉得新鲜呢!”

  旁边的陈小妹也凑过来,手里拎着个绣着小熊的香包:“我刚调了两种香,” 她打开香包,指尖凝着淡粉的光 —— 不是笼统的光,是碎山楂花瓣形状的小光点,一碰到 10 分果,果块旁就飘起茉莉香雾,碰到 5 分果,就飘起桂花香雾,“这样就算摆反了,味道也不差,还能当‘香氛盲吃’的小惊喜!” 熊精这才松了口气,赶紧用爪子把甜量表正过来,还在 “10 分” 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熊爪:“下次我画爪印当标记,再也不会拿反了!”

  试吃区很快就热闹起来,老周大叔推着轮椅,载着王奶奶早坐在竹凳上了。王奶奶手里捧着个木盒,是小石头特意做的 “果标本盒”—— 盒里铺着软绒布,放着熟、半熟、青三种果的标本,熟果标本摸起来软乎乎的,像捏着,青果的硬邦邦的,还带着点凉;盒盖内侧刻着 “触感指南”,是小石头用石仙术加的,摸上去能感觉到凸起的字:“软 = 甜,硬 = 酸,温 = 鲜”。更贴心的是,每个标本旁都放着片干花,熟果旁是桂花,半熟旁是茉莉,青果旁是薄荷,王奶奶凑过去闻闻,就能对应上味道。

  “这熟果的触感,像当年老张种的山楂。” 王奶奶摸着标本,眼眶有点红,“那时候我才二十出头,跟着他一起在老窑旁摘山楂,他总说‘软的甜,给你留着’,现在老了,连看都看不清了,还好有你们弄的这个盒子,能摸能闻,跟看见一样。” 老知青大妈正好走过来,手里拿着个旧瓷碗,碗沿有个小豁口:“妹子,我用当年晒山楂干的旧碗,给你调了点更软的果泥,加了点米汤,你尝尝。” 说着用小勺舀了点,递到王奶奶嘴边。

  王奶奶尝了口,笑着点头:“甜得正好,不粘牙,比城里买的果泥好吃多了!” 熊精赶紧凑过来,把自己手里的陶碗递过去:“王奶奶,这碗也是给您的!我加了点蜂蜜,您要是觉得不够甜,再挖点!” 王奶奶摸了摸熊精的爪子,糙糙的,却很暖:“小熊啊,谢谢你还想着我,以后不用总给我做,你们忙自己的就行。” 熊精却摇头:“不行!我跟小辰约好了,每周三都给您送果泥,还要听您讲老窑的故事呢!” 众人听了都笑,老周大叔也说:“以后我们村的老人,都能跟着沾光了!”

  正说着,入口处传来脚步声 —— 是老周联系的采购商张经理,穿着浅灰色西装,手里拎着个帆布包(不是公文包,看着更接地气),一进来就笑着摆手:“别叫我经理,叫我老张就行!我之前在乡下支教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