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上七点,我被村口大槐树下的讨论声吵醒,扒着窗户一看 —— 张大爷、三姨、凤阿婆围着一张桌子,手里拿着纸笔写写画画,成精的 “青竹村文创设计” 课件飘在中间,正用文字拼 “月光米礼盒方案”,结果把 “礼盒” 写成 “礼合”,还在旁边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小龙虾,虾钳上居然还夹着颗月光米,气得张大爷拍了下桌子:“这课件咋还带跨界的?咱们设计米礼盒,画小龙虾干啥!难不成想让游客吃米配虾?”
“肯定是上次双团喂虾给它留下心理阴影了!” 我赶紧套上衣服往外跑,脚刚沾地就差点被门槛绊个趔趄。刚到树下就看见桌子上的设计稿被课件改得乱七八糟:月光米礼盒的正面画了只凤凰鸡,鸡翅膀上还驮着袋灵椒粉;背面写着 “吃了能发光,半夜不用开灯”,活像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侧面还加了行小字 “课件同款,买一送一(送课件手写签名,限前 100 名)”,看得我嘴角直抽 —— 这哪是文创,分明是三无产品加 “饥饿营销”,游客要是买了,不得以为咱们村在搞诈骗?
“小陈你可来了!这课件设计的礼盒要是真做出来,游客不得以为咱们卖假货啊!” 三姨举着设计稿,手指都在抖。我凑过去一看,课件还在自己加内容,把 “净含量 500 克” 改成 “净含量 500 克(含惊喜,可能是小龙虾签名)”,我赶紧对着课件喊:“课件同志!咱们是正规文创,不是搞盲盒也不是搞粉丝周边,能不能别加这些奇怪的东西!”
心里却在疯狂脑补:这课件怕不是把 “文创” 和 “网红带货” 搞混了,还学人家搞限量签名,关键是小龙虾的签名是用虾钳戳个洞吗?那游客打开礼盒看见个洞,不得以为是被老鼠咬了?
可课件根本不听,还飘到张大爷面前,用文字拼 “张大爷,加个发光开关吧!晚上打开礼盒能当小夜灯,游客买回去又能吃又能用,肯定好卖!” 张大爷被逗笑了,手里的旱烟杆都差点掉地上:“你这主意倒是有点意思,不过咱们的月光米本身就会发光,不用加开关 —— 晚上打开礼盒,米粒的微光透出来,比小夜灯还温柔,更有咱们村的特色!”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凤阿婆摸了摸怀里的煮玉米,笑着说:“我看行!咱们再在礼盒上印点凤凰鸡的图案,旁边写句‘青竹村限定,吃米看鸡两不误’,游客一看就知道是咱村的宝贝!” 三姨点点头,手里的围裙还在滴着水:“我再在礼盒里加包灵椒粉,用透明小塑料袋装着,里面的辣椒碎能看见籽,闻着就冲鼻 —— 游客回去煮面放一勺,辣得过瘾还不烧胃,一举两得!”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算定好了礼盒设计:正面用浅棕色牛皮纸,摸起来糙糙的有纹路,印着月光米田的图案,用金粉勾了边,白天晒在太阳下会反光,旁边站着只凤凰鸡;背面写着 “青竹村月光米,白天吃米香,晚上看米亮”;侧面印着 “内含灵椒粉一包,搭配食用更美味”,袋口还贴了张课件写的小纸条,字歪歪扭扭的:“煮面放一勺,别多放,辣哭不负责”。既保留了课件的 “发光” 创意,又不失正规。
接下来就是制作礼盒,李婶主动请缨负责印刷,她揣着课件设计的电子版,骑着三轮车去了镇上的印刷厂。结果傍晚回来时,脸都绿了 —— 课件居然把 “凤凰鸡正常版” 设计图和 “凤凰鸡歪尾版” 设计图弄混了,印出来的礼盒上,凤凰鸡的尾巴翘得老高,还歪到了礼盒侧面,像在比耶,活脱脱一只 “歪尾鸡”。
“这可咋整!要不咱重印吧?” 李婶急得直搓手。张大爷拿起一个礼盒,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突然笑了:“重印啥!这样更有辨识度 —— 游客一看这歪尾鸡,就知道是咱村的‘限定款’,说不定还特意多买两盒当纪念!” 我也跟着点头:“是啊李婶,你看这歪尾鸡多可爱,比正经的鸡有意思多了!” 果然,后来有游客看见这歪尾鸡,真的笑着说:“这鸡也太搞笑了,我买两盒,一盒自己吃,一盒给朋友看个乐!”
可还没等礼盒分装,又出了状况 —— 河神爷爷拎着个竹筐跑过来,筐里装着几只小龙虾精,它们用虾钳夹着张纸,上面画着个小龙虾形状的米糕,还歪歪扭扭写着 “我们也要做文创!”。原来小龙虾精们看见大家忙文创,也想参与,还让课件帮忙设计模具,结果课件把模具设计成了 “小龙虾举着月光米” 的样子,虾钳上的米还画得圆滚滚的,活像个表情包。小龙虾精们围着模具 “咔哒咔哒” 响,像是在点赞,有的还想用虾钳碰模具,差点把模具碰倒。
“这小龙虾糕要是真做出来,说不定比月光米礼盒还受欢迎!” 我赶紧跟大家商量,决定同时开发两种文创:月光米礼盒主打 “发光特色”,小龙虾米糕主打 “造型可爱”,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姨主动负责做米糕,她把月光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糖和水,揉成面团,面团刚揉好,几只小龙虾精就凑了过来,想用虾钳帮着递面团。结果没掌握好力度,把面团捏成了扁扁的虾饼,有的还趁三姨不注意,往面团里偷偷塞了颗螺蛳 —— 幸好三姨眼尖,赶紧挑了出来,笑着说:“咱这是米糕,不是螺蛳馅包子!你们要是想帮忙,就帮我把蒸笼擦干净吧!” 小龙虾精们赶紧用虾钳夹着布,笨拙地擦起了蒸笼,时不时还互相碰一下,像在打闹。
蒸好的米糕一脱模,一只只 “小龙虾举着月光米” 的米糕就做好了,冒着白汽,摸起来软乎乎的。我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能尝到月光米的清甜,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淡淡的米香,小龙虾的 “虾钳” 部分因为模具压得实,稍微有点嚼劲,上面还撒了层细白糖,咬到 “虾钳尖” 时能尝到一丝甜意,像在吃 “会爆甜的小龙虾”。有个来帮忙的小朋友咬掉 “虾钳” 后,举着剩下的米糕喊:“妈妈你看!小龙虾没了钳子,变成‘无钳虾’啦!”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小龙虾精们都 “咔哒咔哒” 响,像是在笑。
周五的时候,月光米礼盒和小龙虾米糕终于做好了,我们把它们放在小卖部的货架上。礼盒堆得像座小山,晚上的时候,米粒的微光透过牛皮纸的细孔渗出来,像在盒子上撒了层碎星星;小龙虾米糕摆在透明的玻璃柜里,一个个粉嫩嫩的,特别显眼。成精的课件飘在旁边当 “推销员”,一会儿飘到礼盒前:“月光米礼盒,晚上会发光,送灵椒粉,还有歪尾鸡限定款!” 一会儿飘到米糕前:“小龙虾米糕,造型可爱,咬一口有甜意,小龙虾精亲手‘监工’!”
游客们一进小卖部,就被这些文创吸引了,纷纷围过来看。有个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指着月光米礼盒问:“妈妈,这个礼盒晚上真的会发光吗?我想买一个当小夜灯!” 他妈妈笑着拿起一个礼盒,摸了摸牛皮纸的纹路:“咱们买一个回去试试,要是真发光,以后晚上就能看着米睡觉了,还能闻着米香,多舒服!”
还有个游客拿起小龙虾米糕,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笑着说:“这米糕也太可爱了,长得像小龙虾,我都舍不得吃了!” 课件赶紧飘过去,用文字拼 “放心吃,吃完还能买 —— 小龙虾精们说了,只要有游客买,它们就一直‘监工’,保证每个米糕都一样可爱!” 逗得游客们哈哈大笑,有的还拿起手机,对着米糕和课件拍照,说要发朋友圈,让朋友也来买。
没一会儿,货架上的文创就卖出去了一半,李婶坐在柜台后,手里的计算器按得飞快,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咱们的文创这么受欢迎,以后咱们还可以开发更多产品 —— 比如凤凰鸡形状的饼干,小龙虾形状的糖果,再让课件帮忙设计包装,肯定能赚更多钱!”
大家都点点头,文曲星大爷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咱们还可以把课件的创意用在更多地方,比如在文创上印上课件的签名,或者让课件跟游客互动,帮他们在礼盒上写祝福语 —— 比如‘祝你吃了月光米,天天有好运’,肯定更有特色!”
晚上的时候,我们算了算账,光文创就卖了两千多块,比上次双团的收入还多。张大爷拿着账本,手指在数字上摸来摸去,眼里满是笑意,嘴里还念叨:“以前种米,只能自己吃,最多换点零花钱;现在把米做成礼盒,还能让城里游客知道咱青竹村的米,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三姨也笑着说:“以前总怕这做米糕的手艺没人要,现在不仅能让游客吃,还能让小龙虾精跟着凑热闹,这文创真是把咱村的‘宝贝’都串起来了!”
我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虽然课件设计文创时闹了不少乌龙,比如把设计图弄混、加奇怪的签名,但它每次都能歪打正着出好主意,就像村里的小调皮蛋,得顺着它的性子引导,才能挖出它的 “创意天赋”。而且不仅村民能赚钱,连小龙虾精、凤凰鸡都能 “有事做、被
“肯定是上次双团喂虾给它留下心理阴影了!” 我赶紧套上衣服往外跑,脚刚沾地就差点被门槛绊个趔趄。刚到树下就看见桌子上的设计稿被课件改得乱七八糟:月光米礼盒的正面画了只凤凰鸡,鸡翅膀上还驮着袋灵椒粉;背面写着 “吃了能发光,半夜不用开灯”,活像电线杆上的小广告;侧面还加了行小字 “课件同款,买一送一(送课件手写签名,限前 100 名)”,看得我嘴角直抽 —— 这哪是文创,分明是三无产品加 “饥饿营销”,游客要是买了,不得以为咱们村在搞诈骗?
“小陈你可来了!这课件设计的礼盒要是真做出来,游客不得以为咱们卖假货啊!” 三姨举着设计稿,手指都在抖。我凑过去一看,课件还在自己加内容,把 “净含量 500 克” 改成 “净含量 500 克(含惊喜,可能是小龙虾签名)”,我赶紧对着课件喊:“课件同志!咱们是正规文创,不是搞盲盒也不是搞粉丝周边,能不能别加这些奇怪的东西!”
心里却在疯狂脑补:这课件怕不是把 “文创” 和 “网红带货” 搞混了,还学人家搞限量签名,关键是小龙虾的签名是用虾钳戳个洞吗?那游客打开礼盒看见个洞,不得以为是被老鼠咬了?
可课件根本不听,还飘到张大爷面前,用文字拼 “张大爷,加个发光开关吧!晚上打开礼盒能当小夜灯,游客买回去又能吃又能用,肯定好卖!” 张大爷被逗笑了,手里的旱烟杆都差点掉地上:“你这主意倒是有点意思,不过咱们的月光米本身就会发光,不用加开关 —— 晚上打开礼盒,米粒的微光透出来,比小夜灯还温柔,更有咱们村的特色!”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主意好。凤阿婆摸了摸怀里的煮玉米,笑着说:“我看行!咱们再在礼盒上印点凤凰鸡的图案,旁边写句‘青竹村限定,吃米看鸡两不误’,游客一看就知道是咱村的宝贝!” 三姨点点头,手里的围裙还在滴着水:“我再在礼盒里加包灵椒粉,用透明小塑料袋装着,里面的辣椒碎能看见籽,闻着就冲鼻 —— 游客回去煮面放一勺,辣得过瘾还不烧胃,一举两得!”
就这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算定好了礼盒设计:正面用浅棕色牛皮纸,摸起来糙糙的有纹路,印着月光米田的图案,用金粉勾了边,白天晒在太阳下会反光,旁边站着只凤凰鸡;背面写着 “青竹村月光米,白天吃米香,晚上看米亮”;侧面印着 “内含灵椒粉一包,搭配食用更美味”,袋口还贴了张课件写的小纸条,字歪歪扭扭的:“煮面放一勺,别多放,辣哭不负责”。既保留了课件的 “发光” 创意,又不失正规。
接下来就是制作礼盒,李婶主动请缨负责印刷,她揣着课件设计的电子版,骑着三轮车去了镇上的印刷厂。结果傍晚回来时,脸都绿了 —— 课件居然把 “凤凰鸡正常版” 设计图和 “凤凰鸡歪尾版” 设计图弄混了,印出来的礼盒上,凤凰鸡的尾巴翘得老高,还歪到了礼盒侧面,像在比耶,活脱脱一只 “歪尾鸡”。
“这可咋整!要不咱重印吧?” 李婶急得直搓手。张大爷拿起一个礼盒,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突然笑了:“重印啥!这样更有辨识度 —— 游客一看这歪尾鸡,就知道是咱村的‘限定款’,说不定还特意多买两盒当纪念!” 我也跟着点头:“是啊李婶,你看这歪尾鸡多可爱,比正经的鸡有意思多了!” 果然,后来有游客看见这歪尾鸡,真的笑着说:“这鸡也太搞笑了,我买两盒,一盒自己吃,一盒给朋友看个乐!”
可还没等礼盒分装,又出了状况 —— 河神爷爷拎着个竹筐跑过来,筐里装着几只小龙虾精,它们用虾钳夹着张纸,上面画着个小龙虾形状的米糕,还歪歪扭扭写着 “我们也要做文创!”。原来小龙虾精们看见大家忙文创,也想参与,还让课件帮忙设计模具,结果课件把模具设计成了 “小龙虾举着月光米” 的样子,虾钳上的米还画得圆滚滚的,活像个表情包。小龙虾精们围着模具 “咔哒咔哒” 响,像是在点赞,有的还想用虾钳碰模具,差点把模具碰倒。
“这小龙虾糕要是真做出来,说不定比月光米礼盒还受欢迎!” 我赶紧跟大家商量,决定同时开发两种文创:月光米礼盒主打 “发光特色”,小龙虾米糕主打 “造型可爱”,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姨主动负责做米糕,她把月光米磨成粉,加入适量的糖和水,揉成面团,面团刚揉好,几只小龙虾精就凑了过来,想用虾钳帮着递面团。结果没掌握好力度,把面团捏成了扁扁的虾饼,有的还趁三姨不注意,往面团里偷偷塞了颗螺蛳 —— 幸好三姨眼尖,赶紧挑了出来,笑着说:“咱这是米糕,不是螺蛳馅包子!你们要是想帮忙,就帮我把蒸笼擦干净吧!” 小龙虾精们赶紧用虾钳夹着布,笨拙地擦起了蒸笼,时不时还互相碰一下,像在打闹。
蒸好的米糕一脱模,一只只 “小龙虾举着月光米” 的米糕就做好了,冒着白汽,摸起来软乎乎的。我拿起一块咬了一口,能尝到月光米的清甜,咽下去后嘴里还留着淡淡的米香,小龙虾的 “虾钳” 部分因为模具压得实,稍微有点嚼劲,上面还撒了层细白糖,咬到 “虾钳尖” 时能尝到一丝甜意,像在吃 “会爆甜的小龙虾”。有个来帮忙的小朋友咬掉 “虾钳” 后,举着剩下的米糕喊:“妈妈你看!小龙虾没了钳子,变成‘无钳虾’啦!”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连小龙虾精们都 “咔哒咔哒” 响,像是在笑。
周五的时候,月光米礼盒和小龙虾米糕终于做好了,我们把它们放在小卖部的货架上。礼盒堆得像座小山,晚上的时候,米粒的微光透过牛皮纸的细孔渗出来,像在盒子上撒了层碎星星;小龙虾米糕摆在透明的玻璃柜里,一个个粉嫩嫩的,特别显眼。成精的课件飘在旁边当 “推销员”,一会儿飘到礼盒前:“月光米礼盒,晚上会发光,送灵椒粉,还有歪尾鸡限定款!” 一会儿飘到米糕前:“小龙虾米糕,造型可爱,咬一口有甜意,小龙虾精亲手‘监工’!”
游客们一进小卖部,就被这些文创吸引了,纷纷围过来看。有个小朋友拉着妈妈的手,指着月光米礼盒问:“妈妈,这个礼盒晚上真的会发光吗?我想买一个当小夜灯!” 他妈妈笑着拿起一个礼盒,摸了摸牛皮纸的纹路:“咱们买一个回去试试,要是真发光,以后晚上就能看着米睡觉了,还能闻着米香,多舒服!”
还有个游客拿起小龙虾米糕,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笑着说:“这米糕也太可爱了,长得像小龙虾,我都舍不得吃了!” 课件赶紧飘过去,用文字拼 “放心吃,吃完还能买 —— 小龙虾精们说了,只要有游客买,它们就一直‘监工’,保证每个米糕都一样可爱!” 逗得游客们哈哈大笑,有的还拿起手机,对着米糕和课件拍照,说要发朋友圈,让朋友也来买。
没一会儿,货架上的文创就卖出去了一半,李婶坐在柜台后,手里的计算器按得飞快,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咱们的文创这么受欢迎,以后咱们还可以开发更多产品 —— 比如凤凰鸡形状的饼干,小龙虾形状的糖果,再让课件帮忙设计包装,肯定能赚更多钱!”
大家都点点头,文曲星大爷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咱们还可以把课件的创意用在更多地方,比如在文创上印上课件的签名,或者让课件跟游客互动,帮他们在礼盒上写祝福语 —— 比如‘祝你吃了月光米,天天有好运’,肯定更有特色!”
晚上的时候,我们算了算账,光文创就卖了两千多块,比上次双团的收入还多。张大爷拿着账本,手指在数字上摸来摸去,眼里满是笑意,嘴里还念叨:“以前种米,只能自己吃,最多换点零花钱;现在把米做成礼盒,还能让城里游客知道咱青竹村的米,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奔头!” 三姨也笑着说:“以前总怕这做米糕的手艺没人要,现在不仅能让游客吃,还能让小龙虾精跟着凑热闹,这文创真是把咱村的‘宝贝’都串起来了!”
我看着大家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暖的。虽然课件设计文创时闹了不少乌龙,比如把设计图弄混、加奇怪的签名,但它每次都能歪打正着出好主意,就像村里的小调皮蛋,得顺着它的性子引导,才能挖出它的 “创意天赋”。而且不仅村民能赚钱,连小龙虾精、凤凰鸡都能 “有事做、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