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张老憨夜闯宝葫芦镇-《乡音的星辰民间小故事》

  说从前有个叫张老憨的,家住太行山脚下,是个靠挑货郎担讨生活的主儿。这人没啥别的毛病,就是胆子比水缸还大,嘴比蜜甜,腿比兔子还勤,唯一的缺点是见了稀罕玩意儿就走不动道,跟猫见了鱼一个德行。

  这天他挑着担子往山外走,日头刚擦着山尖,就听见路边老槐树下有人叹气。抬头一看,是个穿青布衫的老头,头发白得像撒了把面粉,正对着个破瓦罐发愁。

  “老爷子,您这是咋了?”张老憨把担子往地上一撂,递过去块干硬的饼子。

  老头接过饼子,啃了一口,叹着气说:“后生,我是宝葫芦镇的守门人,今儿个把镇门的钥匙弄丢了,回不去家喽。”

  张老憨眼睛一亮:“宝葫芦镇?就是传说里遍地是宝贝的那个镇子?”

  老头点点头:“可不是嘛,就是那地方。不过那镇子邪性,只有晚上才能进,天亮就得出来,不然就得困在里头当摆设。”

  张老憨一听,心里的小算盘打得噼啪响。他搓着手说:“老爷子,您看这样中不?我帮您找钥匙,您带我进镇里头开开眼,咋样?”

  老头琢磨了会儿,点头应了:“成,不过你可得记着,镇里的东西再稀罕也不能拿,不然要出大事。”

  俩人顺着山路找了半个时辰,最后在草窠里找到了那把铜钥匙,长得跟个小葫芦似的,还泛着光。等月亮刚爬上山头,老头拿着钥匙往空地上一照,“唰”地一下,眼前就出现了一道门,门里头飘着香,还能听见笑闹声。

  “进去吧,记住,天亮前必须出来。”老头叮嘱完,就钻进了门里。

  张老憨挑着担子跟在后头,一进镇子就看傻了眼。街上的房子都是用琉璃砌的,路边的树上挂着灯笼,竟是夜明珠做的,连铺路的石头都闪着光。街上的人更稀奇,有长着三只眼的掌柜,有耳朵耷拉到肩膀的伙计,还有脑袋比水缸还大的小孩,正追着个会跑的糖画儿跑。

  他正看得入神,就听见有人喊:“挑担子的,过来歇会儿!”

  抬头一看,是个卖茶的老婆子,脸上的皱纹比核桃皮还多,手里端着个粗瓷碗。张老憨走过去,刚坐下就问:“大娘,您这镇上的人咋都这么稀奇?”

  老婆子“噗嗤”一笑:“稀奇啥?我们这儿的人,都是因为贪心,被镇子里的宝贝困住的。你看那三只眼的掌柜,以前是个珠宝商,见了镇里的夜明珠就想偷,结果眼睛就多了一只,再也出不去了。”

  张老憨心里一哆嗦,刚想开口,就看见街对面有个摊子,摆着个金灿灿的葫芦,比他见过的所有宝贝都好看。他这心里的馋虫一下子就被勾出来了,早把老头的叮嘱抛到了脑后。

  趁没人注意,他溜到摊子跟前,一把抓起金葫芦就往怀里塞。刚塞进去,就听见“咔嚓”一声,他的脚突然定在了地上,动不了了。

  “坏了,闯祸了!”张老憨心里咯噔一下,冷汗都下来了。

  这时候,那个守镇子的老头跑了过来,急得直跺脚:“我不是跟你说了不能拿东西吗?这下好了,你也得被困在这儿了!”

  张老憨急得快哭了:“老爷子,我错了,我不该贪心,您就帮我想想办法吧!”

  老头叹了口气:“办法也不是没有,就是得去镇东头找胡三太爷,他是镇子里的老神仙,说不定能帮你。”

  张老憨一听,赶紧求老头帮他解开。老头没办法,只好从怀里掏出个小铃铛,摇了摇,他的脚才能动。

  “你赶紧去,天亮前要是回不来,就真成摆设了!”

  张老憨谢过老头,拔腿就往镇东头跑。跑着跑着,就看见前面有个院子,门口站着个穿红袄的小姑娘,梳着两个羊角辫,正对着他笑。

  “你是来找胡三太爷的吧?”小姑娘问。

  张老憨点点头:“是啊,小姑娘,你知道他在哪儿吗?”

  小姑娘指着院子里:“里头呢,不过你得先过我这关。我问你,你为啥要偷金葫芦?”

  张老憨脸一红,挠着头说:“我就是见它好看,一时糊涂,犯了贪心。”

  小姑娘“嗯”了一声:“还算老实。那我再问你,要是能出去,你还敢贪心不?”

  “不敢了!再也不敢了!”张老憨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我以后就老老实实挑担子,再也不想那些歪门邪道的事儿了。”

  小姑娘笑了:“行,那我带你进去。”

  进了院子,就看见个白胡子老头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个烟袋锅,正吧嗒吧嗒抽着。

  “胡三太爷,他就是那个偷金葫芦的人。”小姑娘说。

  胡三太爷抬起头,眼睛跟鹰似的,盯着张老憨看了半天:“后生,你可知错?”

  “知道,知道!”张老憨赶紧把金葫芦掏出来,放在石桌上,“我不该贪心,不该拿镇里的东西,求您饶了我这一回吧!”

  胡三太爷拿起金葫芦,摸了摸,说:“这葫芦是镇里的定魂葫芦,谁拿了谁就会被镇住。不过看你态度还算诚恳,也没真把葫芦带出镇子,就饶你这一回。”

  说完,他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递给张老憨:“这里头是些种子,你回去种在地里,秋天就能收获,够你吃穿了。记住,做人要本分,贪心不足蛇吞象,到最后啥也得不到。”

  张老憨接过布包,千恩万谢。

  胡三太爷摆了摆手:“快走吧,天快亮了。”

  张老憨跟着小姑娘出了院子,一路小跑往镇门口赶。刚到门口,就看见守镇子的老头在等他,旁边还有卖茶的老婆子和那个三只眼的掌柜。

  “后生,以后可不能再贪心了!”老婆子说。

  三只眼的掌柜也叹了口气:“我就是前车之鉴,你可别学我。”

  张老憨点点头,眼圈都红了:“谢谢你们,我以后一定踏踏实实做人。”

  这时候,天边泛起了鱼肚白,老头赶紧打开门:“快走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张老憨一步跨出门,刚站稳,身后的门就“唰”地一下消失了,眼前还是那棵老槐树,跟没去过宝葫芦镇一样。

  他低头一看,怀里的布包还在,打开一看,是些黑亮亮的种子。他挑着担子往家走,心里琢磨着胡三太爷的话。回到家,他把种子种在地里,每天浇水施肥,精心照料。到了秋天,地里长出了好多庄稼,还有各种各样的果子,比他挑担子赚的钱还多。

  从那以后,张老憨再也不贪心了,每天勤勤恳恳种地,还经常帮着邻里乡亲。有人问他为啥突然变了性子,他就把夜闯宝葫芦镇的事儿讲给大家听,告诫大家:“做人啊,可不能贪心,踏踏实实才是正道,不然早晚得栽跟头!”

  后来,这个故事就传遍了太行山脚下,家家户户都知道,有个叫张老憨的货郎,在宝葫芦镇里得了个教训,也得了个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