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城南有个张三,三十好几没成家,守着间小杂货铺混日子。铺子里油盐酱醋不全,倒堆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半边破葫芦、缺齿的木梳、还有块磨得发亮的鹅卵石。
这天晌午,张三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忽听“咚”的一声,柜台被撞得晃了晃。抬头一瞧,门口站着三个怪人:一个穿红衣,脸膛通红像熟透的柿子;一个穿绿衣,脑袋圆滚滚赛过冬瓜;还有个穿黄衣的,腰细得能钻过门缝。
“掌柜的,打壶酒!”红衣人嗓门像敲锣。
张三揉了揉眼:“客官,小店没酒,只有凉白开。”
绿衣人眨了眨圆眼睛:“凉白开也行,要三碗,得用你那破葫芦装。”
张三心里嘀咕这三人怪得离谱,还是取来破葫芦,舀了三碗水。三人“咕咚咕咚”喝完,抹了抹嘴,黄衣人忽然说:“你这葫芦是个宝贝,我们用三个愿望换它,如何?”
张三乐了,这破葫芦是捡来的,能换三个愿望?忙点头:“行!但我得先看看你们的本事,别是骗子。”
红衣人笑了,抬手一指,柜台角落里的烂苹果忽然变得红彤彤、香喷喷。张三拿起咬了一口,甜得直眯眼。
“成!”张三把葫芦递过去,“说吧,你们要我做啥?”
红衣人说:“第一个愿望,你得在三天内,让城西磨坊的王寡妇笑出声。”
绿衣人补充:“第二个,让城北的李秀才闭嘴半个时辰。”
黄衣人最后说:“第三个,让城东的赵财主白送你一头牛。”
三人说完,化作三道光没了影,只留下一句话:“愿望达成,我们再来找你!”
张三犯了难,但为了三个愿望,还是咬咬牙出发了。
先去城西找王寡妇。这王寡妇命苦,丈夫早逝,独守磨坊,三年没笑过,脸上的皱纹能夹死蚊子。张三蹲在磨坊外,想了半天,捡起块石子,学着公鸡打鸣:“喔喔喔——”王寡妇没理。他又学狗叫:“汪汪汪——”还是没动静。
张三急了,冲进磨坊,抓起磨杆就推。磨盘转得飞快,他故意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怀里的算盘、账本撒了一地。王寡妇瞅着他狼狈的样子,嘴角动了动。张三见状,索性躺在地上学驴打滚,还故意把帽子甩到磨盘上,转得像个陀螺。
“噗嗤!”王寡妇终于笑出声,眼泪都笑出来了:“你这人,真是个活宝!”
张三爬起来,拍了拍灰,心里乐开了花——第一个任务成了!
第二天,张三去城北找李秀才。这李秀才肚子里有点墨水,就是话多,逮着谁都能说上大半天,没人能让他闭嘴。张三找到他时,李秀才正围着一群人讲“孔孟之道”,唾沫星子飞得老远。
张三挤进去,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大声说:“秀才爷,我这儿有个宝贝,能测学问高低,您要不要试试?”
李秀才一听来了兴致:“哦?何物如此神奇?”
张三拿出那块磨亮的鹅卵石:“您把这石头含在嘴里,能说话就说明学问高,说不出就是还得再读书。”
李秀才不信,张嘴就把鹅卵石含了进去。石头不大不小,刚好卡在他嘴里,想说也说不出来,只能“呜呜呜”地比划。众人看了哈哈大笑,张三趁机溜走——第二个任务也成了!
第三天,该找城东的赵财主了。这赵财主抠门得很,掉根头发都要捡起来,想让他白送一头牛,比登天还难。张三琢磨了一晚上,终于有了主意。
他一大早跑到赵财主家门前,蹲在地上假装哭。赵财主出门撞见,皱着眉问:“你哭啥?”
张三抹着眼泪:“财主爷,我昨晚梦见您了!梦里您是个大善人,说要送我一头牛,还说行善积德能长命百岁。可我醒了一看,啥也没有,您说我能不哭吗?”
赵财主愣了愣,心里嘀咕:“这梦倒是吉利。”
张三又说:“要是您不送我牛,别人知道了,会说您梦里行善,现实里抠门,多没面子呀!”
赵财主最爱面子,想了想,咬着牙说:“罢了罢了,给你一头牛!但你得跟人说,是我主动送你的!”
张三连忙点头:“那是自然!多谢财主爷行善积德!”
赵财主让人牵来一头壮牛,张三牵着牛,美滋滋地回了家——三个任务全成了!
刚到杂货铺门口,三个怪人就出现了。红衣人笑着说:“不错不错,你都做到了,说吧,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张三想了想:“我想要铺子里的东西永远卖不完,省得我进货跑腿。”
绿衣人抬手一点,铺子里的油盐酱醋瞬间堆得满满当当,还冒着热气。张三乐坏了,又说:“第二个愿望,我想要个贤惠的媳妇,能陪我过日子。”
黄衣人一指,门口忽然走进个姑娘,柳叶眉、杏核眼,手里还拎着个菜篮子:“掌柜的,我是隔壁村的李四娘,听说你人好,特来给你做媳妇。”
张三笑得合不拢嘴,刚要说出第三个愿望,忽然想起什么,问:“三位仙长,我想问个事儿,你们要我那破葫芦干啥呀?”
红衣人叹了口气:“别提了,我们哥仨打赌,谁能拿到最没用的宝贝,谁就不用洗碗。你那葫芦,是我们见过最没用的,所以……”
张三听了,差点笑喷:“合着我这破葫芦,就用来换你们不洗碗啊?”
三个怪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黄衣人说:“别管这些,快说第三个愿望!”
张三摆摆手:“第三个愿望我不想换了。”
三个怪人愣了:“为啥?”
张三说:“我现在有吃有喝,有媳妇,还有头牛,够了!要是愿望都实现了,日子还有啥意思?”
红衣人点点头:“你这小子,倒是通透。”
绿衣人说:“那我们送你个礼物吧,以后你遇到难处,喊一声‘葫芦仙’,我们就来帮你。”
黄衣人补充:“但只能帮三次,多了可不行!”
说完,三个怪人又化作三道光没了影。
后来,张三和李四娘成了亲,小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有人问他,当初为啥不把第三个愿望用了,张三总是笑着说:“好日子得自己过,愿望多了,反而不踏实。”
有一次,村里闹旱灾,庄稼都快枯死了。张三想起三个怪仙的话,喊了一声“葫芦仙”。三个怪人立马出现,红衣人吹了口气,乌云密布;绿衣人挥了挥手,下起了大雨;黄衣人跺了跺脚,地里的庄稼立马绿油油的。
村民们都夸张三是个有福之人,张三却摸着后脑勺说:“不是我有福,是做人得实在,别贪得无厌。”
再后来,张三的杂货铺成了村里的聚集地,大人小孩都爱来串门。张三和李四娘生了个胖小子,取名叫“张实在”。每当有人问起三个怪仙的故事,张三就会把经过讲一遍,最后总不忘说:“最没用的宝贝,也能换最实在的日子,关键是你得肯动脑子,肯出力。”
这话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人说张三遇到了神仙,有人说他运气好,但更多人知道,张三的好日子,是自己挣来的。而那三个怪仙,偶尔还会偷偷来张三的铺子里喝凉白开,只是再也没人敢提洗碗的事儿了。
这天晌午,张三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忽听“咚”的一声,柜台被撞得晃了晃。抬头一瞧,门口站着三个怪人:一个穿红衣,脸膛通红像熟透的柿子;一个穿绿衣,脑袋圆滚滚赛过冬瓜;还有个穿黄衣的,腰细得能钻过门缝。
“掌柜的,打壶酒!”红衣人嗓门像敲锣。
张三揉了揉眼:“客官,小店没酒,只有凉白开。”
绿衣人眨了眨圆眼睛:“凉白开也行,要三碗,得用你那破葫芦装。”
张三心里嘀咕这三人怪得离谱,还是取来破葫芦,舀了三碗水。三人“咕咚咕咚”喝完,抹了抹嘴,黄衣人忽然说:“你这葫芦是个宝贝,我们用三个愿望换它,如何?”
张三乐了,这破葫芦是捡来的,能换三个愿望?忙点头:“行!但我得先看看你们的本事,别是骗子。”
红衣人笑了,抬手一指,柜台角落里的烂苹果忽然变得红彤彤、香喷喷。张三拿起咬了一口,甜得直眯眼。
“成!”张三把葫芦递过去,“说吧,你们要我做啥?”
红衣人说:“第一个愿望,你得在三天内,让城西磨坊的王寡妇笑出声。”
绿衣人补充:“第二个,让城北的李秀才闭嘴半个时辰。”
黄衣人最后说:“第三个,让城东的赵财主白送你一头牛。”
三人说完,化作三道光没了影,只留下一句话:“愿望达成,我们再来找你!”
张三犯了难,但为了三个愿望,还是咬咬牙出发了。
先去城西找王寡妇。这王寡妇命苦,丈夫早逝,独守磨坊,三年没笑过,脸上的皱纹能夹死蚊子。张三蹲在磨坊外,想了半天,捡起块石子,学着公鸡打鸣:“喔喔喔——”王寡妇没理。他又学狗叫:“汪汪汪——”还是没动静。
张三急了,冲进磨坊,抓起磨杆就推。磨盘转得飞快,他故意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怀里的算盘、账本撒了一地。王寡妇瞅着他狼狈的样子,嘴角动了动。张三见状,索性躺在地上学驴打滚,还故意把帽子甩到磨盘上,转得像个陀螺。
“噗嗤!”王寡妇终于笑出声,眼泪都笑出来了:“你这人,真是个活宝!”
张三爬起来,拍了拍灰,心里乐开了花——第一个任务成了!
第二天,张三去城北找李秀才。这李秀才肚子里有点墨水,就是话多,逮着谁都能说上大半天,没人能让他闭嘴。张三找到他时,李秀才正围着一群人讲“孔孟之道”,唾沫星子飞得老远。
张三挤进去,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大声说:“秀才爷,我这儿有个宝贝,能测学问高低,您要不要试试?”
李秀才一听来了兴致:“哦?何物如此神奇?”
张三拿出那块磨亮的鹅卵石:“您把这石头含在嘴里,能说话就说明学问高,说不出就是还得再读书。”
李秀才不信,张嘴就把鹅卵石含了进去。石头不大不小,刚好卡在他嘴里,想说也说不出来,只能“呜呜呜”地比划。众人看了哈哈大笑,张三趁机溜走——第二个任务也成了!
第三天,该找城东的赵财主了。这赵财主抠门得很,掉根头发都要捡起来,想让他白送一头牛,比登天还难。张三琢磨了一晚上,终于有了主意。
他一大早跑到赵财主家门前,蹲在地上假装哭。赵财主出门撞见,皱着眉问:“你哭啥?”
张三抹着眼泪:“财主爷,我昨晚梦见您了!梦里您是个大善人,说要送我一头牛,还说行善积德能长命百岁。可我醒了一看,啥也没有,您说我能不哭吗?”
赵财主愣了愣,心里嘀咕:“这梦倒是吉利。”
张三又说:“要是您不送我牛,别人知道了,会说您梦里行善,现实里抠门,多没面子呀!”
赵财主最爱面子,想了想,咬着牙说:“罢了罢了,给你一头牛!但你得跟人说,是我主动送你的!”
张三连忙点头:“那是自然!多谢财主爷行善积德!”
赵财主让人牵来一头壮牛,张三牵着牛,美滋滋地回了家——三个任务全成了!
刚到杂货铺门口,三个怪人就出现了。红衣人笑着说:“不错不错,你都做到了,说吧,第一个愿望是什么?”
张三想了想:“我想要铺子里的东西永远卖不完,省得我进货跑腿。”
绿衣人抬手一点,铺子里的油盐酱醋瞬间堆得满满当当,还冒着热气。张三乐坏了,又说:“第二个愿望,我想要个贤惠的媳妇,能陪我过日子。”
黄衣人一指,门口忽然走进个姑娘,柳叶眉、杏核眼,手里还拎着个菜篮子:“掌柜的,我是隔壁村的李四娘,听说你人好,特来给你做媳妇。”
张三笑得合不拢嘴,刚要说出第三个愿望,忽然想起什么,问:“三位仙长,我想问个事儿,你们要我那破葫芦干啥呀?”
红衣人叹了口气:“别提了,我们哥仨打赌,谁能拿到最没用的宝贝,谁就不用洗碗。你那葫芦,是我们见过最没用的,所以……”
张三听了,差点笑喷:“合着我这破葫芦,就用来换你们不洗碗啊?”
三个怪人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黄衣人说:“别管这些,快说第三个愿望!”
张三摆摆手:“第三个愿望我不想换了。”
三个怪人愣了:“为啥?”
张三说:“我现在有吃有喝,有媳妇,还有头牛,够了!要是愿望都实现了,日子还有啥意思?”
红衣人点点头:“你这小子,倒是通透。”
绿衣人说:“那我们送你个礼物吧,以后你遇到难处,喊一声‘葫芦仙’,我们就来帮你。”
黄衣人补充:“但只能帮三次,多了可不行!”
说完,三个怪人又化作三道光没了影。
后来,张三和李四娘成了亲,小杂货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有人问他,当初为啥不把第三个愿望用了,张三总是笑着说:“好日子得自己过,愿望多了,反而不踏实。”
有一次,村里闹旱灾,庄稼都快枯死了。张三想起三个怪仙的话,喊了一声“葫芦仙”。三个怪人立马出现,红衣人吹了口气,乌云密布;绿衣人挥了挥手,下起了大雨;黄衣人跺了跺脚,地里的庄稼立马绿油油的。
村民们都夸张三是个有福之人,张三却摸着后脑勺说:“不是我有福,是做人得实在,别贪得无厌。”
再后来,张三的杂货铺成了村里的聚集地,大人小孩都爱来串门。张三和李四娘生了个胖小子,取名叫“张实在”。每当有人问起三个怪仙的故事,张三就会把经过讲一遍,最后总不忘说:“最没用的宝贝,也能换最实在的日子,关键是你得肯动脑子,肯出力。”
这话传到了很远的地方,有人说张三遇到了神仙,有人说他运气好,但更多人知道,张三的好日子,是自己挣来的。而那三个怪仙,偶尔还会偷偷来张三的铺子里喝凉白开,只是再也没人敢提洗碗的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