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太平镇,镇东头住着个货郎叫张小三。这人没啥大本事,就是嘴甜,见着老太太喊婶子,见着小姑娘叫姑娘,腿脚还勤快,每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日子不算富裕,倒也饿不着。
这天傍晚,张小三收摊回家,路过镇子外的破庙。就见庙门口蹲着个乞丐,灰头土脸的,怀里抱着个黑不溜秋的瓦盆,正对着盆叹气。
张小三心善,从担子底下摸出个还热乎的菜团子,递过去:“老丈,吃点东西垫垫吧。”
乞丐抬头,露出双亮闪闪的眼睛,接过菜团子三口两口吃完,把瓦盆往张小三面前一推:“小伙子,谢你救命之恩,这盆送你了。”
张小三瞅了瞅那瓦盆,沿口都磕破了,底上还沾着泥,忍不住笑:“老丈,我要这破盆没用啊,还不如给我根柴火棍儿呢。”
乞丐神秘兮兮地说:“别嫌它破,这是聚宝盆!你往里头放啥,就能变出啥,越多越好!”
张小三压根不信,摆摆手就要走。乞丐急了,抓起块石头放进盆里,喊了声“变”,好家伙,眨眼间盆里就堆起一堆石头,差点溢出来。
张小三眼睛都看直了,赶紧把石头倒出来,小心翼翼地把瓦盆抱在怀里:“老丈,这……这太贵重了!”
乞丐哈哈一笑:“缘分天定,你拿着吧。记住,够用就好,别太贪心!”说完,转身就走进破庙,一眨眼就没影了。
张小三抱着瓦盆跑回家,把门插得死死的。他先摸出一个铜板放进盆里,小声喊“变”,铜板“哗啦啦”变成一堆,堆得像小山。他又放进一把米,米瞬间满盆,吓得他赶紧捂住盆口。
“发了!这下真发了!”张小三乐得直蹦,当晚就买了二斤肉,炖了一大锅,吃了个肚圆。
第二天,张小三没去摆摊。他找出家里唯一的银镯子,放进盆里。好家伙,一盆银镯子晃得人睁不开眼。他把镯子藏进床底下,又开始琢磨,要是放金子进去,那不就成大富翁了?
可他哪儿来的金子?正发愁呢,听见隔壁王大娘喊:“小三,借你家秤用用呗!”
王大娘是个寡妇,家里有个祖传的金戒指,平时宝贝得不行。张小三眼珠一转,赶紧应着:“来啦来啦!”
他把聚宝盆藏在柜子里,端着秤过去。闲聊时,趁王大娘转身做饭,偷偷把金戒指揣进了兜里。
回到家,张小三把金戒指放进盆里,刚要喊“变”,就听见盆里“吱呀”一声,冒出一股黑烟,紧接着,从盆里跳出一只老鼠,“嗖”地钻进了墙缝。再看盆里,金戒指没了,倒是多了一滩老鼠屎。
张小三懵了:“咋回事?难道是我弄错了?”
他不死心,又找了块银子放进去,这次倒是没变老鼠屎,可银子变成了一堆碎瓦片。张小三急了,抱着盆往破庙跑,想找乞丐问个明白,可破庙里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墙上多了一行字:“不义之财,变废为泥。”
张小三这才明白,是自己偷了王大娘的戒指,聚宝盆生气了。他脸一红,赶紧跑回王大娘家,把金戒指偷偷放了回去,还在门口放了一篮刚买的鸡蛋赔罪。
从那以后,张小三再也不敢贪不义之财了。他每天照常摆摊,只用聚宝盆变些常用的东西。比如给街坊邻居变些针线布料,给乞丐变些吃的喝的,有时候还帮村里变些种子肥料。
这天,镇上来了个姓黄的县令,是个出了名的贪官。他听说张小三有个聚宝盆,立马带人找上门来,把刀架在张小三脖子上:“把聚宝盆交出来,不然饶不了你!”
张小三吓得浑身发抖,只好把聚宝盆交了出去。黄县令抱着盆,笑得合不拢嘴,回到县衙就把家里的银子、珠宝全放进盆里,喊了声“变”。
可奇怪的是,盆里的东西不仅没增多,反而全都变成了一堆臭烘烘的泥巴。黄县令气得把盆摔在地上,可那盆比铁还硬,摔都摔不坏。
这时,聚宝盆突然说话了,声音像打雷:“贪官污吏,贪心不足,休想从我这得到好处!”
黄县令吓得魂都没了,以为是神仙显灵,赶紧磕头求饶。可聚宝盆根本不理他,反而“嗖”地一下飞了出去,直奔张小三家。
张小三正蹲在门口发愁,见聚宝盆飞回来,赶紧抱住。盆里突然掉出一锭金子,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行善积德,自有福报。”
原来,这聚宝盆认善不认恶,只有心术正的人用它,才能发挥用处。黄县令贪心又作恶,自然得不到好处。
这事很快传遍了太平镇,大家都对张小三刮目相看。张小三用聚宝盆变了些钱财,修了镇上的桥,盖了学堂,还帮穷苦人找活干。
镇西头有个懒汉叫刘二,见张小三过得越来越好,心里嫉妒得不行。他趁半夜偷偷溜进张小三家,想把聚宝盆偷走。可他刚摸到盆,就被盆里跳出的一只大癞蛤蟆咬住了手,疼得他“嗷嗷”叫,惊动了张小三,被抓了个正着。
张小三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聚宝盆往他面前一放:“刘二,这盆是好东西,但它不帮懒人,也不帮坏人。你要是想过好日子,得靠自己的双手。”
刘二脸红得像关公,挣脱手跑了。从那以后,他还真变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再也不偷懒了。
后来,那个送盆的乞丐又出现了,这次他换了身干净衣服,看着像个仙风道骨的老神仙。他对张小三说:“小伙子,你通过了考验,这聚宝盆就归你永久保管了。记住,财富再好,也不如人心向善。”
张小三点点头,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他一直用聚宝盆帮助别人,太平镇的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都称他为“活菩萨”。
有人问张小三,为啥不把聚宝盆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福。张小三笑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再说了,这盆有脾气,你要是自私,它可就不干活了!”
这话传到了别的镇子,有人专程来太平镇看聚宝盆,张小三也不藏着掖着,只要是心术正的人,都能亲眼看看这神奇的瓦盆。
久而久之,张小三和聚宝盆的故事就传开了,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民间传说。孩子们听完故事,都会说:“做人要像张小三,善良勤快不贪心!”
而那只黑不溜秋的聚宝盆,就一直放在张小三家里,每天看着镇子里的人们勤劳耕作、互帮互助,偶尔还会调皮地变出些小玩意儿,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成了太平镇最特别的“家庭成员”。
这天傍晚,张小三收摊回家,路过镇子外的破庙。就见庙门口蹲着个乞丐,灰头土脸的,怀里抱着个黑不溜秋的瓦盆,正对着盆叹气。
张小三心善,从担子底下摸出个还热乎的菜团子,递过去:“老丈,吃点东西垫垫吧。”
乞丐抬头,露出双亮闪闪的眼睛,接过菜团子三口两口吃完,把瓦盆往张小三面前一推:“小伙子,谢你救命之恩,这盆送你了。”
张小三瞅了瞅那瓦盆,沿口都磕破了,底上还沾着泥,忍不住笑:“老丈,我要这破盆没用啊,还不如给我根柴火棍儿呢。”
乞丐神秘兮兮地说:“别嫌它破,这是聚宝盆!你往里头放啥,就能变出啥,越多越好!”
张小三压根不信,摆摆手就要走。乞丐急了,抓起块石头放进盆里,喊了声“变”,好家伙,眨眼间盆里就堆起一堆石头,差点溢出来。
张小三眼睛都看直了,赶紧把石头倒出来,小心翼翼地把瓦盆抱在怀里:“老丈,这……这太贵重了!”
乞丐哈哈一笑:“缘分天定,你拿着吧。记住,够用就好,别太贪心!”说完,转身就走进破庙,一眨眼就没影了。
张小三抱着瓦盆跑回家,把门插得死死的。他先摸出一个铜板放进盆里,小声喊“变”,铜板“哗啦啦”变成一堆,堆得像小山。他又放进一把米,米瞬间满盆,吓得他赶紧捂住盆口。
“发了!这下真发了!”张小三乐得直蹦,当晚就买了二斤肉,炖了一大锅,吃了个肚圆。
第二天,张小三没去摆摊。他找出家里唯一的银镯子,放进盆里。好家伙,一盆银镯子晃得人睁不开眼。他把镯子藏进床底下,又开始琢磨,要是放金子进去,那不就成大富翁了?
可他哪儿来的金子?正发愁呢,听见隔壁王大娘喊:“小三,借你家秤用用呗!”
王大娘是个寡妇,家里有个祖传的金戒指,平时宝贝得不行。张小三眼珠一转,赶紧应着:“来啦来啦!”
他把聚宝盆藏在柜子里,端着秤过去。闲聊时,趁王大娘转身做饭,偷偷把金戒指揣进了兜里。
回到家,张小三把金戒指放进盆里,刚要喊“变”,就听见盆里“吱呀”一声,冒出一股黑烟,紧接着,从盆里跳出一只老鼠,“嗖”地钻进了墙缝。再看盆里,金戒指没了,倒是多了一滩老鼠屎。
张小三懵了:“咋回事?难道是我弄错了?”
他不死心,又找了块银子放进去,这次倒是没变老鼠屎,可银子变成了一堆碎瓦片。张小三急了,抱着盆往破庙跑,想找乞丐问个明白,可破庙里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只有墙上多了一行字:“不义之财,变废为泥。”
张小三这才明白,是自己偷了王大娘的戒指,聚宝盆生气了。他脸一红,赶紧跑回王大娘家,把金戒指偷偷放了回去,还在门口放了一篮刚买的鸡蛋赔罪。
从那以后,张小三再也不敢贪不义之财了。他每天照常摆摊,只用聚宝盆变些常用的东西。比如给街坊邻居变些针线布料,给乞丐变些吃的喝的,有时候还帮村里变些种子肥料。
这天,镇上来了个姓黄的县令,是个出了名的贪官。他听说张小三有个聚宝盆,立马带人找上门来,把刀架在张小三脖子上:“把聚宝盆交出来,不然饶不了你!”
张小三吓得浑身发抖,只好把聚宝盆交了出去。黄县令抱着盆,笑得合不拢嘴,回到县衙就把家里的银子、珠宝全放进盆里,喊了声“变”。
可奇怪的是,盆里的东西不仅没增多,反而全都变成了一堆臭烘烘的泥巴。黄县令气得把盆摔在地上,可那盆比铁还硬,摔都摔不坏。
这时,聚宝盆突然说话了,声音像打雷:“贪官污吏,贪心不足,休想从我这得到好处!”
黄县令吓得魂都没了,以为是神仙显灵,赶紧磕头求饶。可聚宝盆根本不理他,反而“嗖”地一下飞了出去,直奔张小三家。
张小三正蹲在门口发愁,见聚宝盆飞回来,赶紧抱住。盆里突然掉出一锭金子,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行善积德,自有福报。”
原来,这聚宝盆认善不认恶,只有心术正的人用它,才能发挥用处。黄县令贪心又作恶,自然得不到好处。
这事很快传遍了太平镇,大家都对张小三刮目相看。张小三用聚宝盆变了些钱财,修了镇上的桥,盖了学堂,还帮穷苦人找活干。
镇西头有个懒汉叫刘二,见张小三过得越来越好,心里嫉妒得不行。他趁半夜偷偷溜进张小三家,想把聚宝盆偷走。可他刚摸到盆,就被盆里跳出的一只大癞蛤蟆咬住了手,疼得他“嗷嗷”叫,惊动了张小三,被抓了个正着。
张小三没打他也没骂他,只是把聚宝盆往他面前一放:“刘二,这盆是好东西,但它不帮懒人,也不帮坏人。你要是想过好日子,得靠自己的双手。”
刘二脸红得像关公,挣脱手跑了。从那以后,他还真变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再也不偷懒了。
后来,那个送盆的乞丐又出现了,这次他换了身干净衣服,看着像个仙风道骨的老神仙。他对张小三说:“小伙子,你通过了考验,这聚宝盆就归你永久保管了。记住,财富再好,也不如人心向善。”
张小三点点头,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他一直用聚宝盆帮助别人,太平镇的人日子越过越红火,大家都称他为“活菩萨”。
有人问张小三,为啥不把聚宝盆藏起来,自己偷偷享福。张小三笑着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再说了,这盆有脾气,你要是自私,它可就不干活了!”
这话传到了别的镇子,有人专程来太平镇看聚宝盆,张小三也不藏着掖着,只要是心术正的人,都能亲眼看看这神奇的瓦盆。
久而久之,张小三和聚宝盆的故事就传开了,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民间传说。孩子们听完故事,都会说:“做人要像张小三,善良勤快不贪心!”
而那只黑不溜秋的聚宝盆,就一直放在张小三家里,每天看着镇子里的人们勤劳耕作、互帮互助,偶尔还会调皮地变出些小玩意儿,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成了太平镇最特别的“家庭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