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无忌听罢宋远桥讲述,胸中如堵,一股无名火起。这怒火并非冲向武当诸侠,而是直指如今堕落的明教。
他没想到在自己的世界中,明教居然堕落到如此地步。
但转念一想,他义父谢逊早年所为,固然为逼出成昆,却也搅得江湖腥风血雨;而明教诸多教规,在旁人眼中本就透着诡异阴邪。
一念至此,心意渐坚:“既如此,我便亲上光明顶走一遭!若明教真有人甘愿沉沦,嗜血作恶且冥顽不灵,那我便代行清理门户之责。”
听闻这位易兄弟愿同往光明顶,宋远桥等人喜出望外。此番剿魔平添如此强助,胜算自然大增。
路途之上,张无忌更向他们详述明教诸般底细:教中由来、五行旗特异战法及克制之道,乃至明教无上神功《乾坤大挪移》与《圣火令神功》的玄妙,皆娓娓道来。
武当诸侠初闻这等魔教秘辛,不免惊叹。
俞莲舟心细,忍不住问:“易兄弟,这等魔教密辛,缘何得知如此详尽?”
“皆因先祖亦曾身列明教,”张无忌随口应道,“彼时明教虽行事诡秘,却尚不至如眼下这般荼毒武林。”
他语带几分慨然。
一行人循光明顶方向行进,途中接连遭遇巨木旗、洪水旗拦路。然此等悍勇部众,只张无忌一人出手便已逼退。
这般惊世骇俗的武功,令宋远桥等人暗自钦服,直感其修为深湛,几追师父张三丰当年风范!
然张无忌心中怒意更炽。
观其所见五行旗众,行事散漫,号令不行,更无丝毫阵法配合,与“他”手下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明教精兵相比,直如乌合之众!
如此堕落,岂能不怒?
五日后,众人抵近约定会盟之处的“一线峡”。
但此时唯有武当一派先行抵达,其余五派都不见踪影。
张无忌对宋远桥抱拳道:“宋大侠,且请暂驻于此。容我去前路巡看,或可驱走几股明教游兵,以便各派同道安然汇集。”
宋远桥虽觉惜别,也知不便挽留,颔首道:“易兄弟高义,如此甚好。那我等在光明顶上再会!”
张无忌点头应了,目视蛛儿,想要她留下。但不待他开口,蛛儿已抢道:“前辈,我随你去!”
“也好。”张无忌应承下来,便携同蛛儿飘然远去。
望着二人身影消失,武当群豪感慨之余,殷梨亭提议道:“大哥,我等既然养足了精神,何不分头接应其余五派兄弟?”
“正有此意。”宋远桥旋即分派五位师弟各自带人前往协助。
“爹,我想去支援峨嵋派。”宋青书轻声道。
“嗯,那你跟着你六叔去。此去定要小心些……”
张无忌携着蛛儿,不再缓步徐行,身形展动,恍若惊鸿。一步迈出,便是十数丈之遥,山风过耳,吹得蛛儿衣袂猎猎。她心中震骇,愈发敬畏这位“易前辈”的修为神鬼莫测。
随后所见,更令她心惊:一人独挡锐金旗百余精锐!那鬼魅般身影,穿梭在锐金旗的锋锐箭矢与沉重兵戈。
只见那锐金旗掌旗使庄铮、副使吴劲草联手夹攻,声势惊人,还未近身,便被张无忌掌指交错间击倒。
庄铮昏迷不醒,十余子弟或伤或倒。吴劲草虽只踉跄后退,却也已脸色发青,持刀的右手不住微颤。
“阁下究竟……是何方神圣?!”吴劲草声带惊惧。
张无忌立于场中,渊渟岳峙:“我名无关紧要。你们只需将此言带给光明左使杨逍:即刻收束五行旗及各路散出部众,尽数退回光明顶上。”
话语平淡,却蕴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吴劲草本欲抗辩,触及那眼神,喉头一梗,话竟噎住。
张无忌见其默然,带着蛛儿,转身而去,如飘零之叶,转瞬无踪。
蛛儿见他面色不豫,小心翼翼探问:“前辈……你与明教有旧?”
“嗯。”张无忌点了点头。
两日之间,张无忌依此法往来如风,接连迫退五行旗其余各旗人马,强行令其退回光明顶。
五行旗教众无不憋屈惶惑:此人武功通玄,己方万般手段不仅全然无用,连近身都近不了,反被他随手击倒。他口中那“耻辱话头”,更是如刺梗喉。
张无忌此刻却无暇理会其等怨怼,唯愿六派不至与明教结下更多血仇。
至于日后如何整顿明教,或可借用义父谢逊名头,或设法探听失踪教主阳顶天下落,此刻亦暂不深思。
那另外五大门派中人,一路发觉魔教阻扰渐稀乃至消失,只觉蹊跷,疑心魔教必有更大埋伏,行进之际越发谨慎戒备。
至第三日,张无忌竟遇上了一桩不大不小的麻烦——撞上白眉鹰王麾下的天鹰教众。
或者说,是殷野王亲率人马围住了他们。
“前辈。小心!那是我爹!”蛛儿骤见为首那气度慑人的白袍中年男子,骇得慌忙缩到张无忌背后。
殷野王年过四旬,白袍胜雪,面容俊朗却隐含凌厉。
他一眼便认出那个练了千蛛万毒手、因而面容骇人的“孽女”,眼神复杂一闪即收——此时尚非计较家事之机。
他鹰目如电,扫视张无忌,拱手道:“在下殷野王,未请教兄台尊姓大名?”
张无忌没想到蛛儿乃是舅舅的女儿,也就是他表妹,更没想到会遇到自己的舅舅。
这二位可是他在世的亲人啊。
“在下易继风。”
“易继风?”殷野王心中默念数遍,确未听闻江湖有何顶尖高手唤此名姓,疑是隐世高人。
当下沉声问道:“易兄弟师承何脉?因何屡屡阻拦我明教与天鹰教行事,相助那六大门派?”
“武功乃家学渊源,”张无忌坦然应对,“至于说相助六派,更无此意。我之所为,不过是消弥刀兵,劝双方罢斗。恕我直言,贵教眼下人心不齐,纵人多势众,亦难当六派合力。何况……”他目光一扫殷野王,“天鹰教早已自立门户,你们何必又卷回这浑水?”
“哼!”殷野王脸色一沉,“易兄弟此言差矣。我天鹰教本为明教一脉,鹰王始终心系光明顶,何曾真正脱离?我明教根基深厚,岂惧六派联手!”
话音未落,四下山石草莽间陡然跃出数十劲装汉子,弯弓搭箭,寒光闪闪指向场心,只待号令齐射!
张无忌却浑若无睹,淡然道:“诚然,若明教上下同心,协力对外,六派确非敌手。可惜如今四分五裂,为一教主之位争执不休……”
“以五行旗为例子。敢问殷兄,当年五行旗创立之初的训令是什么?厚土潜行探察,锐金冲锋陷阵,巨木两翼策应,洪水烈火左右支援截断后路!何等严密?再看眼下,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这等情形,如何御敌?”
他字字如刀,又兼身上自然流露的威压之势,竟令殷野王一时语塞。
殷野王虽惊奇于其深知明教旧事,但事已至此绝不能退,当即喝道:“易继风!休得胡言!念你一身功夫不易,速速离去,否则我教子弟弓弩齐发,任你神功盖世也难全身……”
“退”字未出,异变陡生!
但见一道青影如同鬼魅般自张无忌身后丈许地面破土而出,五指如钩,直抓躲在张无忌背后的蛛儿!
正是以轻功卓绝闻名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埋伏其中。他要擒住蛛儿,只待抽身胁迫。
岂料他身形方起,陡闻一声沉喝如雷贯耳:
“留下!”
青影只觉脚踝骤然一紧,如同被铁钳牢牢扣住!一股无可抵御的巨力传来,整个人已被扯得腾空,紧接着天旋地转,重重砸落尘埃!蛛儿亦踉跄跌开。
“韦蝠王!”殷野王这才看清来人,失声惊呼。
张无忌一脚踏住尚晕头转向的青袍人胸口,劲力微吐,冷声喝问:“你便是韦一笑?那以人血为食的青翼蝠王?”
韦一笑惊魂未定,万没料到自己引以为傲的轻功竟在偷袭之下还被人生擒。
又听张无忌喝破形迹,索性嘿然冷笑:“不错,韦一笑堂堂正正在此!你要灭我明教,老子不答应!今日栽在你手,算我倒霉,要杀便杀!”颇有几分硬气。
“我问你,为何吸食人血?”张无忌脚下劲力微增。
韦一笑顿感呼吸困难,喘息道:“嘿……哈……若非老子早年练功伤了三阴经脉,寒气噬体,岂愿做那吸人血的蝙蝠!”话语中充满怨愤无奈。
“那你可有伤及明教兄弟性命?”张无忌追问。
“我!韦一笑!行事或有偏激,却也光明磊落!岂会对自己教中手足下此毒手!”
张无忌察其神色不似作伪,微微颔首,移开脚步:“假如你的病治好,可还会吸人血?”
“呸,那鬼玩意有什么好喝的。”
“好,你记住这句话。”
言罢,伸手如电,一搭一扯,韦一笑只觉身不由己站起。尚未喘息,张无忌右掌已闪电般印在他胸口膻中穴!
“噗!”
掌劲透体而入,韦一笑登时闷哼一声,蜷如熟虾。
随即便见张无忌双掌翻飞,如穿花蝴蝶,或指或掌,或拍或点,电光火石间又连击他周身十余处大穴。每一击皆蕴浑厚阴阳之气,直透入三阴脉络受损之深处。
“住手!易继风!”殷野王看得目眦欲裂,猛喝一声,不顾性命疾扑上前!
他去的快,回来更快!
张无忌看也不看,一记“回风拂柳”式,身不动,肩不摇,反手随意一拂,柔劲如潮涌出。
殷野王只觉一股柔不可御的大力涌来,身不由己倒掠回原地,落地后惊觉竟毫发无损。
也就在这时——
“噗——!”
韦一笑猛地喷出一大口血!那血色泽乌黑,竟隐隐泛着寒气!
韦一笑却吐气开声,神色反见轻松,对着惊疑不定的殷野王忙道:“野王勿惊!易兄弟不是害我,适才他是以无上玄功助治疗顽症。”
说罢,转身朝张无忌深深一揖:“韦一笑,谢过易兄弟再造深恩!”
张无忌坦然受了此礼,凛然告诫道:“你已无寒毒反噬之忧。唯盼蝠王谨守诺言,此后莫再行此吸血邪行。否则天涯海角,我都会找到你,杀了你!”最后几字,杀机凛冽。
韦一笑肃然道:“韦一笑以明教列祖之名起誓,寒根既去,永不沾人血!若有违逆,请易兄弟一掌毙之!”
殷野王见此情形,虽满腹疑云,却也挥手令教众撤去弓弩。
他心中十分不解——此人究竟是何来历?先是逼迫五行旗退回光明顶,如今又出手救治蝠王寒毒……
同样的,还有韦一笑也是好奇,忍不住问道:“易兄弟,你……为何出手救我?”
“我说过,”张无忌语气淡然,“我只为消弭这场无谓的血斗。”
此答玄妙难测,韦一笑一时语塞。
张无忌转而问道:“你们教主阳顶天何在?即便他下落不明,光明顶亦应有光明左右使执掌教务,重立新的教主才是。”
韦一笑沉默片刻,喟叹一声:“此乃教中秘事,本不该诉于外人。但易兄弟对我有活命大恩……也罢。”
他压低了声音道:“教主他……已失踪三十余年矣。光明右使,同样不知所踪。如今教中主事者,唯有光明左使杨逍。然杨逍……嘿。”
他脸上闪过一丝不忿,“其人德行难服众望,我等不愿尊其号令。当年鹰王、蝠王我,以及五行旗掌旗使、五散人,为此与他在光明顶上争执不下,险些大打出手……虽然未曾当真见血,却由此离心离德,四分五裂。”
“鹰王一怒之下,这才率众下山立了天鹰教!此次六派围攻光明顶,鹰王闻讯,不顾旧隙,毅然率众回归,誓与总坛共存亡。”
韦一笑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我明教弟子,实不相瞒,十之八九已投身于那反元复国的大业中。与武林门派仇杀,非我所愿。只是教众良莠不齐,不免多有扰民之举,加之元廷污蔑,故在百姓江湖中,名声不大好罢了。”
他语焉不详,又巧妙地避开了金毛狮王谢逊血洗江湖之事。
张无忌听到此节,心中先前郁积的怒火稍平几分:“原来如此。”
旋即又问:“那么你们的圣火令呢?明教教典有写着,如若教主不在,见圣火令如见教主,教中上下均须听令!若有此令,岂非可暂摄大位,平息纷争?”
韦、殷二人面色骤变,万料不到此人连明教这最深层的机要都了然于掌。
“圣火令……”韦一笑涩声道,“早已遗落,至今下落不明。”
“可是第三十一代教主石元在任时所失?”张无忌脸泛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神色问道。
“你……你如何连这都知晓?!”韦一笑骇然失声。
“嗯……”张无忌若有所思,“看来……是在波斯总教那里了……”他仿佛在自言自语。
韦一笑心头惊涛骇浪:“你究竟……”
“啊——!放开我!”蛛儿的叫喊声传来。
他没想到在自己的世界中,明教居然堕落到如此地步。
但转念一想,他义父谢逊早年所为,固然为逼出成昆,却也搅得江湖腥风血雨;而明教诸多教规,在旁人眼中本就透着诡异阴邪。
一念至此,心意渐坚:“既如此,我便亲上光明顶走一遭!若明教真有人甘愿沉沦,嗜血作恶且冥顽不灵,那我便代行清理门户之责。”
听闻这位易兄弟愿同往光明顶,宋远桥等人喜出望外。此番剿魔平添如此强助,胜算自然大增。
路途之上,张无忌更向他们详述明教诸般底细:教中由来、五行旗特异战法及克制之道,乃至明教无上神功《乾坤大挪移》与《圣火令神功》的玄妙,皆娓娓道来。
武当诸侠初闻这等魔教秘辛,不免惊叹。
俞莲舟心细,忍不住问:“易兄弟,这等魔教密辛,缘何得知如此详尽?”
“皆因先祖亦曾身列明教,”张无忌随口应道,“彼时明教虽行事诡秘,却尚不至如眼下这般荼毒武林。”
他语带几分慨然。
一行人循光明顶方向行进,途中接连遭遇巨木旗、洪水旗拦路。然此等悍勇部众,只张无忌一人出手便已逼退。
这般惊世骇俗的武功,令宋远桥等人暗自钦服,直感其修为深湛,几追师父张三丰当年风范!
然张无忌心中怒意更炽。
观其所见五行旗众,行事散漫,号令不行,更无丝毫阵法配合,与“他”手下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的明教精兵相比,直如乌合之众!
如此堕落,岂能不怒?
五日后,众人抵近约定会盟之处的“一线峡”。
但此时唯有武当一派先行抵达,其余五派都不见踪影。
张无忌对宋远桥抱拳道:“宋大侠,且请暂驻于此。容我去前路巡看,或可驱走几股明教游兵,以便各派同道安然汇集。”
宋远桥虽觉惜别,也知不便挽留,颔首道:“易兄弟高义,如此甚好。那我等在光明顶上再会!”
张无忌点头应了,目视蛛儿,想要她留下。但不待他开口,蛛儿已抢道:“前辈,我随你去!”
“也好。”张无忌应承下来,便携同蛛儿飘然远去。
望着二人身影消失,武当群豪感慨之余,殷梨亭提议道:“大哥,我等既然养足了精神,何不分头接应其余五派兄弟?”
“正有此意。”宋远桥旋即分派五位师弟各自带人前往协助。
“爹,我想去支援峨嵋派。”宋青书轻声道。
“嗯,那你跟着你六叔去。此去定要小心些……”
张无忌携着蛛儿,不再缓步徐行,身形展动,恍若惊鸿。一步迈出,便是十数丈之遥,山风过耳,吹得蛛儿衣袂猎猎。她心中震骇,愈发敬畏这位“易前辈”的修为神鬼莫测。
随后所见,更令她心惊:一人独挡锐金旗百余精锐!那鬼魅般身影,穿梭在锐金旗的锋锐箭矢与沉重兵戈。
只见那锐金旗掌旗使庄铮、副使吴劲草联手夹攻,声势惊人,还未近身,便被张无忌掌指交错间击倒。
庄铮昏迷不醒,十余子弟或伤或倒。吴劲草虽只踉跄后退,却也已脸色发青,持刀的右手不住微颤。
“阁下究竟……是何方神圣?!”吴劲草声带惊惧。
张无忌立于场中,渊渟岳峙:“我名无关紧要。你们只需将此言带给光明左使杨逍:即刻收束五行旗及各路散出部众,尽数退回光明顶上。”
话语平淡,却蕴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吴劲草本欲抗辩,触及那眼神,喉头一梗,话竟噎住。
张无忌见其默然,带着蛛儿,转身而去,如飘零之叶,转瞬无踪。
蛛儿见他面色不豫,小心翼翼探问:“前辈……你与明教有旧?”
“嗯。”张无忌点了点头。
两日之间,张无忌依此法往来如风,接连迫退五行旗其余各旗人马,强行令其退回光明顶。
五行旗教众无不憋屈惶惑:此人武功通玄,己方万般手段不仅全然无用,连近身都近不了,反被他随手击倒。他口中那“耻辱话头”,更是如刺梗喉。
张无忌此刻却无暇理会其等怨怼,唯愿六派不至与明教结下更多血仇。
至于日后如何整顿明教,或可借用义父谢逊名头,或设法探听失踪教主阳顶天下落,此刻亦暂不深思。
那另外五大门派中人,一路发觉魔教阻扰渐稀乃至消失,只觉蹊跷,疑心魔教必有更大埋伏,行进之际越发谨慎戒备。
至第三日,张无忌竟遇上了一桩不大不小的麻烦——撞上白眉鹰王麾下的天鹰教众。
或者说,是殷野王亲率人马围住了他们。
“前辈。小心!那是我爹!”蛛儿骤见为首那气度慑人的白袍中年男子,骇得慌忙缩到张无忌背后。
殷野王年过四旬,白袍胜雪,面容俊朗却隐含凌厉。
他一眼便认出那个练了千蛛万毒手、因而面容骇人的“孽女”,眼神复杂一闪即收——此时尚非计较家事之机。
他鹰目如电,扫视张无忌,拱手道:“在下殷野王,未请教兄台尊姓大名?”
张无忌没想到蛛儿乃是舅舅的女儿,也就是他表妹,更没想到会遇到自己的舅舅。
这二位可是他在世的亲人啊。
“在下易继风。”
“易继风?”殷野王心中默念数遍,确未听闻江湖有何顶尖高手唤此名姓,疑是隐世高人。
当下沉声问道:“易兄弟师承何脉?因何屡屡阻拦我明教与天鹰教行事,相助那六大门派?”
“武功乃家学渊源,”张无忌坦然应对,“至于说相助六派,更无此意。我之所为,不过是消弥刀兵,劝双方罢斗。恕我直言,贵教眼下人心不齐,纵人多势众,亦难当六派合力。何况……”他目光一扫殷野王,“天鹰教早已自立门户,你们何必又卷回这浑水?”
“哼!”殷野王脸色一沉,“易兄弟此言差矣。我天鹰教本为明教一脉,鹰王始终心系光明顶,何曾真正脱离?我明教根基深厚,岂惧六派联手!”
话音未落,四下山石草莽间陡然跃出数十劲装汉子,弯弓搭箭,寒光闪闪指向场心,只待号令齐射!
张无忌却浑若无睹,淡然道:“诚然,若明教上下同心,协力对外,六派确非敌手。可惜如今四分五裂,为一教主之位争执不休……”
“以五行旗为例子。敢问殷兄,当年五行旗创立之初的训令是什么?厚土潜行探察,锐金冲锋陷阵,巨木两翼策应,洪水烈火左右支援截断后路!何等严密?再看眼下,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这等情形,如何御敌?”
他字字如刀,又兼身上自然流露的威压之势,竟令殷野王一时语塞。
殷野王虽惊奇于其深知明教旧事,但事已至此绝不能退,当即喝道:“易继风!休得胡言!念你一身功夫不易,速速离去,否则我教子弟弓弩齐发,任你神功盖世也难全身……”
“退”字未出,异变陡生!
但见一道青影如同鬼魅般自张无忌身后丈许地面破土而出,五指如钩,直抓躲在张无忌背后的蛛儿!
正是以轻功卓绝闻名的青翼蝠王韦一笑埋伏其中。他要擒住蛛儿,只待抽身胁迫。
岂料他身形方起,陡闻一声沉喝如雷贯耳:
“留下!”
青影只觉脚踝骤然一紧,如同被铁钳牢牢扣住!一股无可抵御的巨力传来,整个人已被扯得腾空,紧接着天旋地转,重重砸落尘埃!蛛儿亦踉跄跌开。
“韦蝠王!”殷野王这才看清来人,失声惊呼。
张无忌一脚踏住尚晕头转向的青袍人胸口,劲力微吐,冷声喝问:“你便是韦一笑?那以人血为食的青翼蝠王?”
韦一笑惊魂未定,万没料到自己引以为傲的轻功竟在偷袭之下还被人生擒。
又听张无忌喝破形迹,索性嘿然冷笑:“不错,韦一笑堂堂正正在此!你要灭我明教,老子不答应!今日栽在你手,算我倒霉,要杀便杀!”颇有几分硬气。
“我问你,为何吸食人血?”张无忌脚下劲力微增。
韦一笑顿感呼吸困难,喘息道:“嘿……哈……若非老子早年练功伤了三阴经脉,寒气噬体,岂愿做那吸人血的蝙蝠!”话语中充满怨愤无奈。
“那你可有伤及明教兄弟性命?”张无忌追问。
“我!韦一笑!行事或有偏激,却也光明磊落!岂会对自己教中手足下此毒手!”
张无忌察其神色不似作伪,微微颔首,移开脚步:“假如你的病治好,可还会吸人血?”
“呸,那鬼玩意有什么好喝的。”
“好,你记住这句话。”
言罢,伸手如电,一搭一扯,韦一笑只觉身不由己站起。尚未喘息,张无忌右掌已闪电般印在他胸口膻中穴!
“噗!”
掌劲透体而入,韦一笑登时闷哼一声,蜷如熟虾。
随即便见张无忌双掌翻飞,如穿花蝴蝶,或指或掌,或拍或点,电光火石间又连击他周身十余处大穴。每一击皆蕴浑厚阴阳之气,直透入三阴脉络受损之深处。
“住手!易继风!”殷野王看得目眦欲裂,猛喝一声,不顾性命疾扑上前!
他去的快,回来更快!
张无忌看也不看,一记“回风拂柳”式,身不动,肩不摇,反手随意一拂,柔劲如潮涌出。
殷野王只觉一股柔不可御的大力涌来,身不由己倒掠回原地,落地后惊觉竟毫发无损。
也就在这时——
“噗——!”
韦一笑猛地喷出一大口血!那血色泽乌黑,竟隐隐泛着寒气!
韦一笑却吐气开声,神色反见轻松,对着惊疑不定的殷野王忙道:“野王勿惊!易兄弟不是害我,适才他是以无上玄功助治疗顽症。”
说罢,转身朝张无忌深深一揖:“韦一笑,谢过易兄弟再造深恩!”
张无忌坦然受了此礼,凛然告诫道:“你已无寒毒反噬之忧。唯盼蝠王谨守诺言,此后莫再行此吸血邪行。否则天涯海角,我都会找到你,杀了你!”最后几字,杀机凛冽。
韦一笑肃然道:“韦一笑以明教列祖之名起誓,寒根既去,永不沾人血!若有违逆,请易兄弟一掌毙之!”
殷野王见此情形,虽满腹疑云,却也挥手令教众撤去弓弩。
他心中十分不解——此人究竟是何来历?先是逼迫五行旗退回光明顶,如今又出手救治蝠王寒毒……
同样的,还有韦一笑也是好奇,忍不住问道:“易兄弟,你……为何出手救我?”
“我说过,”张无忌语气淡然,“我只为消弭这场无谓的血斗。”
此答玄妙难测,韦一笑一时语塞。
张无忌转而问道:“你们教主阳顶天何在?即便他下落不明,光明顶亦应有光明左右使执掌教务,重立新的教主才是。”
韦一笑沉默片刻,喟叹一声:“此乃教中秘事,本不该诉于外人。但易兄弟对我有活命大恩……也罢。”
他压低了声音道:“教主他……已失踪三十余年矣。光明右使,同样不知所踪。如今教中主事者,唯有光明左使杨逍。然杨逍……嘿。”
他脸上闪过一丝不忿,“其人德行难服众望,我等不愿尊其号令。当年鹰王、蝠王我,以及五行旗掌旗使、五散人,为此与他在光明顶上争执不下,险些大打出手……虽然未曾当真见血,却由此离心离德,四分五裂。”
“鹰王一怒之下,这才率众下山立了天鹰教!此次六派围攻光明顶,鹰王闻讯,不顾旧隙,毅然率众回归,誓与总坛共存亡。”
韦一笑顿了顿,继续道:“至于我明教弟子,实不相瞒,十之八九已投身于那反元复国的大业中。与武林门派仇杀,非我所愿。只是教众良莠不齐,不免多有扰民之举,加之元廷污蔑,故在百姓江湖中,名声不大好罢了。”
他语焉不详,又巧妙地避开了金毛狮王谢逊血洗江湖之事。
张无忌听到此节,心中先前郁积的怒火稍平几分:“原来如此。”
旋即又问:“那么你们的圣火令呢?明教教典有写着,如若教主不在,见圣火令如见教主,教中上下均须听令!若有此令,岂非可暂摄大位,平息纷争?”
韦、殷二人面色骤变,万料不到此人连明教这最深层的机要都了然于掌。
“圣火令……”韦一笑涩声道,“早已遗落,至今下落不明。”
“可是第三十一代教主石元在任时所失?”张无忌脸泛一丝难以言喻的古怪神色问道。
“你……你如何连这都知晓?!”韦一笑骇然失声。
“嗯……”张无忌若有所思,“看来……是在波斯总教那里了……”他仿佛在自言自语。
韦一笑心头惊涛骇浪:“你究竟……”
“啊——!放开我!”蛛儿的叫喊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