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学渊源,她以前的家里是中医世家。
不才,她什么都没学会。只会背几篇方子。
见惯了人间别离,生生死死,很多人病到最后一无所有。不只是财,就连家人都会一个个主动放弃,选择离开。
这事无可指摘。毕竟一场长久的疾病里,备受折磨的不止有当事人。
能违背天性守在一隅,陪着家人的人,都很厉害。
是谢依水格外佩服的存在。
小儿年幼,还顶着生理厌恶安坐小槛、亲守门户。“姨母在夸你,做得不错!”
得到家中长辈的肯定夸奖,这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堪比放假的大事。屠弛瑞不好意思了,垂下眼睫,两手纠缠。“这有什么…”
谢依水跨过门槛,“等你父亲醒来,我定是要在他面前夸一夸你的。”
哇!!!
在父亲面前夸他!屠弛瑞眼神惊喜,猛然回道:“哥哥送妹妹回小院,刚才我们都是一起的。”
谢依水的声音随着她的步伐逐渐拉远,“我会挨个说的。”
呀~
屠弛瑞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将头埋下,他都这么大了,应该稳重点儿嘻嘻嘻。
天晴风轻,即使气温节节攀升,今日的元城都似乎比往日稍显温柔。
扈既如坐在廊下一角打盹儿,面前是还燃着火的炭炉。药已经喂下,上面温的是水比米多的‘粥’。
谢依水打开看了一眼,清汤寡水,适合病人。
屠加若是醒了吃这些补充体力最好,太长时间不进荤腥,所有的东西都得循序渐进。
掀盖的动静轻微忽略不计,但扈既如还是醒了。
汤药需注意,吃食更是。
要不然扈既如也不用亲自守着。“三娘~”声音嘶哑,疲惫过度。
“你去休息,我给你看着。”谢依水寻个舒服的姿势坐下,“缠绵病榻数日,哪怕人醒了估计也就清醒片刻。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的身体。”别爹醒了娘又倒了。
“重病是持久仗,不争一时光阴。”后期恢复更累,从汤药到饮食,再到复健。都是难关。
扈既如心中是难言的酸涩,时至今日三娘都在安慰照拂她。
擦擦眼泪,“父亲知晓你北上求药了。”家里肯定因她一团乱。
谢依水观扈既如神色,“你给他写的?”
扈既如垂首,“瞒怎么瞒得过去,父亲本就机敏,越瞒他只会越生气。”就算她不说,父亲照样能猜出来。
能在京都混出头的人,没一个简单的。
她不知父亲如何升的高位,但这里面肯定另有筹谋。
京都太远,扈既如很多时候都只能遥望东南,按下疑窦不表。
“那他回信了吗?”谢依水盯着炉火随口问道。
回信?
扈既如大惊,“没有!”父亲没有回信!!
她霍然站起,父亲很有可能出事了。
他不会是被气晕了吧?
扈既如盯着三娘的头顶缓缓坐下,完了完了完了……她把自个儿亲爹给气晕了。
捂着嘴,扈既如将心里的猜测从牙缝里挤出。
谢依水不疾不徐地拿起一旁的手巾,手巾盖在汤罐双耳,汤罐移开放到一处高地。铁夹拾起,她翻动炭火,加了一块新炭。“我已经去信京都,他大概率没事。”
人会被执念迷住七窍,只要扈成玉生死未卜,扈赏春就舍不得死。
扈既如觉得三娘有点太冷静了,“三娘,我突然看不懂你们了。”你和父亲似乎都在离我越来越远。
将汤罐重新放回去,“看懂了会帮助你去困醒神吗?”
谢依水再度提醒她该去休息了,还有空研究这些,多半是不够累。
将人送走,欧阳徐望来到廊下柔弱失神。
老人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茫然,“我累了一个晚上,终于略微好转。但我怎么不太高兴。”
这话只能对谢依水说,欧阳徐望直觉他要是敢跟其他人,尤其是扈府的其他主子说,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你还要累好几个晚上。”真相总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京都来人,眼下屠加必须醒过来把那些人锤死。欧阳大夫,您任重而道远。”
他是南不岱送来的人,南不岱要做什么具体的不用想,摁死其他的大小王都是顺手的事。
哪怕之前没想法,现在天时地利就差一个‘人’。屠加眼下就是进了阎王殿,欧阳徐望都得贷款还魂。
知道真相的人眼袋掉下来,“女郎还是深谙驭人之道。”管他是骡子是马,套着鞭就喊驾。
谢依水好心将清汤寡水双手奉上,“您也得保重身体。”
做一个健壮的、不被定义的……高能量老人。
欧阳徐望叹一口气,双手接过,“多谢女郎关怀。”
吹着碗小酌几口,“没味儿啊这是。”
“里面那人的,有味就怪了。”
“诶~”欧阳徐望医者道心常在,“再苦都没有病人苦。”
尚为病者忧虑,医者仁心不外如是。
谢依水昨天日暮归家,属长夜伊始。当时街道上行人零星,不算多。
所以现在外面,知道她此刻待在扈府的人没几个。
一晃三日,外头已经有点风声鹤唳。
监牢的人日益增多,不知哪方势力在作祟,被抓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
某一日,城中一户人家发现自家隔壁的邻居已经好久没开门了。担忧对方一家老小出事,攀上高头了望,室内残破潦乱,俨然人去楼空。
作为邻居自当有几分面子情,若是移居别处,谁家不是敬告周邻,好聚好散。
如此情状,肯定是出事了。
邻居一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家,家中尚有幼儿。该户人家既担心对方出事,又惶恐祸事牵连己身。他们住得这么近,对方遭遇不测,难道他们这些邻舍又能好过。
如此惶惶气氛悄悄在元城蔓延。
不知哪来的风声,那户人家被官兵押入监牢的消息不胫而走,城中气氛瞬间降至冰点,百姓人人自危。
张尧学累了,他真的累了。
作为一州知府,在京都使者面前,他就是个小喽啰。
偏元城百姓认他这张脸,他这身官服。城中矛盾一触即发,百姓的口号是——狗知府,错枉人,不学礼,不做人。
那是,他都做狗了还能是人吗。
不才,她什么都没学会。只会背几篇方子。
见惯了人间别离,生生死死,很多人病到最后一无所有。不只是财,就连家人都会一个个主动放弃,选择离开。
这事无可指摘。毕竟一场长久的疾病里,备受折磨的不止有当事人。
能违背天性守在一隅,陪着家人的人,都很厉害。
是谢依水格外佩服的存在。
小儿年幼,还顶着生理厌恶安坐小槛、亲守门户。“姨母在夸你,做得不错!”
得到家中长辈的肯定夸奖,这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堪比放假的大事。屠弛瑞不好意思了,垂下眼睫,两手纠缠。“这有什么…”
谢依水跨过门槛,“等你父亲醒来,我定是要在他面前夸一夸你的。”
哇!!!
在父亲面前夸他!屠弛瑞眼神惊喜,猛然回道:“哥哥送妹妹回小院,刚才我们都是一起的。”
谢依水的声音随着她的步伐逐渐拉远,“我会挨个说的。”
呀~
屠弛瑞红着脸不好意思地将头埋下,他都这么大了,应该稳重点儿嘻嘻嘻。
天晴风轻,即使气温节节攀升,今日的元城都似乎比往日稍显温柔。
扈既如坐在廊下一角打盹儿,面前是还燃着火的炭炉。药已经喂下,上面温的是水比米多的‘粥’。
谢依水打开看了一眼,清汤寡水,适合病人。
屠加若是醒了吃这些补充体力最好,太长时间不进荤腥,所有的东西都得循序渐进。
掀盖的动静轻微忽略不计,但扈既如还是醒了。
汤药需注意,吃食更是。
要不然扈既如也不用亲自守着。“三娘~”声音嘶哑,疲惫过度。
“你去休息,我给你看着。”谢依水寻个舒服的姿势坐下,“缠绵病榻数日,哪怕人醒了估计也就清醒片刻。这个时候,你最重要的是保重自己的身体。”别爹醒了娘又倒了。
“重病是持久仗,不争一时光阴。”后期恢复更累,从汤药到饮食,再到复健。都是难关。
扈既如心中是难言的酸涩,时至今日三娘都在安慰照拂她。
擦擦眼泪,“父亲知晓你北上求药了。”家里肯定因她一团乱。
谢依水观扈既如神色,“你给他写的?”
扈既如垂首,“瞒怎么瞒得过去,父亲本就机敏,越瞒他只会越生气。”就算她不说,父亲照样能猜出来。
能在京都混出头的人,没一个简单的。
她不知父亲如何升的高位,但这里面肯定另有筹谋。
京都太远,扈既如很多时候都只能遥望东南,按下疑窦不表。
“那他回信了吗?”谢依水盯着炉火随口问道。
回信?
扈既如大惊,“没有!”父亲没有回信!!
她霍然站起,父亲很有可能出事了。
他不会是被气晕了吧?
扈既如盯着三娘的头顶缓缓坐下,完了完了完了……她把自个儿亲爹给气晕了。
捂着嘴,扈既如将心里的猜测从牙缝里挤出。
谢依水不疾不徐地拿起一旁的手巾,手巾盖在汤罐双耳,汤罐移开放到一处高地。铁夹拾起,她翻动炭火,加了一块新炭。“我已经去信京都,他大概率没事。”
人会被执念迷住七窍,只要扈成玉生死未卜,扈赏春就舍不得死。
扈既如觉得三娘有点太冷静了,“三娘,我突然看不懂你们了。”你和父亲似乎都在离我越来越远。
将汤罐重新放回去,“看懂了会帮助你去困醒神吗?”
谢依水再度提醒她该去休息了,还有空研究这些,多半是不够累。
将人送走,欧阳徐望来到廊下柔弱失神。
老人眼中闪烁着对生活的茫然,“我累了一个晚上,终于略微好转。但我怎么不太高兴。”
这话只能对谢依水说,欧阳徐望直觉他要是敢跟其他人,尤其是扈府的其他主子说,他绝对吃不了兜着走。
“因为你还要累好几个晚上。”真相总是那么令人难以接受,“京都来人,眼下屠加必须醒过来把那些人锤死。欧阳大夫,您任重而道远。”
他是南不岱送来的人,南不岱要做什么具体的不用想,摁死其他的大小王都是顺手的事。
哪怕之前没想法,现在天时地利就差一个‘人’。屠加眼下就是进了阎王殿,欧阳徐望都得贷款还魂。
知道真相的人眼袋掉下来,“女郎还是深谙驭人之道。”管他是骡子是马,套着鞭就喊驾。
谢依水好心将清汤寡水双手奉上,“您也得保重身体。”
做一个健壮的、不被定义的……高能量老人。
欧阳徐望叹一口气,双手接过,“多谢女郎关怀。”
吹着碗小酌几口,“没味儿啊这是。”
“里面那人的,有味就怪了。”
“诶~”欧阳徐望医者道心常在,“再苦都没有病人苦。”
尚为病者忧虑,医者仁心不外如是。
谢依水昨天日暮归家,属长夜伊始。当时街道上行人零星,不算多。
所以现在外面,知道她此刻待在扈府的人没几个。
一晃三日,外头已经有点风声鹤唳。
监牢的人日益增多,不知哪方势力在作祟,被抓的对象范围逐渐扩大。
某一日,城中一户人家发现自家隔壁的邻居已经好久没开门了。担忧对方一家老小出事,攀上高头了望,室内残破潦乱,俨然人去楼空。
作为邻居自当有几分面子情,若是移居别处,谁家不是敬告周邻,好聚好散。
如此情状,肯定是出事了。
邻居一家都是老实本分的人家,家中尚有幼儿。该户人家既担心对方出事,又惶恐祸事牵连己身。他们住得这么近,对方遭遇不测,难道他们这些邻舍又能好过。
如此惶惶气氛悄悄在元城蔓延。
不知哪来的风声,那户人家被官兵押入监牢的消息不胫而走,城中气氛瞬间降至冰点,百姓人人自危。
张尧学累了,他真的累了。
作为一州知府,在京都使者面前,他就是个小喽啰。
偏元城百姓认他这张脸,他这身官服。城中矛盾一触即发,百姓的口号是——狗知府,错枉人,不学礼,不做人。
那是,他都做狗了还能是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