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滕王阁序》2-《直播,给古人看中华上下五千年》

  “岂有此理,这简直就是荒唐,肯定就是老八老九他们造的谣。”

  雍正朝的雍正皇帝一张脸黑成的假如墨水一样。

  桌子上原本堆的整整齐齐的奏折也被他推的乱七八糟的。

  可想而知他有多气愤。

  这谣言简直就是传的荒唐。

  什么叫做把“十”改成了别的字。

  这些后世人也不想想就凭老14的的这个排序能够越过前面的兄弟们成为皇帝吗。

  况且就像后世所说的那样,传位圣旨是满蒙汉三道旨意一起揭开的。

  就算自己能改了汉文的那一道,那其他的两道又要怎么改?

  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就是老八老九这些不省心的做的。

  也就只有他们才会用如此下三滥的手段来抹黑自己。

  越想越气的雍正只觉得先前给他们改了一个名字到底是便宜他们了。

  刚要进去的胤祥苦涩一笑。

  他今天就不应该进宫来,麻烦事儿大了。

  也不知道这个谣言是谁传出去的,难不成他们真的是活够了吗?

  【你来了这滕王阁你看到了圣旨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里面不只是有汉字,里面还会有满文,有的还会有蒙文。

  它都会同样的内容拿这几种语言再翻译几遍然后才能传下去。】

  大明,朱元璋满脸不屑。

  “这群鞑子就是想的多,一道传位甚至都能整出这些花样来。”

  有这些心思还不如去关心一下百姓们也不至于最后会变成那样。

  【完了我还去了趟江西省国,本来是打算去看看玉漱公主的,这很震撼。

  远看是和真人一模一样,近看是用瓷一层一层雕出来的。

  但是我发现省博里的文物太能整活了。

  你看这些鸡,猴,猪,狗,牛,马。

  你都能认得出来,但是你尤其看这一个,你能猜出来它是什么吗?

  有点儿像生肖。

  古代从这里跟中原的文化应该不太一样。】

  看着天幕上那惟妙惟肖的动物各朝的百姓们纷纷睁大了双眼。

  “你们还别说,这仔细一瞧还真挺像的。”

  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无差别。

  就连那毛都雕刻出来了。

  “那些贵人们玩的就是花,也不知道一些动物有什么好摆出来的?”

  【你像古代的时候有好多人身兽首的文物。

  再看看这个,这个能打个标题《震惊,发现早期版美人鱼》

  看这个人面鱼身的,然后还有那个人面虫身的。

  然后还有好多各种乱七八糟不方便讲的这些东西。

  其实逛博物馆很好玩。】

  “这个不是鲛人吗?”

  “这么丑的玩意儿也好意思摆出来,后世人也真是没有见过什么好的东西!”

  看着天幕中那个丑萌丑萌的小鲛人乾隆满脸嫌弃。

  这种玩意儿在他这里是连桌面都上不了也不知道后世有什么好稀奇的。

  他随意把玩的一件哪一件不比这个精细。

  还有那个虫不虫人不人的玩意儿……

  不说了,看一眼都觉得恶心。

  【你发现古人它是古不是土。

  我记得之前有个视频一个人穿一个宋代的衣服,然后扎个腰带,好多人都说这腰带太现代了。

  但是朋友们,这个腰带就是标准的古代腰带。

  除此之外古人的审美那是相当高的。

  金腰带,玉腰带,你看博物馆里这里面通体都是用玉做的环带,然后里面还做了雕刻。】

  作为后世人口中的古人们十分无语。

  “拜托,我们只是古人而已又不是没有审美,这些东西不都是很普遍的吗?”

  他们实在是不理解,为什么他们在后世人的印象中会是一个没有审美的人。

  特别是那些富贵人家些,喝的用的哪一样不是最精细的。

  所以他们到底是怎么才给了后世人这个印象的呢?

  【再看这个。

  在众多瓷器里面我一眼我就认出来他一定是乾隆时期的东西。

  你像康熙,雍正哪怕是光绪时期的他这个瓷器都主讲一个素雅,但是只有乾隆的审美非常的张扬,也可以称之为奔放。

  你看这个大胆的撞色拼接,然后再加上粉色配这个黄色,少女心也满满的。

  然后你去地方博物馆你会发现有一个特点,很多地方只有一个空的展柜,里面给你立了一个卡片儿。

  哎,这就是好多文物都已经出差了。

  那至于出差去哪了?懂得都懂。】

  【然后我去南昌发现了个很有意思的点,有个地方叫万寿宫,那个里面有一口锁龙井。

  其实锁龙井一直分布在全国的很多地方。

  比如武汉,吉林,北京这些都有。

  有机会的朋友一定去看一下。

  尤其是晚上,那种深不见底,水深为渊的感觉。

  传说有人探测过,说这个铁链很长,拉动的时候会能感觉到井水的翻滚。

  说井底会传出一股牛鸣的声音。

  但是这些都只是传说,并不是说有什么实证。】

  “锁龙井,就我们那边也有,听村里的老人说是用来锁住那井里面的神秘东西的。”

  锁龙井这一出倒是让所有人都十分熟悉。

  毕竟这玩意儿几乎是在各地都有过传说,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不过他们也不敢凑上前去查看,主要是看着的确是有些恐怖。

  还有一拉动铁链就会发出轰隆隆的声音,听起来还是怪恐怖的。

  【我建议大家在这个四五点钟天还没完全黑,然后等一会儿还能赶上夕阳的时候再去登阁。

  那一刻,你会真的感觉到什么叫文化传承的力量。

  我们的历史没有断代,千年前的古籍至今依然流传至今风格的那一瞬间。

  你会觉得此刻你所眼见的夕阳和王勃所见的并无区别,依旧是当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那么有人会不会背《滕王阁序》的呢?

  哼,那还不简单。

  我上去就是庆历4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滕王阁序》确实牛被称为千古第一骈文。】

  “什么东西,这是我写的那个《滕王阁序》吗?”

  “我怎么不记得还有这么一句?”

  作为《滕王阁序》的作者本人,原本兴致勃勃的王勃满头疑问。

  这后世人说的是他写的那个《滕王阁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