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入洛-《南朝玄怪录》

  天亮了,王罴辛纂才发现主将跑路了。夭寿啊,这下还怎么守城?

  现在尔朱世隆都跑了,他们更没道理替尔朱家送死,于是索性开关投降。

  其实辛纂还是想守一守的,结果被王罴直接绑了,送给了元颢做见面礼。

  于是白袍军不费一兵一卒,便占据了虎牢关!

  而且尔朱世隆逃跑的太过仓促,都没来得及跟自己人打招呼。

  他两个弟弟尔朱世承与尔朱袭,听闻荥阳城破,还赶忙率领万余部曲,前来虎牢关支援兄长……

  结果被白袍军一战成擒,两人一个都没跑掉。

  尔朱世承与尔朱袭皆被元颢下令活剐,两人一边受刑,一边大骂尔朱世隆不是个东西,直到气绝……

  被尔朱世隆坑的,又岂止他两个弟弟。就连洛阳城的皇帝元子攸,这下都不得不跑路了。

  当然也有人劝元子攸,不要逃跑,率领禁卫军守卫洛阳。

  但这时,白袍军的威名已经传遍洛阳。家里有孩子夜里哭闹不睡,大人便会说‘白袍军来了’。再淘的孩子,都登时大气不敢喘……

  元子攸实在没有勇气面对恐怖的白袍军。何况他不过是傀儡皇帝,去留半分不由己。

  果然,担任直阁将军的尔朱度律,很快便按照尔朱荣的指示,请他前往山西北狩。

  于是当天下午,元子攸便乘坐马车,在契胡骑兵的裹挟下,狼狈逃离了洛阳皇宫,渡过黄河避难。

  为了防止白袍军追来,他还命人烧毁了河桥,并将所有的舟船藏在北岸,不给白袍军使用。

  ~~

  翌日一早,任元便率领百余游骑,渡过洛水,小心翼翼来到了洛阳城下侦查。

  晨光中,这座华夏文明的神圣古都,渐渐将它宏伟的轮廓,纤毫毕现的展示在这些南朝人的眼前。

  所有人都情不自禁露出了仰慕之色,这就是他们魂牵梦萦的故都啊……哪怕已经在南朝生活了几百年,建康也没法取代洛阳在他们心中的地位。

  良久,众人才从瞻仰故都的震撼中回过神来,开始观察城头的布防。

  他们本以为魏军会严阵以待,却没想到城头挂起了白旗……

  “这就投降了?”陈霸先使劲揉了揉眼睛。“北伐,这么简单的吗?”

  南朝历次北伐,洛阳都是终点,这次也不例外。

  “不会有诈吧?”杨忠谨慎道。而且他心底里,隐隐有些不希望,北朝输得这么丢人。

  “怎么会呢?”任元摇摇头,笑道:“这可是洛阳啊,城头挂起的白旗,对整个北朝都是沉重的打击。”

  “是这个理儿。”杨忠陈霸先点头同意。

  “走,上去看看去。”任元不再废话,带着小伙伴闪身出现在洛阳城头。

  也不知是洛阳没有金陵大阵那样的禁制,还是已经撤掉了。总之,他可以正常的瞬移。

  城头守军被不速之客吓了一跳,但看清他们身上白色的战袍,便露出敬畏之色问道:“诸位可是白袍军?”

  “正是。”任元点点头,指着高悬的白旗道:“你们投降了吗?”

  “是。”守将毕恭毕敬答道:“皇上北狩前,特意下旨不必抵抗,以免洛阳再遭不必要的伤亡。”

  任元等人本以为这只是留下的人,把投降责任甩给元子攸的说辞。但进京一看,只见文武百官俱在,皇宫里的陈设也纹丝未动。百姓虽然略有不安,但市面大体太平,还有不少开店的。

  显然,元子攸真的下旨安抚百姓……

  这让众人颇感意外,本来以为元子攸是个胆小鬼,没想到格局还挺大咧……

  ~~

  两日后,元颢在白袍军以及元晖业、丘大千等人的护卫下,浩浩荡荡沿着伊水畔的洛阳东道入京。

  临淮王元彧、安丰王元延明率文武百官出城二十里迎接圣驾,无缝连接了属于是。

  元颢北伐以来,一直表现的很低调。此时终于不装了,摆出十足十的皇帝架势,坦然接受了群臣的跪拜,又发表了一番,‘朕奉天命讨贼,所到之处官民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赖列祖列宗庇佑,终于光复社稷’之类的‘获奖感言’。

  群臣自然恭听圣训,还得不断高呼‘皇上万岁,天佑大魏’……

  白袍军众将冷眼旁观,心里却贼不爽。

  “他妈的,光自吹自擂,一个字儿也不提咱们。”胡龙牙啐一口。

  “让他怎么说?”宋景休笑道:“难道说,朕打回洛阳,全靠七千南朝兵,我自己的部队一仗都没打?那不太伤人伤己了?”

  “嘿嘿,有道理,确实有点伤他。”众将纷纷点头,也就不在意这点小事儿了。

  郊迎仪式结束后,元颢便打起了群臣带来的皇帝仪仗,威风凛凛继续向洛阳城进发。

  白袍军将士沉默跟随。

  一路上,北魏文武纷纷侧目,打量着已经不足七千人的白袍军,轻声议论着他们到底厉害在哪里……

  其实胡龙牙没必要不忿,他们恐怖的战绩摆在那里,根本不需要张牙舞爪,那一身纯白的战袍,就是最耀眼的存在。

  黄昏时分,队伍来到洛阳城下。

  白袍军将士们难免又发出,任元几人前日的感慨。

  “这就是传说中的洛阳啊?”

  “咱们这算是北伐成功了?”

  “当然。”胡龙牙这时候又高兴起来,傲然道:“北伐就是收复洛阳,收复了洛阳,北伐就成功了!”

  “那咱们岂不是要千古流芳了?”将士们不禁笑道。

  “那当然了,一千年后也会有人记得我们的壮举!”陈庆之这时开口道:“都打起精神来,随我进洛阳!”

  “是!”将士们神情一振,抖擞精神,昂然踏过洛水浮桥,列队开进了宏伟的宣阳门。

  上一次南朝的军队进入此门,还是一百二十年前,刘裕的北府军北伐。

  之后一百二十年间,再没有人能达成此番成就。直到陈庆之和他的白袍军出现……

  然而此时整个洛阳,已经没人见过刘裕那时的场面了。老百姓站在道旁,畏惧地看着耀武扬威的白袍军,并没有出现喜迎王师的场面。

  甚者还能感到隐隐的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