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总务家属院门口,远远就看见两个年轻战士正在站岗。走近一看,是熟悉的小鸽子和小林。但和早上见到的小张、小栗子那精神饱满的状态不同,小鸽子和小林看上去明显清瘦了许多,脸色也有些缺乏血色的苍白,虽然身姿依旧挺拔,但总透着一股掩不住的疲惫。
这景象,像一根细小的针,在三人心里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阵微酸的心疼。他们知道,不同单位的条件和供给是有差异的。
小三停下车子,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走到两人面前。他从随身带着的布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油皮纸包。他动作细致又迅速,给小林和小鸽子每人口袋里,都塞了一个菜包、一个肉包、一个煮鸡蛋。
接着,他又每人给了两个核桃、三节晒干的花生、还有一个看起来就很甜的小橘子。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专注,动作轻柔,仿佛在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鸽子和小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感觉到口袋一沉,熟悉的温暖和食物香气透过布料隐隐传来。他们看着眼前沉默却行动力惊人的小三,又看看后面微笑着的南嘉和眼神清澈的小九,喉咙顿时像是被什么堵住了,眼眶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热、发红。
他们想推辞,想说这不符合规定,但看着三人那纯粹的不带丝毫施舍意味、只有关切的眼神,所有的话都哽在了喉咙里。
最终,小鸽子声音有些发颤地低声说:“……这……这怎么好意思……”
小林也用力抿着嘴唇,生怕一开口就泄露了情绪。
南嘉走上前,语气温和:“拿着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站岗辛苦,别饿着。”
小九也在一旁用力点头,表示赞同。
没有更多的言语,小三塞完东西,便退回到自行车旁。三人对着眼眶红红的小鸽子和小林点了点头,推着车走进了大院。
门口,小鸽子和小林摸着口袋里实实在在、带着体温的食物,看着那三人远去的背影,只觉得那股暖流从口袋一直蔓延到了四肢百骸,驱散了站岗的疲惫和初冬的寒意。这份不动声色的关怀,比任何华丽的言语都更能触动人心。
望着南嘉、小九和小三推着自行车远去的背影,直到他们拐过楼角看不见了,小鸽子和小林才缓缓收回目光,互相看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通红的眼眶和微微翕动的鼻翼里,看到了同样的情绪。岗哨周围暂时安静无人。
小鸽子率先低下头,用带着厚茧的手指,极其小心地摸了摸鼓囊囊的上衣口袋,那里装着还带着温度的包子、鸡蛋,以及坚果和橘子。他吸了吸鼻子,声音很轻,却充满了真挚的喜悦,对身边的小林说:
“小林……哥哥和姐姐……真好。”
小林也重重地点了点头,用手背飞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咧开一个带着点憨气又无比灿烂的笑容,压低声音回应道:
“嗯!真好!”
他顿了顿,感受着口袋里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关怀,那种被人惦记着、呵护着的暖意让他整个人都轻快起来,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
“……好开心啊!”
这简单到极致的几个字,却道尽了他们此刻全部的心情。在这纪律严明、生活相对清苦的环境里,这样一份不期而至、细致入微的关爱,如同一道阳光,瞬间照亮了他们年轻的心。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不约而同地挺直了原本就笔直的脊梁,更加精神抖擞地站立在岗哨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口袋里那份温暖的重量,化作了无穷的力量。
寒风似乎也不再那么刺骨,因为他们心里,被那份来自“哥哥姐姐”的善意,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好开心啊。 这大概就是被温柔以待后,最直接、最真实的反应了。
小鸽子和小林下了岗,怀揣着那份沉甸甸又暖烘烘的“宝贝”,几乎是跑着回到了他们简陋的宿舍。
一进门,看到几个刚训练完或休息的战友正瘫在床上、椅子上闲聊。小鸽子立刻兴奋地压低声音喊道:“大家快来!吃东西了!”
他和小林像献宝一样,将口袋里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放在中间那张旧木桌上。油皮纸包着的包子还带着点余温,鸡蛋圆滚滚,花生核桃散发着干果的香气,小橘子则增添了一抹亮色。
“来,一人一节花生!” 小鸽子开始分发,动作小心,生怕掉了一粒。
“这两个核桃我们拆了一起吃!” 小林找来砖头,小心地把核桃砸开,将果仁分给大家。
“鸡蛋我们一人分一点,包子也分着吃!” 小鸽子把肉包和菜包掰开,尽量让每个人都尝到。
宿舍里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战友们又惊又喜地围拢过来,看着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七嘴八舌地问:
“嘿!哪里来的啊你们俩小子?”
“就是,你俩那点津贴不都寄回家里了吗?哪来的钱买这些?”
“这包子看着就好吃!”
小鸽子挠了挠头,脸上是止不住的骄傲和开心,嘿嘿笑道:“是宋家的哥哥和姐姐,今天来看望首长夫人(梅奶奶),路过门口给我们的。”
他特意强调:“我们没舍得吃独食,让大家一起吃!”
这话让在场的战友们心里都是一暖。小林也连忙附和,拿起半个肉包递给旁边一个年纪更小的兵:“快,吃吧!这个肉包好吃!”
他自己也咬了一口分到的菜包,眼睛顿时亮了:“哇!这个菜包也好吃!里面有豆干和香菇!香!”
另一个尝到花生和核桃的战友也连连点头:“真香!在家都没吃过这么香的核桃!”
小小的宿舍里,充满了分享的快乐和食物的香气。大家围在一起,分食着这来之不易的美味,每一口都吃得格外珍惜,脸上洋溢着简单的、满足的幸福。
一个年纪稍长的老兵,嚼着香甜的包子,看着小鸽子和小林那兴奋又带着点腼腆的样子,又看看周围战友们满足的笑脸,忍不住感慨地叹了口气,声音不大,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好吃好吃……在家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我们……好幸福啊……”
这幸福,不仅仅源于食物的美味,更源于战友间无私的分享,和那份来自“哥哥姐姐”的、跨越了身份的、纯粹的关怀。在这个物资并不丰裕的年代,这份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眼看就要到梅奶奶家楼下,小九那点子调皮劲儿就上来了。他从小三的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清了清嗓子,双手拢在嘴边,对着梅奶奶家的窗户方向,扯开清亮的少年嗓音,开始抑扬顿挫地“吼”了起来:
“梅——家——奶——奶——在——吗——?”
“你——外——孙——带——外——孙——和——外——孙——女——来——看——你——啦——!” (这里的外孙指小三和小九自己,外孙女指南嘉)
“在——不——在——?”
他故意拉长了调子,还使坏地加了一句:
“不——在——我——们——可——就——去——隔——壁——王——伯——伯——家——咯——!”
最后还配上语气词:“哎——呀——呀——,不——在——啊——?”
他这带着戏腔、又响又亮的“通报”,瞬间打破了家属院的宁静,引得附近几栋楼都有窗户好奇地打开探出头来。
他话音刚落不到三秒,就听见梅奶奶家那扇窗户“哐当”一声被猛地推开!
梅奶奶探出大半个身子,头发都有些没梳整齐,显然是听到声音急急忙忙跑出来的。她脸上又是惊喜又是着急,对着楼下的小九就喊道,声音又急又亮,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
“在!在!在!”
“我在!不许去!”
“不许去老王家! 都给我上来!”
她那急切的样子,仿佛生怕晚上一秒,这三个宝贝疙瘩就真被隔壁老王给“拐”跑了。
南嘉和小三看着小九这搞怪和梅奶奶那着急忙慌的回应,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小九更是得意地冲楼上做了个鬼脸,然后才笑嘻嘻地和南嘉、小三一起,提着大包小包,快步跑上了楼。
梅奶奶站在门口,看着三个孩子气喘吁吁又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楼梯口,这才彻底松了口气,脸上笑开了花,嘴里还忍不住念叨:“你这皮猴子,就会吓唬外婆!快进来快进来!”
一进梅奶奶家门,南嘉放下手里沉甸甸的菜篮子,就拉着梅奶奶的手,语气里带着心疼和关切:
“外婆,听说您最近一直吃食堂啊?” 她轻轻拍了拍梅奶奶的手背,“那儿的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油水也少,时间长了胃口都吃坏了。”
不等梅奶奶诉苦,南嘉就给出了解决方案,思路清晰,行动力十足:“没事,我今天给您做点菜,您自己用冰箱冰起来。”
她指了指带来的肉和蔬菜:“花样多一点,您平时想吃的时候,就拿一份出来热一下,方便又好吃。”
然后,她立刻开始安排下一项任务——梅奶奶心心念念的酱。
“您要的酱,我们一会儿就给您做。” 南嘉说着,目光在厨房里扫了一圈,“外婆,您去找点干净的玻璃瓶子出来。”
她转头就对小三和小九分配了任务,语气自然得像是在家里一样:
“小三,小九,你们俩去把外婆找出来的瓶子,都好好洗洗,再用开水烫一下消消毒。”
“哎!好!” 梅奶奶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响亮的应了一声,转身就颠颠地去翻箱倒柜找瓶子了,那劲头比年轻人还足。
小三和小九也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走向水池,准备执行“洗瓶消毒”任务。
小九一边走还一边小声跟小三嘀咕:“哥哥,你看外婆高兴的!我们得多做点好吃的酱!”
小三沉稳地点点头,手下已经开始放水了。
南嘉看着外婆忙碌开心的背影,和两个弟弟听话干活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系上围裙,也开始处理带来的食材,准备大展身手。
梅家这个原本有些冷清的厨房,瞬间因为三个孩子的到来,变得充满了烟火气、忙碌的声响和浓浓的温情。梅奶奶只觉得心里那点因为吃食堂积攒的郁闷,瞬间被这踏实而温暖的关怀驱散得无影无踪。
南嘉一旦进入厨房,就如同一位指挥若定的大将军,整个梅家厨房瞬间变成了她高效运转的“战场”。
她先将带来的大块肉按用途分门别类:
切块:适合红烧或炖煮的肥瘦相间部分,被麻利地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
切片:质地较嫩的里脊或腿肉,被切成薄厚一致的肉片,准备用来快炒。
剁泥:另一部分肉被迅速剁成了细腻的肉泥,显然是为了做丸子或者馅料。
接着处理菌菇:
蘑菇、香菇被冲洗干净,去蒂,利落地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准备用来增鲜。
然后是主食准备:
她量出面粉,加水、酵母,手法娴熟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放在温暖处等待发酵。
同时,她开始预热设备:
烤炉被生起了火,温度渐渐升高,为后续烘烤面包、包子或者烤肉做准备。
传统的灶头也被点燃,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为大锅炒菜、炖煮提供稳定的热源。
整个厨房里,只见南嘉身影忙碌却不见慌乱,刀落在砧板上有节奏的“笃笃”声,面团在盆中揉搓的细微声响,柴火在灶膛里燃烧的“噼啪”声,以及渐渐升腾起的食物原材的香气……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厨房交响乐。
梅奶奶找完瓶子,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外孙女这干脆利落、一切尽在掌握的架势,眼里满是骄傲和欣慰。小三和小九也默契地在旁边打下手,递个东西,照看下火候,气氛温馨又高效。
南嘉这架势,分明是要给梅奶奶准备出一批足够吃上好几天的“战略储备粮”和那心心念念的秘制酱料。
这景象,像一根细小的针,在三人心里轻轻刺了一下,泛起一阵微酸的心疼。他们知道,不同单位的条件和供给是有差异的。
小三停下车子,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走到两人面前。他从随身带着的布袋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油皮纸包。他动作细致又迅速,给小林和小鸽子每人口袋里,都塞了一个菜包、一个肉包、一个煮鸡蛋。
接着,他又每人给了两个核桃、三节晒干的花生、还有一个看起来就很甜的小橘子。
他做这一切的时候,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专注,动作轻柔,仿佛在完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小鸽子和小林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就感觉到口袋一沉,熟悉的温暖和食物香气透过布料隐隐传来。他们看着眼前沉默却行动力惊人的小三,又看看后面微笑着的南嘉和眼神清澈的小九,喉咙顿时像是被什么堵住了,眼眶不受控制地开始发热、发红。
他们想推辞,想说这不符合规定,但看着三人那纯粹的不带丝毫施舍意味、只有关切的眼神,所有的话都哽在了喉咙里。
最终,小鸽子声音有些发颤地低声说:“……这……这怎么好意思……”
小林也用力抿着嘴唇,生怕一开口就泄露了情绪。
南嘉走上前,语气温和:“拿着吧,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站岗辛苦,别饿着。”
小九也在一旁用力点头,表示赞同。
没有更多的言语,小三塞完东西,便退回到自行车旁。三人对着眼眶红红的小鸽子和小林点了点头,推着车走进了大院。
门口,小鸽子和小林摸着口袋里实实在在、带着体温的食物,看着那三人远去的背影,只觉得那股暖流从口袋一直蔓延到了四肢百骸,驱散了站岗的疲惫和初冬的寒意。这份不动声色的关怀,比任何华丽的言语都更能触动人心。
望着南嘉、小九和小三推着自行车远去的背影,直到他们拐过楼角看不见了,小鸽子和小林才缓缓收回目光,互相看了一眼。
两人都从对方通红的眼眶和微微翕动的鼻翼里,看到了同样的情绪。岗哨周围暂时安静无人。
小鸽子率先低下头,用带着厚茧的手指,极其小心地摸了摸鼓囊囊的上衣口袋,那里装着还带着温度的包子、鸡蛋,以及坚果和橘子。他吸了吸鼻子,声音很轻,却充满了真挚的喜悦,对身边的小林说:
“小林……哥哥和姐姐……真好。”
小林也重重地点了点头,用手背飞快地擦了一下眼角,咧开一个带着点憨气又无比灿烂的笑容,压低声音回应道:
“嗯!真好!”
他顿了顿,感受着口袋里沉甸甸的、实实在在的关怀,那种被人惦记着、呵护着的暖意让他整个人都轻快起来,忍不住又补充了一句,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雀跃:
“……好开心啊!”
这简单到极致的几个字,却道尽了他们此刻全部的心情。在这纪律严明、生活相对清苦的环境里,这样一份不期而至、细致入微的关爱,如同一道阳光,瞬间照亮了他们年轻的心。
他们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不约而同地挺直了原本就笔直的脊梁,更加精神抖擞地站立在岗哨上,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仿佛口袋里那份温暖的重量,化作了无穷的力量。
寒风似乎也不再那么刺骨,因为他们心里,被那份来自“哥哥姐姐”的善意,填得满满的,暖烘烘的。
好开心啊。 这大概就是被温柔以待后,最直接、最真实的反应了。
小鸽子和小林下了岗,怀揣着那份沉甸甸又暖烘烘的“宝贝”,几乎是跑着回到了他们简陋的宿舍。
一进门,看到几个刚训练完或休息的战友正瘫在床上、椅子上闲聊。小鸽子立刻兴奋地压低声音喊道:“大家快来!吃东西了!”
他和小林像献宝一样,将口袋里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放在中间那张旧木桌上。油皮纸包着的包子还带着点余温,鸡蛋圆滚滚,花生核桃散发着干果的香气,小橘子则增添了一抹亮色。
“来,一人一节花生!” 小鸽子开始分发,动作小心,生怕掉了一粒。
“这两个核桃我们拆了一起吃!” 小林找来砖头,小心地把核桃砸开,将果仁分给大家。
“鸡蛋我们一人分一点,包子也分着吃!” 小鸽子把肉包和菜包掰开,尽量让每个人都尝到。
宿舍里原本有些沉闷的气氛瞬间活跃起来。战友们又惊又喜地围拢过来,看着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好东西,七嘴八舌地问:
“嘿!哪里来的啊你们俩小子?”
“就是,你俩那点津贴不都寄回家里了吗?哪来的钱买这些?”
“这包子看着就好吃!”
小鸽子挠了挠头,脸上是止不住的骄傲和开心,嘿嘿笑道:“是宋家的哥哥和姐姐,今天来看望首长夫人(梅奶奶),路过门口给我们的。”
他特意强调:“我们没舍得吃独食,让大家一起吃!”
这话让在场的战友们心里都是一暖。小林也连忙附和,拿起半个肉包递给旁边一个年纪更小的兵:“快,吃吧!这个肉包好吃!”
他自己也咬了一口分到的菜包,眼睛顿时亮了:“哇!这个菜包也好吃!里面有豆干和香菇!香!”
另一个尝到花生和核桃的战友也连连点头:“真香!在家都没吃过这么香的核桃!”
小小的宿舍里,充满了分享的快乐和食物的香气。大家围在一起,分食着这来之不易的美味,每一口都吃得格外珍惜,脸上洋溢着简单的、满足的幸福。
一个年纪稍长的老兵,嚼着香甜的包子,看着小鸽子和小林那兴奋又带着点腼腆的样子,又看看周围战友们满足的笑脸,忍不住感慨地叹了口气,声音不大,却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好吃好吃……在家都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我们……好幸福啊……”
这幸福,不仅仅源于食物的美味,更源于战友间无私的分享,和那份来自“哥哥姐姐”的、跨越了身份的、纯粹的关怀。在这个物资并不丰裕的年代,这份情谊,显得尤为珍贵。
眼看就要到梅奶奶家楼下,小九那点子调皮劲儿就上来了。他从小三的自行车后座上跳下来,清了清嗓子,双手拢在嘴边,对着梅奶奶家的窗户方向,扯开清亮的少年嗓音,开始抑扬顿挫地“吼”了起来:
“梅——家——奶——奶——在——吗——?”
“你——外——孙——带——外——孙——和——外——孙——女——来——看——你——啦——!” (这里的外孙指小三和小九自己,外孙女指南嘉)
“在——不——在——?”
他故意拉长了调子,还使坏地加了一句:
“不——在——我——们——可——就——去——隔——壁——王——伯——伯——家——咯——!”
最后还配上语气词:“哎——呀——呀——,不——在——啊——?”
他这带着戏腔、又响又亮的“通报”,瞬间打破了家属院的宁静,引得附近几栋楼都有窗户好奇地打开探出头来。
他话音刚落不到三秒,就听见梅奶奶家那扇窗户“哐当”一声被猛地推开!
梅奶奶探出大半个身子,头发都有些没梳整齐,显然是听到声音急急忙忙跑出来的。她脸上又是惊喜又是着急,对着楼下的小九就喊道,声音又急又亮,带着不容置疑的“霸道”:
“在!在!在!”
“我在!不许去!”
“不许去老王家! 都给我上来!”
她那急切的样子,仿佛生怕晚上一秒,这三个宝贝疙瘩就真被隔壁老王给“拐”跑了。
南嘉和小三看着小九这搞怪和梅奶奶那着急忙慌的回应,都忍不住笑出了声。小九更是得意地冲楼上做了个鬼脸,然后才笑嘻嘻地和南嘉、小三一起,提着大包小包,快步跑上了楼。
梅奶奶站在门口,看着三个孩子气喘吁吁又笑容满面地出现在楼梯口,这才彻底松了口气,脸上笑开了花,嘴里还忍不住念叨:“你这皮猴子,就会吓唬外婆!快进来快进来!”
一进梅奶奶家门,南嘉放下手里沉甸甸的菜篮子,就拉着梅奶奶的手,语气里带着心疼和关切:
“外婆,听说您最近一直吃食堂啊?” 她轻轻拍了拍梅奶奶的手背,“那儿的菜翻来覆去就那几样,油水也少,时间长了胃口都吃坏了。”
不等梅奶奶诉苦,南嘉就给出了解决方案,思路清晰,行动力十足:“没事,我今天给您做点菜,您自己用冰箱冰起来。”
她指了指带来的肉和蔬菜:“花样多一点,您平时想吃的时候,就拿一份出来热一下,方便又好吃。”
然后,她立刻开始安排下一项任务——梅奶奶心心念念的酱。
“您要的酱,我们一会儿就给您做。” 南嘉说着,目光在厨房里扫了一圈,“外婆,您去找点干净的玻璃瓶子出来。”
她转头就对小三和小九分配了任务,语气自然得像是在家里一样:
“小三,小九,你们俩去把外婆找出来的瓶子,都好好洗洗,再用开水烫一下消消毒。”
“哎!好!” 梅奶奶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响亮的应了一声,转身就颠颠地去翻箱倒柜找瓶子了,那劲头比年轻人还足。
小三和小九也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走向水池,准备执行“洗瓶消毒”任务。
小九一边走还一边小声跟小三嘀咕:“哥哥,你看外婆高兴的!我们得多做点好吃的酱!”
小三沉稳地点点头,手下已经开始放水了。
南嘉看着外婆忙碌开心的背影,和两个弟弟听话干活的样子,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她系上围裙,也开始处理带来的食材,准备大展身手。
梅家这个原本有些冷清的厨房,瞬间因为三个孩子的到来,变得充满了烟火气、忙碌的声响和浓浓的温情。梅奶奶只觉得心里那点因为吃食堂积攒的郁闷,瞬间被这踏实而温暖的关怀驱散得无影无踪。
南嘉一旦进入厨房,就如同一位指挥若定的大将军,整个梅家厨房瞬间变成了她高效运转的“战场”。
她先将带来的大块肉按用途分门别类:
切块:适合红烧或炖煮的肥瘦相间部分,被麻利地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
切片:质地较嫩的里脊或腿肉,被切成薄厚一致的肉片,准备用来快炒。
剁泥:另一部分肉被迅速剁成了细腻的肉泥,显然是为了做丸子或者馅料。
接着处理菌菇:
蘑菇、香菇被冲洗干净,去蒂,利落地切成大小适中的块状,准备用来增鲜。
然后是主食准备:
她量出面粉,加水、酵母,手法娴熟地揉成一个光滑的面团,盖上湿布放在温暖处等待发酵。
同时,她开始预热设备:
烤炉被生起了火,温度渐渐升高,为后续烘烤面包、包子或者烤肉做准备。
传统的灶头也被点燃,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为大锅炒菜、炖煮提供稳定的热源。
整个厨房里,只见南嘉身影忙碌却不见慌乱,刀落在砧板上有节奏的“笃笃”声,面团在盆中揉搓的细微声响,柴火在灶膛里燃烧的“噼啪”声,以及渐渐升腾起的食物原材的香气……交织成一曲充满生活气息的厨房交响乐。
梅奶奶找完瓶子,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外孙女这干脆利落、一切尽在掌握的架势,眼里满是骄傲和欣慰。小三和小九也默契地在旁边打下手,递个东西,照看下火候,气氛温馨又高效。
南嘉这架势,分明是要给梅奶奶准备出一批足够吃上好几天的“战略储备粮”和那心心念念的秘制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