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要致富,先修路-《都重生了,肯定是搞钱最重要》

  “哈啾哈啾哈啾……”远在羊城的苏夭夭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陈晓莹忧心忡忡看着鼻头跟眼圈都红红的苏夭夭,“夭夭,你还是上医院拿点药吧?”

  这都病了三天了,丝毫不见好转,死活都不肯上医院去。

  苏夭夭擤了擤鼻涕,声音沙哑,“不用那么麻烦。

  只不过是之前身体太好了,没有生什么小病,这才会突然这么严重。

  说好今天要回第一大队看看情况的,别耽误的行程。”

  前几天台风过境,狂风暴雨,今天有点台风尾巴,还有点小雨,正是带两个小孩去农村玩的时候。

  让他们体验下六月收到水稻的“乐趣”。

  陈晓莹轻皱着秀眉,满脸的不赞同,“你是活生生的人,不是铁打的,病了就该看医生吃药去。

  不对,你该不会是害怕吃药吗,才不敢去看医生吧?”

  “怎么可能?!”苏夭夭立马坐直身子,“好歹我也跟着霍老学习那么长的时间。

  小文斌不也说了,我就是上火又着凉,看起来严重,多休息就好。”

  陈晓莹呵呵她,“小孩明明要给你开药方,给你煎药,是你自己无理取闹,不让他开方子。”

  苏夭夭:……大可不必这么揭穿她。

  “咳咳咳咳……一点小病就用药,要是真的大病,就棘手了。”

  苏夭夭很想说的理直气壮,奈何还没开口就猛咳嗽,气势顿时给咳没了。

  陈晓莹给她倒了杯温水,“你看看你看看,就你现在这样子到了第一大队,还不得把他们吓死?”

  苏夭夭有气无力白了她一眼,“别说得我好像我快不行似的!”

  “就你现在苍白无血色的脸,再加上这么重的黑眼圈,看起来,确实很像那么一回事。”

  卫青岚拎着两网兜的水果,“这两兜是洗干净的,给你路上吃着打发时间。

  多吃东西,少说话,听到没有?”

  苏夭夭很是顺从的点头,不敢有任何异议。

  卫青岚继续念叨着,“既然生病了就该好好在城里待着养病,还非要折腾。

  这一路第一大队那么颠簸,病情加重了就有得你哭了。”

  苏夭夭哭笑不得,“卫青岚同志,据我所知,我们几个人是一起去的吧?”

  卫青岚、陈晓莹点头,“那又如何?”

  苏夭夭:……

  你俩这要吃人的眼神是怎么回事?

  还想再多狡辩几句的苏夭夭在她俩杀气腾腾的目光中,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闭嘴,背着大背包,抱着两网兜水果,上了陆瀚宇的车。

  同车的还有陈晓莹、杨源昌跟张志明。

  至于张悦、卫青岚还有两个小孩则都是坐在魏子盛开的那辆车上。

  “不是,为什么不能是我去张悦那车上,或是阿源过去把张悦换过来呢?”

  张志明表示,他的意见有点大。

  为什么要把热恋中的情侣给拆开,这是会遭雷劈的!

  陈晓莹送他一个大白眼,“夭夭生病了,你舍得让我妈生病?

  至于你,就你现在这年纪跟身手,能比得上魏子盛吗?”

  张志明:……“那我也可以跟小陈换一下下?”

  越说,越小声,越没什么底气。

  陈晓莹哼哼两声,让他自己好好去想想。

  杨源昌笑道:“张老板,你就体谅体谅青岚跟魏同志两人的不容易。

  虽说你是常年居住香江那边,起码来回深市比较方便。

  哪像他们俩,一年到头都见不到几天面,你怎么忍心拆散人家年轻小情侣呢?”

  杨源昌将他方才的话稍稍包装了下,又还给了张志明。

  现在他们都被陈晓莹带得一个个都喊张志明“张老板”,被苏夭夭带得喊张悦“张女士”。

  以前不怎么熟悉的时候喊“张哥”,现在让他们改口喊明叔,难搞难搞。

  张志明:“……阿源,我是发现了,这几年下来,你这嘴巴利索了不少。

  不假时日,你这嘴皮子都能赶得上办公室里的业务。

  嗯,你有没有意向兼职跟业务他们一起谈生意。”

  杨源昌:“张老板,当年在第三部门,就是我们四个人自己去跟外商洽谈合作的。”

  “可不是么?明明就是这一两年前才发生的事,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发在好久之前。”

  陈晓莹挽着苏夭夭的手臂,“嘿嘿,全靠我的好同学、好室友、好姐妹带领着我们一起发家致富。

  实现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超级大的大目标!”

  杨源昌十分之赞同,“你们还不知道吧?在大队长跟书记的动员下,我们大队修了路。

  大队出钱,大队的男女老少,有钱出钱,有工具出工具,有力出力。

  我娘说大队里现在还在商量要在主干路两边安装上了路灯。”

  陈晓莹从网兜里翻找了个青桔子给苏夭夭,“拿手里嗅嗅味道,就不会那么难受了。”

  看向副驾驶座上杨源昌,“这不是挺好的吗?老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

  杨大队长这种想法是正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路上的车辆只会越来越多。

  试想,开车的人是愿意走平坦宽敞的大路,还是坑坑洼洼满是泥泞的土路。

  苏夭夭好奇问道:“那第二大队还有其他大队没有风言风语或是道德绑架杨大队长他们顺便把村道也修了?”

  杨源昌嗤笑道:“怎么会没有?不仅风言风语,还喊上辈分更高到我家,还有大队长跟书记家。

  说我们这几家人因为养殖场先富有起来,有义务带领全村人跟着致富。

  更有义务给村里创造好一点的环境,路要修得跟第一大队一样,还有安装上路灯。

  呵,第一大队的路刚修好,路灯的钱还没着落,他们就开始安排别人口袋里的钱该怎么花了。”

  时代都变了,有些人还活在过去大地主分田地的时候。

  杨源昌没说的是,有些人倚老卖老,说要是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要去公社举报他们是富农,学着资本家剥削穷困百姓。

  杨大队长等人还真的给气笑了。

  还去公社举报?真亏得他们说得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