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回来的四婶娘不知道发生了啥事,知道内情的二伯娘便拉着她去一边悄咪咪说了好半天话,气得大伯娘直飞眼刀子,只是这事到底是她理亏,也没敢在这样的日子闹腾起来。
其他人也不想在一家团圆的时候找晦气,便都没提柳二妹的事,让不能跟堂兄妹们出门玩耍全程都在听长辈们聊天的孟锦大失所望。
这几天风雪大,她没出门,自然也就没听说柳家被抓的后续发展,原本想着能从二伯娘那里听到点什么,只是孟家人似乎都有意回避这个事,根本没人提起,她也只能暂时作罢。
年初二,张翠莲带着丈夫儿女一起回了娘家。
孟山河带回家给孟国庆的那件军大衣被孟国庆转送给了姥爷。
在孟家人看来,孟锦的病能好多亏了她姥爷和舅舅们找来的野山参。
野山参的价值就不用说了,老张家找着这么贵重的东西却没拿去换钱而是拿给外孙女养身子,甭管这野山参对他们家锦绣的病有没有帮助,单是这份心他们就得感恩。
更何况明面上孟锦的病似乎真的是被野山参给治好了,这恩情他们记一辈子。
要知道老张家条件也不富裕,孙子辈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旧舍得把野山参无偿给孟家,可见真心。
其实不止张家,原主长大能平安长到这么大可不单单靠孟国庆两口子省吃俭用就能行。
这些年来要不是有孟家人和张家人的帮衬,原主家哪来那么多钱给她去县城看病?
说个不好听的,即便孟国庆是大队会计他也仍旧只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没什么额外收入,原主在县医院看病又没有报销指标,花费的钱有不少都是跟亲朋借的。
也就是孟山河当兵之后把津贴都寄回了家,家里的情况才好了点。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大伯娘怎样摆谱又嘴坏,张翠莲都没跟她计较的原因,孟国庆家至今还欠着三个兄弟的钱没还清呢。
当然,孟锦一家也不光是带了一件军大衣,孟山河让他娘把他带回来的钱留下一百用来还债,那四百带去姥爷家。
三株野山参的总价值不会低于四百块,孟国庆对儿子的决定没意见。
另外还带了一些贵省特产,拎了一只野兔一只野鸡,又带了两瓶酒,就这么明晃晃的拎去了老张家。
这年头就怕比较,有人看见张翠莲带着这么多东西回娘家,那叫一个羡慕,回家就对着自家闺女说教,让自家闺女多跟着张翠莲学学。
回娘家的外嫁闺女们......
姥爷家俩舅舅也带着孩子跟媳妇回娘家走亲戚了,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在,却也因着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外孙女的到来好一顿热闹。
因为张翠莲的显摆,身后跟了不少凑热闹的娘家亲朋、街坊邻居。
一个个跟看稀奇似的围着孟山河兄妹打转。
一个是年纪轻轻就当了军官的好小伙,一个是远近闻名的病秧子。
这孟家还真是有意思,硬是把个病秧子闺女给养好了,儿子也没耽搁,这是啥运气啊?
见着许久未见,长得高高壮壮,精气神满满的大外孙,姥姥姥爷高兴坏了。
见着一路跟着爹娘顶风冒雪回姥姥家,不咳不喘,脸色似乎都比以往红润些的外孙女,姥姥姥爷更是高兴。
不对,不光是外孙女的身体变好了,他们的闺女女婿的气色似乎比上次来的时候也好了不少,虽说还是那么瘦,但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
在得知外孙女已经去医院检查过,确定有好转,且会越来越好,能恢复到跟常人无异后,俩老便自动将这一家人气色变好的事归结为人逢喜事精神爽。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孟锦往家里的水缸里加了灵泉水。
她也不敢做的太明显,加的不多。
可就算不多,这效果也是肉眼所见。
孟国庆夫妻的身体常年亏损加劳累,现在看着好像还好,等他们年纪稍大些就会全面爆发。
不光是孟家人这样,这个年代的农民大多都这样。
想到这里,孟锦主动接手了姥姥要给他们泡糖水的差事,往姥姥姥爷喝的水和灶房的水缸里都加了点灵泉。
不说把他们的身体调理到什么程度,至少能让两位老人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
等开春她就能得到父母的允许随便出门了,到时候她再多来姥姥家几次。
老人
其他人也不想在一家团圆的时候找晦气,便都没提柳二妹的事,让不能跟堂兄妹们出门玩耍全程都在听长辈们聊天的孟锦大失所望。
这几天风雪大,她没出门,自然也就没听说柳家被抓的后续发展,原本想着能从二伯娘那里听到点什么,只是孟家人似乎都有意回避这个事,根本没人提起,她也只能暂时作罢。
年初二,张翠莲带着丈夫儿女一起回了娘家。
孟山河带回家给孟国庆的那件军大衣被孟国庆转送给了姥爷。
在孟家人看来,孟锦的病能好多亏了她姥爷和舅舅们找来的野山参。
野山参的价值就不用说了,老张家找着这么贵重的东西却没拿去换钱而是拿给外孙女养身子,甭管这野山参对他们家锦绣的病有没有帮助,单是这份心他们就得感恩。
更何况明面上孟锦的病似乎真的是被野山参给治好了,这恩情他们记一辈子。
要知道老张家条件也不富裕,孙子辈也到了说亲的年纪,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旧舍得把野山参无偿给孟家,可见真心。
其实不止张家,原主长大能平安长到这么大可不单单靠孟国庆两口子省吃俭用就能行。
这些年来要不是有孟家人和张家人的帮衬,原主家哪来那么多钱给她去县城看病?
说个不好听的,即便孟国庆是大队会计他也仍旧只是土里刨食的农民,没什么额外收入,原主在县医院看病又没有报销指标,花费的钱有不少都是跟亲朋借的。
也就是孟山河当兵之后把津贴都寄回了家,家里的情况才好了点。
这也是为什么不管大伯娘怎样摆谱又嘴坏,张翠莲都没跟她计较的原因,孟国庆家至今还欠着三个兄弟的钱没还清呢。
当然,孟锦一家也不光是带了一件军大衣,孟山河让他娘把他带回来的钱留下一百用来还债,那四百带去姥爷家。
三株野山参的总价值不会低于四百块,孟国庆对儿子的决定没意见。
另外还带了一些贵省特产,拎了一只野兔一只野鸡,又带了两瓶酒,就这么明晃晃的拎去了老张家。
这年头就怕比较,有人看见张翠莲带着这么多东西回娘家,那叫一个羡慕,回家就对着自家闺女说教,让自家闺女多跟着张翠莲学学。
回娘家的外嫁闺女们......
姥爷家俩舅舅也带着孩子跟媳妇回娘家走亲戚了,家里只有两位老人在,却也因着女儿女婿带着外孙外孙女的到来好一顿热闹。
因为张翠莲的显摆,身后跟了不少凑热闹的娘家亲朋、街坊邻居。
一个个跟看稀奇似的围着孟山河兄妹打转。
一个是年纪轻轻就当了军官的好小伙,一个是远近闻名的病秧子。
这孟家还真是有意思,硬是把个病秧子闺女给养好了,儿子也没耽搁,这是啥运气啊?
见着许久未见,长得高高壮壮,精气神满满的大外孙,姥姥姥爷高兴坏了。
见着一路跟着爹娘顶风冒雪回姥姥家,不咳不喘,脸色似乎都比以往红润些的外孙女,姥姥姥爷更是高兴。
不对,不光是外孙女的身体变好了,他们的闺女女婿的气色似乎比上次来的时候也好了不少,虽说还是那么瘦,但精气神明显不一样了。
在得知外孙女已经去医院检查过,确定有好转,且会越来越好,能恢复到跟常人无异后,俩老便自动将这一家人气色变好的事归结为人逢喜事精神爽。
其实这只是一方面,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孟锦往家里的水缸里加了灵泉水。
她也不敢做的太明显,加的不多。
可就算不多,这效果也是肉眼所见。
孟国庆夫妻的身体常年亏损加劳累,现在看着好像还好,等他们年纪稍大些就会全面爆发。
不光是孟家人这样,这个年代的农民大多都这样。
想到这里,孟锦主动接手了姥姥要给他们泡糖水的差事,往姥姥姥爷喝的水和灶房的水缸里都加了点灵泉。
不说把他们的身体调理到什么程度,至少能让两位老人少受一些病痛的折磨。
等开春她就能得到父母的允许随便出门了,到时候她再多来姥姥家几次。
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