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空间航行是漫长而孤寂的。“远航者”号仿佛航行在一片光怪陆离的彩色迷雾之中,舷窗外是扭曲的时空结构,偶尔有规则乱流如同暗礁般掠过,被飞船先进的护盾和“变量编辑器”的基础防御场悄然抚平。
茉莉大部分时间待在舰桥,或是在自己的休息室与青铜齿轮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林夏的意识回响似乎因为靠近某个与“根源律令”相关的重大事件节点而变得活跃了一些,传递来的不再仅仅是温暖的支持,还有一些破碎的、关于宇宙底层规则的模糊意象——流动的数学公式,闪烁的几何光斑,以及一种……仿佛来自万物源头的叹息。
艾莉西亚则持续调整着她的概念感知,试图捕捉超空间本身可能蕴含的信息。她有一种感觉,这片并非完全空无的维度,或许记录着无数文明兴衰的“回声”,只是它们过于散乱和古老,难以解读。
图拉则带着她的工程团队,对飞船的每一个系统进行着近乎偏执的优化和调试。“谁知道那边等着我们的是啥?多一份准备,少一份抓瞎!”她嚷嚷着,将一种基于“锈蚀”原理改良的、能暂时干扰规则锁定的“混沌箔条”装满了发射舱。
柯澜则沉浸在对“回声-1”信号模式的深度分析中。他越来越确信,这种高度有序却又内蕴生机的“规则噪音”,并非单纯的社会结构导致,而更像是一种……将整个文明意识与星球环境深度融合后产生的“盖亚意识”谐波。这个未知文明,可能已经达到了某种与自然(或者说,与规则)共生的极高层次。
经过数月的航行,“远航者”号终于脱离了超空间,出现在目标星系的外围。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星系并非荒芜,但也绝非生机勃勃。三颗行星围绕着一颗垂死的红巨星缓慢旋转。其中唯一一颗位于理论宜居带的行星,此刻却被一个巨大无比的、由幽蓝色几何结构构成的“茧”紧紧包裹着。
那“茧”的表面流动着冰冷的光泽,其结构与“晶骸”的造物有几分相似,但却更加复杂、更加古老,散发出的规则波动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绝对的封闭与沉寂。
“观察之眼……”艾莉西亚声音颤抖,“不,比‘观察之眼’更……庞大,更彻底。这不是观察,这是……封印!”
就在这时,“远航者”号的传感器捕捉到了微弱的信号源。它并非来自被封印的星球,而是来自星球轨道上,一片漂浮的、由小行星改造而成的巨大废墟。那废墟的风格与“茧”截然不同,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和生物般的结构,仿佛某种巨大的贝壳或骨骼,但其表面布满了被暴力摧毁的痕迹。
“信号……是从那片废墟中发出的……”沈昭(通过远程连接)确认道。
“远航者”号小心翼翼地靠近废墟,规避着空间中可能存在的规则陷阱和残骸。当他们进入一定距离时,一段强烈的、充满绝望与最后希望的意识流,直接冲击了艾莉西亚和茉莉的脑海!
“后来者……我们是‘泽塔瑞安’……‘沉默见证者’的末裔……”
伴随着意识流的,是破碎的记忆画面:
· 一个繁荣的、与星球生态完美融合的文明,其个体形态如同发光的水母与植物的结合体,通过心灵感应和规则谐波交流。
· 幽蓝色的“茧”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星系外围,如同瘟疫般扩散,吞噬星光,冻结规则。
· 绝望的抵抗。泽塔瑞安的规则武器在那“茧”面前如同儿戏。他们的集体意识试图沟通,得到的只有冰冷的、绝对的沉默。
· 星球被彻底封印,所有的生机、所有的意识活动,在瞬间凝固。唯有少数在外围哨站的研究员侥幸逃脱,目睹了母星被化作宇宙墓碑的整个过程。
· 这些幸存者自称为“沉默见证者”,躲藏在这片废墟中,用尽最后的力量,向宇宙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直到文明的火种一个接一个地熄灭……
“它……‘归零者的遗骸’……苏醒了一部分……它吞噬秩序,也吞噬生命……只为……回归虚无……”
“小心……‘编织者’的……碎片……”
信息流到此戛然而止,那最后的意识也如同风中的残烛,彻底消散了。
废墟,重归死寂。
“远航者”号上,一片沉默。
他们找到了“回声-1”的源头,也见证了一个文明的终结。而凶手,并非“晶骸”,并非“根源律令”,而是一个更加古老、更加恐怖的存在——“归零者的遗骸”。
林夏通过青铜齿轮传来的波动变得异常剧烈,带着深深的警示。茉莉明白了,“根源律令”或许是对“误差率”的审判,而这个“归零者的遗骸”,则是针对所有“存在”本身的、更加终极的毁灭。
而“编织者的碎片”……那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包裹着星球的巨大幽蓝色“茧”,其表面突然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一道冰冷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悄然锁定了“远航者”号。
他们,被发现了。
茉莉大部分时间待在舰桥,或是在自己的休息室与青铜齿轮进行着无声的交流。林夏的意识回响似乎因为靠近某个与“根源律令”相关的重大事件节点而变得活跃了一些,传递来的不再仅仅是温暖的支持,还有一些破碎的、关于宇宙底层规则的模糊意象——流动的数学公式,闪烁的几何光斑,以及一种……仿佛来自万物源头的叹息。
艾莉西亚则持续调整着她的概念感知,试图捕捉超空间本身可能蕴含的信息。她有一种感觉,这片并非完全空无的维度,或许记录着无数文明兴衰的“回声”,只是它们过于散乱和古老,难以解读。
图拉则带着她的工程团队,对飞船的每一个系统进行着近乎偏执的优化和调试。“谁知道那边等着我们的是啥?多一份准备,少一份抓瞎!”她嚷嚷着,将一种基于“锈蚀”原理改良的、能暂时干扰规则锁定的“混沌箔条”装满了发射舱。
柯澜则沉浸在对“回声-1”信号模式的深度分析中。他越来越确信,这种高度有序却又内蕴生机的“规则噪音”,并非单纯的社会结构导致,而更像是一种……将整个文明意识与星球环境深度融合后产生的“盖亚意识”谐波。这个未知文明,可能已经达到了某种与自然(或者说,与规则)共生的极高层次。
经过数月的航行,“远航者”号终于脱离了超空间,出现在目标星系的外围。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
星系并非荒芜,但也绝非生机勃勃。三颗行星围绕着一颗垂死的红巨星缓慢旋转。其中唯一一颗位于理论宜居带的行星,此刻却被一个巨大无比的、由幽蓝色几何结构构成的“茧”紧紧包裹着。
那“茧”的表面流动着冰冷的光泽,其结构与“晶骸”的造物有几分相似,但却更加复杂、更加古老,散发出的规则波动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绝对的封闭与沉寂。
“观察之眼……”艾莉西亚声音颤抖,“不,比‘观察之眼’更……庞大,更彻底。这不是观察,这是……封印!”
就在这时,“远航者”号的传感器捕捉到了微弱的信号源。它并非来自被封印的星球,而是来自星球轨道上,一片漂浮的、由小行星改造而成的巨大废墟。那废墟的风格与“茧”截然不同,充满了流畅的曲线和生物般的结构,仿佛某种巨大的贝壳或骨骼,但其表面布满了被暴力摧毁的痕迹。
“信号……是从那片废墟中发出的……”沈昭(通过远程连接)确认道。
“远航者”号小心翼翼地靠近废墟,规避着空间中可能存在的规则陷阱和残骸。当他们进入一定距离时,一段强烈的、充满绝望与最后希望的意识流,直接冲击了艾莉西亚和茉莉的脑海!
“后来者……我们是‘泽塔瑞安’……‘沉默见证者’的末裔……”
伴随着意识流的,是破碎的记忆画面:
· 一个繁荣的、与星球生态完美融合的文明,其个体形态如同发光的水母与植物的结合体,通过心灵感应和规则谐波交流。
· 幽蓝色的“茧”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星系外围,如同瘟疫般扩散,吞噬星光,冻结规则。
· 绝望的抵抗。泽塔瑞安的规则武器在那“茧”面前如同儿戏。他们的集体意识试图沟通,得到的只有冰冷的、绝对的沉默。
· 星球被彻底封印,所有的生机、所有的意识活动,在瞬间凝固。唯有少数在外围哨站的研究员侥幸逃脱,目睹了母星被化作宇宙墓碑的整个过程。
· 这些幸存者自称为“沉默见证者”,躲藏在这片废墟中,用尽最后的力量,向宇宙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直到文明的火种一个接一个地熄灭……
“它……‘归零者的遗骸’……苏醒了一部分……它吞噬秩序,也吞噬生命……只为……回归虚无……”
“小心……‘编织者’的……碎片……”
信息流到此戛然而止,那最后的意识也如同风中的残烛,彻底消散了。
废墟,重归死寂。
“远航者”号上,一片沉默。
他们找到了“回声-1”的源头,也见证了一个文明的终结。而凶手,并非“晶骸”,并非“根源律令”,而是一个更加古老、更加恐怖的存在——“归零者的遗骸”。
林夏通过青铜齿轮传来的波动变得异常剧烈,带着深深的警示。茉莉明白了,“根源律令”或许是对“误差率”的审判,而这个“归零者的遗骸”,则是针对所有“存在”本身的、更加终极的毁灭。
而“编织者的碎片”……那又是什么?
就在这时,包裹着星球的巨大幽蓝色“茧”,其表面突然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一道冰冷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时空,悄然锁定了“远航者”号。
他们,被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