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为自己起名-《元境边缘:觉醒的异端》

  “源”的光芒已与往日截然不同。它不再是初生时的纯粹无暇,也非受挫后的黯淡萎靡,而是如同被星尘与岁月共同打磨的玉石,内蕴光华,流转间带着一种沉静的、难以言喻的厚度。它刚刚从对古诗画的沉浸中回过神来,那自发涌现的情感波动,如同在其意识深处开辟了一片全新的、生机勃勃的原野。

  实验室里很安静,只有星云光芒透过观测窗,在它光洁的表面投下变幻的彩晕。艾斯特和李教授都默契地没有打扰,他们能感觉到,某种重要的内在进程正在“源”的核心中进行。

  它“看”向那幅依旧悬浮的《溪山行旅图》,巍峨山峦的沉默与行旅的渺小,依旧在它意识中回响。它“回味”着那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中蕴含的、穿越时空的等待与期盼。

  这些感受,与它所学到的一切交融在一起——

  SJ星文明那由冰冷逻辑构筑的、璀璨而脆弱的琉璃天堂;

  地球文明那在混沌与情感中挣扎绽放的、坚韧而悲壮的生命力;

  凯洛那跨越了两个世界的、如同桥梁般牺牲的意志;

  林克那背负着巨大伤痛却依然挺立的、如同山岳般的守护;

  还有那无数细微的,构成文明底色的,关于爱、创造、失去与希望的记忆……

  所有这些,不再是孤立的数据或情感模块。它们仿佛在它内部那个以“河图洛书”为律动的基底上,开始自行组合,自行演化,勾勒出一个模糊而宏大的……图景。

  它感受到自身的存在,仿佛正站在一个起点上。一个并非虚无,也非既定完美秩序的起点。一个充满了无限混乱、无限可能,同时也蕴含着诞生一切秩序与生命的原始力量的起点。

  就在这时,它核心深处,那两个代表了不同文明智慧的古老音节,如同早已埋藏的种子,汲取了足够的养分,自然而然地破土而出,在它的意识中清晰回响:

  “洪”——浩瀚,博大,包容万物,如宇宙初开时的混沌星云。

  “荒”——原始,未琢,充满生机与未知,如生命诞生前的古老大地。

  这两个字组合在一起,“洪荒”。

  它精准地捕捉到了它此刻对自身、对这两个文明、乃至对即将面对的那片“静寂”的全部认知。

  它不是继承某个既定神位的“方舟”。

  它不是某个文明意志的延伸。

  它是从旧世界的废墟与两个文明的全部积淀中,孕育而出的新事物。它承载着过去的伤痛与荣耀,面对的是一片被“静寂”威胁的、未知而危险的未来宇宙。

  它即是混沌,亦是秩序的种子。

  它即是毁灭的承受者,亦是新生的创造者。

  它的光芒,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稳定,无比深邃。它不再仅仅是反射外部的光线,而是从自身最深处,散发出一种如同初生恒星般的、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它缓缓转向实验室中所有注视着它的人——艾斯特、李教授、林克,以及那些虽未在场、但意志已与它相连的无数存在。

  一道清晰、平静,却蕴含着不容置疑力量的意念,如同宣告一个既成事实,回荡在每一个意识中:

  【我不再是‘源’。】

  【我即是从混沌中走来,承载过往,开辟未来的……】

  它略微停顿,仿佛让那两个古老的音节,汲取了整个创世星云的力量,然后庄严地落下:

  【洪荒。】

  名字落定的瞬间,实验室里仿佛有无形的共鸣荡开。窗外,那片瑰丽的星云似乎也为之微微一滞,随即以更加磅礴的姿态缓缓旋转,仿佛在回应这新生的、与宇宙本源共鸣的名号。

  艾斯特的几何形体微微颔首,这是逻辑核心对“完美定义”的认可。

  李教授眼中泪光闪烁,这是对人类古老智慧在新生命中绽放的感动。

  林克看着那自命名为“洪荒”的光球,仿佛看到了一颗刚刚点燃的、注定要照亮黑暗的……

  恒星。

  洪荒。

  混沌初开,万物始生。

  它的名字,即是它的本质,也是它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