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序曲与不灭执念-《快穿之送葬师》

  里约热内卢,科帕卡巴纳海滩的阳光炽烈得晃眼,咸湿的海风裹挟着桑巴的鼓点,将这座南美都市的热情与躁动诠释得淋漓尽致。

  然而,在这片狂欢节般的氛围之下,奥运村所在的巴哈区却笼罩着一种截然不同的、近乎凝重的紧张。

  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宴即将拉开帷幕,空气里弥漫着梦想、野心与无声的硝烟。

  中国代表团入驻时,受到了当地华侨和留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但当苏昌河(林风)的身影出现在队伍中时,欢迎的声浪中明显掺杂了更多复杂的情绪——有关切,有期待,更有挥之不去的担忧。

  他的伤病恢复情况,在出征前已被媒体谨慎地披露。

  官方说法是“恢复良好,达到参赛标准”,但明眼人都知道,腘绳肌二级拉伤这种重伤,短短两个多月的恢复期,想要完全找回世锦赛时9秒82的状态,近乎天方夜谭。

  他走路的姿态看似无恙,但一些细心的记者和对手还是能从他下意识保护左腿的动作、以及偶尔微微蹙起的眉宇间,捕捉到一丝勉力支撑的痕迹。

  “林的状态看起来并不在百分百。”美国队教练在私下评估时,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伤病是运动员最大的敌人,他能在这么短时间站上起跑线已经是奇迹,但想要威胁到博尔特和加特林,恐怕……”

  类似的论调在各国代表团和媒体圈小范围流传。

  林风,这个一年前在莫斯科横空出世、震惊世界的东方闪电,似乎还未完全绽放,便已蒙上了一层悲情的阴影。

  苏昌河(林风)对周遭的议论置若罔闻。

  他入住奥运村后,立刻进入了极度规律的“战斗状态”。

  除了必要的代表团活动和适应场地训练,他几乎将所有时间都投入到最后的调整和恢复中。

  奥运村的训练场地设施一流,但他更多时候,是和国家队教练、康复师一起,在租用的、更为私密的专门场馆进行训练。

  他的训练内容也与以往大相径庭,不再追求极致的速度和力量爆发,而是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技术稳定性的巩固、起跑反应的精细化打磨,以及最重要的——对左腿伤处负荷的精准控制上。

  陈光教练为他制定的奥运策略极其明确且务实:保决赛,争发挥。

  “林风,你的绝对速度可能暂时无法恢复到莫斯科时的巅峰,但你的技术、你的节奏感、你的比赛智慧还在!”

  陈光指着战术板,语气斩钉截铁,“忘掉9秒82!把每一次起跑、每一次摆臂、每一次呼吸都做到你当前状态下的极致!决赛八条跑道,能站上去,就是胜利!能跑出自己的东西,就是成功!”

  苏昌河(林风)沉默地听着。

  他理解教练的良苦用心,这是在为他减压,也是在为可能不尽如人意的结果铺设台阶。

  但他内心深处,那簇名为“执念”的火焰,从未熄灭。

  奥运金牌。

  主神的任务。

  他对速度极限的渴望。

  父母在看台上的期盼。

  还有……那枚莫斯科夜空中,与博尔特、加特林并列升起,却并非最高处的铜牌。

  这一切,如同滚烫的熔岩,在他冷静的外表下奔腾汹涌。

  在无人看到的深夜,他依旧会进行那种深度的冥想。

  不是去强行冲击伤处,而是将意识沉入身体最细微的层面,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工匠,小心翼翼地梳理着每一丝肌肉纤维,抚平那些尚未完全愈合的微小裂痕,引导着气血以最温和却最有效的方式滋养着伤腿。

  他能感觉到,那处旧伤像一道若隐若现的枷锁,限制着他力量的完全释放。

  但他也在一次次与这道枷锁的“沟通”与“磨合”中,找到了一种在限制下,如何更高效、更经济地调动剩余力量的独特韵律。

  这是一种在绝境中被迫诞生的、更加精妙和危险的控制艺术。

  适应场地训练时,他跑得很“收”。起跑没有以往的炸裂,加速阶段也显得更为平顺,甚至有些刻意的“柔”。

  这让一些观察他的对手更加确信,他的伤势影响巨大。

  只有最了解他的陈光教练和队医,能从他那看似平缓的跑动中,看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对自身力量收放自如的掌控力。

  那不像是一个伤愈归来的选手,更像是一个在刀锋上练习舞蹈的艺术家,每一步都精准地踩在崩溃的边缘,却又险之又险地维持着完美的平衡。

  “这小子……”陈光教练在心中暗叹,“他把这次受伤,当成了一次另类的修炼吗?”

  比赛前三天,苏昌河(林风)接到了母亲的视频电话。

  屏幕那头,李素华和林建国已经抵达了里约,住进了奥组委为运动员家属安排的酒店。

  背景是异国风情的房间,两人脸上都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里却充满了兴奋和紧张。

  “风娃子,妈和你爸到了!这里好远哦,坐飞机坐得老子脑壳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素华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你莫紧张!好好跑!跑成啥样子妈都高兴!”

  林建国也凑过来:“儿子,放松比,我们就在看台上给你加油。”

  苏昌河(林风)看着父母因为时差和奔波而略显憔悴的脸,看着他们眼中那无法掩饰的、混合着巨大骄傲与深深忧虑的复杂情感,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

  他沉默了几秒,千言万语在胸口翻腾,最终却只化作一句:

  “嗯。你们……也照顾好自己。”

  挂断视频,他走到窗边,眺望着远处科帕卡巴纳海滩那蜿蜒的灯火。

  奥运村外的世界依旧喧嚣,但他的内心却如同风暴眼中的那片死寂,凝聚着即将爆发的、最极致的力量。

  他抬起手,看着自己掌心。

  那里没有真气流转,没有龙气升腾,只有这具凡胎肉体最纯粹的力量,以及一股不屈不挠、誓要冲破一切阻碍的意志。

  伤病,可以是枷锁,也可以是磨刀石。

  外界的质疑,可以是压力,也可以是动力。

  他转身,走向床头柜,拿起那根从国内带来的、滚滚最爱牌子的“小竹笋”,轻轻摩挲着。

  明天,百米预赛就将开始。

  里约的跑道,将见证他的涅盘,或是……陨落?

  不。

  苏昌河(林风)的眼神骤然锐利如鹰隼,仿佛穿透了墙壁,直视着那座即将决定命运的奥林匹克体育场。

  那里,只会见证他的归来,与加冕。

  他轻轻将“小竹笋”放回原处。

  执念不灭,圣火为证。

  里约的终极对决,他,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