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实证吗?有证人吗?有哪怕一样能呈于御前、供陛下定夺的凭证吗?”
他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前一秒还杀气冲天,眼神凌厉如刃。
可一转头看向苏晚渺,那双眼便盛满了温柔。
这前后反差大得让人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
可心里又清清楚楚地明白。
那不是错觉。
他对苏晚渺,是真的在意。
在意到愿意当着天下之主的面,亲手拭去她的眼泪。
在意到哪怕面临滔天指责,也未曾松开她的手。
沈清渊被萧侭死死地盯着,后背一阵发凉。
过了许久,他才终于从那股压迫感中缓过神来。
手指颤巍巍地举起奏折,声音干涩地开口。
“这里面,就是那个小太监亲口招认、逐字记录的供词!字字句句,皆有画押为证!至于物证……”
话还未说完,他手腕猛地一抖。
原本想从袖中掏出证物,却不料什么都没掏出来。
反倒是手中的奏折直挺挺地摔落在地。
他顿时心头一颤,急忙弯腰去捡。
然后硬着头皮,从怀里摸出那枚所谓的“铁证”。
一块暗红色的腰牌。
“陛下明察!昨夜那名小太监已然招供,亲口承认是靖王以他全家性命相胁,逼他潜入宫中,在陛下的药炉里动手脚!”
“臣得知后,连夜带人前往其家中查证,其家人确实已不知所踪,屋内衣物散乱,显然仓促逃离!而后,臣在屋后柴堆深处,翻出了这枚靖王府护卫专用的腰牌!此事人证物证俱在,绝无虚妄!”
皇帝扫了一眼奏折。
又低头仔细翻看了那块腰牌,眉头越皱越紧。
突然,他一掌狠狠拍在龙案之上。
“萧侭!证据确凿,你竟还敢在此大殿之上昂首挺立?还不速速跪下,向朕认罪!”
萧侭轻轻松开苏晚渺。
随即迈步上前,对着皇帝行了一个深揖礼。
“陛下,臣不敢无礼。只是此物乃事关重大,臣斗胆恳请,能否将这枚腰牌交由刑部胡统领亲自查验?”
“为防仿造,臣早在半年前便下令,每一块王府护卫腰牌皆设有独特暗记,包括纹路、刻痕深浅、编号顺序,皆一一登记在册,存于刑部与内务府双份备案。”
“若确为臣府中之人所遗,查册即知。若为他人伪造栽赃,也必有破绽可循。是非曲直,一查便明。”
沈清渊一听,脸色骤然大变。
“我……我是按照那太监亲笔口供的指引去搜查的,路线、藏匿位置分毫不差,怎么可能伪造证据?”
“本王从未说你是有意作伪。”
萧侭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
“朝中觊觎本王之位者何其多?暗中设局、借刀杀人者屡见不鲜。沈大人忠心为国,若被人利用,充当了他人手中之刀,岂非令人扼腕?”
“况且,依律法,此类物证理应交由刑部同大理寺联合验看,程序公正,方可定罪。胡统领为人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由他查验,合情合理。”
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既未咄咄逼人,又不显推诿之态。
可皇帝压根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见皇帝不语,萧侭心里门儿清。
他巴不得自己再添几条罪名,借此机会将他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于是,他淡淡补了一句。
“沈大人刚才那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沈家如今门庭凋零,早已不复昔日荣光。而魏家却是如今朝中显贵,与沈家又是世交。就算我娶了渺渺,也未必能沾上什么光。”
“若我真只是图个好处,何必拼着性命去边关搏杀,拿军功去求亲?难不成就为了拆散魏沈两家?可笑!我提亲那会儿,魏沈两家早就三年没走动了,彼此形同陌路。”
“谁能猜到,魏家居然会突然登门道歉?沈家当年被他们当众羞辱得那么惨,甚至被逐出宴席,怎么又突然肯回头谈婚事?这事儿还是我暗地里安排的?我又何时有这般手段,能左右魏家的心意?”
说完,他缓缓转身,面向皇帝。
“陛下,沈大人这番推断漏洞百出,毫无逻辑可言。那供词不过是个太监的口头证词,既无笔录,也无画押,连个印信都无,不足为凭。”
“臣恳请陛下准许,派胡统领亲自去我府上核对令牌真伪,一探究竟,以正视听。”
可皇帝却依旧慢悠悠捋着胡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苏晚渺瞧见了,心下立时了然。
她故作惶恐,轻轻问道。
“王爷,那令牌上面的印记本是验真假的关键所在,关系到王府机密。若轻易交给外人查验,万一走漏风声,往后不是谁都能仿造了?若是被人利用,岂不成了陷害王爷的把柄?”
皇帝一听,心中暗喜。
这丫头提醒得妙,正好可借此拖延!
萧侭嘴角微微一扬。
“渺渺放心,胡统领为人正直磊落,跟我素无恩怨,更无利害牵连,绝不会出卖我。就算陛下亲自问他,他也只会照实回答。陛下总不至于亲自去仿造我府里的令牌,设局陷害我吧?”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将来有人造假,那嫌疑最大的,便是皇帝。
否则,为何如此阻挠查验?
皇帝牙关一紧,心里恨得牙痒痒。
他斜眼瞪了苏晚渺一眼。
这丫头,是真天真无邪,还是早就跟萧侭串通好了,故意引他入局?
可话已至此,他只能强压怒火,咬牙点头。
“准了。命胡统领速去速回,务必查清此事。”
萧侭拱手谢恩,又淡淡道。
“臣请凯津随行,好回府去取当年亲兵名册,一并查验,以免遗漏。”
二人一走,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萧侭拉过苏晚渺,轻轻落座。
随后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慢品一口。
这哪像个被怀疑的嫌疑人?
皇帝本就心里憋着一股火。
见萧侭这般从容,更是按捺不住心头的烦躁。
正想借机发作,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冲进殿门,扑通跪地。
“禀陛下,兵部杨大人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奏报!”
皇帝一听“兵部”二字,眉头顿时一紧。
最近兵部追查泄密案查得极紧。
案子不仅牵扯到蝴山关的布防图外泄。
还隐约与西齐细作有所勾连。
若是处理不当,极可能酿成边关动荡。
他这一套动作行云流水。
前一秒还杀气冲天,眼神凌厉如刃。
可一转头看向苏晚渺,那双眼便盛满了温柔。
这前后反差大得让人几乎怀疑自己是不是看花了眼。
可心里又清清楚楚地明白。
那不是错觉。
他对苏晚渺,是真的在意。
在意到愿意当着天下之主的面,亲手拭去她的眼泪。
在意到哪怕面临滔天指责,也未曾松开她的手。
沈清渊被萧侭死死地盯着,后背一阵发凉。
过了许久,他才终于从那股压迫感中缓过神来。
手指颤巍巍地举起奏折,声音干涩地开口。
“这里面,就是那个小太监亲口招认、逐字记录的供词!字字句句,皆有画押为证!至于物证……”
话还未说完,他手腕猛地一抖。
原本想从袖中掏出证物,却不料什么都没掏出来。
反倒是手中的奏折直挺挺地摔落在地。
他顿时心头一颤,急忙弯腰去捡。
然后硬着头皮,从怀里摸出那枚所谓的“铁证”。
一块暗红色的腰牌。
“陛下明察!昨夜那名小太监已然招供,亲口承认是靖王以他全家性命相胁,逼他潜入宫中,在陛下的药炉里动手脚!”
“臣得知后,连夜带人前往其家中查证,其家人确实已不知所踪,屋内衣物散乱,显然仓促逃离!而后,臣在屋后柴堆深处,翻出了这枚靖王府护卫专用的腰牌!此事人证物证俱在,绝无虚妄!”
皇帝扫了一眼奏折。
又低头仔细翻看了那块腰牌,眉头越皱越紧。
突然,他一掌狠狠拍在龙案之上。
“萧侭!证据确凿,你竟还敢在此大殿之上昂首挺立?还不速速跪下,向朕认罪!”
萧侭轻轻松开苏晚渺。
随即迈步上前,对着皇帝行了一个深揖礼。
“陛下,臣不敢无礼。只是此物乃事关重大,臣斗胆恳请,能否将这枚腰牌交由刑部胡统领亲自查验?”
“为防仿造,臣早在半年前便下令,每一块王府护卫腰牌皆设有独特暗记,包括纹路、刻痕深浅、编号顺序,皆一一登记在册,存于刑部与内务府双份备案。”
“若确为臣府中之人所遗,查册即知。若为他人伪造栽赃,也必有破绽可循。是非曲直,一查便明。”
沈清渊一听,脸色骤然大变。
“我……我是按照那太监亲笔口供的指引去搜查的,路线、藏匿位置分毫不差,怎么可能伪造证据?”
“本王从未说你是有意作伪。”
萧侭抬起头,目光平静如水。
“朝中觊觎本王之位者何其多?暗中设局、借刀杀人者屡见不鲜。沈大人忠心为国,若被人利用,充当了他人手中之刀,岂非令人扼腕?”
“况且,依律法,此类物证理应交由刑部同大理寺联合验看,程序公正,方可定罪。胡统领为人刚正不阿,清廉自守,由他查验,合情合理。”
这番话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既未咄咄逼人,又不显推诿之态。
可皇帝压根不想给他这个机会。
见皇帝不语,萧侭心里门儿清。
他巴不得自己再添几条罪名,借此机会将他彻底钉在耻辱柱上。
于是,他淡淡补了一句。
“沈大人刚才那句话,倒是说到了点子上。沈家如今门庭凋零,早已不复昔日荣光。而魏家却是如今朝中显贵,与沈家又是世交。就算我娶了渺渺,也未必能沾上什么光。”
“若我真只是图个好处,何必拼着性命去边关搏杀,拿军功去求亲?难不成就为了拆散魏沈两家?可笑!我提亲那会儿,魏沈两家早就三年没走动了,彼此形同陌路。”
“谁能猜到,魏家居然会突然登门道歉?沈家当年被他们当众羞辱得那么惨,甚至被逐出宴席,怎么又突然肯回头谈婚事?这事儿还是我暗地里安排的?我又何时有这般手段,能左右魏家的心意?”
说完,他缓缓转身,面向皇帝。
“陛下,沈大人这番推断漏洞百出,毫无逻辑可言。那供词不过是个太监的口头证词,既无笔录,也无画押,连个印信都无,不足为凭。”
“臣恳请陛下准许,派胡统领亲自去我府上核对令牌真伪,一探究竟,以正视听。”
可皇帝却依旧慢悠悠捋着胡子,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苏晚渺瞧见了,心下立时了然。
她故作惶恐,轻轻问道。
“王爷,那令牌上面的印记本是验真假的关键所在,关系到王府机密。若轻易交给外人查验,万一走漏风声,往后不是谁都能仿造了?若是被人利用,岂不成了陷害王爷的把柄?”
皇帝一听,心中暗喜。
这丫头提醒得妙,正好可借此拖延!
萧侭嘴角微微一扬。
“渺渺放心,胡统领为人正直磊落,跟我素无恩怨,更无利害牵连,绝不会出卖我。就算陛下亲自问他,他也只会照实回答。陛下总不至于亲自去仿造我府里的令牌,设局陷害我吧?”
这话的意思是,如果将来有人造假,那嫌疑最大的,便是皇帝。
否则,为何如此阻挠查验?
皇帝牙关一紧,心里恨得牙痒痒。
他斜眼瞪了苏晚渺一眼。
这丫头,是真天真无邪,还是早就跟萧侭串通好了,故意引他入局?
可话已至此,他只能强压怒火,咬牙点头。
“准了。命胡统领速去速回,务必查清此事。”
萧侭拱手谢恩,又淡淡道。
“臣请凯津随行,好回府去取当年亲兵名册,一并查验,以免遗漏。”
二人一走,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萧侭拉过苏晚渺,轻轻落座。
随后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慢品一口。
这哪像个被怀疑的嫌疑人?
皇帝本就心里憋着一股火。
见萧侭这般从容,更是按捺不住心头的烦躁。
正想借机发作,一个小太监跌跌撞撞地冲进殿门,扑通跪地。
“禀陛下,兵部杨大人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的军情奏报!”
皇帝一听“兵部”二字,眉头顿时一紧。
最近兵部追查泄密案查得极紧。
案子不仅牵扯到蝴山关的布防图外泄。
还隐约与西齐细作有所勾连。
若是处理不当,极可能酿成边关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