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别想一出是一出-《嫁寒门,我带着夫家脱籍又致富》

  何凤月也表示不解,“对啊,盼秋,养鸡养鸭还能下蛋,你养兔子能做什么?再说了,我们这里的人也不喜欢吃兔子。”虽然有时候也会吃,但更多的也就是吃吃鸡鸭,还有猪肉。

  “用兔子的皮毛做披风啊!”林盼秋双眼亮晶晶地说道,她也是从羽绒被里受到启发,虽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鸭绒鹅绒缝到被子里的,挣不了这个钱,但兔子的皮毛照样能做衣服和披风,她想赚这个钱。

  “可,这,我们做衣服的手艺也不是很好,而且裘皮一般人家也不会去买,买的人家自然也看不上我们的手艺了。”何凤月觉得小姑子想得有些简单了。

  “大嫂,我们把兔皮揉制好,直接卖给那些成品衣店不就成了。不过现在说这个还有些早,我们得先找地方养兔子,还要山上抓兔子,最重要的是还要先学会揉制兔子皮。”

  “哈,你这丫头,说了半天,你也就是嘴上说得漂亮,不过你娘我还真会揉制兔皮。”秦雪娥白了女儿一眼。

  林盼秋一听母亲这么说就来了兴致了,“娘,你怎么会揉制兔皮的?我也没见你做过啊?”

  秦雪娥微微失神片刻后才叹气道:“我都是跟着你外祖父学的,你别看他是一个厨子,但会的东西可真不少,这动物皮毛的揉制就是其中一项。而且你外祖父还会做好吃的兔肉呢!”

  “啊,那更要养兔子了,娘,我们就一起养吧!你看你有手艺,我出钱,成吗?”林盼秋越说越激动。

  秦雪娥摇了摇头,“不行,秋儿,你别想一出是一出。兔子没那么好养,你小时候我们家也养过几窝兔子,虽然母兔能生,但架不住它们难养啊!很爱生病不说,主要还是卖不上价。”

  “对,盼秋,娘说得对。现在市面上野兔肉大概是二十五六文一斤,一只也就三斤多,顶天了也就八十多文。至于那兔毛,我打听过了,十五六文一张,这还是要皮像完整的,要是破了一点人家都不收,还是你养鸡鸭合适。”

  “啊?”林盼秋听完大嫂的话后不由得垂下了头,“这样一算收益好像是不合算。”最主要是养兔子这活不比养鸡养鸭省力,收益还没鸡鸭好,那就划不来了。

  “行了,你公婆那边一起养着鸡鸭,以后够你们忙活了,别顾头不顾尾,专心养鸡鸭吧!”

  “娘,”林盼秋有些别扭,“哎,我就是想着有什么好营生,也想和你们一起,总不能我自己过好日子,还让你们这么辛苦吧!”

  秦雪娥没想到女儿心里是这么想的,于是笑了笑,“你啊,有这个心,娘就很高兴了。现在面摊生意还不错,娘也知足了,就不折腾了……”

  “不行,我一定要再想想……”

  “你啊,也别折腾了……”

  ……

  侯府里,柳姨娘正靠在窗头看着外面指挥着小丫鬟们浇花的周露珠,喃喃自语道:“难不成侯爷真看上露珠这丫头了?那我……”

  这时,红梅端着燕窝走了进来,笑着说道:“主子,厨房刚炖的银耳燕窝,还加了牛乳,您尝尝合不合您口味。”

  柳姨娘听罢看了一眼,舀起燕窝尝了尝,“嗯,是香醇很多,以后就这么炖吧!”

  “是,都听主子的。”红梅笑着应了下来,一抬头又看见柳姨娘一直往院子里看去,不禁好奇道:“主子,您看什么呢?这么入神。”

  柳姨娘侧了侧身子,叹了口气说道,“红梅,你说我是不是老了?”

  红梅听罢瞪大了眼睛,“主子,您说什么呢,您怎么会老呢!您出去,说您是十五岁的小姑娘都有人信。”

  柳姨娘听罢捂嘴笑道:“你啊你,尽知道哄我高兴。”随后又轻叹了口气,摸了摸自己的脸,小声问道:“那侯爷怎么好些日子不来了?我也才二十岁,不至于真对侯爷没吸引力了,难不成是生了孩子后哪里不对了?”

  柳姨娘想着这么大的孩子从下面生了出来,应该多多少少有些影响,会不会是侯爷,嫌弃她了?这么想着,她的脸色就变得很是难看。

  红梅连忙扶住了她,“主子,怎么了?”

  柳姨娘摇了摇头,“听说侯爷上个月收了在书房伺候的一个小丫头,将将十四岁,正是青葱般的年纪,甚是惹人怜爱,侯爷可喜欢地紧呢!”

  “主子,”红梅看见主子一脸的惆怅,心里也不好受,“侯爷是个念旧情的,不会忘了主子的。再说了,那个小丫头侯爷也就宠一段时间,您看,这都半个来月了,侯爷也没想着给个名分,还在书房里伺候着呢!”白天干着伺候人的活,晚上还是伺候人,也没个名分,连个通房也算不上,要她说,那丫头也是个傻的,不趁着有宠,哄着侯爷给了名分,等侯爷对她失了兴趣,有她哭的。

  柳姨娘哀怨地看了红梅一眼,轻声说道:“你又知道侯爷不给她名分了?早上夫人说了,侯爷要抬那小丫头当姨娘,还住到了春芳院,离前院最近,这不正说明侯爷心里有她吗?还是年轻好啊!”

  “啊,这,奴婢还真不知道,不过,”红梅又顺着柳姨娘的目光往院子里看去,有些迟疑道:“主子,露珠这丫头,您是想……”

  “看,露珠这丫头来院子里伺候的时候才十来岁,一转眼就大了,我要是没记错,今年也应该有十四了吧?”柳姨娘微微垂下眼皮,不经意地问道。

  “是,是,刚刚满十四,可是……”

  “好了,红梅,”柳姨娘打断了红梅的话,“你去把露珠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