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帝国蓝图-《食卦人》

  国贸发布会的光芒,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京圈深处扩散。但位于顶层套房的临时总部,却仿佛风暴眼中那片奇异的宁静。

  厚重的羊毛地毯吞噬了所有脚步声,恒温恒湿系统维持着令人舒适的微凉。巨大的落地窗外,是北京城永不落幕的灯火辉煌,而室内,只有一盏精致的黄铜台灯在宽大的书桌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将我和邹帅笼罩在一个私密而专注的光圈之内。

  邹帅解开了定制西装的扣子,略显疲惫地靠在沙发背上,但眼神却亮得惊人,那是高度兴奋与精神透支混合的光芒。他面前摆着一台打开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还停留着发布会后媒体反应的初步舆情分析报告。

  “效果比预想的还要……炸裂。”他揉了揉眉心,语气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感慨,“三个小时,我的私人手机几乎被打爆。红杉、高瓴、IDG……几乎所有叫得上名字的基金合伙人,都亲自来了电话。还有十几家上市餐饮集团的老板,希望能尽快约见。媒体更不用说,‘观澜’、‘食卦’这两个词,已经在热搜上挂了一个小时了。”

  我没有接话,只是执起那把温润的紫砂小壶,为他面前空了的茶杯续上金黄色的茶汤。水声潺潺,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他们感兴趣的,不只是概念。”我放下茶壶,声音平静无波,“更是这个概念背后,可能蕴含的、颠覆性的商业价值。或者说,是恐惧。恐惧被我们这套‘观澜’的逻辑,重新洗牌。”

  邹帅坐直了身体,目光灼灼地看向我:“这正是我想问的。台上的理念很震撼,但台下,我们需要更具体、更坚实的蓝图。‘观澜’这艘船,造得如此宏大,我们究竟要驶向何方?具体的航线在哪里?”

  我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邹帅不仅是执行者,更是战略层面的合伙人,他需要完全理解并认同这盘大棋的走向。

  我站起身,走到一旁的白板前,拿起黑色的记号笔。白板光洁如新,像一片等待开垦的沃土。

  “邹帅,我们先忘掉‘观澜’这个名字。”我转身,目光如炬,“我们回到最本质的问题——这个时代,最大的商业痛点是什么?”

  邹帅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流量红利见顶?同质化竞争?还是消费升级下的需求难以捉摸?”

  “都是表象。”我摇了摇头,笔尖落在白板上,画下了一个圆圈,在里面写上“人”字。

  “最大的痛点,是‘人’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难以触达,难以持续满足。传统的市场调研、用户画像,在快速流变的社会情绪和个体复杂的心理动机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接着,我在“人”的周围,画下了几个分支:“行为”、“情绪”、“社交”、“文化”、“健康”……

  “而‘食’,”我的笔尖重重地点在白板中央,画了一个更大的圆,将所有的分支囊括进去,“是贯穿所有这些维度,最普世、最频繁、最无法伪装的行为入口。它是最真实的数据源。”

  邹帅的眼神变得专注起来。

  “所以,‘观澜’要做的,不是去河里捞鱼。”我的笔在白板上快速移动,线条纵横交错,“我们要做的,是读懂整条河的水文气象。”

  我开始构建那个在他脑海中酝酿已久的生态蓝图:

  “首先,是内核——‘观澜食卦研究院’。”我在白板核心位置画了一个小圆,标注上“研究院”。

  “这是大脑,是神经中枢。它不直接产生利润,但它是一切价值的源头。这里汇聚顶级的心理学家、数据科学家、文化学者、美食家,当然,还有我。”我的笔尖点了点自己。

  “它的任务,是持续研发和迭代‘食卦’的方法论体系。从微观的食材鉴别、口味偏好分析,到中观的餐饮业态趋势判断,再到宏观的饮食文化变迁与社会经济关联性研究。这里会建立全球最独特的‘饮食行为与心理数据库’,开发我们独有的分析模型和预测算法。这是我们的核心壁垒,是任何人都无法轻易复制的‘内功’。”

  邹帅倒吸一口凉气:“这……这投入将是天文数字,而且回报周期……”

  “眼光放长远。”我打断他,“当我们的‘食卦’模型足够精准,它本身就将成为最具价值的资产。它可以向顶级品牌、甚至政府机构提供付费的深度咨询服务。但这只是小头。它的真正价值在于赋能……”

  我的笔向外延伸,画出了第二个同心圆,更大,标注为“观澜资本”。

  “这是心脏,是输血管道。‘观澜资本’将是我们对外投资的触手和杠杆。”我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但它不同于传统的风投。我们不看漂亮的PPT,不听动人的故事。我们投资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契合我们的‘食卦’模型预测,是否能被我们的生态所赋能。”

  我在这个圆里快速写下几个方向:

  “1.品牌孵化:就像‘一叶菩提’,我们亲自下场,打造标杆,验证模型,树立行业标准。”

  “2.战略投资:筛选市场上已有的、数据表现与我们预测吻合、或者其短板恰好能被我们生态弥补的餐饮品牌。我们投入资金,更投入我们的‘食卦’系统,帮助它优化菜单、提升运营效率、精准营销,享受它价值提升的巨大红利。”

  “3.供应链整合:投资或控股上游顶级的食材供应商、中央厨房、冷链物流。确保我们体系内品牌的食材品质和稳定性,同时,供应链的数据又能反哺研究院的模型优化。”

  “4.数据服务:未来,当我们的数据库和分析模型足够强大,我们可以向体系外的餐饮企业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服务套餐,这将是又一个巨大的利润来源。”

  邹帅的呼吸明显急促起来,他紧紧盯着白板,眼神中闪烁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光芒。

  “最后,是外层——‘观澜运营’实体群。”我画出了最大的一个同心圆。

  “这是肌肉,是骨骼,是我们直面消费者的终端。包括我们直营的旗舰餐厅(‘一叶菩提’是第一个)、特许加盟的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公司、乃至未来可能成立的餐饮教育培训学院。”我的笔在“教育培训”上顿了顿。

  “为什么要有教育?因为我们要输出标准,输出文化,培养认同我们理念的人才。当整个行业都在使用我们制定的标准,谈论我们倡导的理念时,‘观澜’才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我放下笔,后退一步,让邹帅能够看清整个白板上那个层层嵌套、彼此连接的生态系统蓝图。

  “这三个圈,环环相扣,彼此赋能。”我总结道,声音沉稳而有力,“研究院为资本和运营提供智慧弹药和决策依据;资本为研究院和运营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运营为研究院和资本提供真实的数据反馈和商业验证。它们形成一个闭环,一个能够自我强化、不断演化的生命体。”

  我指向最内核的“研究院”:“这里,是‘观澜’的神秘感和权威性所在。”指向“观澜资本”:“这里,是扩张性和掠夺性所在。”最后指向“观澜运营”:“这里,是掌控力和影响力的最终体现。”

  “我们卖的,从来不是一碗面、一杯茶。”我的目光穿透灯光,仿佛看到了遥远的未来,“我们卖的是一套认知世界的方法,一种赋能商业的工具,一个通往更高效、更精准商业未来的入口。餐饮,只是我们选择的,第一个试验场,也是最合适的切入口。”

  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邹帅死死地盯着那张白板,仿佛要将那简单的线条和文字刻进脑海里。他的胸膛微微起伏,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这个蓝图的宏大和精密,远远超出了他最初的想象。这已经不是一家公司,这是一个旨在重构行业底层逻辑的商业物种!

  许久,他才长长地、深深地吐出一口气,仿佛将胸腔里所有的震惊和疑虑都一并吐出。他抬起头,看向我,眼神里最后一丝犹豫已经被一种近乎狂热的坚定所取代。

  “我明白了……”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这不再是做生意,这是……建造一个生态系统,制定一套新的商业规则。”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白板前,手指激动地划过那些圆圈:

  “研究院建立权威,资本快速扩张和收割,运营夯实基础和扩大影响……太完美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当别人还在纠结于一道菜的成本和售价时,我们已经站在行业的上空,俯瞰着整条河流的走向!”

  他的脸上焕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神采:“我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资本层面,我会立刻开始筹备‘观澜资本’的第一期基金,瞄准那些与我们模型高度契合的潜在标的!运营层面,‘一叶菩提’必须尽快落地,打造成我们的第一个样板工程!研究院这边……”

  “研究院我会亲自抓。”我接过话,“当务之急是组建核心团队,完善我们的初级模型。尤其是针对‘一叶菩提’的定位,我需要更精细的数据支撑。”

  “没问题!”邹帅用力点头,他拿起自己的电脑和文件,步伐坚定地走向门口,“我这就去安排!媒体和投资人那边,我知道该怎么引导他们的预期了!”

  走到门口,他停下脚步,再次回头看了一眼白板上那幅巨大的蓝图,眼神复杂,最终化作一句:

  “能参与这样的事业……是我的荣幸。”

  门被轻轻带上,房间里再次只剩下我一人。

  窗外的京城,依旧灯火通明。但此刻,在我眼中,那无尽的灯火不再仅仅是繁华的景象,而是变成了无数流动的数据点,变成了可以观测、可以分析、甚至可以引导的“波澜”。

  “观澜”的帝国蓝图,已经在最核心的合伙人心中,清晰地铺开。

  下一步,就是将这蓝图,变为撼动现实的力量。

  我拿起内部电话,接通了助理,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通知下去,一小时后,核心团队会议。议题——‘观澜研究院’筹建与‘一叶菩提’项目启动。”

  “是,张总!”

  命令下达,庞大的机器,开始真正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