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琴雯的“自由”计划-《反舔系统!男神们都是我刷钱工具》

  车子停在蓉城大学东门外,琴雯推开车门,脚踩上地面的瞬间,风吹起了她的裙角。

  她没回头,也没再看司机一眼。墨镜遮住了眼睛,包斜挎在肩上,步伐不快,但很稳。

  刚走两步,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特助发来的语音。

  “查到了。”声音压得很低,“苏周这次个展的投资方是‘云砚文化’,法人代表叫陈砚,去年因为虚开发票被税务稽查,现在公司账面资金紧张。他们原本找了三家赞助商,全撤了。这次展览几乎是贴钱办的。”

  琴雯站在树荫下,手指点开语音转文字功能,一行行往下看。

  “他最近三个月拍卖成交七幅画,总金额两千三百万,但有五笔款项还没到账。其中两笔买家疑似空壳公司,资金链存在风险。目前他个人账户余额不足八十万。”

  她看完,回了一句:“把云砚文化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企业发我。”

  发完消息,她抬头看了看校门。几个学生正抱着书从里面走出来,说说笑笑。

  走进教学楼一楼大厅,她径直走向公告栏。那里贴着本周的讲座安排。她掏出手机,对着一张“金融创新与市场趋势”的海报拍了张照,顺手发了个朋友圈,配文:“回校听讲座,充电中。”

  定位打开,时间设置成五分钟前。

  做完这些,她转身走出教学楼,脚步明显轻快了些。

  刚走到校门口的便利店,手机又响了。林特助发来了资料压缩包。

  她点开查看。云砚文化名下有一家注册在郊区的艺术空间,还控股两家文创公司,其中一家叫“墨点工坊”,专门做限量版画衍生品,但今年一季度营收为零。

  另外,这家公司的监事是个叫赵明远的人,曾因非法集资被判过三年。

  琴雯眯了下眼。

  这种背景的人敢掺和进艺术圈,要么是有人撑腰,要么就是急着套现。

  而苏周,显然是那个被拿来变现的招牌。

  她收起手机,往停车场方向走。路过花坛时停下,从包里拿出随身带的小镜子和口红。

  补完妆后,她摘下墨镜,重新扎了下马尾,动作利落。

  她不需要太张扬,但也不能显得太普通。她要的是那种——让人一看就觉得,这女孩挺特别的。

  回到车上,她对司机说:“去市中心,先到IFS商场。”

  司机点头启动车子。

  一路上她没说话,翻着苏周的社交账号。他的主页更新不多,大多是作品照片和展览信息。最近一条还是凌晨发的那张未完成的画。

  她点进评论区,没人知道她是谁。也没有人提她的名字。

  很好。

  到了IFS,她下车直奔化妆品专柜。柜姐热情迎上来,她只说要补妆和挑支适合正式场合的口红。

  最后选了一支哑光豆沙色,不艳,也不素,刚好衬肤色。

  接着她去了隔壁的女装店,试了三条裙子。一条黑色吊带,太性感;一条碎花长裙,太文艺;最后选中一条深蓝色V领连衣裙,长度及膝,剪裁简洁,搭配一双裸色尖头平底鞋。

  付完款,她让店员把旧衣服装进袋子,自己换上了新装。

  走出商场时,整个人气质变了。不像个学生妹,而是一个有品位的年轻富家小姐。

  她坐上车,发消息给林特助:“帮我订明天下午两点,艺术中心附近那家‘拾光’餐厅的靠窗位,两个人的。”

  对方秒回:“收到,已订位。”

  她放下手机,闭眼休息。

  脑子里开始梳理明天的计划。

  她不能直接说自己想买画。那样太像暴发户,也容易引起怀疑。她得先聊创作理念,再谈市场反馈,最后自然过渡到收藏意向。

  她还要提起那幅《沉睡》。那是她当模特时画的,苏周对她有印象,也有情绪波动。好感值已经涨到五十。

  想到这里,她突然记起苏周那句“你穿那条蓝裙子更好看”。

  她睁开眼,低头看了眼身上这条裙子。

  颜色几乎一模一样。

  她嘴角动了动。

  这不是巧合,这是我的小心机。

  她拿起手机,打开对话框,打字:【苏老师,我刚路过IFS,看到一条裙子,跟您说的那条很像,就买了。明天去看展,会穿它。】

  发送。

  过了几分钟,对方回复:【嗯,等你。】

  只有两个字。

  但她能感觉到,对面的情绪变了。

  不再是客套,也不是疏离,而是……期待。

  她把手机倒扣在腿上,深吸一口气。

  枭治还在飞往法兰克福的路上,飞机没信号。

  反舔系统只认一个条件:高颜值男人给她花钱。

  只要她能让苏周为她破费,哪怕是一顿饭、一杯咖啡,都能换来巨额返现。

  关键是,她得让他心甘情愿地花。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让他觉得,她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