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情报网络-《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

  小禄子从厨房出来,手里端着空托盘。他贴着墙根走,没走正路。昨天傍晚,他在米缸后面倒了半碗米。这是个信号,告诉别人宫里有事。

  他不能急。

  东宫看起来和平常一样。萧景渊在正殿喂鸟,沈知意在偏殿看账本,秦凤瑶坐在西边廊下擦剑。但小禄子知道,这三天没人真在做事。

  他拐过角门,看见一个穿灰袍的太监往宫门口走。那人低着头,怀里抱着布包,走得很快。小禄子认得他,前天在茶馆附近见过。

  他没追上去。

  他转身进了尚食局。

  老厨役正在蒸点心。小禄子放下托盘,随口问:“李公公那边今早来拿粥了吗?”

  老厨役没抬头:“来了,刚走。还是那个灰衣服的,耳朵缺了一块。”

  小禄子心里一紧。左耳缺角,和沈妃说的一样。

  “他每天都来?”

  “每天巳时三刻准时到,送完钱袋就走,一句话不说。”老厨役掀开蒸笼,“说是替主子积德,给说书人赏钱。”

  小禄子点点头,装作不在意地问:“这人是哪个宫的?”

  “不知道。听说他常去贵妃宫外转。”

  不能再问了。小禄子拿了新蒸的糕点,转身离开。

  他走到东宫西侧的小门,那里有个陶罐放在米缸旁边。他走过去,把陶罐里的米倒出半碗,再把罐子摆正。

  这是新的暗号。第一次倒米,表示发现可疑人出宫;第二次倒米,表示线索确认,可以行动了。

  做完这些,他才去偏殿。

  沈知意正在写字,听到脚步声也没抬头。小禄子走到桌前,放下食盒,低声说:“奴才刚从尚食局回来。厨役说,那灰袍人每天去施粥棚领点心,然后送去南市三家茶馆。”

  沈知意握笔的手停了一下,没说话。

  小禄子继续说:“他还说,那人左耳有缺口,穿灰袍,从不说话,只把钱袋交给掌柜就走。”

  沈知意终于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轻点头。

  小禄子退出来,在门口停下。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张纸条,塞进窗台角落的砚台底下。上面写着:左耳缺、灰袍、布包上有斜十字纹。

  他知道沈妃会看到。

  他也明白,自己不能再只是个端茶的太监了。

  午后阳光照进偏殿,沈知意合上账本,去了西角门。

  秦凤瑶已经在等她。

  “小禄子的消息你看了?”秦凤瑶问。

  “看了。”沈知意说,“左耳缺角,每天准时出宫,路线固定。这不是巧合。”

  “我这边也有动静。”秦凤瑶压低声音,“我派人盯了一上午,看见那灰袍人出宫后,在街角和李公公的心腹说了半刻钟的话。”

  “多久?”

  “差不多两炷香时间。两人站在巷口,没进店,也没动手,就是站着说话。”

  沈知意用手指敲了三下桌子。

  这是她们约定的暗号——线索可信。

  “他们以为流言只是嘴上说说。”沈知意说,“但他们忘了,每句话都要有人传,每份钱都要有人送。只要动,就会留下痕迹。”

  “接下来怎么办?”秦凤瑶问。

  “让小禄子继续盯着。每天记时间、路线、交接方式。我们不抓人,也不打草惊蛇,让他天天送,天天记。”

  “你想攒证据?”

  “不止。”沈知意眼神变冷,“我要让他们觉得一切正常,等他们越陷越深,再一下子揭出来。”

  秦凤瑶笑了:“行,我让禁军换班盯梢,保证不出错。”

  “还有。”沈知意补充,“让小禄子开始记钱袋的样子。是不是同一个?有没有补丁?缝线方向?这些细节,以后都能对上。”

  “你也想到这个了?”

  “他们用流言伤人,我就用流言反杀。”沈知意转身往回走,“只要证据够硬,别说是个太监,就是贵妃亲自下场,我也能让她当众认错。”

  傍晚,小禄子又去了厨房。

  他站在陶罐前,把空罐子扶正,然后从米缸舀了一勺米放进罐里。

  这一勺米是新加的。

  意思是:线索已确认,等下一步命令。

  他做完这些,抬头看了看屋檐。一只灰羽鸽子站在瓦上,翅膀微微动着,像要飞走。

  他知道这只鸽子今晚就会飞出去。

  带着他的纸条,飞到城外某个地方。

  他没多看,转身准备回正殿复命。

  刚走出厨房,撞上了萧景渊。

  “你怎么在这儿?”萧景渊手里拿着半块桂花糕,嘴里还在嚼。

  “回殿下,刚送完点心。”小禄子低头答。

  “嗯。”萧景渊咽下最后一口,“今天糕有点软,下次让他们少放点水。”

  “是。”

  萧景渊拍了拍他肩膀:“辛苦了,去歇着吧。”

  小禄子应了一声,看着太子走进正殿。

  等背影看不见了,他才收回目光。

  他知道萧景渊什么都不知道最好。越不知道,越安全。

  但他也清楚,有些事已经变了。

  以前他只负责递茶、报信、藏纸条。现在他开始记时间、看衣角、听声音。他学会怎么悄悄观察一个人,也学会怎么用一碗米传消息。

  他低头看自己的手。

  这双手以前只会端托盘,现在还能写密报。

  他转身走向偏殿,想看看沈妃有没有新指示。

  刚走到门口,听见里面说话。

  “明天巳时三刻,让小禄子带个新厨役去茶馆。”是沈知意的声音,“就说施粥棚换人了,让他亲眼看看交接过程。”

  “要不要让他靠近?”秦凤瑶问。

  “不用。只看,不碰。记住钱袋颜色就行。”

  小禄子没进去。

  他悄悄退开,回到厨房。

  陶罐还在原地。

  他伸手进去,把那一勺米重新倒回米缸。

  动作很轻。

  没有声音。

  外面天黑了,风吹进来,吹动了桌上一张纸。

  纸上写着几行字:

  灰袍人:左耳缺,巳时三刻出宫

  钱袋:深蓝布,斜十字纹,右下角有补丁

  交接:南市悦来茶馆,掌柜姓王

  跟踪者回报:与李公公心腹密会两次

  小禄子看了一会儿,拿起炭笔,在最后加了一句:

  “明天换人送粥,可能会被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