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老臣-《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

  小禄子离开书房后,沈知意马上起身走到书架前。她手指一按第三格木板的边,暗格就弹开了。她拿出一本薄册子,封面没有字,纸也有些发黄。这是她多年整理的《先皇后旧部名录》。

  她坐回桌前,翻开第一页,目光停在“周显”两个字上。

  “詹事府的周大人是母后的远亲,也是现在朝里唯一还在当官的老臣。”她低声说,“他每天早朝后都会来东宫‘例行汇报’,明天我就借这个机会试试他的态度。”

  萧景渊靠在椅子上没动,桌上那半块桂花糕一直没再碰。

  “他要是装不知道呢?”他问。

  “那就让他继续装。”沈知意合上册子,“我们不需要他说什么,只要他在朝堂上不站到李嵩那边就行。”

  秦凤瑶站在窗边,听到这话转过身:“我已经派人快马送信去北境大营了。”

  话刚说完,门外传来三声轻敲。

  “侧妃,信回来了。”是她贴身侍卫的声音。

  秦凤瑶接过密信打开,只看了几行,脸色就变了。她把信递给沈知意。

  纸上写着:“边军五万,随时待命。京中有事,七天内可到城下。女儿放心,父亲知道怎么做。”

  沈知意看完,轻轻吹口气,把信扔进烛火里烧成了灰。

  “秦将军懂分寸。”她说,“不会先动手,但也不会不管。”

  萧景渊终于抬头:“你们的意思是,文官有老臣支持,武将有边军撑腰?”

  “对。”沈知意点头,“我们现在不缺人手,只缺时机。”

  “他们想改遗诏,就得等皇帝病得说不出话。”秦凤瑶走回桌前,“只要皇上还清醒,他们就不敢乱来。”

  “所以我们也不能急。”沈知意看着两人,“他们怕我们先动,给他们理由调兵围宫。我们不动,他们也不敢明着动手。”

  萧景渊沉默了一会儿,伸手拿起那本《东宫守则》,翻到中间一页。

  “母后写过一句话——‘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他抬头,“现在就是风开始吹的时候。”

  沈知意盯着他:“你打算怎么办?”

  “我不争,也不逃。”他说,“我就留在东宫。谁想动父皇,就得先过我这一关。”

  屋里安静下来。

  沈知意站起来,铺开一张宫城地图,用砚台压住四角。

  “乾清宫、尚宝司、礼部、东宫、西角门、御药房。”她一个一个点过去,“这些地方哪个出问题,我们都撑不住。”

  秦凤瑶凑近看:“乾清宫的守卫已经被李嵩换过了,西区是他的人。”

  “御药房归内侍省管。”沈知意说,“煎药、送药、留样,每一步都可能被动手脚。”

  “那我们就安插个人进去。”秦凤瑶说,“厨房有个小太监,是我娘带来的,可靠。”

  沈知意摇头:“现在不能动。他们正盯着我们。”

  “那怎么办?”

  “等。”沈知意语气很稳,“等他们先出手。我们守住关键地方,盯住每一个异常。”

  萧景渊忽然开口:“我记得张公公负责乾清宫夜班,他是周詹事的表弟。”

  “你知道他?”沈知意看他。

  “上次吃汤圆,他偷偷跟我说,他舅舅常叹气,说太子不懂事。”萧景渊笑了笑,“其实他是为母后难过。”

  沈知意眼睛一亮:“那就是自己人。”

  “明天周显来东宫,你让他提一句‘张公公最近辛苦’。”萧景渊说,“不用多说,他就明白。”

  三人开始分工。

  沈知意负责联系周显,借“东宫事务汇报”的名义传递消息,试探他的立场;同时安排人暗中记录礼部官员进出情况,重点盯赵郎中。

  秦凤瑶负责掌控内线,确保厨房、御药房、东宫守卫这几处的人都是可信的;还要派人盯着永宁宫,一旦贵妃想出宫传信,立刻拦下。

  萧景渊留在东宫不出门,每天照常处理文书,表现得一切正常,不让外面起疑。

  “还有件事。”沈知意从袖子里拿出一块铜牌,“这是母后留给我的调令凭证,紧急时能调动巡防司半个班。”

  “你一直藏着这个?”秦凤瑶有点吃惊。

  “不能轻易用。”沈知意说,“用了就是撕破脸。”

  “他们要是真拿出假遗诏呢?”萧景渊问。

  “当场驳回。”沈知意语气坚定,“遗诏必须经过内阁验印、玉玺盖章、三公联署才能生效。只要卡住一个环节,就能拖时间。”

  “拖到边军赶来?”

  “拖到父皇醒来,亲口说出真相。”

  夜更深了。

  窗外风吹树枝,屋里烛光稳定。

  沈知意写了一份名单,交给秦凤瑶:“这六个人,是礼部和太医院可能被收买的,让他们盯紧这些人的行踪,特别是晚上出门。”

  秦凤瑶接过,折好塞进怀里。

  “我还让我父亲在边境搞点动静。”她说,“就说北狄小股犯边,要加派兵力。这样京营就不敢随便调兵进城。”

  “好主意。”沈知意点头,“让他们以为边军顾不上京城,放松警惕。”

  萧景渊站起来,走到门口把廊下的灯笼吹灭了。

  “别让人看到我们这边亮着灯。”他说,“免得有人半夜偷看。”

  他回来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已经凉了。

  “你们说,父皇现在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吗?”

  没人回答。

  沈知意低头看着地图,手指慢慢划过从东宫到乾清宫的路线。

  “明天早朝后,周显会来。”她说,“我会问他一句——‘詹事大人最近有没有梦见先皇后?’”

  “他要是说‘梦见过’,就是愿意帮我们。”

  “如果说‘没有’……”

  “那就是敌人。”

  秦凤瑶握紧了腰间的匕首。

  “只要他肯帮忙,文官那边就有希望。”

  “文官稳住,边军压境,我们守住东宫。”沈知意一字一句地说,“他们改不了遗诏。”

  萧景渊看着两人,忽然笑了。

  “以前我觉得当太子就是混日子。”

  “现在我知道了,这个位置不是给我享福的。”

  “是谁都不能抢走的东西。”

  他站起来,走到书案前,提起笔,在纸上写下四个字:静守待机。

  然后贴在墙上,正对着门。

  “从今天起,我不躲了。”

  “我在东宫,哪儿也不去。”

  沈知意点点头,重新打开名录,开始写下一步的联络计划。

  秦凤瑶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乾清宫。那里黑漆漆的,一点光都没有。

  她的手一直攥着父亲的回信,纸角已经被汗水打湿。

  突然,外面传来一声轻响。

  是院门口的铜铃晃了一下。

  秦凤瑶立刻转身,手按在刀柄上。

  沈知意抬头,眼神变得锐利。

  萧景渊没动,只是轻声说:“是小禄子回来了。”

  门开了一条缝,小禄子探头进来,脸色发白。

  “太子,太子妃,侧妃……”他喘着气,“御药房的陈公公刚才偷偷塞给我一张纸条,说……说今夜有人要换掉乾清宫的煎药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