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残忆微光:碎片浮现有惊澜
清晨的阳光透过营帐缝隙,落在沈砚之摊开的手掌上,掌心的白玉佩泛着温润的光。他指尖摩挲着玉佩上的云纹,脑子里却忽然闪过一片模糊的光影——好像也是这样一个清晨,有人将一块相似的玉佩塞进他手里,耳边还响着轻柔的叮嘱,可那声音是谁的,叮嘱了什么,却怎么也抓不住。
“在想什么?”陆承骁端着温好的粥走进来,见他盯着掌心发呆,眼神里带着几分茫然,便将粥碗放在桌上,在他身边坐下。
沈砚之猛地回神,指尖下意识攥紧玉佩,抬头看向陆承骁,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我刚才……好像想起点什么,可又记不清了。像是有人给过我一块玉,还有人跟我说……说要等我。”
陆承骁心里一动,连忙追问:“还有别的吗?比如地点,或者说话人的样子?”
沈砚之皱着眉,努力回想,可脑子里的光影像被一层雾裹着,怎么也拨不开。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失落:“没有了,就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还有‘等我’两个字,其他的都记不清了。”
陆承骁看着他眼底的失落,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记不起来就不勉强,慢慢来。记忆这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想起来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泛起波澜——沈砚之被余党掳走前,定是经历过什么重要的事,这块玉佩,或许就是解开他记忆的关键。
接下来的几日,沈砚之时常会陷入这样的恍惚。有时是看到帐外飘飞的落叶,脑子里会闪过一片金黄的树林,有人牵着他的手在林间走,笑声清脆;有时是听到亲兵谈论家乡的糕点,会突然想起一种甜糯的味道,好像是母亲亲手做的,可具体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些碎片式的记忆来得突然,去得也快,每次都像抓不住的流沙,只留下一点模糊的触感和莫名的情绪。他试着跟陆承骁说起这些,陆承骁总是耐心地听着,帮他一起梳理,却也没找到更多线索。
这天傍晚,沈砚之坐在营帐门口看夕阳,陆承骁处理完军务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递给沈砚之:“军需处给将士们发的家乡特产,我看这里面有你之前提过的那种糯米糕,你尝尝,看是不是你想的味道。”
沈砚之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几块用油纸包着的糯米糕,还带着淡淡的米香。他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的瞬间,脑子里突然“嗡”的一声——
模糊的光影变得清晰了些,他看到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女子,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木勺,往蒸好的糯米糕上淋着蜂蜜。女子转过身,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对着他说:“阿砚,慢点吃,别噎着,娘再给你做。”
“娘……”沈砚之喃喃地开口,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他终于想起了母亲的样子,想起了母亲做的糯米糕的味道,还有母亲总是挂在脸上的温柔笑容。
陆承骁见他突然落泪,连忙蹲下身,握住他的手:“砚之,怎么了?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沈砚之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我想起来了,我娘……我娘就是这样给我做糯米糕的,她还跟我说,让我慢点吃……”他想说更多,可脑子里的光影又开始变得模糊,母亲的笑容渐渐淡去,只剩下心里翻涌的思念和酸楚。
陆承骁轻轻擦去他脸上的眼泪,心里又喜又忧——喜的是沈砚之终于想起了一些重要的记忆,忧的是这些记忆来得零碎,还带着明显的情绪波动,不知道会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能想起这些就很好了。”陆承骁柔声说,“至少我们知道,你母亲是爱你的,这些美好的记忆,都会帮你慢慢想起更多。”
沈砚之握着手里的糯米糕,看着渐渐沉落的夕阳,心里既温暖又失落。温暖的是终于想起了母亲的样子,失落的是其他的记忆还是模糊不清。他知道,恢复记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至少现在,他有了一点方向,也有陆承骁陪在身边,不再是孤单一人。
清晨的阳光透过营帐缝隙,落在沈砚之摊开的手掌上,掌心的白玉佩泛着温润的光。他指尖摩挲着玉佩上的云纹,脑子里却忽然闪过一片模糊的光影——好像也是这样一个清晨,有人将一块相似的玉佩塞进他手里,耳边还响着轻柔的叮嘱,可那声音是谁的,叮嘱了什么,却怎么也抓不住。
“在想什么?”陆承骁端着温好的粥走进来,见他盯着掌心发呆,眼神里带着几分茫然,便将粥碗放在桌上,在他身边坐下。
沈砚之猛地回神,指尖下意识攥紧玉佩,抬头看向陆承骁,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我刚才……好像想起点什么,可又记不清了。像是有人给过我一块玉,还有人跟我说……说要等我。”
陆承骁心里一动,连忙追问:“还有别的吗?比如地点,或者说话人的样子?”
沈砚之皱着眉,努力回想,可脑子里的光影像被一层雾裹着,怎么也拨不开。他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几分失落:“没有了,就只有一个模糊的影子,还有‘等我’两个字,其他的都记不清了。”
陆承骁看着他眼底的失落,伸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关系,记不起来就不勉强,慢慢来。记忆这东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突然想起来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泛起波澜——沈砚之被余党掳走前,定是经历过什么重要的事,这块玉佩,或许就是解开他记忆的关键。
接下来的几日,沈砚之时常会陷入这样的恍惚。有时是看到帐外飘飞的落叶,脑子里会闪过一片金黄的树林,有人牵着他的手在林间走,笑声清脆;有时是听到亲兵谈论家乡的糕点,会突然想起一种甜糯的味道,好像是母亲亲手做的,可具体的样子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这些碎片式的记忆来得突然,去得也快,每次都像抓不住的流沙,只留下一点模糊的触感和莫名的情绪。他试着跟陆承骁说起这些,陆承骁总是耐心地听着,帮他一起梳理,却也没找到更多线索。
这天傍晚,沈砚之坐在营帐门口看夕阳,陆承骁处理完军务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递给沈砚之:“军需处给将士们发的家乡特产,我看这里面有你之前提过的那种糯米糕,你尝尝,看是不是你想的味道。”
沈砚之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几块用油纸包着的糯米糕,还带着淡淡的米香。他拿起一块,轻轻咬了一口,甜糯的味道在嘴里散开的瞬间,脑子里突然“嗡”的一声——
模糊的光影变得清晰了些,他看到一个穿着青布衣裙的女子,正站在灶台前,手里拿着木勺,往蒸好的糯米糕上淋着蜂蜜。女子转过身,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对着他说:“阿砚,慢点吃,别噎着,娘再给你做。”
“娘……”沈砚之喃喃地开口,眼泪毫无预兆地掉了下来。他终于想起了母亲的样子,想起了母亲做的糯米糕的味道,还有母亲总是挂在脸上的温柔笑容。
陆承骁见他突然落泪,连忙蹲下身,握住他的手:“砚之,怎么了?是不是想起什么了?”
沈砚之点了点头,声音带着哽咽:“我想起来了,我娘……我娘就是这样给我做糯米糕的,她还跟我说,让我慢点吃……”他想说更多,可脑子里的光影又开始变得模糊,母亲的笑容渐渐淡去,只剩下心里翻涌的思念和酸楚。
陆承骁轻轻擦去他脸上的眼泪,心里又喜又忧——喜的是沈砚之终于想起了一些重要的记忆,忧的是这些记忆来得零碎,还带着明显的情绪波动,不知道会不会对他造成影响。
“能想起这些就很好了。”陆承骁柔声说,“至少我们知道,你母亲是爱你的,这些美好的记忆,都会帮你慢慢想起更多。”
沈砚之握着手里的糯米糕,看着渐渐沉落的夕阳,心里既温暖又失落。温暖的是终于想起了母亲的样子,失落的是其他的记忆还是模糊不清。他知道,恢复记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至少现在,他有了一点方向,也有陆承骁陪在身边,不再是孤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