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皇宫里,小王爷的信件是昨天早上送进来的,因为小王爷怕自家父皇阻止,直接交代了王管家第二天再给信送进去。
王管家是谁呀?
那就是一个以小王爷马首是瞻的人,他可听小王爷的话了。
所以当皇上、皇后和太子收到小王爷的信时,瑞王府早就已经人去楼空了。
彼时,朝会才刚散,年前因为寒冬一直在路上的折子也纷纷送往京城。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今年的各地,北方受灾最为严重,且是越往北越是糟糕。
不少村民家中房屋坍塌,道路被大雪封锁,存粮不够,出行成了阻碍,自然也就吃不饱。
且御寒衣物不足,冻死的人不在少数。
这一番事务,直接让朝堂上的气氛凝重起来,好在前边说了大晟近年来风调雨顺,国库颇为丰盈。
北边有灾便赈,下了朝,皇上便叫了一些大臣在奉天殿议事。
就着派谁前去赈灾一事,朝上车轱辘话来回吵,吵得皇上头都大了,不过事不宜迟,最后还是在午膳之前得到了结论。
此次赈灾由户部侍郎带队前去,除此之外还添加了巡察御史暗中寻访,以防止地方官瞒而不报。
等朝臣都散去,皇上头疼的拧了拧眉心,看着还在殿中的太子,皇上开口道,“走吧,去你母后那儿吃饭。”
接着又转头看向王德发,“你着人去瑞王府传个信儿,让乐桉进宫来吃饭。”
“真的是,朕只是给他赐了个婚,不是让他入赘,一天天的就知道往颜崇光那个老东西面前凑,最近朕看着颜崇光那张老脸都觉得闹心,活像朕这个儿子是替他养的一样。”
太子就静静听着,笑而不语。
因为这已经不是皇上第一次发牢骚了,他一开始还会附和两句,可最后发现,父皇自己就能将自己给哄好,他也就不费那个心了。
乐桉这样其实挺好的,他常去颜府,都没机会在外面闯祸了。
只是不知道瑞王府的库房还禁得起他造作几回,现在库房估计都空了大半了吧?
也就是王爷结婚都是国库给操持,不然乐桉自己恐怕连聘礼都掏不出来,到时候那才叫一个丢人。
皇上从御座上走下来,太子跟在身后,两人慢慢朝着坤宁宫走去。
人嘛,长时间的久坐之后,自然需要活动一下的,走路过去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只是父子两人走到坤宁宫外时,敏锐的发现了里面的气氛不是很好。
皇后愤怒的声音传来,“这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居然还学会先斩后奏了,简直是无法无天。”
“看来是出宫这两年,本宫疏于管教,才让他有了这般大的胆子。”
皇后在发火,坤宁宫里的人大气都不敢出,当然还有一个跪在地上的不是坤宁宫的人。
正是前来送信的王管家,他原本是想先给奉天殿和东宫送的,没想到皇上和太子在议事,王管家想了想,便先来了坤宁宫。
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场面,王管家还是很有数的,甚至他一早来的时候还在自己的膝上,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布。
这不,果然用上了。
他知道小王爷私自偷跑出京这件事不妥,所以并没有大张旗鼓,也只打算,让皇上皇后和太子三人知道。
至于之后的事,他相信皇上自会安排好的。
皇后这边正着急上火呢,外面就传来了皇上的声音,
“皇后,这是怎么了?发那么大火?”
皇后的声音一顿,连忙上前行礼,“参见皇上。”
皇上将皇后给扶了起来,“免礼。”
看着跪在地上的王管家道,“你来回话,是不是小九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王管家不敢多说话,直接将手上剩下的两封信呈上。
“禀皇上,这是王爷写给皇上和太子殿下的信。”
皇上顺手接过,“这臭小子,瑞王府离皇宫才几步路的距离,还写上信了,看来这心是玩野了。”
片刻后,坤宁宫里发火的人变成了,刚刚还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的九五至尊。
“这个小兔崽子,真是反了他了,简直无法无天。”
和皇后的词不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相差不大。
太子也看了给自己的那封信,同样很生气,不过他还算稳得住。
“父皇,母后别生气,气大伤身。”
“这逆子,朕怎么能不生气,多大人了,行事一点不计后果。”
他就这样一个人悄摸摸的跑了出去,回头出点什么事,都只能自认倒霉。
想到这儿,皇上直接挥挥手,让屋里下人都退下。
又转头对王德发道,“将去叫瑞王的人回来。”
王德发领命退下,“是,皇上。”
屋里只剩下一家三口还有一个一直跪在地上的王管家。
“你仔细说说,瑞王究竟去了何处?”
虽说小王爷给写了信,但是吧,小王爷这个人不能以常理来推之。
他只在信上写了短短的一句话:父皇/母后/哥,长这么大的我,终于要出远门啦,你们心爱的儿子/弟弟,大发慈悲替你们出去看一看咱们大晟的大好河山,你们就静候我的佳音吧。
你们最爱的儿子/弟弟留。
王管家其实知道的也不多,或许说小王爷知道的也不多,他连颜岁安要去什么地方都没有弄清楚,只是想跟在她后面。
不过后面影卫传回过消息说,他们好像是往南边去了。
“南边?”
太子道,“他突然要去南边做什么?八月他就要大婚了,这个时候他不在家等着娶王妃,怎就非要出去玩?”
王管家道,“回太子殿下的话,王爷就是跟着他的未来王妃出门的。”
太子无语,“那颜家小姐,为何突然要去南方?”
姑娘出嫁前不应该在家绣嫁衣吗?
“这个老奴不知。”
太子:“......”
这未来的夫妻俩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早该知道,能在除夕宫宴上出手掌掴外家表妹的人,能是什么守规矩的人。
皇宫里,小王爷的信件是昨天早上送进来的,因为小王爷怕自家父皇阻止,直接交代了王管家第二天再给信送进去。
王管家是谁呀?
那就是一个以小王爷马首是瞻的人,他可听小王爷的话了。
所以当皇上、皇后和太子收到小王爷的信时,瑞王府早就已经人去楼空了。
彼时,朝会才刚散,年前因为寒冬一直在路上的折子也纷纷送往京城。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今年的各地,北方受灾最为严重,且是越往北越是糟糕。
不少村民家中房屋坍塌,道路被大雪封锁,存粮不够,出行成了阻碍,自然也就吃不饱。
且御寒衣物不足,冻死的人不在少数。
这一番事务,直接让朝堂上的气氛凝重起来,好在前边说了大晟近年来风调雨顺,国库颇为丰盈。
北边有灾便赈,下了朝,皇上便叫了一些大臣在奉天殿议事。
就着派谁前去赈灾一事,朝上车轱辘话来回吵,吵得皇上头都大了,不过事不宜迟,最后还是在午膳之前得到了结论。
此次赈灾由户部侍郎带队前去,除此之外还添加了巡察御史暗中寻访,以防止地方官瞒而不报。
等朝臣都散去,皇上头疼的拧了拧眉心,看着还在殿中的太子,皇上开口道,“走吧,去你母后那儿吃饭。”
接着又转头看向王德发,“你着人去瑞王府传个信儿,让乐桉进宫来吃饭。”
“真的是,朕只是给他赐了个婚,不是让他入赘,一天天的就知道往颜崇光那个老东西面前凑,最近朕看着颜崇光那张老脸都觉得闹心,活像朕这个儿子是替他养的一样。”
太子就静静听着,笑而不语。
因为这已经不是皇上第一次发牢骚了,他一开始还会附和两句,可最后发现,父皇自己就能将自己给哄好,他也就不费那个心了。
乐桉这样其实挺好的,他常去颜府,都没机会在外面闯祸了。
只是不知道瑞王府的库房还禁得起他造作几回,现在库房估计都空了大半了吧?
也就是王爷结婚都是国库给操持,不然乐桉自己恐怕连聘礼都掏不出来,到时候那才叫一个丢人。
皇上从御座上走下来,太子跟在身后,两人慢慢朝着坤宁宫走去。
人嘛,长时间的久坐之后,自然需要活动一下的,走路过去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只是父子两人走到坤宁宫外时,敏锐的发现了里面的气氛不是很好。
皇后愤怒的声音传来,“这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居然还学会先斩后奏了,简直是无法无天。”
“看来是出宫这两年,本宫疏于管教,才让他有了这般大的胆子。”
皇后在发火,坤宁宫里的人大气都不敢出,当然还有一个跪在地上的不是坤宁宫的人。
正是前来送信的王管家,他原本是想先给奉天殿和东宫送的,没想到皇上和太子在议事,王管家想了想,便先来了坤宁宫。
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场面,王管家还是很有数的,甚至他一早来的时候还在自己的膝上,裹上了一层厚厚的布。
这不,果然用上了。
他知道小王爷私自偷跑出京这件事不妥,所以并没有大张旗鼓,也只打算,让皇上皇后和太子三人知道。
至于之后的事,他相信皇上自会安排好的。
皇后这边正着急上火呢,外面就传来了皇上的声音,
“皇后,这是怎么了?发那么大火?”
皇后的声音一顿,连忙上前行礼,“参见皇上。”
皇上将皇后给扶了起来,“免礼。”
看着跪在地上的王管家道,“你来回话,是不是小九又闹出什么幺蛾子了。”
王管家不敢多说话,直接将手上剩下的两封信呈上。
“禀皇上,这是王爷写给皇上和太子殿下的信。”
皇上顺手接过,“这臭小子,瑞王府离皇宫才几步路的距离,还写上信了,看来这心是玩野了。”
片刻后,坤宁宫里发火的人变成了,刚刚还在朝堂之上指点江山的九五至尊。
“这个小兔崽子,真是反了他了,简直无法无天。”
和皇后的词不说一模一样吧,只能说相差不大。
太子也看了给自己的那封信,同样很生气,不过他还算稳得住。
“父皇,母后别生气,气大伤身。”
“这逆子,朕怎么能不生气,多大人了,行事一点不计后果。”
他就这样一个人悄摸摸的跑了出去,回头出点什么事,都只能自认倒霉。
想到这儿,皇上直接挥挥手,让屋里下人都退下。
又转头对王德发道,“将去叫瑞王的人回来。”
王德发领命退下,“是,皇上。”
屋里只剩下一家三口还有一个一直跪在地上的王管家。
“你仔细说说,瑞王究竟去了何处?”
虽说小王爷给写了信,但是吧,小王爷这个人不能以常理来推之。
他只在信上写了短短的一句话:父皇/母后/哥,长这么大的我,终于要出远门啦,你们心爱的儿子/弟弟,大发慈悲替你们出去看一看咱们大晟的大好河山,你们就静候我的佳音吧。
你们最爱的儿子/弟弟留。
王管家其实知道的也不多,或许说小王爷知道的也不多,他连颜岁安要去什么地方都没有弄清楚,只是想跟在她后面。
不过后面影卫传回过消息说,他们好像是往南边去了。
“南边?”
太子道,“他突然要去南边做什么?八月他就要大婚了,这个时候他不在家等着娶王妃,怎就非要出去玩?”
王管家道,“回太子殿下的话,王爷就是跟着他的未来王妃出门的。”
太子无语,“那颜家小姐,为何突然要去南方?”
姑娘出嫁前不应该在家绣嫁衣吗?
“这个老奴不知。”
太子:“......”
这未来的夫妻俩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他早该知道,能在除夕宫宴上出手掌掴外家表妹的人,能是什么守规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