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话。
其实这会也就是老太太担忧孙女的心占了上风,若现在的当事人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那么老太太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
若真的只是为了送这有缘人一卦,这一卦算的也只是这个有缘人遇劫难与否,那何至于人都已经出了山门还将人叫回来,让那了空传个话就行了。
欢欢喜喜的来这一趟,心情沉重的离去,婆媳俩心里头装着事,脚下的步子越走越快,以至于没有发现身后再次被了空拦下来的颜岁安。
或许也不是两人没有发现,而是这个和尚做了点手脚。
这和尚于这个世界来说算是有点本事的那类人,至少他的望气之术与生俱来,算是天生神通,看面相卦还是可以信一信的。
“唉——”
一声叹息,悠扬深远。
通禅大师来到近前,最终站定在颜岁安面前,定定的看着她,却是好一会没有说话。
“阿弥陀佛,此前贫僧曾观测过天象,却只窥得一片混沌之景,今早听说寺里有人失踪,我心有所感起了一卦,窥见一丝不同寻常之处,便派弟子拦下了姑娘下山的脚步,还望姑娘莫怪。”
“另,前日寺里那位失踪的公子现下已被贫僧超度,姑娘大可放心。”
见颜岁安还是不说话,他又道,“贫僧知晓姑娘不在意这世间的任何人任何事,但此间世道因姑娘而起,生死存亡盖系于姑娘一身,望姑娘凡事能多思量几息。”
直到此时颜岁安表情才稍稍有些变化,她眼里带着丝恶劣,说出口的话语带着些嘲讽,“老头本事不大,揽的活倒是不小。”
她用手中的团扇懒懒的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人啊,活得太久了,脑袋就容易犯懒,可能是硬件老化了吧,运转不起来的。”
说完颜岁安将双手覆于身前,踱步往前走,原本脑子有些混沌的两丫鬟也连忙跟上,对于刚刚发生的一切好像全然无感。
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了空不解,“师傅,这样真的行么?”
“尽人事听天命吧!”
通禅大师说完便转身回了竹屋。
现下诸般事物,已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马车同去时一样晃晃悠悠的进了颜府大门,外出了一个月堆积了不少事物,楚氏一回家都没来的小憩一会,各个管事就都上来禀报这段时间的事情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由身边的汤嬷嬷扶着回了院子休息。
颜岁安则又躺回了院子里的那张躺椅上。
话说小王爷昨天急匆匆的要回宫,是因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要找他父皇给他赐婚,他的王妃来了!!!
他的未来王妃是个小仙女!
很漂亮很漂亮的小仙女!
只不过最终他也没能进宫,因为有人告诉他若是先取得颜姑娘的芳心再找皇上赐婚,这才最好,婚后出去说起来别人都要羡慕坏了。
小王爷一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打算先讨得未来王妃的欢心,再找父皇赐婚。
毕竟他也是个大人了呢!
自己看上的王妃,当然要自己去追。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有一个人也抱着和他同样的想法,正在暗搓搓的准备着。
颜崇光知道今天楚氏一行人从寺院回来,是以下衙便早了些,回家的时候晚膳正在准备,去给老太太请过安后便回了主院。
楚氏先将在寺里孔家二公子失踪的事说了,毕竟这件事牵扯到颜岁安。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颜崇光不在意的摆摆手,“无事,孔宏业虽为伯府公子,但伯府形势如今早已不复从前,其父也只靠着家族余荫在工部混了个员外郎,除非有切实的证据,不然他们不会找上门来的。这件事我会处理,我颜崇光不惹事,却也不怕事,那吴三与邓鑫不过是一面之词,不足为惧。”
楚氏接着又将今天早上通禅大师给颜岁安算的那一卦给他说了一下,他沉思半晌开口,“夫人觉得这破局之人会是谁?”
楚氏道,“都说女人一辈子有两次投胎的机会,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出嫁,虽大师没有明说,但我猜想这破局之法极有可能是姻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活世上,总逃不过嫁娶二字,他们能做的就是为自己的女儿挑一个好夫婿。
颜崇光细细思量了几许,从架子上取下了一本书,将里面夹着的信封递给楚氏,“你看看。”
这是他派去查陆长峰的人传回来的,信中言明,陆长峰此人学识才华卓绝,人品也不错,家人和善,父亲是一名秀才,因着无缘科举,在当地开了个私塾,素有贤名,这么多年下来,不说桃李满天下,门下却也是出过举人进士的,就是如今在朝为官的也有两人,母亲是当地县丞的女儿,端庄贤淑,待亲人朋友也和善。
若要女儿嫁过去不受委屈,显然这样的人家是很好的。
他身负爵位,官居三品,手握实权,又得帝王信重,只要不嫁入皇家,他都能护上一护,陆家这样的人家女儿嫁过去就是下嫁,有他和长子照看着,不出意外,女儿便可一生顺遂。
只虽考虑了这许多,面对女儿的婚事,他还是有诸多不放心,“这段时间我让舟儿去接触过几次,他也说陆长峰此人不错,改日我再去探探。”
想了想他又道,“听说陆长峰的家人也上京了,你改日找个机会去接触接触他的母亲。”
楚氏点头,“我改日找个由头约出来看看。”
她犹豫了一会,又开口,“但我就担心安安心里不愿,但她又不同你我说,我瞧着她病好后话少了很多。”
原先不说和她这个继母多么的亲近,也是礼待恭敬,偶尔能说两句体己话的,现在虽说带她还是一样的不失礼貌,但就是一种直觉,直觉不如原先那般亲近了。
也不是说只针对她一人,据她观察,安安对待每一个人都一样,礼貌有余而亲近不足,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无事,可能是长大了,性子变了,待我寻个机会问问她的想法,若是她有别的人选,或许她有其他中意的人,我们也可先做考察。”
“安安一个小女儿家家的,是得我们做父母得给她多把把关。”
说完这个楚氏又想起一件事,“半月后就是舟儿的纳征礼了,一应物件均已准备妥当,夫君可要过目?”
颜崇光握着楚氏的手轻轻拍了拍,“你办事我放心。”
接着他又道,“后日端午,你也带着安安和航儿出去逛逛,府里的事,不是那么着急的就先放放,出去玩玩。”
楚氏笑着应是。
她性格虽有些不拘小节,但处事细致,这些年她这个主母当得是无可指摘的,恰巧这会下人也将晚膳送了上来,两人就一起移步膳厅。
许久不见自己的两个孙子,老太太好是稀罕了一番。
待到吃完饭也都各自回自己的院子里休息去了。
其实这会也就是老太太担忧孙女的心占了上风,若现在的当事人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那么老太太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
若真的只是为了送这有缘人一卦,这一卦算的也只是这个有缘人遇劫难与否,那何至于人都已经出了山门还将人叫回来,让那了空传个话就行了。
欢欢喜喜的来这一趟,心情沉重的离去,婆媳俩心里头装着事,脚下的步子越走越快,以至于没有发现身后再次被了空拦下来的颜岁安。
或许也不是两人没有发现,而是这个和尚做了点手脚。
这和尚于这个世界来说算是有点本事的那类人,至少他的望气之术与生俱来,算是天生神通,看面相卦还是可以信一信的。
“唉——”
一声叹息,悠扬深远。
通禅大师来到近前,最终站定在颜岁安面前,定定的看着她,却是好一会没有说话。
“阿弥陀佛,此前贫僧曾观测过天象,却只窥得一片混沌之景,今早听说寺里有人失踪,我心有所感起了一卦,窥见一丝不同寻常之处,便派弟子拦下了姑娘下山的脚步,还望姑娘莫怪。”
“另,前日寺里那位失踪的公子现下已被贫僧超度,姑娘大可放心。”
见颜岁安还是不说话,他又道,“贫僧知晓姑娘不在意这世间的任何人任何事,但此间世道因姑娘而起,生死存亡盖系于姑娘一身,望姑娘凡事能多思量几息。”
直到此时颜岁安表情才稍稍有些变化,她眼里带着丝恶劣,说出口的话语带着些嘲讽,“老头本事不大,揽的活倒是不小。”
她用手中的团扇懒懒的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人啊,活得太久了,脑袋就容易犯懒,可能是硬件老化了吧,运转不起来的。”
说完颜岁安将双手覆于身前,踱步往前走,原本脑子有些混沌的两丫鬟也连忙跟上,对于刚刚发生的一切好像全然无感。
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了空不解,“师傅,这样真的行么?”
“尽人事听天命吧!”
通禅大师说完便转身回了竹屋。
现下诸般事物,已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马车同去时一样晃晃悠悠的进了颜府大门,外出了一个月堆积了不少事物,楚氏一回家都没来的小憩一会,各个管事就都上来禀报这段时间的事情了。
老太太年纪大了,由身边的汤嬷嬷扶着回了院子休息。
颜岁安则又躺回了院子里的那张躺椅上。
话说小王爷昨天急匆匆的要回宫,是因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他要找他父皇给他赐婚,他的王妃来了!!!
他的未来王妃是个小仙女!
很漂亮很漂亮的小仙女!
只不过最终他也没能进宫,因为有人告诉他若是先取得颜姑娘的芳心再找皇上赐婚,这才最好,婚后出去说起来别人都要羡慕坏了。
小王爷一想,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他打算先讨得未来王妃的欢心,再找父皇赐婚。
毕竟他也是个大人了呢!
自己看上的王妃,当然要自己去追。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有一个人也抱着和他同样的想法,正在暗搓搓的准备着。
颜崇光知道今天楚氏一行人从寺院回来,是以下衙便早了些,回家的时候晚膳正在准备,去给老太太请过安后便回了主院。
楚氏先将在寺里孔家二公子失踪的事说了,毕竟这件事牵扯到颜岁安。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颜崇光不在意的摆摆手,“无事,孔宏业虽为伯府公子,但伯府形势如今早已不复从前,其父也只靠着家族余荫在工部混了个员外郎,除非有切实的证据,不然他们不会找上门来的。这件事我会处理,我颜崇光不惹事,却也不怕事,那吴三与邓鑫不过是一面之词,不足为惧。”
楚氏接着又将今天早上通禅大师给颜岁安算的那一卦给他说了一下,他沉思半晌开口,“夫人觉得这破局之人会是谁?”
楚氏道,“都说女人一辈子有两次投胎的机会,一次是出生,一次是出嫁,虽大师没有明说,但我猜想这破局之法极有可能是姻缘。”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活世上,总逃不过嫁娶二字,他们能做的就是为自己的女儿挑一个好夫婿。
颜崇光细细思量了几许,从架子上取下了一本书,将里面夹着的信封递给楚氏,“你看看。”
这是他派去查陆长峰的人传回来的,信中言明,陆长峰此人学识才华卓绝,人品也不错,家人和善,父亲是一名秀才,因着无缘科举,在当地开了个私塾,素有贤名,这么多年下来,不说桃李满天下,门下却也是出过举人进士的,就是如今在朝为官的也有两人,母亲是当地县丞的女儿,端庄贤淑,待亲人朋友也和善。
若要女儿嫁过去不受委屈,显然这样的人家是很好的。
他身负爵位,官居三品,手握实权,又得帝王信重,只要不嫁入皇家,他都能护上一护,陆家这样的人家女儿嫁过去就是下嫁,有他和长子照看着,不出意外,女儿便可一生顺遂。
只虽考虑了这许多,面对女儿的婚事,他还是有诸多不放心,“这段时间我让舟儿去接触过几次,他也说陆长峰此人不错,改日我再去探探。”
想了想他又道,“听说陆长峰的家人也上京了,你改日找个机会去接触接触他的母亲。”
楚氏点头,“我改日找个由头约出来看看。”
她犹豫了一会,又开口,“但我就担心安安心里不愿,但她又不同你我说,我瞧着她病好后话少了很多。”
原先不说和她这个继母多么的亲近,也是礼待恭敬,偶尔能说两句体己话的,现在虽说带她还是一样的不失礼貌,但就是一种直觉,直觉不如原先那般亲近了。
也不是说只针对她一人,据她观察,安安对待每一个人都一样,礼貌有余而亲近不足,也不知是哪里出了问题?
“无事,可能是长大了,性子变了,待我寻个机会问问她的想法,若是她有别的人选,或许她有其他中意的人,我们也可先做考察。”
“安安一个小女儿家家的,是得我们做父母得给她多把把关。”
说完这个楚氏又想起一件事,“半月后就是舟儿的纳征礼了,一应物件均已准备妥当,夫君可要过目?”
颜崇光握着楚氏的手轻轻拍了拍,“你办事我放心。”
接着他又道,“后日端午,你也带着安安和航儿出去逛逛,府里的事,不是那么着急的就先放放,出去玩玩。”
楚氏笑着应是。
她性格虽有些不拘小节,但处事细致,这些年她这个主母当得是无可指摘的,恰巧这会下人也将晚膳送了上来,两人就一起移步膳厅。
许久不见自己的两个孙子,老太太好是稀罕了一番。
待到吃完饭也都各自回自己的院子里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