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通!
长乐公主索性换了一个话题,“你刚刚在找谁呢?看得那么专注,我们说话你都没注意到。”
原本这只是随口一问,转移转移注意力,谁知道坐在她对面的少年居然悄悄的红了耳朵,说话也结结巴巴的,“没,没什么,没看什么。”
她顿时精神了,凑近小王爷,“你...有中意的人了?”
小王爷没否认也没有明说,只害羞道,“现在还不到时候,等时候到了我会跟你们说的。”
长乐公主挑了挑眉,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也没有再追问,想着这件事还是得跟母后透个信儿,省得最后搞出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打人个措手不及。
毕竟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说到这种话题也难免会有些难为情,恰好这小世子宁致远过来了,在那边朝他招手。
他叫了一声,“长姐......”
长乐公主笑着点了点头,“去吧!”
小王爷闻言就欢欢喜喜的走了,刚好场上一场打完,正是中途休息的时候,宁致远催促道,“快快快,准备准备,咱俩上场好好大展一下我们不凡的身手,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羡慕去了。”
小世子这话说的可谓是底气十足,小王爷也十分认同。
“确实,我一定要好好展示一下我的英姿。”
说不定颜家姑娘就在某个地方看着他呢,他可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某人在这暗戳戳的做着美梦,完全没有注意到一只手拍上了他的肩膀,“九弟,刚刚叫你你不去,还以为你不敢上呢!”
小王爷冷哼一声,“怎么可能,小爷我天不怕地不怕,六哥可别瞧不起人了。”
他怎么能容忍人说他不敢,他敢得很!
庆王哈哈笑了两声,又拍了拍小王爷的头,然后嘱咐道,“行行行,你敢你敢,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不可大意。”
他的表现完全像是在看一个调皮捣蛋的弟弟。
很快就到了上场的时候,小王爷和宁致远两人自然而然地组成一队,对面的是恭顺侯世子和他的弟弟。
大晟朝的侯爷伯爷什么的其实还挺多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前朝的时候封的,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太祖皇帝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一般像这些恭侯世家都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很多都没有动,给留了下来,只是修改了制度,慢慢进行变革。
现如今很多前朝的世家都已经没落了,当爵位只是一个空壳,诸世家后继无人时,这些所谓的盘根错节自然会慢慢的腐朽。
偏生有些人还看不清局面,认为自家传承百余年,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就如颜老太傅当初得封文安侯,在他们看来这叫没有根基,宁致远父亲得封定北侯同样只是因为有从龙之功,更不用说祁暨这样因恩宠而得封的了。
只是祁暨身负皇室血脉,他们不敢多言罢了。
眼前的恭顺侯一家子就是这样,平日里侯爷夫人在外都跟眼睛长在头顶上一样,自恃甚高。
场下刚还被人惦记着的颜岁安这会正坐在楚氏边上,听着楚氏跟她讲京中这些大事小情。
“听说这恭顺侯世子刚上位不到一个月,前世子这会正在家里坐冷板凳呢!”
颜岁安搭话,“为何?”
“听说啊,这是老侯爷力挺的,现在这位世子的生母原本是恭顺侯在外安置的外室,恭顺侯此人滥情,时常流连在烟花之地,一次意外毁了个姑娘的清白,但他瞧不上人家的样貌,又觉得是自己的人了,不愿放其离开,他便置了处宅子安置。”
“因着这个姑娘容貌不显,恭顺侯只偶尔去个一两次,偶尔给点银两花销,那姑娘是个好姑娘,她自己争气,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大了两个儿子,且还养得不错。”
颜岁安问道,“那这姑娘的家人呢?”
“死了,知道女儿做了外室后,悲伤过度,最后又因流言在村子里传开,慢慢的两老就去了,算是抑郁而终吧。”
说到这,楚氏还有些感慨,“恭顺侯妻妾成群,外室也不止一个,对这两个儿子也不甚在意,去的也不勤,因此兄弟二人一直没被侯府的人发现,听说最后是兄弟二人自己找去侯府认亲的。”
颜岁安随意的瞥了眼场上挥着球杆打球的兄弟俩,又问楚氏,“为了认祖归宗还是荣华富贵?”
楚氏摇摇手中团扇,也随意道,“大概都有吧,也可能因为他们的母亲去世了,只能来找父亲了。”
“哦!”
颜岁安也应了一声,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这个话题也就到这儿了,毕竟这是别人家的事。
没想到冬梅这个爱八卦的凑上来说了一句,“奴婢听说啊,这两兄弟回府的时候,谁也没在意,毕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时不时的就会有侯爷的外室携子上门,可这两人很快就引起了老侯爷注意,这两兄弟母亲在时被教的不错,学识也不差,甚至能在青山书院名列前茅,这可就叫老侯爷高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山书院是京城很出名的书院,进不了国子监的许多官家子弟都在这个书院就读。
“老侯爷原本以为侯府后继无人,没想到这个外室子给了他一个惊喜,虽说他们的生母身份是见不得光的,但侯府血脉却是毋庸置疑的,最后老侯爷直接以强硬的手段将兄弟二人记到嫡母名下,不到三个月直接请旨换了世子。”
楚氏疑惑,“这些我都不知道,你这丫头怎的这般清楚?”
说起这个冬梅还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奴婢平日里闲暇时喜欢呆在厨房,听厨房的婆子们说的。”
厨房每天都需要出去采买,与外面接触确实多。
“而且奴婢还听说,老侯爷这段时间的精神头都变好了,要奴婢说呀,这就像画本子里写的白老生一样,原本以为后继无人,只能带着遗憾入土,谁曾想到峰回路转,来了两个优秀的孙子,突然间感觉还不错、还挺好、还能挑,嘴都快笑烂了,什么遗憾啊,入土啊,都通通见鬼去了,理理精神头,收拾收拾还能再战三百年!。”
她声情并茂的演绎,给楚氏逗得不行,“哈哈哈哈,你这丫头从小就不着调。”
“还好将你给了安安,不然留在我房中,我可受不住你这跳脱的性子。”
冬梅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笑着退下了。
楚氏又说了一句,“照这样说,这恭顺侯府还真有起势的可能。”
颜岁安没有说话,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场上的球赛,沉寂已久的内心难得的泛起几分思绪。
这依她看倒是未必。
物极必反,一个优秀的儿孙,带来的可能是家族的起复,也有可能是家族的覆灭。
恭顺侯府已然是强弩之末,稍有波折便会万劫不复。
她曾经在一个修仙时空待过,修为已达魔尊境,差一步魔神,神魂强大,她也是曾经家里的优秀子弟,可......
想到那个时空,她思绪渐渐归于平静。
她,又在发呆了。
长乐公主索性换了一个话题,“你刚刚在找谁呢?看得那么专注,我们说话你都没注意到。”
原本这只是随口一问,转移转移注意力,谁知道坐在她对面的少年居然悄悄的红了耳朵,说话也结结巴巴的,“没,没什么,没看什么。”
她顿时精神了,凑近小王爷,“你...有中意的人了?”
小王爷没否认也没有明说,只害羞道,“现在还不到时候,等时候到了我会跟你们说的。”
长乐公主挑了挑眉,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也没有再追问,想着这件事还是得跟母后透个信儿,省得最后搞出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打人个措手不及。
毕竟还是个十七岁的少年,说到这种话题也难免会有些难为情,恰好这小世子宁致远过来了,在那边朝他招手。
他叫了一声,“长姐......”
长乐公主笑着点了点头,“去吧!”
小王爷闻言就欢欢喜喜的走了,刚好场上一场打完,正是中途休息的时候,宁致远催促道,“快快快,准备准备,咱俩上场好好大展一下我们不凡的身手,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羡慕去了。”
小世子这话说的可谓是底气十足,小王爷也十分认同。
“确实,我一定要好好展示一下我的英姿。”
说不定颜家姑娘就在某个地方看着他呢,他可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某人在这暗戳戳的做着美梦,完全没有注意到一只手拍上了他的肩膀,“九弟,刚刚叫你你不去,还以为你不敢上呢!”
小王爷冷哼一声,“怎么可能,小爷我天不怕地不怕,六哥可别瞧不起人了。”
他怎么能容忍人说他不敢,他敢得很!
庆王哈哈笑了两声,又拍了拍小王爷的头,然后嘱咐道,“行行行,你敢你敢,不过还是要注意安全,不可大意。”
他的表现完全像是在看一个调皮捣蛋的弟弟。
很快就到了上场的时候,小王爷和宁致远两人自然而然地组成一队,对面的是恭顺侯世子和他的弟弟。
大晟朝的侯爷伯爷什么的其实还挺多的,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前朝的时候封的,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但太祖皇帝接手的就是一个烂摊子,一般像这些恭侯世家都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很多都没有动,给留了下来,只是修改了制度,慢慢进行变革。
现如今很多前朝的世家都已经没落了,当爵位只是一个空壳,诸世家后继无人时,这些所谓的盘根错节自然会慢慢的腐朽。
偏生有些人还看不清局面,认为自家传承百余年,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的,就如颜老太傅当初得封文安侯,在他们看来这叫没有根基,宁致远父亲得封定北侯同样只是因为有从龙之功,更不用说祁暨这样因恩宠而得封的了。
只是祁暨身负皇室血脉,他们不敢多言罢了。
眼前的恭顺侯一家子就是这样,平日里侯爷夫人在外都跟眼睛长在头顶上一样,自恃甚高。
场下刚还被人惦记着的颜岁安这会正坐在楚氏边上,听着楚氏跟她讲京中这些大事小情。
“听说这恭顺侯世子刚上位不到一个月,前世子这会正在家里坐冷板凳呢!”
颜岁安搭话,“为何?”
“听说啊,这是老侯爷力挺的,现在这位世子的生母原本是恭顺侯在外安置的外室,恭顺侯此人滥情,时常流连在烟花之地,一次意外毁了个姑娘的清白,但他瞧不上人家的样貌,又觉得是自己的人了,不愿放其离开,他便置了处宅子安置。”
“因着这个姑娘容貌不显,恭顺侯只偶尔去个一两次,偶尔给点银两花销,那姑娘是个好姑娘,她自己争气,硬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养大了两个儿子,且还养得不错。”
颜岁安问道,“那这姑娘的家人呢?”
“死了,知道女儿做了外室后,悲伤过度,最后又因流言在村子里传开,慢慢的两老就去了,算是抑郁而终吧。”
说到这,楚氏还有些感慨,“恭顺侯妻妾成群,外室也不止一个,对这两个儿子也不甚在意,去的也不勤,因此兄弟二人一直没被侯府的人发现,听说最后是兄弟二人自己找去侯府认亲的。”
颜岁安随意的瞥了眼场上挥着球杆打球的兄弟俩,又问楚氏,“为了认祖归宗还是荣华富贵?”
楚氏摇摇手中团扇,也随意道,“大概都有吧,也可能因为他们的母亲去世了,只能来找父亲了。”
“哦!”
颜岁安也应了一声,没有追根究底的意思,这个话题也就到这儿了,毕竟这是别人家的事。
没想到冬梅这个爱八卦的凑上来说了一句,“奴婢听说啊,这两兄弟回府的时候,谁也没在意,毕竟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时不时的就会有侯爷的外室携子上门,可这两人很快就引起了老侯爷注意,这两兄弟母亲在时被教的不错,学识也不差,甚至能在青山书院名列前茅,这可就叫老侯爷高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青山书院是京城很出名的书院,进不了国子监的许多官家子弟都在这个书院就读。
“老侯爷原本以为侯府后继无人,没想到这个外室子给了他一个惊喜,虽说他们的生母身份是见不得光的,但侯府血脉却是毋庸置疑的,最后老侯爷直接以强硬的手段将兄弟二人记到嫡母名下,不到三个月直接请旨换了世子。”
楚氏疑惑,“这些我都不知道,你这丫头怎的这般清楚?”
说起这个冬梅还有些不好意思,“嘿嘿,奴婢平日里闲暇时喜欢呆在厨房,听厨房的婆子们说的。”
厨房每天都需要出去采买,与外面接触确实多。
“而且奴婢还听说,老侯爷这段时间的精神头都变好了,要奴婢说呀,这就像画本子里写的白老生一样,原本以为后继无人,只能带着遗憾入土,谁曾想到峰回路转,来了两个优秀的孙子,突然间感觉还不错、还挺好、还能挑,嘴都快笑烂了,什么遗憾啊,入土啊,都通通见鬼去了,理理精神头,收拾收拾还能再战三百年!。”
她声情并茂的演绎,给楚氏逗得不行,“哈哈哈哈,你这丫头从小就不着调。”
“还好将你给了安安,不然留在我房中,我可受不住你这跳脱的性子。”
冬梅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嘿嘿笑着退下了。
楚氏又说了一句,“照这样说,这恭顺侯府还真有起势的可能。”
颜岁安没有说话,只是安安静静的看着场上的球赛,沉寂已久的内心难得的泛起几分思绪。
这依她看倒是未必。
物极必反,一个优秀的儿孙,带来的可能是家族的起复,也有可能是家族的覆灭。
恭顺侯府已然是强弩之末,稍有波折便会万劫不复。
她曾经在一个修仙时空待过,修为已达魔尊境,差一步魔神,神魂强大,她也是曾经家里的优秀子弟,可......
想到那个时空,她思绪渐渐归于平静。
她,又在发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