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峰最终也没有等多久,颜成舟的纳征礼过后不足半月,楚氏与颜崇光商议过后,便托了个中人说和, 陆长峰的母亲汤氏得到信儿时还有些迷糊。
她进京不久,还没有融入京城贵妇人的圈子,乍然得到这样的消息内心是有些不安的,生怕有什么猫腻,对儿子不利。
可儿子说,这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是颜大人看重她,才会想将女儿许配给他,让她一切按照规矩走就行。
最后两家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交换了儿女双方的庚帖,这门婚事也算是成了。
庚帖拿在手里,颜岁安翻开看了看,随后便放下了。
那日那位通禅老和尚说过,颜岁安少时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后头的劫难却是无法预料到的,可不用预料她也知道,大概率就是遭逢巨变,孤独凄苦一生。
而手上这份庚帖,若按照那既定的结局走,最后大概率不会变成婚书,只能各归各位。
她不时的想,这原本是颜岁安的人生,还是她这个岁安的人生?
算了。
想那么多干嘛!
活得太久了,脑子不太灵光。
她的结局如何,或许得等到背后操手满意才能揭晓。
订不订婚对颜岁安来说没多大区别,她依旧喜欢窝在自己院子里,晒晒太阳,偶尔去喂喂鱼,赏赏花。
有时候鹿晚晚会来找她玩,她也就这样坐着听鹿晚晚不住的叨叨成婚有多麻烦,还说成婚当天的礼仪有多繁琐,多无聊。
时不时的她还要问上一句,“你呢?”
颜岁安顺着她的话说两句,话语权又重新回到了鹿晚晚的手上。
颜家众人都觉得她年纪还小,婚事定下来就成,其他不必着急,可以缓两年再成婚,六礼倒是可以慢慢走着,不过这些都不用颜岁安操心,她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
偶尔听听别人这样的烦恼,她也不觉得无趣。
鹿晚晚来了将近两个时辰,这会都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顺道留她吃了个饭,吃完饭她才带着侍女蔫哒哒的回府了。
颜岁安睡了个午觉起来,发现外头声音有些嘈杂,像是从街上传来的。
“今儿外头,怎的这般热闹?”
夏荷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水盆,一边熟练的伺候颜岁安洗漱,一边解释道,“听说今儿是安王殿下班师回朝的日子,外头都在夹道欢迎呢,说是迎接咱们大晟的英雄。”
“安王?那太子呢?”
夏荷整理衣裳的手一顿,随后若无其事道,“对,是安王殿下,小姐不关注这些事情,大概是不知道这位安王殿下,他在军中可是有战神之名的,府里很多小厮丫鬟都很崇拜他,至于太子殿下,当然也是能力卓绝,就前几个月还领了圣旨去南边赈灾了呢!”
哦,皇位之争。
夏荷看着她的神情,开口试探道,“小姐可要出去瞅瞅,瞧瞧热闹?”
是好久没出去了,去看看也好。
颜岁安这样想着就点了点头,得了准话夏荷就转身出去吩咐冬梅做好准备,一会出府去。
冬梅欢欢喜喜的去了,她是个爱热闹的性子,但奈何跟了个不喜欢出门的小姐,这乍然能出去了,可不就高兴坏了嘛!
大街上的变化,不说日新月异,那是一点都没变,就连茶楼门口那个蹲着的小叫花子都没有丝毫变化,模样没变,蹲着的位置没动,破了口的碗也没有更破。
走进茶楼便有小二上来招呼,夏荷上前交谈,可茶楼的雅间这会都被定完了,一时之间也腾不出来,恰在这个时候,门口进来一个带着帷帽的姑娘,那身量瞧着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
见屋中情形,便开口,“这位姐姐如若不嫌弃的话,可同我一起,我早上刚好遣人来定了一个雅间。”
话语里有几分说不出的娇憨。
颜岁安颔首,“那便叨扰了。”
那姑娘声音带着几分雀跃道,“不妨事不妨事。”
一行人来到了二楼的雅间,视野比上次三楼的要差一些。
进了屋,那姑娘便将头上的帷帽摘下来,顺手递给了一旁的侍女,这确实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脸上还有着些婴儿肥,模样也确实有几分娇憨。
若说在外头她人还有几分矜持,那这会就完全放开了,只见她快步走到颜岁安身边,眼里带着笑意问道,“姐姐你长得真好看,我叫谢嘉言,你叫什么呀?你是哪家的呀?”
闻言夏荷率先屈膝行礼,“见过嘉言郡主”
颜岁安也跟着行礼,“郡主安。”
谢嘉言连忙扶人,“免礼免礼,你长得这么好看,不必这么客气的。”
她又问道,“你家在哪呀?”
颜岁安答道,“臣女姓颜,父亲起名岁安,家父在大理寺任职,这会居住在兴荣巷。”
谢嘉言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颜成舟的妹妹呀,没想到他人寡言少语的,居然有个这么漂亮的妹妹。”
颜岁安浅笑,“过奖了。”
说着谢嘉言故意玩笑道,“要不你别给他当妹妹了,来东宫给我当姐姐怎么样?”
身边的嬷嬷闻言咳了一声。
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儿顿时就噤声了,不过还是嘟着个嘴表达自己的不开心。
屋里早就奉上了热茶和点心,谢嘉言自来熟的拉着颜岁安过去坐下,拿起桌上的点心一边吃一边给颜岁安推荐。
“安安姐姐,你吃这个,还挺好吃的。”
“安安姐姐,你再尝尝这个,也还不错。”
“还有这个......”
“这个......”
茶喝到一半,点心也吃得差不多了,安王的队伍还没有来,街道上却已经站满了人,更不用说这条街的茶楼饭馆了。
所以小王爷一行人来的时候差点就被人群给挤了出去,最后还是祁暨眼睛尖,远远的瞅见了安安稳稳坐着喝茶吃点心的谢嘉言。
他立马开口兴奋道,“表哥,表舅你们看,那是不是嘉言那皮丫头?”
宁致远和小王爷循声望去,“嘿,还真是,这小丫头可真会过日子。”
“走,找她去。”
她进京不久,还没有融入京城贵妇人的圈子,乍然得到这样的消息内心是有些不安的,生怕有什么猫腻,对儿子不利。
可儿子说,这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是颜大人看重她,才会想将女儿许配给他,让她一切按照规矩走就行。
最后两家于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交换了儿女双方的庚帖,这门婚事也算是成了。
庚帖拿在手里,颜岁安翻开看了看,随后便放下了。
那日那位通禅老和尚说过,颜岁安少时荣华富贵,锦衣玉食,后头的劫难却是无法预料到的,可不用预料她也知道,大概率就是遭逢巨变,孤独凄苦一生。
而手上这份庚帖,若按照那既定的结局走,最后大概率不会变成婚书,只能各归各位。
她不时的想,这原本是颜岁安的人生,还是她这个岁安的人生?
算了。
想那么多干嘛!
活得太久了,脑子不太灵光。
她的结局如何,或许得等到背后操手满意才能揭晓。
订不订婚对颜岁安来说没多大区别,她依旧喜欢窝在自己院子里,晒晒太阳,偶尔去喂喂鱼,赏赏花。
有时候鹿晚晚会来找她玩,她也就这样坐着听鹿晚晚不住的叨叨成婚有多麻烦,还说成婚当天的礼仪有多繁琐,多无聊。
时不时的她还要问上一句,“你呢?”
颜岁安顺着她的话说两句,话语权又重新回到了鹿晚晚的手上。
颜家众人都觉得她年纪还小,婚事定下来就成,其他不必着急,可以缓两年再成婚,六礼倒是可以慢慢走着,不过这些都不用颜岁安操心,她依旧过着自己的生活。
偶尔听听别人这样的烦恼,她也不觉得无趣。
鹿晚晚来了将近两个时辰,这会都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顺道留她吃了个饭,吃完饭她才带着侍女蔫哒哒的回府了。
颜岁安睡了个午觉起来,发现外头声音有些嘈杂,像是从街上传来的。
“今儿外头,怎的这般热闹?”
夏荷推门进来,手里端着水盆,一边熟练的伺候颜岁安洗漱,一边解释道,“听说今儿是安王殿下班师回朝的日子,外头都在夹道欢迎呢,说是迎接咱们大晟的英雄。”
“安王?那太子呢?”
夏荷整理衣裳的手一顿,随后若无其事道,“对,是安王殿下,小姐不关注这些事情,大概是不知道这位安王殿下,他在军中可是有战神之名的,府里很多小厮丫鬟都很崇拜他,至于太子殿下,当然也是能力卓绝,就前几个月还领了圣旨去南边赈灾了呢!”
哦,皇位之争。
夏荷看着她的神情,开口试探道,“小姐可要出去瞅瞅,瞧瞧热闹?”
是好久没出去了,去看看也好。
颜岁安这样想着就点了点头,得了准话夏荷就转身出去吩咐冬梅做好准备,一会出府去。
冬梅欢欢喜喜的去了,她是个爱热闹的性子,但奈何跟了个不喜欢出门的小姐,这乍然能出去了,可不就高兴坏了嘛!
大街上的变化,不说日新月异,那是一点都没变,就连茶楼门口那个蹲着的小叫花子都没有丝毫变化,模样没变,蹲着的位置没动,破了口的碗也没有更破。
走进茶楼便有小二上来招呼,夏荷上前交谈,可茶楼的雅间这会都被定完了,一时之间也腾不出来,恰在这个时候,门口进来一个带着帷帽的姑娘,那身量瞧着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
见屋中情形,便开口,“这位姐姐如若不嫌弃的话,可同我一起,我早上刚好遣人来定了一个雅间。”
话语里有几分说不出的娇憨。
颜岁安颔首,“那便叨扰了。”
那姑娘声音带着几分雀跃道,“不妨事不妨事。”
一行人来到了二楼的雅间,视野比上次三楼的要差一些。
进了屋,那姑娘便将头上的帷帽摘下来,顺手递给了一旁的侍女,这确实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脸上还有着些婴儿肥,模样也确实有几分娇憨。
若说在外头她人还有几分矜持,那这会就完全放开了,只见她快步走到颜岁安身边,眼里带着笑意问道,“姐姐你长得真好看,我叫谢嘉言,你叫什么呀?你是哪家的呀?”
闻言夏荷率先屈膝行礼,“见过嘉言郡主”
颜岁安也跟着行礼,“郡主安。”
谢嘉言连忙扶人,“免礼免礼,你长得这么好看,不必这么客气的。”
她又问道,“你家在哪呀?”
颜岁安答道,“臣女姓颜,父亲起名岁安,家父在大理寺任职,这会居住在兴荣巷。”
谢嘉言恍然大悟,“原来你就是颜成舟的妹妹呀,没想到他人寡言少语的,居然有个这么漂亮的妹妹。”
颜岁安浅笑,“过奖了。”
说着谢嘉言故意玩笑道,“要不你别给他当妹妹了,来东宫给我当姐姐怎么样?”
身边的嬷嬷闻言咳了一声。
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儿顿时就噤声了,不过还是嘟着个嘴表达自己的不开心。
屋里早就奉上了热茶和点心,谢嘉言自来熟的拉着颜岁安过去坐下,拿起桌上的点心一边吃一边给颜岁安推荐。
“安安姐姐,你吃这个,还挺好吃的。”
“安安姐姐,你再尝尝这个,也还不错。”
“还有这个......”
“这个......”
茶喝到一半,点心也吃得差不多了,安王的队伍还没有来,街道上却已经站满了人,更不用说这条街的茶楼饭馆了。
所以小王爷一行人来的时候差点就被人群给挤了出去,最后还是祁暨眼睛尖,远远的瞅见了安安稳稳坐着喝茶吃点心的谢嘉言。
他立马开口兴奋道,“表哥,表舅你们看,那是不是嘉言那皮丫头?”
宁致远和小王爷循声望去,“嘿,还真是,这小丫头可真会过日子。”
“走,找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