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这边的丞相府骂骂咧咧,另一边的温家可就是喜气洋洋了。
鸿胪寺卿温大人平日里是个爱计较的,大女儿温乔今年已经十八了,一直被他压着没议亲,没想到真的被皇上给挑中了。
他原本想着若是这次不成,将女儿送进东宫,哪怕是个侧妃也不错,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
等宣旨的人一走,温父顿时哈哈大笑,他拿着圣旨,一边在家人面前来回转悠,一边对温夫人张氏洋洋自得道,“看看,我是多么有先见之明,这也不怪我为了这个家汲汲营营数年,在最后迎来了峰回路转。”
“皇上还是看得见我的呀,这么多年的为国为民,皇上都是放在眼里的呀。”
要不说他得意忘形呢,这话要是放到爱计较的人头上,那可不得脱一层皮。
温家其余人也都很开心,他们这一大家子终于要熬出头了。
温家家族里最有出息的就是混到鸿胪寺卿的温大人,所以他平日里在面对族人的时候颇有点自傲,不过这会他也不介意让族人沾沾喜气。
温乔看着眼前的这副场景,也是颇为自豪,果然她生来就高贵,她注定要一鸣惊人,而不是一直被拿来和其他人作比较。
那些人什么身份也敢同她比。
不自量力。
其实温大人此人不算蠢,只是他为人过于算计,在朝上惹了一些人的不喜,所以升迁之路一直被压着,这一回他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可温乔这人明显不是个聪明的,虽说圣旨都下了,那若是传出个准安王妃品行不端,皇上撤掉圣旨,也合情合理。
之所以说她蠢,也是有缘由的,就昨日那种情况,圣旨都还没下,人多眼杂的她都能直接上去挑衅容佩音,甚至是大放厥词。
这都不是蠢了,而是蠢不自知。
皇上接到影卫的禀报,眉头就直接皱了起来,当初赐婚时他也是考虑过的,温直昌这人是有些精于算计,但至少正事上没出过错。
储君乃国之根本,储君不稳社稷不安,安王功勋卓着,手里又有兵权,若是再给他一个强大的岳家,恐会生变,所以挑来挑去他挑中了温家,且他家女儿年龄也合适。
昨日出宫路上发生的事,他立马就知道了,他也有些后悔,没有细查这温乔的秉性。
于是他派人将安王叫了来,想听听他的意见。
“此事怪父皇,但现在圣旨还没下,父皇再重新为你选个?”
安王不甚在意的笑了笑,“父皇能叫儿臣过来询问意见,儿臣已经很高兴了,但父皇金口玉言,便是没有下明旨也差不离了。”
皇上道,“白日里那幕不少人都看见了,此时换个赐婚人选,谁也不能说什么。”
皇上不是不疼爱其他儿子,只是不能越过太子去。
安王其实有些惊讶,他自然是知道父皇的心思的,毕竟这么多年了他也没有遮掩过,所以当父皇询问他要不要换一个王妃人选的时候,他确实挺高兴的。
只是他也确实不在意王妃是谁,只要少给他添堵就行,而且那女人蠢,也好掌握。
所以他回绝了庆和帝的提议。
皇上下旨赐了婚,各个相关的部门自然也行动起来,圣旨下达的第二日钦天监就将吉日呈上来了。
两位王爷的婚礼自然不能一起操办的,所以就将安王的放在前头,毕竟他是哥哥。
安王也没有要过问婚礼流程的想法,全权交予礼部操持,他只需要在大婚当日露面就行了,他的日子也很悠闲,偶尔出去赏赏花喝喝酒,操练操练士兵。
人们都说一个人的生活必是不可能完全闲下来的,颜岁安这段时间也被楚氏一直拉着学习怎么管理账目。
六月二十这一天是鹿晚晚出嫁的日子,鉴于她与十五岁之前的颜岁安是很好的手帕交,十五岁之后的颜岁安一大早就去给她添妆了,也算是出于人道主义,全了两人这一份心意。
鹿晚晚是远嫁,男方是青州赵氏一族的儿郎,目前有举人功名,其父亲是青州的布政使。
青州赵氏是传承几百年的清贵人家,底蕴深厚,几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多得是人想要嫁到赵家去。
但这些人当中不包含鹿晚晚,她虽然不满意这门婚事,但她也不敢忤逆父母,常来找颜岁安吐槽成婚流程的冗长、嫁衣的难做,何尝不是为了借机在好姐妹面前吐一吐心中不快。
看着出嫁之日都有些强颜欢笑的鹿晚晚,颜岁安恍惚中看到了很多年前的一道身影,大红盖头一挂,即便是泪水掉落也无人察觉。
鹿晚晚被盖上了盖头,由喜娘搀扶着往外走,颜岁安上前扶住她另一侧手臂,低声呢喃,像是两个闺中密友在惜别前说悄悄话。
“到了那边可以常给我写信,信中也别扬长避短,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同样的事情或许我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她不会像鹿晚晚熟悉的那个颜岁安一样殷殷叮嘱,但从几次相处来看,鹿晚晚看似是一个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其实只是一个没甚大主见的纸老虎。
她性子有些急、有些跳脱,但没有心眼子,除非是极其厚道的人家,不然吃亏是必然的。
可那青州赵氏在颜岁安这里算不上是厚道人家,毕竟这婚礼的规矩礼仪大多都是赵家那边的,所以鹿晚晚每次学完都像虚脱了一样,累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吧!
盖头动了动,虽然幅度不大,但颜岁安猜想她应该是想转头看她的,只是可能中途想起那些礼仪规矩,给控制住了。
最后盖头轻轻点了两下。
新娘子出门,要去前厅拜过长辈,再由兄长背出门。
因着是远嫁,鹿晚晚先是坐的轿子到城外,才改换马车行驶,在花轿离开府门时,常年跟在鹿晚晚母亲身边的婆子泼了好大一盆水,路面都晕湿了大半。
颜岁安站在府门处,静静的看着远去的花轿,又回头看了看坐在高堂之上满面笑容的鹿家夫妻俩,明暗交错间,颜岁安又忽然觉得她之前的想法是错的。
这个世界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
鸿胪寺卿温大人平日里是个爱计较的,大女儿温乔今年已经十八了,一直被他压着没议亲,没想到真的被皇上给挑中了。
他原本想着若是这次不成,将女儿送进东宫,哪怕是个侧妃也不错,没想到最后峰回路转。
等宣旨的人一走,温父顿时哈哈大笑,他拿着圣旨,一边在家人面前来回转悠,一边对温夫人张氏洋洋自得道,“看看,我是多么有先见之明,这也不怪我为了这个家汲汲营营数年,在最后迎来了峰回路转。”
“皇上还是看得见我的呀,这么多年的为国为民,皇上都是放在眼里的呀。”
要不说他得意忘形呢,这话要是放到爱计较的人头上,那可不得脱一层皮。
温家其余人也都很开心,他们这一大家子终于要熬出头了。
温家家族里最有出息的就是混到鸿胪寺卿的温大人,所以他平日里在面对族人的时候颇有点自傲,不过这会他也不介意让族人沾沾喜气。
温乔看着眼前的这副场景,也是颇为自豪,果然她生来就高贵,她注定要一鸣惊人,而不是一直被拿来和其他人作比较。
那些人什么身份也敢同她比。
不自量力。
其实温大人此人不算蠢,只是他为人过于算计,在朝上惹了一些人的不喜,所以升迁之路一直被压着,这一回他可算是扬眉吐气了。
可温乔这人明显不是个聪明的,虽说圣旨都下了,那若是传出个准安王妃品行不端,皇上撤掉圣旨,也合情合理。
之所以说她蠢,也是有缘由的,就昨日那种情况,圣旨都还没下,人多眼杂的她都能直接上去挑衅容佩音,甚至是大放厥词。
这都不是蠢了,而是蠢不自知。
皇上接到影卫的禀报,眉头就直接皱了起来,当初赐婚时他也是考虑过的,温直昌这人是有些精于算计,但至少正事上没出过错。
储君乃国之根本,储君不稳社稷不安,安王功勋卓着,手里又有兵权,若是再给他一个强大的岳家,恐会生变,所以挑来挑去他挑中了温家,且他家女儿年龄也合适。
昨日出宫路上发生的事,他立马就知道了,他也有些后悔,没有细查这温乔的秉性。
于是他派人将安王叫了来,想听听他的意见。
“此事怪父皇,但现在圣旨还没下,父皇再重新为你选个?”
安王不甚在意的笑了笑,“父皇能叫儿臣过来询问意见,儿臣已经很高兴了,但父皇金口玉言,便是没有下明旨也差不离了。”
皇上道,“白日里那幕不少人都看见了,此时换个赐婚人选,谁也不能说什么。”
皇上不是不疼爱其他儿子,只是不能越过太子去。
安王其实有些惊讶,他自然是知道父皇的心思的,毕竟这么多年了他也没有遮掩过,所以当父皇询问他要不要换一个王妃人选的时候,他确实挺高兴的。
只是他也确实不在意王妃是谁,只要少给他添堵就行,而且那女人蠢,也好掌握。
所以他回绝了庆和帝的提议。
皇上下旨赐了婚,各个相关的部门自然也行动起来,圣旨下达的第二日钦天监就将吉日呈上来了。
两位王爷的婚礼自然不能一起操办的,所以就将安王的放在前头,毕竟他是哥哥。
安王也没有要过问婚礼流程的想法,全权交予礼部操持,他只需要在大婚当日露面就行了,他的日子也很悠闲,偶尔出去赏赏花喝喝酒,操练操练士兵。
人们都说一个人的生活必是不可能完全闲下来的,颜岁安这段时间也被楚氏一直拉着学习怎么管理账目。
六月二十这一天是鹿晚晚出嫁的日子,鉴于她与十五岁之前的颜岁安是很好的手帕交,十五岁之后的颜岁安一大早就去给她添妆了,也算是出于人道主义,全了两人这一份心意。
鹿晚晚是远嫁,男方是青州赵氏一族的儿郎,目前有举人功名,其父亲是青州的布政使。
青州赵氏是传承几百年的清贵人家,底蕴深厚,几百年来一直长盛不衰,多得是人想要嫁到赵家去。
但这些人当中不包含鹿晚晚,她虽然不满意这门婚事,但她也不敢忤逆父母,常来找颜岁安吐槽成婚流程的冗长、嫁衣的难做,何尝不是为了借机在好姐妹面前吐一吐心中不快。
看着出嫁之日都有些强颜欢笑的鹿晚晚,颜岁安恍惚中看到了很多年前的一道身影,大红盖头一挂,即便是泪水掉落也无人察觉。
鹿晚晚被盖上了盖头,由喜娘搀扶着往外走,颜岁安上前扶住她另一侧手臂,低声呢喃,像是两个闺中密友在惜别前说悄悄话。
“到了那边可以常给我写信,信中也别扬长避短,避重就轻,报喜不报忧,同样的事情或许我会有不一样的处理方式。”
她不会像鹿晚晚熟悉的那个颜岁安一样殷殷叮嘱,但从几次相处来看,鹿晚晚看似是一个张牙舞爪的小老虎,其实只是一个没甚大主见的纸老虎。
她性子有些急、有些跳脱,但没有心眼子,除非是极其厚道的人家,不然吃亏是必然的。
可那青州赵氏在颜岁安这里算不上是厚道人家,毕竟这婚礼的规矩礼仪大多都是赵家那边的,所以鹿晚晚每次学完都像虚脱了一样,累是有的,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迷茫吧!
盖头动了动,虽然幅度不大,但颜岁安猜想她应该是想转头看她的,只是可能中途想起那些礼仪规矩,给控制住了。
最后盖头轻轻点了两下。
新娘子出门,要去前厅拜过长辈,再由兄长背出门。
因着是远嫁,鹿晚晚先是坐的轿子到城外,才改换马车行驶,在花轿离开府门时,常年跟在鹿晚晚母亲身边的婆子泼了好大一盆水,路面都晕湿了大半。
颜岁安站在府门处,静静的看着远去的花轿,又回头看了看坐在高堂之上满面笑容的鹿家夫妻俩,明暗交错间,颜岁安又忽然觉得她之前的想法是错的。
这个世界好像......也没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