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儒-《小王爷遇事不决先喊娘子》

  刚刚说话这人,也就是之前在球场将疯马制住的赵公国义子,叫蔚清逸。

  他有些诧异的看了陆长峰一眼,原本以为他是想攀高枝,所以攀上了颜家,没想到他心胸还是挺豁达的一个人,看来是他狭隘了。

  不过也对,颜崇光那种老狐狸看中的人,定然是有过人之处的。

  李毅没有像众人以为的那样,顺着梯子下来,而是转头看向坐得略靠主位的一位绿衣姑娘道,“话说孙姑娘还是颜姑娘的未来嫂子呢,想来对颜姑娘的了解要比我们这些旁人多些,颜姑娘这性子到也挺有趣的。”

  孙佳琴早就看见颜岁安了,她一直等着颜岁安主动过来跟她打招呼,没想到人家直接没看见她,眼神都没给她个,还被旁边的小姐妹打趣。

  本就心里不太畅快,这会李毅又拿话点她,可她不蠢,不会被人当枪使,所以她只说了一句,“颜家妹妹还小,性子还没定。”

  有会看眼色的,自然就有不会看眼色的,李毅是庆王的表兄,很多时候他的态度就是庆王的态度。

  庆王摆明了要为难人,便有人想抓住这个机会讨好庆王。

  “颜姑娘也太不给我们面子了吧,大家聚在一起玩得就是一个开心,你怎么能这么扫兴。”

  “对呀,颜姑娘在京中颇有才气,我等也都是好奇。”

  “就是,不过是唱个曲儿,哪里就这般为难了,也太矫情了些。”

  最后说话的这人是一个小官员的女儿,前些日子她偷听到父亲与母亲对话,说要将她送进庆王府,她很是高兴,所以今儿一来到花船上她就一直在暗暗观察庆王。

  所以她没有错过在李毅开始发难前,庆王看颜岁安的眼神带着厌恶,也看到了他给李毅递眼色,所以这会她才会站在李毅这边说出这样的话,好在进府前给庆王留个好印象,增加她入府后的筹码。

  这话委实难听了些,陆长峰冷眼呵斥道,“这位钱姑娘慎言,你们也都说了,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图个高兴,你有才艺尽可展示出来,怎么就许你们拿别人寻开心,不许别人拒绝了。”

  陆长峰知道这样的话说出来,他必定会开罪庆王,可他身为颜岁安的未婚夫,在这个时候必定要同她站在一起。

  那位钱姑娘被说得面红耳赤,直言道,“你不过一个七品小官,怎么敢在庆王殿下的场子里闹事。”

  陆长峰连忙起身赔罪,“殿下恕罪,下官并非有意这般,只是这种事情本就是你情我愿的事,咄咄逼人显得没格调了些,殿下心有沟壑,定然是不会在意这种小事,今日殿下邀我等前来游湖,已是恩赐,下官怎敢闹事,不过是这位小姐说话难听了些,做为未婚夫,我自是不能袖手旁观。”

  这话直接将庆王高高架了起来,他即使心中再不愿,也不好当即发作。

  他只是目光阴恻恻的看了陆长峰一眼,然后嘴角牵出一丝弧度,“陆大人此言即是,大家都是为了开心,若因此坏了气氛反倒不好。”

  接着他又转头对李毅道,“表兄你虽是好意,但这次也确实欠考虑了,回头你得给人颜姑娘赔礼道歉。”

  李毅连忙赔笑,“是是是,这次我确实欠考虑了。”

  然后向颜岁安拱手,“颜姑娘见谅,是我一时失言,对不住了。”

  孙倩一直看着颜岁安,从头到尾她都一直淡淡的坐在那儿喝茶,仿佛局外人一般,就如同上次在菩提寺时,她明明被指控,还是一直淡定着吃饭的模样。

  就在这时孙佳琴旁边的小姐妹同她耳语了几句,她走了过来,在颜岁安身旁蹲下,轻声道,“我就托大喊你一声安安了,今日这李公子也是无心之失,并非有意,咱们就一人退一步,让这事过去了好吗?”

  这一番话,将温柔大度的长嫂形象拿捏得淋漓尽致。

  颜岁安轻掀眼皮看了她一眼,然后轻笑道,“未来嫂子是想做我的主了,那我便给未来嫂子一点面子退一步。”

  虽然得到了想要的答复,可颜岁安一句一个未来嫂子,就是无声的在提醒着她,她还不是她真正的嫂子。

  陆长峰是她的未婚夫,同样带了一个未,可陆长峰义无反顾的站在她这边,孙佳琴有一瞬的懊恼,她不该被小姐妹两句话激得出了头,她正想说点什么扭转一下自己在颜岁安心中的形象,可没等她开口颜岁安就起身往外走去。

  因为此时外面开始放烟花了。

  有几位没有在船舱的公子小姐这会正抬头看烟花,面上都是笑容。

  事情在颜岁安说出那句话的时候,就差不多结束了,所以庆王也带着人出来看烟花了,从头到尾也没给那个钱姑娘一个眼神。

  倒是意味深长的看了孙佳琴好几眼。

  花船很大,所有人都出来站在甲板上也不显得拥挤,这会也都各自与相熟的人聚在一起说着话。

  陆长峰出来就径直走到了颜岁安身边,夏荷和冬梅退后了些许,留出了一点空间。

  “今日之事你别放在心上,这些人各自有自己的小心思,为了他们伤神不值得。”

  顿了顿,他又道,“我可以叫你安安吗?”

  颜岁安视线没有从头顶的烟花上收起只道,“随你。”

  陆长峰眼底泛起笑意,他其实挺喜欢她的,虽然没见过多少次,但她性子娴静,相处时他总觉得舒服,

  “你看那边?”

  陆长峰伸手一指,远处有一座小楼,他絮道,“听说那边以前是一个大儒的居所,有很多经典的着作,很多学子不惜跋山涉水前来拜师,但他很少收徒,他直言道那些着作皆是拾人牙慧,他本人无甚大才华,但他即来这世上一遭,也想为世人留下点什么。

  不过他很会享受生活,时常会邀一些友人小聚,可某一天这座小楼突然间就人去楼空了,周围的人都没有人看到过他出门,可人就这么不见了,很多人都发动关系去寻找,最后也没寻到任何踪迹。”

  颜岁安随口问道,“什么样的着作值得那么多人追捧。”

  “现存世的很多诗词曲谱,名家见解,还有几本长篇小说,这‘长篇小说’一词也是他的说法。”

  “我还听说他曾经是被举荐入朝的,后他主张科举,为朝廷选拔人才,并一力推动,又上书编撰四库全书,征召天下图书,力求收尽天下典籍,确立了文化正统,让历史的文化向前迈步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