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氏暗暗翻了个白眼,这王氏这么多年了还是一如既往的蠢,耍心眼子都耍在明面上,她抚了抚额角的碎发,故作苦恼道,“诶,你说我这人,上辈子也不知道是积了什么福报,这辈子不用自己费心教养都得了那么两个听话得孩儿,还有个尊重爱护我的夫君,当初在闺阁时,说实话我也没能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福气呢!”
话落她还捂着嘴笑了起来,那做作的样子,倒是少见,就连老太太也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王氏被楚氏这副阴阳怪气的做派给气到了,但她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事是自己挑起的。
只是她又将目光放到颜岁安身上,笑盈盈的正准备开口,颜岁安就打了个呵欠,然后起身对着楚氏和老太太道,“祖母,母亲,我有些累了,这就先退下了。”
老太太笑着道,“去吧去吧,休息一会,别睡沉了,过会该吃晚食了。”
颜岁安应了一声,也不管表情僵在脸上的王氏,径直离开。
被下了面子的王氏暗中捏了捏手上的帕子,对上楚氏似笑非笑的眼神只觉得如鲠在喉。
强扯出一抹笑,硬着头皮又寒暄了几句,也离开了。
甫才一出门,嘴上就不停的骂骂咧咧起来,“呸,什么教养,面对长辈冷着一张脸就算了,还这么没有礼貌。”
“简直是丢了世家贵族的脸,长得一副狐狸精模样,要不是我儿看上她,以为就这模样能进我伯府家门。”
她说这话时完全想不起来,人家也是侯府千金,且是唯一的。
“不识好歹。”
丫鬟一言不发的跟在身后。
屋里的婆媳二人看着离开的王氏,楚氏冷哼一声,“真是越来越不知所谓了。”
什么东西也敢来肖想她们家的姑娘,不看看自家儿子是个什么货色。
天色暗了下来,夜晚的菩提寺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哗,隐没在群山之间,格外的静谧。
楚氏过来看过颜岁安也回去了,寺庙条件有限,只留下平日里近身伺候的夏荷与冬梅。
法会在卯时开始,寅时末香客差不多都到齐了,颜家一行人来的不早不晚,不过却也是挑了个中间靠前的位置。
菩提寺法会一般在前三天人特别多,一般离得近点的普通人家都会来寺庙听上三天的经,但普通的人家总要为了生计各处奔忙,能抽出三天已经是条件还不错的人家了,至少在村里那也是有青砖大瓦房的了。
后面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有闲有钱的人,比如各位官家夫人小姐,以及一些商户人家。
这些人有的是真的为了家人诵经祈福的,有些则是抱着结交达官显贵的意图留下来的。
除去前三天外,听经也不用每天都去,颜岁安在跟着楚氏和老太太去听了三天经,之后兴致来了便在寺院里逛逛。
每日去听经她也没求什么,只是装装颜家的乖女儿。
恰巧今日天气甚好,太阳将露不露,大部分时候都是躲在云层里,颜岁安在夏荷的建议下出了院子,随后漫无目的在寺里闲逛。
冬梅是个话多的,一路上叽叽喳喳个不停。
“小姐,这寺里的桃花可比咱院里的好看,颜色更红了,要不咱偷偷挖两颗回去栽起来吧?”
“这样红的花,也不知道结出的桃子会不会更大更甜,肯定会的吧?”
“哇,想想就美味。”
真是什么都能拐到吃上面去。
颜岁安轻笑一声,“会不会更大更甜不知道,但一定会吃得你满嘴桃毛。”
“小姐,你就会打趣奴婢,对于吃桃子奴婢可有心得了,以后奴婢保证绝对不会让小姐吃到带桃毛的桃子。”
“以前奴婢 还在家中时,家门口就有一棵桃树,每次开花奴婢都会在树底下数着有多少朵桃花,看看秋天能有多少颗桃子,结果每年都没数对,奴婢爹娘还嘲笑奴婢笨。”
“哎,小姐你说奴婢是不是真的很笨呀?”
你笨不笨不知道,但话是真的多。
不知不觉间,主仆三人来到了一处阁楼,拾步而上,顶楼难得的可以俯瞰整个菩提寺的全貌。
恰逢早上的讲经结束,这些个夫人小姐们,与相熟的人三三两两的往寺里的斋堂而去,看得出来都相谈甚欢。
颜岁安也看到了楚氏,她也与几个相熟的人一起相携而去。
看着眼前这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是冬梅同夏荷的说话声,颜岁安只静静的看着。
她站在高楼上俯瞰众生,她像是这世间的看客,独立于世俗之外,虚无、且飘渺。
人潮散去,只余孤寂。
从阁楼上下来,三人正准备回颜家的小院,却不巧小道上出现一个身影。
颜岁安瞥了一眼。
不认识!
来人手持玉扇,腰佩环玉,端得是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
冬梅认得此人,是她们刚到菩提寺那天上门给自己儿子说亲的淮清伯府公子。
也就是那位王氏要说亲的对象,她们家宏业。
淮清伯府家冠孔姓,这位孔宏业见到对面来人似是惊喜,像是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见人。
于是他收了扇子,上前拱手作揖道,“这位姑娘看着有些眼熟,不知是哪位大人府上的姑娘?”
前路被挡住,颜岁安也停下脚步,淡淡的看着面前的人。
孔宏业见没人搭理他,也不尴尬,自顾自又道,“小生叨扰了,只是小生与几位同窗走散了,迷了路,不知姑娘可否告知一二。”
“哦,小生是淮清伯府府上的二公子,若是姑娘能解小生困境,他日定将登门致谢。”
哦,那日那位王氏家的宏业。
颜岁安没说话,或者说她现在没有心情扮演颜大人家的乖巧女儿。
不过一般在这个时候都是夏荷出来说话的,虽然那日楚氏也没有给王氏什么脸面,但至少身为丫鬟还轮不到她来撕破那层遮羞布。
“孔二公子安,这寺里虽四通八达的,却也有规律可循,要寻回客居所在,只需沿着大路往下走即可。”
原本就着淮清伯府的作风,夏荷以为这位二公子还要纠缠一番,没想到却是格外的好打发,在她说完这句话之后也没有多做纠缠,道了个谢就先一步离开了。
然而在她们接连几次出门都遇上这人的时候,夏荷就不那么想了,她果然还是天真了,果然还是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儿。
淮清伯府的都一路货色。
忒不要脸!
话落她还捂着嘴笑了起来,那做作的样子,倒是少见,就连老太太也忍不住翘起了嘴角。
王氏被楚氏这副阴阳怪气的做派给气到了,但她也没有办法,毕竟这事是自己挑起的。
只是她又将目光放到颜岁安身上,笑盈盈的正准备开口,颜岁安就打了个呵欠,然后起身对着楚氏和老太太道,“祖母,母亲,我有些累了,这就先退下了。”
老太太笑着道,“去吧去吧,休息一会,别睡沉了,过会该吃晚食了。”
颜岁安应了一声,也不管表情僵在脸上的王氏,径直离开。
被下了面子的王氏暗中捏了捏手上的帕子,对上楚氏似笑非笑的眼神只觉得如鲠在喉。
强扯出一抹笑,硬着头皮又寒暄了几句,也离开了。
甫才一出门,嘴上就不停的骂骂咧咧起来,“呸,什么教养,面对长辈冷着一张脸就算了,还这么没有礼貌。”
“简直是丢了世家贵族的脸,长得一副狐狸精模样,要不是我儿看上她,以为就这模样能进我伯府家门。”
她说这话时完全想不起来,人家也是侯府千金,且是唯一的。
“不识好歹。”
丫鬟一言不发的跟在身后。
屋里的婆媳二人看着离开的王氏,楚氏冷哼一声,“真是越来越不知所谓了。”
什么东西也敢来肖想她们家的姑娘,不看看自家儿子是个什么货色。
天色暗了下来,夜晚的菩提寺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哗,隐没在群山之间,格外的静谧。
楚氏过来看过颜岁安也回去了,寺庙条件有限,只留下平日里近身伺候的夏荷与冬梅。
法会在卯时开始,寅时末香客差不多都到齐了,颜家一行人来的不早不晚,不过却也是挑了个中间靠前的位置。
菩提寺法会一般在前三天人特别多,一般离得近点的普通人家都会来寺庙听上三天的经,但普通的人家总要为了生计各处奔忙,能抽出三天已经是条件还不错的人家了,至少在村里那也是有青砖大瓦房的了。
后面留下来的基本都是有闲有钱的人,比如各位官家夫人小姐,以及一些商户人家。
这些人有的是真的为了家人诵经祈福的,有些则是抱着结交达官显贵的意图留下来的。
除去前三天外,听经也不用每天都去,颜岁安在跟着楚氏和老太太去听了三天经,之后兴致来了便在寺院里逛逛。
每日去听经她也没求什么,只是装装颜家的乖女儿。
恰巧今日天气甚好,太阳将露不露,大部分时候都是躲在云层里,颜岁安在夏荷的建议下出了院子,随后漫无目的在寺里闲逛。
冬梅是个话多的,一路上叽叽喳喳个不停。
“小姐,这寺里的桃花可比咱院里的好看,颜色更红了,要不咱偷偷挖两颗回去栽起来吧?”
“这样红的花,也不知道结出的桃子会不会更大更甜,肯定会的吧?”
“哇,想想就美味。”
真是什么都能拐到吃上面去。
颜岁安轻笑一声,“会不会更大更甜不知道,但一定会吃得你满嘴桃毛。”
“小姐,你就会打趣奴婢,对于吃桃子奴婢可有心得了,以后奴婢保证绝对不会让小姐吃到带桃毛的桃子。”
“以前奴婢 还在家中时,家门口就有一棵桃树,每次开花奴婢都会在树底下数着有多少朵桃花,看看秋天能有多少颗桃子,结果每年都没数对,奴婢爹娘还嘲笑奴婢笨。”
“哎,小姐你说奴婢是不是真的很笨呀?”
你笨不笨不知道,但话是真的多。
不知不觉间,主仆三人来到了一处阁楼,拾步而上,顶楼难得的可以俯瞰整个菩提寺的全貌。
恰逢早上的讲经结束,这些个夫人小姐们,与相熟的人三三两两的往寺里的斋堂而去,看得出来都相谈甚欢。
颜岁安也看到了楚氏,她也与几个相熟的人一起相携而去。
看着眼前这熙熙攘攘的人群,耳边是冬梅同夏荷的说话声,颜岁安只静静的看着。
她站在高楼上俯瞰众生,她像是这世间的看客,独立于世俗之外,虚无、且飘渺。
人潮散去,只余孤寂。
从阁楼上下来,三人正准备回颜家的小院,却不巧小道上出现一个身影。
颜岁安瞥了一眼。
不认识!
来人手持玉扇,腰佩环玉,端得是一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
冬梅认得此人,是她们刚到菩提寺那天上门给自己儿子说亲的淮清伯府公子。
也就是那位王氏要说亲的对象,她们家宏业。
淮清伯府家冠孔姓,这位孔宏业见到对面来人似是惊喜,像是没想到在这里也能遇见人。
于是他收了扇子,上前拱手作揖道,“这位姑娘看着有些眼熟,不知是哪位大人府上的姑娘?”
前路被挡住,颜岁安也停下脚步,淡淡的看着面前的人。
孔宏业见没人搭理他,也不尴尬,自顾自又道,“小生叨扰了,只是小生与几位同窗走散了,迷了路,不知姑娘可否告知一二。”
“哦,小生是淮清伯府府上的二公子,若是姑娘能解小生困境,他日定将登门致谢。”
哦,那日那位王氏家的宏业。
颜岁安没说话,或者说她现在没有心情扮演颜大人家的乖巧女儿。
不过一般在这个时候都是夏荷出来说话的,虽然那日楚氏也没有给王氏什么脸面,但至少身为丫鬟还轮不到她来撕破那层遮羞布。
“孔二公子安,这寺里虽四通八达的,却也有规律可循,要寻回客居所在,只需沿着大路往下走即可。”
原本就着淮清伯府的作风,夏荷以为这位二公子还要纠缠一番,没想到却是格外的好打发,在她说完这句话之后也没有多做纠缠,道了个谢就先一步离开了。
然而在她们接连几次出门都遇上这人的时候,夏荷就不那么想了,她果然还是天真了,果然还是什么样的娘就有什么样的儿。
淮清伯府的都一路货色。
忒不要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