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古镇的商业化叹息-《开局献祭了全世界的蚊子》

  那丝冰冷的未知感并非源于危险,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名为“失望”的情绪。

  它如同一根细小的冰锥,精准地刺破了他因苏雯的笑容而变得柔软的内心。

  凌笑抬眼望去,视线越过苏雯带着些许兴奋与期待的侧脸,投向了前方那座所谓的“千年古镇”。

  目之所及,并非想象中的青砖黛瓦、小桥流水、吴侬软语,而是一片被刺眼LED灯牌和震耳欲聋的音乐所统治的商业海洋。

  空气中弥漫的不是古镇应有的历史沉淀与水乡温润,而是全国景区统一标配的烤鱿鱼、臭豆腐和劣质香料混合而成的古怪气味。

  主街两侧,几乎每一家店铺都在售卖着一模一样的“古镇特产”:从义乌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丝巾、毫无特色的木梳,以及印着“我在XX古镇很想你”的廉价T恤。

  几家酒吧更是将重低音开到最大,五光十色的镭射灯光划破夜空,将古老的石板路映照得如同城乡结合部的迪斯科舞厅。

  “这里……就是我们想找的那个古镇吗?”苏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她眼中的光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黯淡了下去。

  她原本以为,逃离了都市的钢筋水泥,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属于江南水乡的宁静与诗意。

  然而现实却给了她一记响亮的耳光。

  凌笑能清晰地感受到她情绪的低落,那份失落感仿佛也通过空气传递给了他。

  他心中刚刚升起的些许暖意,迅速被这片商业化的喧嚣所冷却。

  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响起了系统冰冷的提示音。

  “扫描到强烈负面概念聚合体:【文化底蕴被商业铜臭覆盖】。”

  “状态强度:极高。”

  “影响范围:整个古镇核心区域。”

  “评估:此状态正持续侵蚀本地历史文脉,导致文化价值快速流失,居民文化认同感降低,形成恶性循环。”

  系统面板上,一串鲜红的数字清晰地显示着他当前的点数:21,901,350点。

  而眼前的景象,无疑是系统判定为需要“修正”的典型案例。

  看着苏雯那写满失望的脸,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胆想法在凌笑心中萌生。

  过去,他总是先“献祭”负面状态,再根据情况考虑是否要“注入”新的概念。

  这是一个两步走的安全操作。

  但这一次,他不想仅仅是清除这里的污浊,他想一步到位,将苏雯所期望的那个美好古镇,直接“创造”出来。

  这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点数,更是为了扫去她眼中的阴霾,为了守护她心中那份对美好的向往。

  “系统,”凌笑在心中下达了指令,语气异常坚定,“执行复合指令。”

  “确认指令内容。”

  “第一:献祭此地存在的【文化底蕴被商业铜臭覆盖】的负面状态。第二:以献祭获取的能量为基础,向整个区域注入全新的发展概念:【商业运营与文化遗产和谐共存】!”

  系统出现了零点几秒的延迟,似乎在计算这种复合操作的风险与可行性。

  这是凌笑第一次尝试将“清除”与“建立”两个对立的操作同时进行,就像要求一台机器在拆除旧建筑的同时,用拆下来的砖瓦瞬间盖起一座新楼。

  “复合指令已确认。正在计算能量转化率与概念注入模型……模型建立完毕。操作存在未知风险,是否继续?”

  “继续!”凌笑没有丝毫犹豫。

  随着他意念的确定,一股磅礴无形的力量瞬间以他为中心,如同水面的涟漪般扩散开来。

  这一次,他没有感受到以往那种献祭时的能量抽离感,反而是一种奇妙的循环——一边是巨大的吸力,将古镇上空那层油腻、喧嚣的“商业铜臭”概念疯狂抽走;另一边则是温和而坚韧的推力,将被提纯、转化的能量,化作“和谐共存”的种子,精准地播撒进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心中。

  苏雯正低头叹息,忽然感觉周围的空气似乎变了。

  最先发生变化的是声音。

  那几家酒吧里震得人心慌的重低音,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拧动了旋钮,音量骤然降低了七成,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舒缓的民谣或轻音乐。

  刺眼的镭射灯光也收敛了起来,只剩下柔和的暖色灯光,勾勒出建筑本身轮廓。

  “咦?”苏雯惊讶地抬起头。

  紧接着,是视觉上的变化。

  他们旁边,一个纪念品店的老板正站在门口招揽生意,他手里挥舞着一把塑料荧光棒,脸上是职业化的虚假笑容。

  就在凌笑的指令生效的瞬间,这位老板的动作猛地一僵,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荧光棒,又看了看店里挂满的千篇一律的工业制品,脸上露出了迷茫、挣扎,最终化为一丝释然与坚定的复杂神情。

  在凌笑和苏雯错愕的注视下,他转身走进店里,将那些塑料制品和印花T恤一股脑地从货架上扫了下来,然后从积满灰尘的柜子底下,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个木箱。

  他吹开箱子上的灰,打开来,里面竟是全套的竹编工具和一些尚未完成的精致竹编小动物。

  那是他爷爷传下来的手艺,他已经有十几年没碰过了。

  他坐回柜台后,拿起刻刀和竹条,神情专注地开始了自己的创作,仿佛外界的喧嚣与他再无关系。

  类似的变化,正在古镇的每一个角落同时上演。

  一家主打“网红菜”的餐馆,厨师长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工作,他盯着菜单上那些华而不实的菜名,眉头紧锁。

  几分钟后,他冲出厨房,找到老板,激烈地争论着什么。

  半小时后,餐馆门口的小黑板上,用清秀的粉笔字写上了今日特供:“桂花糯米藕”“船家秘制白水鱼”“太湖三白羹”……这些都是本地失传已久的特色菜肴。

  不远处,一个举着小旗子的导游,正用油滑的腔调背诵着编造的野史段子。

  突然,他停住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

  他尴尬地对游客们笑了笑,然后走到一座古桥的桥碑前,拿出手机,开始认真地搜索查询起这座桥的真实历史和相关典故,脸上的表情从敷衍变成了探究。

  整个古镇仿佛从一场高烧中渐渐退去热度,恢复了它应有的体温。

  喧嚣褪去,浮躁沉淀,一种宁静而充满活力的气息开始在空气中弥漫。

  苏雯拉着凌笑的手,”

  凌笑没有解释,只是微笑着说:“也许,是古镇的灵魂苏醒了吧。”

  他们沿着清净下来的石板路漫无目的地走着,绕过一条小巷,一阵悠扬婉转的弦乐声伴随着吴侬软语的唱腔,幽幽地飘了出来。

  他们循声望去,发现一家原本门扉紧闭、挂着“转租”牌子的老旧门面,此刻竟已重新开张,门楣上挂着一块古朴的木匾——“听雨轩评弹馆”。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便并肩走了进去。

  馆内不大,只有十几张方桌和竹椅,几乎座无虚席。

  正前方的舞台上,一位身着素雅旗袍的老艺人怀抱三弦,一位气质温婉的中年女子手持琵琶,两人正合说一出《西厢记》。

  那三弦声如珠落玉盘,清脆而富有韵味;那吴侬软语的唱腔,缠绵悱恻,一字一句都仿佛在讲述着江南千年的故事。

  整个空间里,没有人大声喧哗,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份独特的文化氛围之中。

  空气里飘散着淡淡的茶香,与那悠扬的评弹声交织在一起,将外界的一切浮华都隔绝开来。

  凌笑和苏雯在角落找了个位置坐下,静静地听着。

  时光仿佛在这一刻倒流,他们不再是身处一个被商业过度开发的景区,而是真正回到了那个烟雨朦胧、文韵悠长的江南水乡。

  悠扬的三弦声中,苏雯的头,不知不觉地、自然而然地靠在了凌笑的肩膀上。

  她的动作很轻,带着一丝依赖和心安。

  “这样……真好。”她闭上眼睛,轻声呢喃,声音里带着满足的喟叹。

  凌笑的身子微微一僵,随即放松下来。

  他没有说话,只是悄悄地调整了一下坐姿,让她可以靠得更安稳,更舒适。

  古镇的喧嚣彻底远去,这一方小小的评弹馆,成了他们心灵栖息的港湾。

  窗外的月光透过木格窗棂洒进来,将两人的身影拉长,定格成一幅无声而温柔的画卷。

  就在这片宁静与温馨之中,系统的提示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带着一丝赞许的意味。

  “检测到概念【商业运营与文化遗产和谐共存】已成功植入并产生良性演化。”

  “综合评估:成功实现文化保护与商业开发的平衡示范,为同类型历史街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样板。社会正面影响力巨大。”

  “结算奖励:修正点数 900,000点。”

  “特殊奖励:获得被动能力【文化气息感知】。”

  【文化气息感知】:宿主将能以非视觉形式,精准感知一个地区、一件物品、甚至一个人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底蕴的浓厚与纯粹程度。

  此能力可帮助宿主快速辨别真实文化传承与虚假商业伪装。

  凌笑心中一动,九十万的点数奖励固然丰厚,但这个新获得的能力,似乎更加有趣。

  感知文化的气息?

  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他的目光从身边安然靠着的苏雯身上,缓缓移向评弹馆内,再穿过门窗,望向外面那片被重塑了灵魂的古镇夜色。

  长久以来,他都是通过系统的数据和自己的视觉来判断世界,而现在,他似乎多了一双“眼睛”。

  一种前所未有的冲动在他心底升起,他想立刻试试这个新能力,看看在【文化气息感知】的视角下,这个刚刚获得新生的世界,究竟会呈现出怎样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那丝冰冷并非源自身体,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来自灵魂的战栗。

  它像一根无形的探针,瞬间刺破了他因评弹而圆融自洽的精神世界,强行楔入了一片陌生的领域。

  凌笑的脚步猛地一顿,原本与苏雯并肩而行的悠然节奏被打断。

  他下意识地闭上眼睛,试图将那股侵入感驱逐出去,但一切只是徒劳。

  相反,当他放弃抵抗,任由那股感觉流淌时,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脑海中徐徐展开。

  这是一种超越了视觉、听觉与触觉的感知。

  如果说他之前的世界是高清的,那么此刻,这个世界被叠加了一个“文化热力图”的滤镜。

  他猛地回头,望向身后那座刚刚让他们沉醉其中的评弹馆。

  在他的新“视野”里,那座古朴的建筑不再仅仅是砖木结构,而是一轮散发着醇厚光晕的暖阳,一种由无数人的情感、记忆与才华交织而成的、几乎凝为实质的文化能量,正从中源源不断地散发出来,温暖而强大。

  那感觉,就像冬日里围着一炉烧得通红的炭火,让人从心底里感到安稳。

  “怎么了,凌笑?”苏雯察觉到他的异样,关切地停下脚步,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却只看到古色古香的飞檐翘角,“是忘了什么东西吗?”

  凌笑没有立刻回答,他缓缓转过头,将目光投向脚下的青石板路。

  这蜿蜒的老街,同样在他的感知中散发着微光,只是不如评弹馆那般炽热。

  它更像一条温润流淌的溪流,每一块石板都沉淀着百年来行人的脚步、商贩的叫卖、孩子们的嬉笑,汇聚成一股绵长而坚韧的气息。

  他的视线继续移动,掠过几家同样有着岁月痕迹的老店,它们都各自散发着强弱不一、但同样真实的光晕。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一旁一座崭新的、挂着“古镇特色”招牌的仿古建筑时,眉头瞬间紧锁。

  那是一片“空洞”。

  在他的感知世界里,那座建筑就是一个令人极不舒服的黑洞。

  它徒有古建筑的外壳,内部却是一片死寂,没有任何文化气息的波动。

  它就像一张印制精美的伪钞,在验钞机下暴露无遗。

  这种感觉极具侵略性,仿佛一个健康肌体上溃烂的伤口,突兀地横亘在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场域之中,贪婪地吸食着周围的光和热。

  “不,没什么。”凌笑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不适感,对苏雯勉强笑了笑,但眼神却前所未有的锐利,“我只是……忽然想明白了一些事。”

  就在他明悟这能力的本质时,一行熟悉的虚拟数据在他眼前浮现:

  【文化守护系统已更新】

  【新能力‘文脉洞察’已激活:宿主可感知特定范围内文化载体的气息强弱与真伪。】

  【任务‘评弹新生’超额完成,评级:卓越。

  奖励守护点数900,000点。】

  【当前总守护点数:21,901,350 900,000 = 22,801,350点。】

  原来,那冰冷的未知感,是新能力激活时的强制灌输。

  此刻,冰冷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手握利器的掌控感。

  他守护文化的方式,不再仅仅依靠一腔热血和专业的知识,他拥有了一双能够洞穿虚伪、直抵本源的眼睛。

  他再次环视这条既熟悉又陌生的老街,目光在那些真实的“暖阳”和虚假的“空洞”之间来回切换。

  那些劣质的仿古建筑、牵强附会的“传说”和流水线生产的“非遗纪念品”,此刻在他眼中,都成了侵蚀真正文脉的“癌细胞”。

  离开古镇的路上,晚风带来了水乡特有的湿润气息。

  凌笑沉默了许久,忽然对身旁的苏雯开口,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然:

  “看来,我们要开始一场‘打假’之旅了。”

  苏雯愣了一下,随即看到他眼中闪烁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混杂着兴奋与凝重的光芒,那是一种猎人终于找到了趁手武器后,望向整片森林的眼神。

  回到工作室,那股“打假”的冲动并没有随着夜深而消散,反而愈发强烈。

  凌笑知道,仅凭一腔热血去对抗那些已经形成产业链的“文化伪造”是远远不够的。

  他需要数据,需要了解这股潮流究竟有多么庞大。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熟练地进入了几个国家级的社会数据统计与分析平台。

  他不再局限于搜索某个非遗项目或某个古建筑的资料,而是将关键词设定为“文旅开发”、“仿古建筑”、“民俗商业化”等更宏观的词汇。

  他想从更高维度,看清这个时代的文化图景。

  随着一个个数据库的授权访问通过,海量的信息开始在他面前汇集。

  起初,屏幕上跳动的只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和图表。

  但渐渐地,凌笑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他靠在椅背上,瞳孔微微收缩,仿佛透过那些盘根错节的数据线,看到了一头正在缓缓抬头的、超乎想象的庞然大物。

  那股刚刚在古镇感受到的、来自仿古建筑的“空洞感”,与眼前的数据洪流相比,渺小得仿佛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