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破解机关-《天道之苗疆蛊行》

  贺砚等人在摆脱黏液和蛊兽的威胁后,继续在昏暗的洞穴中摸索前行。靴底踩过未干的黏液,发出“咕叽”的黏腻声响,在寂静的洞穴里格外清晰。蝶舞用帕子捂着口鼻,眉峰紧蹙——那黏液的腐臭味像浸了毒的瘴气,缠在衣襟上挥之不去。青岩的长刀在岩壁上划出火星,借这点光亮照路,刀刃上还沾着几缕蛊兽的残肢,泛着诡异的荧光。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气流涌动的声音,像是有巨物挡在路中。贺砚抬手示意众人停下,从怀中摸出火折子吹亮。橙红的火光跳跃着向前蔓延,最终撞在一面黝黑的石墙上——那石墙足有三人高,横亘在通道尽头,表面刻满了蜿蜒如蛇的纹路,在火光中明明灭灭,像无数条蛰伏的蛊虫。

  石墙中央有个拳头大的圆形凹槽,凹槽边缘嵌着细碎的磷石,散发着淡蓝的光晕,将周围的纹路映得愈发神秘。贺砚走上前,指尖刚触到石墙,便觉一股寒意顺着指尖窜上来,像是摸到了万年寒冰。那些纹路深约寸许,边缘光滑,显然是被人精心雕琢过,绝非天然形成。

  “这机关来得蹊跷。”灵婆婆拄着拐杖上前,浑浊的眼睛在火光下亮得惊人,“方才那批黏液蛊兽,怕是在守护这道墙。”她蹲下身,从包裹里取出个铜制的放大镜,镜片上刻着细密的苗文——这是她年轻时走南闯北,从一位中原工匠那里换来的宝贝,专用来研究细微的符文。

  洞穴深处,那奇怪的“嗡嗡”声似乎更大了些,像是无数只翅膀在振翅,又像是某种巨兽在低吟,绕着岩壁盘旋,仿佛在催促着他们做出行动。青岩握紧长刀,刀柄上的防滑纹被手心的汗浸得发亮:“婆婆,需不需要我先试试蛮力?”石墙虽厚,但以他的力气,未必砸不开一道缝。

  “不可。”灵婆婆头也不抬,放大镜在纹路上缓缓移动,“这些纹路是‘活’的,你看这里——”她指着一处交叉的纹路,那里的凹槽比别处更深,边缘还残留着些许粉末,“这是‘引蛊纹’,一旦被蛮力破坏,很可能会触发更深层的陷阱,说不定会放出比黏液蛊兽更厉害的东西。”

  贺砚凑近细看,那些纹路果然暗藏玄机:有的地方呈螺旋状,像是在引导气流;有的地方则是细密的网格,隐约能看出是某种蛊虫的轮廓。他忽然想起《蛊经》里的记载:“上古机关,多以纹为引,以蛊为钥,顺其理则通,逆其道则亡。”看来这石墙,正是以符文为锁、以蛊虫为钥的古老机关。

  蝶舞在一旁清理袖口的黏液,忽然轻呼一声:“你们看,这纹路连起来,像不像‘十二地支’的排布?”她指着石墙左侧的纹路,从顶端到底部,恰好有十二处明显的拐点,“我小时候在族里的石碑上见过类似的图案,说是用来记录时辰的。”

  灵婆婆闻言,立刻将放大镜移过去,果然在每个拐点处发现了更小的符号:“没错!这是苗疆最古老的‘时辰纹’!子时在顶,亥时在下,与十二地支一一对应……可这与机关有什么关系?”她眉头紧锁,手指在纹路上轻轻点着,像是在弹奏一首无声的古曲。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火折子换了三截,洞穴里的寒意越来越重。贺砚注意到,凹槽周围的磷光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明暗交替,像是在呼吸。他忽然福至心灵:“婆婆,会不会和时辰对应的‘生肖蛊’有关?”苗疆传说中,每种时辰都对应着一种本命蛊,子时属鼠蛊,丑时属牛蛊,以此类推。

  灵婆婆眼睛一亮,拐杖重重顿在地上:“对!是‘生肖引蛊术’!这石墙的纹路是时辰,凹槽是祭坛,需要按顺序放入对应的生肖蛊,才能解开机关!”她指着凹槽正上方的纹路,“这里是子时的位置,对应的应该是鼠蛊,要先放鼠蛊进去!”

  贺砚等人立刻在各自的蛊袋里翻找。蝶舞很快掏出一个小巧的竹管,里面装着一只通体灰黑、形似小鼠的蛊虫:“我这里有‘飞鼠蛊’,是上次在密林里收服的,算不算?”竹管刚打开,那小蛊虫便“吱”地叫了一声,顺着她的指尖窜到掌心,黑豆似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石墙。

  “正是它!”灵婆婆激动地说,“快放进凹槽!”

  贺砚小心翼翼地拿起飞鼠蛊,将它轻轻放入圆形凹槽。蛊虫刚一落地,便发出一阵“叽叽”的轻叫,凹槽周围的磷光瞬间亮了起来,将石墙上的子时纹路映照得格外清晰。飞鼠蛊在凹槽里转了一圈,竟开始啃食那些磷石,每啃一口,就有一道微光顺着纹路蔓延开去。

  “有效!”青岩兴奋地说,“下一个是丑时,该放牛蛊了!”他从腰间解下一个皮囊,里面装着一只长着牛角的甲虫——这是“夔牛蛊”,力大无穷,是他在一次狩猎中偶然得到的。

  灵婆婆点头:“放吧,动作轻些,别惊动了蛊虫。”

  青岩依言将夔牛蛊放入凹槽。两只蛊虫在凹槽里相遇,并没有争斗,反而并排啃食磷石。随着第二道纹路被点亮,石墙开始发出轻微的震动,像是有什么东西在内部松动了。

  “寅时属虎蛊!”

  “卯时是兔蛊!”

  众人分工合作,贺砚放出了形似小虎的“山君蛊”,蝶舞找出了擅长打洞的“月兔蛊”,灵婆婆则贡献出了自己养了多年的“辰龙蛊”——那是一只通体金黄、长着龙角的小蛇,放入凹槽时,竟发出了一声细微的龙吟。

  随着一只只生肖蛊按顺序放入,石墙的震动越来越剧烈,纹路被点亮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像一张金色的网,渐渐铺满了整个墙面。当最后一只“亥猪蛊”被放入凹槽时,十只蛊虫在凹槽里围成一圈,同时发出了清脆的鸣叫。

  “轰隆——”

  一声沉闷的轰鸣从石墙内部传来,像是远古的巨兽苏醒。众人下意识地后退几步,只见石墙表面的纹路突然全部亮起,金光刺眼,十只蛊虫化作一道流光,钻进了纹路深处。紧接着,石墙开始缓缓上升,底部与地面摩擦,发出刺耳的“嘎吱”声,扬起的尘土呛得人连连咳嗽。

  等烟尘散去,一条新的通道出现在眼前。与之前的昏暗不同,这条通道两侧的岩壁上镶嵌着许多拳头大的夜明珠,发出柔和的白光,将通道照得如同白昼。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兰花香,清新雅致,与洞穴中腐臭的味道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精神一振。

  “这是……‘幽兰谷’的方向!”灵婆婆看着通道深处,眼中露出惊讶,“传说天道蛊就藏在幽兰谷的秘境里,看来我们走对路了!”

  贺砚等人对视一眼,眼中既有兴奋,又有担忧。兴奋的是他们成功破解了机关,离“天道蛊”又近了一步;担忧的是这看似平静的通道里,是否隐藏着更危险的陷阱。贺砚握紧手中的青铜蛊铃,铃身冰凉的触感让他保持清醒:“不管前面有什么,我们都要继续前进。青岩断后,蝶舞跟紧我,婆婆留意四周的异动。”

  众人纷纷点头,握紧手中的武器,踏入了通道。夜明珠的光芒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在岩壁上,像是一群在秘境中探索的先行者。

  通道内十分安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呼吸声。贺砚走在最前面,眼睛不停地扫视着两侧的岩壁——那些夜明珠镶嵌得十分整齐,不像是天然形成,更像是人为布置的,这让他越发警惕。蝶舞紧紧跟在他身后,手中的花叶蛊已经展开翅膀,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贺砚突然停了下来,鼻翼微微抽动:“不对劲,这兰花香太浓了。”刚才还只是淡淡的清香,此刻却浓郁得有些呛人,像是有人在前方大量燃烧兰花制成的熏香。

  灵婆婆也闭上眼睛,仔细分辨着:“这不是普通的兰花,是‘迷魂兰’!香气里带着微毒,闻多了会让人产生幻觉!”她从包裹里掏出几颗黑色的药丸,分给众人,“快含着,能解百毒。”

  众人刚将药丸含在口中,通道前方便传来一阵轻微的沙沙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草叶间移动。贺砚示意众人熄灭火折子,借着夜明珠的微光望去——只见一个模糊的身影在通道尽头晃动,身形纤细,毛茸茸的,似乎还长着尾巴。

  “小心!”青岩将长刀横在身前,全身肌肉紧绷,“是蛊兽!”

  那身影渐渐清晰,竟是一只形似狐狸的蛊兽,身长约三尺,身上的毛发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如同缀满了宝石;九条蓬松的尾巴在身后轻轻摆动,每摆动一下,就有几片花瓣从尾尖飘落;最奇特的是它的眼睛,像两颗鸽血红的宝石,清澈明亮,看不出丝毫恶意。

  蛊兽盯着贺砚等人,没有发出威胁的低吼,反而歪了歪头,像是在打量他们。过了一会儿,它忽然转身,朝着通道深处走去,走了几步后又停下来,回头看着贺砚等人,尾巴轻轻扫了扫地面,像是在示意他们跟上。

  “它……好像没有恶意?”蝶舞有些惊讶,她还是第一次见到不主动攻击人的野生蛊兽。

  贺砚沉吟片刻,说道:“跟着它。既然它在机关后面出现,说不定是守护秘境的‘引路兽’。”他想起《蛊经》里的另一句话:“秘境有灵,引路为兽,心诚则随,心邪则噬。”他们一路走来,从未主动伤害过无辜的蛊兽,或许正是这份善意,让这只蛊兽愿意为他们引路。

  众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决定跟上蛊兽。青岩依旧保持警惕,走在队伍最后,贺砚和蝶舞护着灵婆婆走在中间,目光紧紧盯着前方那道五彩的身影。

  通道越往前走越宽敞,兰花香也越发清新。岩壁上开始出现一些壁画,画着古人驯养蛊虫、祭祀天地的场景,其中一幅画上,赫然有一只与他们眼前这只一模一样的九尾狐蛊兽,正带领着一群人走向一座发光的山谷。

  “是幽兰谷!”灵婆婆指着壁画尽头,激动地说,“画上的山谷就是幽兰谷,传说中天道蛊的诞生地!”

  贺砚看着那幅壁画,心中却升起一丝疑惑:这只蛊兽为何要带他们去幽兰谷?破解机关是否惊动了其他守护者?通道的尽头,除了天道蛊,还藏着什么秘密?

  他抬头望去,九尾狐蛊兽已经走到了通道的拐角处,正回头看着他们,眼中似乎闪烁着期待的光芒。贺砚深吸一口气,握紧手中的蛊铃,率先跟了上去。无论前方有多少未知,他们都必须走下去——为了解开天道蛊的秘密,为了拯救苗疆,也为了那些在身后默默支持他们的人。

  通道尽头的光芒越来越亮,仿佛有一轮朝阳正在升起,将他们的影子彻底吞噬,只留下一串坚定的脚印,印在通往秘境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