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高铁上的机遇-《都市:股市疯狂敛财》

  第二天,2025年12月31日,元旦假期的前一天。

  魔都高铁南站人潮涌动,空气中弥漫着归家的急切与喜悦。

  唐浩穿着一身简单的休闲装,拖着他那个塞满了礼物的巨大行李箱,随着人流通过了安检。

  他购买的是二等座车票,并非为了省钱,只是下意识地选择了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状态,避免不必要的关注。

  车厢里几乎座无虚席,行李架上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箱包,嘈杂中带着一种节日前特有的热闹。

  唐浩找到自己的位置10b,一个不靠窗也不靠过道的中间座位。

  他轻松地将沉重的行李箱安置在头顶的行李架上,然后坐了下来,拿出手机,开始浏览新闻,隔绝了周遭的喧嚣。

  很快,他两边的座位也迎来了旅客。

  靠窗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老者,约莫六十多岁。

  靠过道的则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年轻人,穿着一身略显褶皱的西装,眉头紧锁,脸上写满了愁绪,似乎心事重重。

  列车缓缓启动,加速,将繁华的魔都甩在身后,驶向熟悉的故乡方向。

  不久,列车员开始逐一查验车票。

  查验完毕后,靠窗的老者忽然转过头,目光温和地看向唐浩,笑着开口道:“小伙子,没想到我们还是老乡,你也是青山市的?

  在这里遇到老乡,感觉好亲切。

  我叫薛子贵,小兄弟怎么称呼?”

  唐浩放下手机,报以友善的微笑:“原来薛老也是青山市的人啊?

  幸会。

  我叫唐浩,刚大学毕业没多久,这不趁着元旦回家,看望一下家人。”

  “好好好,孝顺是好品德。”薛子贵赞许地点点头。

  两人便这样攀谈起来。

  通过交谈,唐浩得知薛子贵在魔都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消防设备公司,算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

  更巧的是,坐在唐浩左边那位愁眉苦脸的年轻人姜东,居然也是青山市人,而且同样从事消防行业,不过他是替人跑业务的销售员,与薛子贵这样的老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当薛子贵和姜东问起唐浩的职业时,唐浩只是谦逊地笑了笑,含糊地说道:“我啊,算是搞金融的吧。”

  这一下,仿佛打开了话匣子。

  姜东一听“金融”二字,眼睛顿时亮了一些,他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炒股,奈何运气和技术都欠佳,亏多赚少。

  而薛子贵作为有一定资产的企业主,也少不了在股市中进行一些投资配置。

  “唐…唐兄弟。”姜东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身体侧倾,急切地掏出手机,点开同花顺App,进入自选股页面,指着一只绿得刺眼的股票说道,“你是搞金融的,眼光肯定准。

  你能不能帮我看看我这只股票,St万天,节后还有没有戏?

  我可被它坑死了,全套在里面。”

  一旁的薛子贵扶了扶眼镜,只是瞟了一眼那股票代码和走势,便连连摇头,语气带着长辈式的告诫:“小姜啊,炒股最忌讳碰这种即将退市的St股。

  你看它,股价只剩一块一,连续七八个跌停了,这明显是奔着退市去的,你怎么还敢碰这种高危品种?”

  唐浩定睛看去,这只名为St万天的股票,走势图极其惨烈,股价已经从1.4元平台一路暴跌至1.1元,下方支撑稀薄,眼看再有两个跌停就要触及1元生死线。

  按照规则,连续2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元,就将面临强制退市。

  然而,就在唐浩凝神细看,并指示系统给出该股的投资建议时,一条清晰的投资建议浮现在他的脑海:

  【叮!今日第一条投资建议:标的:St万天(实体公司:万天房地产)】

  【投资分析:该公司因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遭竞争对手恶意做空逼退市,意图低价收购其核心土地资产。

  该公司名下持有位于青山市新城区及周边二线城市的优质土地储备,实际价值远超当前市值。】

  【投资建议:收购实体万天房地产公司,取得其土地资产控制权。

  预计投资回报率:1000%以上。】

  【行动建议:必须拿下。】

  十倍以上的回报率。

  而且是投资实体经济。

  唐浩心中剧震,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他正愁那180亿闲置资金找不到合适的实体投资标的,系统就给他送来了一个近乎完美的目标——家乡的房地产公司,还是以这种“捡漏”的方式。

  他再看向姜东时,顿时觉得这个愁眉苦脸的年轻人变得无比顺眼,简直就是他的福星。

  在薛子贵和姜东疑惑的目光中,唐浩脸上露出了笃定的笑容,他对姜东说道:“姜东,你很不错。

  听我一句,这只股票,你拿着吧。

  不但不要割肉,如果还有余钱,在它跌破一块钱的时候,甚至可以适当补一点仓。”

  “啊?”姜东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

  连薛子贵也露出诧异的神色,觉得这个年轻人是不是在信口开河。

  唐浩迎着两人不解的目光,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继续说道:“相信我,耐心拿着。

  这只股票,未来将会给你带来……非常丰厚的回报。”

  他没有透露更多,但那种强大的自信,却莫名地让姜东慌乱的心安定了几分,甚至生出了一丝荒谬的期待。

  而薛子贵则深深地看了唐浩一眼,开始觉得,这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恐怕远不像他说的“刚毕业搞金融”那么简单。

  一场看似寻常的高铁旅途,却为唐浩即将展开的庞大商业版图,揭开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序幕。

  收购St万天,整合家乡资源,这第一步,似乎就充满了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