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2

  昔日的曹铄弱似风中秋叶,只能困居府中将养。如今病势渐稳,痊愈指日可待。以少年心性,病愈后定要四处顽耍。

  子修与铄儿我倒不忧心。丁氏眸中泛起愁绪,唯独绾儿...

  绾儿终究是女儿家,她那些心思瞒不过我。如今深陷对叶先生的痴恋,怕是难以自拔。

  甚至...或许已非完璧...

  曹绾?

  曹操骤然松手,正色道:此话当真?

  十之 ** 。丁氏颔首。

  不料曹操抚掌大笑:妙极!不知绾儿可有孕信?

  丁氏:......

  刹那间,曹操被丁夫人狠狠推了个踉跄,后脑勺重重磕在床榻的木框上。

  好个曹孟德,连亲骨肉都能拿来当棋子......

  不多时,曹操灰头土脸逃出内院,身后传来震耳欲聋的呵斥:

  立刻把绾儿他们接到许都来!......

  面对暴怒的夫人,曹操眼底掠过一丝惊惶,转瞬却又浮起笑意。

  正胡乱披着外袍时,侍女匆匆来报:主公,郭祭酒求见。

  这浪子居然醒酒了?

  待侍女整理好衣冠,曹操大步流星来到前厅。

  奉孝,日头正毒时不在家歇着,跑本相这儿作甚?

  郭嘉懒洋洋捏着果脯,主公想听捷报否?

  曹操顿时双目放光。

  快讲!他挨着郭嘉坐下,顺手把点心都揽到身前。

  郭嘉作势欲起:看来下官来得不是时候——

  坐下!曹操按住他肩膀,将果盘推回去,管够!再来十盘都行!

  满朝文武敢如此放肆的,除了那个叶辉,也就眼前这浪子了。

  廖化、魏延已过南阳,不日将至许都。郭嘉嚼着杏仁话锋一转,至于徐元直嘛......

  吞吞吐吐作甚!曹操急得直搓手。

  自从跟叶辉厮混后,这浪子是越发刁滑了。

  在襄阳。郭嘉突然正色道,水镜先生门下。

  曹操笑容瞬间凝固。

  先前不是说在颍川?怎么......

  此人本名徐福,因命案弃武从文。郭嘉解释道,颍川书院解散后,辗转至荆州求学,如今与诸葛孔明、庞士元等人过从甚密。

  曹操微合双目,沉吟道:此人远在荆州,有何良策可得?

  他料想郭嘉心中必有收服徐庶的妙计。

  徐母乃是徐元直的软肋,从此处着手,当是上策。

  只是为免重蹈历史覆辙,曹操并未惊扰徐母。

  更不敢贸然将其接至许都。

  因其母性烈如火,心向汉室。

  此事着实令人棘手。

  臣有两策。郭嘉从容道:

  其一,攻克荆州,自然可得全才。

  其二,主公可效仿当年文王访贤故事,以匡扶汉室之名,亲往徐母居所。若能说服其母召回徐庶,此人若愿归许都自是上善;若执意不肯,当速除之,以绝后患!

  为社稷计,为苍生谋。

  郭嘉不惜背负骂名。

  同窗之谊也好,颍川之情也罢。

  既不能为友,便不能为敌!

  曹操闻言神色骤变,再看郭嘉时颇觉陌生。

  如此大才,若轻易诛杀,岂非可惜。

  攻取荆州为时尚早,倒是南阳可先图之。曹操思忖道:

  就依奉孝之计,先访其母。若徐庶终不肯为吾所用,也只好行此下策了。

  ............

  长安城内。

  且说关东群雄混战正酣。

  曹操自领青州牧,又夺青州之地,表章送至长安。

  此举大出李傕、郭汜意料。

  只得重新表奏曹操官职。

  二人商议再三,最终决定授曹操荆扬都督之职,令其节制二州。

  意在挑动曹操与刘表、袁术相争。

  使曹操四面树敌。

  同时暗中联络袁绍、袁术、刘表、公孙康等, ** 伐曹。

  期间李傕自封大将军,郭汜自任大司马,愈发骄横。

  献帝刘协日渐忧惧,密召心腹重臣商议对策。

  太尉杨彪、大司农朱儁密奏:今曹操坐拥雄兵二十余万,麾下能臣猛将如云。若能得此人力挽狂澜,剿灭奸佞,实乃社稷之福。

  刘协泣道:二贼欺朕久矣!若能除此祸患,朕心甚慰。

  然曹操远在关东,如何能西进勤王?

  杨彪进言:臣有一计,可使李郭二贼反目相攻。待其两败俱伤之时,正是曹操西进良机!

  刘协听罢杨彪之计,当即准奏。

  杨彪退朝后,暗遣心腹向郭汜之妻传言,称郭汜与李傕妻室私通。若等东窗事发,必遭杀身之祸,不如先下手为强。

  郭汜与李傕因郭妻挑拨而生隙,渐起猜疑,终至兵戈相向。

  李傕劫持少帝刘协,郭汜则扣留朝臣百官。

  刘协惊惧之下,急寻贾诩求救。

  「陛下宽心,臣自有脱身之策。」贾诩回府后,密召商贾赴会。

  「文和先生相召,不知有何差遣?」

  贾诩凝视来人:「郭李相争之事,尔等已知?」

  「确有所闻,先生有何示下?」

  「天子若困守长安,恐遭不测。」

  「先生欲助天子东归?」商贾会意,这正是他们谋划已久的行动。

  贾诩抚须而笑:「老夫与陛下本是一体。」

  既不明言,亦不否认,正是贾诩自保之法。

  「某当即回禀掌柜,备妥车马粮秣,恭候先生同行。」商贾躬身退去。

  独坐庭中,贾诩远望东方。

  「镇东将军,你究竟何等人物?」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

  .............

  曹操雷厉风行,携廖化、魏延直赴长社拜访徐母。

  「久闻明公礼贤下士,今日亲睹,果然名不虚传。」徐母盛赞道:「颍川匪患,赖明公荡平;百姓饥寒,仗明公赈济。活命之恩,老身铭感五内。」

  曹操正自欣然,徐母忽道:「明公欲召犬子效力,老身斗胆一问——」

  「但说无妨。」曹操按下不耐。

  【

  徐母质问道:“丞相,如今天子困于长安,遭郭汜、李傕等西凉叛贼挟持。您身为大汉镇东将军,对此有何打算?”

  既知天子蒙难,却自称汉室忠臣。

  征召我儿若为江山社稷,为何言辞如此空洞?

  这番说辞,实在难以服人。

  徐母何等 ** 。

  曹操眉梢微动。

  念及徐母秉性刚直,心中唯有忠义二字。

  沉吟片刻,曹操答道:“天子受困西方,操日夜忧心如焚。陛下之痛,即臣之痛,恨不能即刻率雄师直捣关中,恭迎圣驾!”

  “然关东诸侯虎视眈眈,若我倾力西征,必袭我疆土。届时非但难救天子,四州亦将不保!”

  “今访元直,正欲借其才智,谋万全之策:既能护天子周全,又可免朝堂动荡。”

  “许县新城已备宫室庙堂,专为迎驾所建。老夫人不妨随操同往一观,届时再传讯元直不迟。”

  “未知老夫人意下如何?”

  曹操所言非虚。

  皆为实情。

  长安谋划,确需谋士专司其职。

  眼下尚无放心遣往长安之人。

  若徐庶愿至许县,曹操必委以要任。

  迎回献帝,正是展露其才的良机。

  徐母闻之,终展笑颜。

  戒备尽消。

  许县竟为天子修造宫殿庙堂。

  徐母闻言,身形剧震。

  原来曹操果真心系天子。

  连居所皆已备妥。

  若无赤诚,岂会耗费钱粮营建新城?

  “老身愚钝,竟误解丞相苦心!”徐母颤巍巍欲跪拜谢罪。

  “老夫人使不得!”

  曹操急扶其臂,又唤廖化:“元俭速来相助!”

  廖化上前,二人共搀徐母起身。

  徐母慨然道:“丞相诚意相邀,若逆子胆敢推辞,老身定打断其腿,教他永不能离家!”

  果然性情如火。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

  曹操归返许县时,

  郭嘉与戏志才等早已候于厅中。

  得报后,曹操疾步而至。

  目光掠过帐下众谋士。

  曹操步入厅中,环视众人道:奉孝、文若,今日召集诸位所为何事?

  戏志才拱手禀报:主公,关中生乱,郭汜、李傕二人兵戈相向。

  说话间,他眼中闪烁着压抑已久的光芒。时机将至,天子东归在即,许县终于要派上大用场。

  关中战事已起?曹操眉梢微动,眼中精光乍现,嘴角泛起一丝笑意:既召诸位前来,想必已有定策,不妨直言。

  荀彧上前一步:郭李相争,西凉军心涣散,此乃迎奉天子、 ** 汉室之良机。

  许攸紧随其后:迎天子乃大义所在,万不可让袁绍捷足先登。若天子入邺城,袁氏挟天子以令诸侯,汉室危矣。

  曹操轻轻颔首,目光转向程昱等人。

  程昱沉声道:迎奉天子诸位皆无异议,然进军路线尚有争论。

  曹操略作思索:洛阳驻有重兵,可结好张济。段煨虽为董卓旧部,却心向汉室,华 ** 可安然通行。诸位还有何顾虑?

  程昱摇头:此路变数太多。属下提议另辟蹊径:经南阳武关入商洛,直取长安。前次徐晃、典韦救蔡邕便是由此道成功。

  南阳尚非我属地,刘表身为宗室,若扣留天子又当如何?曹操眉头紧锁,况且荆州未必肯借道。

  厅中气氛一凝,曹操突然提高声调:既然如此,诸位究竟主张哪条路线?

  众人相视片刻,齐声答道:明路进兵!

  主上,经函谷关进军乃正道,骑兵西征更为顺畅!

  主上,此路线既可快速抵达关中,又能阻止袁军入关!

  主上,此路可顺势夺取弘农郡,掌控函谷天险与华阴要塞,把持进出关中的要道!

  若取暗路,须先与刘表交战,恐延误战机。

  若天子先被袁绍所获,则大事不妙。

  除戏志才与郭嘉,众人多主张明路。

  曹操转向郭嘉:奉孝之意如何?

  众人目光皆聚于郭嘉。

  郭嘉执掌校事府,乃曹操最信任的臂膀。

  此机构监管内外,地位举足轻重。

  其言可抵众人之见。

  郭嘉起身道:主上,属下以为明暗两路可齐头并进!

  明暗并举!

  满座哗然。

  此言一出,众皆惊叹。

  郭君竟欲三面出击?

  莫非欲与四方为敌?

  曹操不以为异,只问:详细道来。